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品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1551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品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品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品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品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品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品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品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品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品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品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品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品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品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品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品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品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品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品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品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品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品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品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品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6

12

04.05—04.07

清明节放假

7

04.10—04.14

8

04.17—4.21

4第三单元1

9

04.24—04.28

1、2

10

05.02—05.05

2、3

五一放假

11

05.08—05.12

3、4

05.15—05.19

13

05.22—05.27

14

05.31—06.02

端午放假

15

06.05—06.09

16

06.12—06.16

17

06.19—06.23

18

06.26—06.30

《我们爱整洁》教学设计

教科书来源: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版

内容来源: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

主题:

我的好习惯

课时:

共两课时

授课对象:

一年级学生

一、教学目标:

1.体会仪表整洁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整洁、卫生是自尊的第一步,懂得要注重保持个人整洁卫生,养成整洁、文明的良好卫生习惯。

努力做到长期坚持,持之以恒。

2.注重自己的仪态、仪表,知道保持身体的整洁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好处,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

3.能正确掌握清理身体各部位的方式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二、课程标准:

《我们爱整洁》一课重在培养儿童爱整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对整洁的认识固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直至成为学生的道德习惯。

因而体现了“健康、安全地生活”中第2条“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偏小,天性活泼好动,自理能力较弱,又多是独生子女,很难保持仪表的整洁。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整洁,不懂得个人卫生该怎么做,更不理解整洁不只是个人卫生习惯,还是对待生活的态度问题。

整洁是文明生活方式的外在表现,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要认识到这一点不容易。

只有当学生懂得了整洁会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学生才会主动地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注意自己的卫生。

这一阶段,爱整洁、讲卫生的生活还不是他们自发和主动的追求。

多数学生爱整洁的良好行为都是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的,有的家长甚至直接代劳。

整洁反映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

由于学生对整洁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自觉性还不强。

老师需要通过正面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保持整洁,并督促学生在生活中坚持做下去,从而形成重视仪态、仪表的卫生习惯,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人格上更加自尊自爱。

四、教材分析

《我们爱整洁》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我的好习惯》,由第1课《我们爱整洁》、第2课《我们有精神》、第3课《我不拖拉》、第4课《不做“小马虎”》组成。

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习惯问题而设计,彼此之间是并列关系。

《我们爱整洁》是第一课,侧重外在基本文明形象的塑造,培养儿童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且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本课四个主题紧密结合“我们爱整洁”这一话题展开,同时又分别侧重不同的要点。

教科书以“镜子里的我”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自查、互评,初步了解什么是整洁,引导学生反省自己整洁与否;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判断“这样做好不好”,进一步打开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辨析,深化整洁的内涵或标准,使学生对静态的整洁的认识转换到对日常生活中动态的整洁的认识。

接着,“保持整洁有办法”由仪表整洁延伸至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进而进行行为引导,在讨论交流中学会一些保持整洁的好方法;

最后,通过对“这样是爱整洁吗”这一话题的讨论进行认知行为提升,解决学生在整洁方面的误区,提醒学生保持整洁,并不是不参加活动,相反,要在生活中积极灵活应对,在玩耍、体育锻炼、劳动时要不怕脏和累,尽情活动,认真做值日,从而凸现核心素养的在生活实践中的培养。

五、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小镜子

2.教师准备:

与家长沟通,了解本班学生在家中的真实表现,以便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六、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完成主题话题“镜子里的我”“这样做好不好”;

绘本《皮皮的故事》

第二课时完成主题话题“保持整洁有办法”“这样是爱整洁吗”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仪表整洁在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2.充分认识到整洁、卫生是自尊的第一步。

3.注重自己的仪态、仪表,知道保持身体的整洁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好处,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以图导入,唤醒思考

导语:

同学们,大家好。

请你们看一张图片。

出示任务:

认真观察一下图片上的这位同学,对他有什么印象?

你想说什么?

(出示PPT:

男孩照片)

反馈指导:

学生交流:

衣服干净、整齐,很有精神……

小结:

对,他很整洁。

整洁顾名思义就是整齐、清洁。

(板书:

整齐清洁)保持手、脸、口腔、头发等部位的清洁,衣服穿戴整齐,扣齐纽扣。

看来,我们可以从身体的各个部位、所穿的服装观察一个人是否整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爱整洁》。

(板书课题)

活动二:

照照镜子,加深认知

同学们,老师昨天让每一个同学带一面小镜子,你们都带了吗?

请大家拿出来。

(出示PPT:

镜子)

1.拿出小镜子,看看镜子里的我什么样?

我的仪表是不是整洁,在哪些地方存在问题。

2.同桌同学两人一组互相“照镜子”,看看别人的仪表是不是整洁,在哪些地方存在问题。

3.再次照镜子,帮助同学整理仪表,想一想,看到不整洁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

1.刚才,同学们通过照镜子,进行了自我检查,谁来说说?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2.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检查了对方整洁和不整洁的地方。

如果有问题,请帮他改正。

学生根据自己所见,谈感受。

3.第二次照镜子,很多同学都非常认真的做了对方的“镜子”,帮助同学整理好衣服,翻好衣领、扣好扣子等。

大家都能互相帮助。

谈谈你的感受。

通过自查、互查,同学们对整洁与否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说得很清楚。

看来,大家都知道,仪表整洁会得到大家的肯定和喜欢,心里非常高兴,都愿意做一个爱整洁的孩子,仪表整洁还能够显示出这个人很有礼貌、很有修养呢!

整洁的仪表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且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活动三:

分析讨论,判断正误

出示PPT,呈现第3页中上面的三幅图。

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幅图,看看他们这样做好不好呢?

1.学生思考:

对三幅的内容做出正确判断。

2.想一想,他们这样的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试着分析一下。

3.想一想:

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不整洁的样子呢?

1.学生汇报:

小男孩边吃水果边玩玩具,吃过的香蕉皮随处乱扔;

小女孩穿得整整齐齐,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

小男孩边看书边啃手指,书桌上非常凌乱。

2.分析原因:

两个男生:

贪玩,嫌麻烦、想偷懒,认为脏点乱点没关系、反正有妈妈来收拾;

不注重保持个人整洁卫生——没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女生:

讲究个人卫生,干净整洁——有良好的整洁、文明的卫生习惯。

3.交流梳理这些都是不整洁的样子:

脸洗不干净、头发长了不理发、吃东西前不洗手、东西乱扔、乱放;

手指甲很长不剪、衣服领子翻不整齐、做完游戏后身上很脏……

一个人的外表整洁很重要。

只有干干净净地出现在别人面前,才能给别人一个好印象,这也是尊重别人的一种表现。

如果经常这样不整洁,你就会和小猪皮皮一样啦。

活动四:

品读故事,理解内涵

出示PPT,创设情境,阅读绘本《皮皮的故事》1-8内容。

1.请学生自由组合,说一说故事的内容,谈谈读后的感受。

2.发挥想象,故事创编:

皮皮到小牛家做客如何;

皮皮到小马家做客如何。

3.皮皮后来怎样了?

1.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汇报,谈对绘本故事的理解,教师及时引导、纠正。

根据学生谈话的情况,适时追问:

皮皮为什么不听爸爸妈妈的话?

皮皮去谁家做客了?

主人的表现是怎样的?

2.很多同学都开动了脑筋,发挥了想象,创编了故事。

学生说出自己的补充内容。

3.皮皮后来变得勤梳洗,干净、帅气了。

追问:

它仅仅是这一天这样吗?

引出要保持整洁、坚持不懈。

这只不爱干净、仪表不整洁的皮皮,在受到一系列的打击之后,终于明白了要讲卫生,爱整洁,改正缺点之后,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第二课时

1.懂得要注重保持个人整洁卫生,养成整洁、文明的良好卫生习惯。

2.能正确掌握清理身体各部位的方式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情景故事,加深感受

上节课,同学们认识了小猪皮皮。

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位小朋友,你想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

(小邋遢)

播放视频《小邋遢》儿歌,想一想:

你都看到了什么内容?

有什么感受?

1.学生认真看画面,交流感受。

2.讲一讲所看内容,说一说名字的来历,把小邋遢的前后对比说清楚。

小邋遢和可爱的皮皮一样,最终明白了要做一个爱整洁的孩子,这样大家才会喜欢他。

小组交流,寻找方法

你会做这些保持整洁的事儿吗?

还有哪些保持整洁的好办法呢?

保持)

小组交流,和大家分享你的保持整洁的好方法。

(PPT:

P4上面插图)

通过和大家交流,你还知道哪些保持整洁的好方法。

1.谁来说一说,在平常的生活中,你有哪些保持整洁的好办法呢?

2.每天早上,穿完衣服后照照镜子,看看有没有问题;

用完毛巾后要洗一洗,再挂起来;

洗脸时要记得洗眼角和脖子;

做完游戏后要先洗手;

不能边吃东西边玩;

写完作业后整理好书桌和书包……

3.手脏了不能往身上摸

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好方法。

联系生活,落实理念

同学们刚才说了说自己平时保持整洁的好方法,你是怎样做的,能告诉大家吗?

小组交流。

生活中,最容易脏的就是我们的小手了。

讲一讲洗洗手的方法。

洗手歌

小朋友,爱洗手。

洗前先卷衣袖口,

打开龙头湿湿手,抹点香皂搓搓手,

手心手背都要搓,再用清水冲冲手,

冲干净,甩三下,一二三,去擦手。

我们每天在家里、学校里要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有时候很容易弄脏自己。

我们要学会随时随地整理自己。

尤其是手,要经常去洗一洗,如果没有条件,也可以带包餐巾纸或者手帕,脏了擦一擦,随时保持整洁。

分析判断,辨析整洁

皮皮表示要做一个保持整洁的皮皮。

那么,作为小学生的你,怎样做一个整洁干净的好孩子?

P5上面的三幅图)展开讨论:

这样是爱整洁吗?

你还在哪见过这样的情况?

1.探讨交流,形成共识:

小女孩怕脏不肯玩;

为了不能脏手,不玩彩泥;

为了打扫卫生,把自己身上弄脏了。

2.教师指导,使学生明白:

保持整洁,并不是不参加活动,相反,在玩耍、体育锻炼、劳动时要不怕脏,尽情活动,只不过要注意,在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洗干净。

我们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活动后,只要我们做到及时换衣、勤洗手脸勤洗澡,这样既能愉快地玩,又能保持整洁。

八、板书设计

我们爱整洁

整齐、清洁、保持

九、教学思考

“我们爱整洁”这一课在教学设计时紧紧围绕教材,从学生了解整洁、分析整洁、保持整洁、辨析整洁几个方面入手,使学生逐步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从观察自我、帮助别人到懂得整洁的重要性,通过比较、体验、感受和表达,让学生鉴别出什么样子是整洁的表现,什么样子是文明的表现,反复强化整洁的重要性,使学生有一种要坚持不懈保持整洁的愿望,真正地做到健康、整洁的生活。

绘本故事的讲解,形式生动活泼,学生在观察皮皮过程中,联系自己对照检查,不但找出了皮皮的问题,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

唤醒了学生的自尊心,激起了学生爱整洁的热情,使学生于情景中,做了一次深刻的自我教育,提高了他们爱整洁的自觉性,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小邋遢”歌曲的引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适合本课的教学内容,从动物到卡通人物,最后联系学生自己,一步步让学生感受到爱整洁是一个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这样的卫生习惯,是自尊自爱的一种表现。

进一步思考:

1.学生通过教学,虽能认识到要爱整洁,但要想形成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只依靠课堂教学可是还远远不够,课下还要和家长多沟通,督促学生在校内校外都保持爱整洁的好习惯,需要让学生明白“爱整洁”不是一节课的事,要加强家校合一,促进学生爱整洁习惯的形成。

2.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平时应从班里多找几名爱整洁的同学,号召向他们学习,带动所有同学,做爱整洁的小模范。

3.在班级里应设立监督员,促进学生们改掉邋遢的毛病,使学生时时刻刻都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把爱整洁落实在生活的细节中。

小学生由于自理能力较差和责任心不强,导致他们明知不干净也很难自觉整理。

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中应强化榜样和督促的作用,使他们不断学习改进习惯。

要扩大学生对整洁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让他们产生对整洁的仪表的欣赏,产生想做、愿做整洁干净的孩子的价值认同。

教学的目的在于明理导行,只有当课堂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时,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养成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我们有精神》教学设计

1.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乐于展示自己有精神的样子。

3.认识有精神的样子。

绘本故事《谁精神?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绘本故事。

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小故事,找找看,故事中谁精神?

看这个绘本故事,说说自己的理解。

出示ppt,呈现绘本内容(第6页中1图2图,第7页中3图4图)。

同桌或小组同学互相讨论,看看绘本故事中,谁精神?

分析漂亮、眼睛大、声音响亮、姿势好就是“精神”吗?

提出自己对“精神”的理解。

有精神不仅仅是外表漂亮,也不仅仅是眼睛大又明,还要包括内心的神采,声音的响亮,姿势的挺拔,唱歌的技巧等。

总之,内外都有精神,做到内外统一,才能表现一个人从内而外的“精”、“气”、“神”。

我们真精神

“精神”的我是什么样?

学生交流,“精神”的我是什么样?

将学生发现的班里有“精神”的学生请到前面来,请发现的同学为其点赞。

1.追问:

大家一起看一看,从哪儿能够看出她(他)很精神呢?

“精神”,顾名思义是指“精”、“气”、“神”。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同学的“精”、“气”、“神”。

说说你的发现,看看自己身上的“精”、“气”、“神”是怎么体现的。

请观察第6页中的图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些小朋友很精神?

可以从站姿、外貌、眼神、服装、头发等不同方面仔细观察,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带给你什么感受?

2.生活中我们会参加很多集体活动,有时候有些集会的场合非常严肃,例如升国旗的时候,你知道为什么升国旗的时候大家都要精神抖擞的站立,并向国旗行礼吗?

为什么国旗班的战士面对国旗的时候,比我们更庄严更精神呢?

是因为他们是大人吗?

是因为他们平时经常训练自己的“精”、“气”、“神”吗?

是因为他们内心非常热爱国旗,所以表现出来最佳的精神面貌吗?

与小组同学一起分享你的想法,并听听小组其他同学的意见。

除了在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要内心和外表都很精神,还有哪些集体活动也需要我们内外统一的有精神的表现呢?

集体集会时的“有精神”是什么样子的?

请你大声赞美自己或是你眼中有精神的小榜样。

3.除了在集体集会的时候,我们要有精神之外,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不要有精神呢?

有的时候感觉累了,要不要放松一下,还是继续努力保持有精神的状态呢?

怎么样才能一直保持很有精神呢?

寻找日常生活中的有“精神”的小达人。

说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何会带给大家很“精神”的感觉,采访一下他(她)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真精神)

有精神带给别人的感受是赏心悦目,是自信,也是朝气蓬勃。

有精神不仅仅是在集会和重大活动的时候我们集体的精神面貌,也是生活和学习中认真朗读、高兴歌唱、响亮说话、友好相处的精神面貌,更是在遇到困难和误解时的努力进取和乐观积极。

相信你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内外都有精神的学生。

我的照片故事

晒照片

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自己生活中最“精神”的照片,现在请你带着自己的照片,给大家讲述一下你的照片中的故事,在哪里发生的故事,故事中的你为何这么有精神呢?

提问:

通过分享和聆听同学们的故事,你发现了有精神的秘密吗?

请说说你的发现。

并把你心目中有精神的小榜样勋章,送给你身边有精神的小伙伴。

出示ppt,呈现第7页的有精神的孩子的图片。

看来,大家都愿意做一个有精神的孩子,都愿意受到大家的欢迎,仪表整洁、站姿挺拔、认真朗读、高兴歌唱、响亮说话、自信表达、阳光笑容的你,真的特别有精神。

有精神有自信)

故事续编

1.大雄是个学习非常努力的孩子,可是晚上总是睡不好,第二天就带着黑眼圈儿来上学了,课堂上他也没精神,下课时,你会。

2.乐乐最近参加舞蹈比赛,取得了好成绩。

可是因为排练和比赛,耽误了学习。

课间乐乐闷闷不乐地趴在课桌上,你会。

3.康康是个快乐的胖孩子,每天都乐呵呵的。

但是这次体育测试成绩不理想,爸爸、妈妈都很着急,作为他的好朋友,你会。

良好的作息和充分的休息,可以有助于我们保持有精神的状态。

积极面对挫折和失败,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才可以让我们成为内外都精神的小学生,加油吧!

你一定行。

1.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乐于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

2.提醒学生有精神,面貌好,才健康。

3.知道天天有精神,持之以恒才能形成有精神的好状态。

有精神才好

有两名同学总是没精神,请你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让他们像你一样成为健康精神的孩子。

出示ppt,第8页的两张坐姿和站姿的对比图。

1.讨论:

你从这两张对比图中发现了什么?

2.说说有精神对我们有哪些好处?

揭示有精神的价值,做个有精神的儿童,身体好,面貌好,有自信,有朋友。

健康成长乐哈哈。

有精神才好)

绘本故事《投票》

很多小动物都认为自己很有精神,可以成为有精神比赛的冠军,你会投谁一票呢?

可以说说你的分析和理由吗?

展示教材插图第8页中5图6图,第9页中7图8图,小组讨论:

找到真正有精神的策略和办法。

“我有精神好办法”智慧分享卡

1.谁来说一说,你们今天这么精神,早晨起来都做了些什么?

想一想,除了他们刚才说的这些以外,你觉得每天还要做什么才能让自己变精神?

还要经常做什么呢?

2.看来你们平时的生活习惯很好。

制作“智慧分享卡”,把自己可以保持有精神的秘诀,制作成分享卡,并送给你的好朋友。

3.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你容易出现不太精神的情况,你是怎么做的,如果自己找不到解决办法,可以跟小组里的同学求助,听听大家的意见,你会发现智慧就在与同学的交流分享中闪现出来了。

在这个活动中相信你一定发现了有精神的秘诀,除了坐立行走的姿势要优美,还要保持温暖的微笑,而这样的微笑要发自内心,才是真正的有精神。

晚上按时睡眠,保持充足的体能,有助于我们长久保持有精神的面貌,自信快乐的生活和学习。

我们天天有精神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有精神不仅是一个人美好形象的外在表现,而且,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利。

那么,怎样才可以做到天天都有精神呢?

请大家讨论一下。

现场展示小组的精神劲儿,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

引导学生观察:

每个小组展示的精气神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对比一下,自己也可以每天坚持,并长期做到吗?

各组小朋友互相帮忙检查一下,自己精神吗?

同桌小朋友精神吗?

不整洁的话,可以整理整理。

有精神不仅仅是一件事或者是一天两天,而是要努力成为一种习惯,让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充满活力,每一个活动和生活学习场景里,都有我们精神抖擞的投入。

绘制行动表格

我们给自己制作一张行动表格吧!

能够做到每天每一项都做到有精神,请在表格相应的位置画上五角星,看看一个月后,谁是有精神的“星星榜样”。

教师可以出示范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属于自己的行动监督表格,并请爸爸妈妈和不同学科的老师给予签字和鼓励。

我们要积极坚持每天有精神,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

每天都精神,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

我们天天有精神)

有精神有自信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了解整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养成整理习惯,培养整理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承担家庭生活责任、照顾家人的表现;

并知道要帮父母做简单的家务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使学生懂得整理的原则是方便、美观。

2.使学生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

课前准备:

课件、整理箱、体育用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