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学术论文写作.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2034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docx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文学术论文写作.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docx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

关于英文学位论文基本格式的建议

(2013年4月补充)

  

一、论文的基本结构

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以及不同类型的学术论文在基本结构上存在差异。

但一般都包括以下五章:

Introduction,

LiteratureReview,

ResearchDesign,

Datapresentationanddiscussion,Conclusion

 

下面分别介绍这五章的写作要求。

Chapter1Introduction

本章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本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预期解决的问题。

有时需要对重要概念或术语进行简单的定义。

本章末尾一般对全篇论文的章节主要内容作简单介绍(Anoverviewofthethesis,不超过半页)。

本章要求简炼,开门见山,一般为3~5页为宜。

  

Chapter2LiteratureReview

本章是文献综述,其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介绍与本研究有关系的现有研究(existingstudies),重点介绍以下内容:

(1)关于这个问题(指论文要研究的问题)前人已经做了哪些研究?

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得出了哪些研究结论?

(2)关于这个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前人的研究存在哪些局限性?

关于这个问题还有哪些争议或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文献综述不是简单地“抄书”,也不是“走过场”。

它既帮助读者了解本研究领域的背景,也有利于作者进一步理清思路,为后面的研究做好充分准备。

做文献综述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本领域的重要文献原则上都要综述,但不需要面面俱到。

经典的研究和最近的研究都要涉及。

要特别注意介绍关于本研究问题最近(如近2、3年)的研究进展情况。

2.尽量使用第一手资料,而不使用第二手资料。

所谓第二手资料,指论文作者没有看到原始文献,而是从他人的文献中了解到的某个研究。

比如RodEllis在1994年出版的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一书中将1994年以前的大约20年时间里有关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做了一个非常全面的综述,而这本书并没有首次报告Ellis本人做的研究。

作为学位论文,不能过多地使用这类著作所做的综述。

应该尽可能去查看原始文献。

  3.不能像记流水帐一样逐一介绍以往的研究,要对以往的研究做一些评论、归纳和总结。

  4.一定要综述与本研究有直接关系的研究,不能综述无关的研究或只是有一点联系的研究。

要避免盲目综述各种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倾向。

  5.文献综述的篇幅不宜过长,硕士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建议控制在20~25页之内,一般不应超过整篇论文篇幅的三分之一。

  6.文献综述部分容易出现以下抄袭行为:

即在没有阅读某个作者的原始文献的情况下,从其他作者的文献综述中直接摘录且不注明摘录的处出。

Chapter3ResearchDesign

  

这一章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研究的问题(Researchquestion)、研究对象(Subjects)、

研究方法(Method)、

数据收集工具(Datacollectioninstruments)、

数据分析工具

(Dataanalysismethods)等。

SPSS16.00

如果是实验研究,还需要简单介绍实验过程。

本章的篇幅一般不长,如没有特殊需要,建议控制在5~10页之内(硕士学位论文)。

  注意,研究问题一般应该只有一个。

为了便于研究,在论文的研究问题的范围之内可以再有几个具体的问题,一般叫做sub-questions。

  

Chapter4Datapresentationanddiscussion

  本章是整篇论文的核心部分,其目的是报告研究结果并根据研究结果进行讨论。

本章的写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全面、准确、如实地报告研究的结果。

  2.要采用数据统计方法和分析方法(如t检验、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考察数据差异的显著性,不能只是简单呈现基本数据(如平均数、百分比等)。

  3.要充分利用图表的优势呈现数据。

图表要清楚、准确;要有必要的图例和说明;图表要有标题和编号。

图形的编号和标题在图的下方,表格的编号和标题在表格的上方。

  4.要充分利用数据,认真研究数据所反映的某种现象,从中有所发现。

要对研究的结果进行必要的解释。

可以把本研究的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作适当的比较。

  5.要特别注意根据研究的结果逐一回答第三章提出的研究问题。

无论研究结果是支持还是推翻原来的假设,都要对所提出的问题或假设逐一回答。

Chapter5Conclusion

本章名为结论,实际上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Mainfindings)、

本研究的启示(Implications)、

本研究的局限性(Limitationsofthepresentstudy)

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Furtherresearchsuggestions)。

二、引用文献的格式要求

引用文献的主要目的:

*介绍以往研究,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研究背景;

*评述现有观点,提出研究空间;

*引用其他文献,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或研究出发点;

*借用其他研究者的基本概念;

*在操作层面借用其他人的方法和工具;

*讨论研究结构,改良、补充或替代以往观点。

(一)引用文献的基本格式

这里我们分两种情况来介绍引文的基本格式:

第一种情况是把文献作者作为句子的一部分(通常作主语),我们把它叫做“格式1”;

第二情况是把作者的姓放在括弧里,我们把它叫做“格式2”。

在同一篇论文中,以上两种格式可以同时使用。

格式1

  格式1的基本做法是,把作者的姓(Familyname)作为句子的一部分(通常作主语),随后用括弧标出所引用文献的出版年代。

比如:

Long(1991)arguesthatwithoutthis,outcomessuchasthosefromimmersioneducationarelikelytooccur,withalackofsustaineddevelopment.

  如果文献有两个作者,则要将两个作者的姓都写出来,并用and连接(不能用&符号连接)。

比如:

  

PerkinsandGass(1996)arguethat,sinceproficiencyismultidimensional,itdoesnotalwaysdevelopatthesamerateinalldomains.

  如果文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六个以下)的作者,论文中第一次引用时必须把所有作者的姓都写出来,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作者的姓用and连接。

 

Sanders,SpoorenandNoordman(1992)presentsausefultaxonomyofcoherencerelations.

  

  在第二次及以后再引用该文献时,只需写出第一个作者的姓,再加上etal.,比如:

Sanders,etal.(1992)studiedcoherencerelationsbasedonfourcriteria.

  如果文献有六个或六个以上的作者,论文中第一次引用时只需写出第一个作者的姓,再加上etal.和年代。

  使用格式1时,如有必要(如直接引用整句或句子的一部分),可以在年代后面再加上所文献的具体页码。

出版年代与页码之间用冒号隔开。

比如:

Messick(1989:

20)presentswhathecallsa‘progressivematrix’.

  另外,页码也可以放在所引用文献的末尾,比如:

Gould(1989)explainsthatDarwinusedthemetaphorofthetreeoflife“toexpresstheotherformofinterconnectedness–genealogicalratherthanecological–andtoillustratebothsuccessandfailureinthehistoryoflife”(p.14).

  如果所引用的内容在原文献中跨页(直接引用时一般应该只跨两页),则要标出页码范围,比如:

Hu(1994:

5~6)pointsoutthattextstudiesinthe1960sandearly1970saremoreorlessconcernedwith“textgrammar”andtextual“grammaticality”.

Hu(1994)pointsoutthattextstudiesinthe1960sandearly1970saremoreorlessconcernedwith“textgrammar”andtextual“grammaticality”(pp.5~6).

  使用格式1中时,页码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标出,即在年代之后不用冒号而用逗号,然后用p.(所引文献跨页时用pp.),再加页码,比如:

  

Messick(1989,p.20)presentswhathecallsa‘progressivematrix’.

Hu(1994,pp.5~6)pointsoutthattextstudiesinthe1960sandearly1970saremoreorlessconcernedwith“textgrammar”andtextual“grammaticality”.

  注意,在同一篇论文中格式要统一。

要么都采用冒号加页码的格式,要么都使用p./pp.的格式,不能交替使用。

  在直接引用文献时,如所引用的内容较长(一般超过50单词),则应该另起一段,左右缩进。

比如:

Lorenz(1999)voicedaverysimilarviewthatbecauseinwrittencommunication,coherencecannotbeexplicitlynegotiatedface-to-facebetweentextproducerandtextreceiver,

“writersthereforehaveeveryreasonfortryingtobeunequivocalandtomaketheirideas,intentionsandargumentsunmistakablyclear.Onewayofdoingthisistocarefullysignallogicalrelationsandthereby‘signpost’thepathtocoherenceforthereader.Consequently,whenlookingatthefabricationofcoherenceinwrittendiscourse,weneedtopayspecialattentiontothoseexplicitsignpostsofcoherence,i.e.thetext’scohesiveties”(p.55).

格式2

  格式2的基本做法是,把作者的姓、出版年代以及页码均放在括弧里,出版年代紧随作者的姓,之后是页码。

比如:

  

Thisapproachtendstoassumeanautomatisationorpracticeviewoflearning(Bruton2002).

Thefirstcriticismisthatthetext-basedresearcherschoosetostudythetextitselffor“methodologicalconvenience”(Givón1995:

59).

  使用格式2时,作者的姓与出版年代之间也可以用逗号隔开,比如

Thisapproachtendstoassumeanautomatisationorpracticeviewoflearning(Bruton,2002).

Thefirstcriticismisthatthetext-basedresearcherschoosetostudythetextitselffor“methodologicalconvenience”(Givón,1995:

59).

  注意,在同一篇论文中,格式要统一,如果姓与年代之间用逗号,则都要用,不能有时用,有时不用。

  使用格式2时,如果文献有两位作者,则必须把两位作者的姓都写出来,用&连接(不能用and),比如:

Duringthe1970stherewereconsiderablemoveswithinlanguageteachingtoembracethecommunicativeapproach(Brumfit&Johnson1979).

Onevalidatesnotatest,but‘aprincipleformakinginferences’(Cronbach&Meehl,1955:

297).

(二)转引的格式

所谓转引,是指论文作者并没有看到某个文献的原始出版物,而是在另外一个文献中看到的。

比如:

Chapelle在其1998年的某个文献中引用了Shepard在1993年发表的文章中的内容。

现在论文作者看到的是Chapelle的文献,而不是Shepard的原始文献。

如果论文作者希望引用Shepard的话,则应该用下面的格式:

Ifconstructvalidityisseenasanexhaustiveprocessthatcanbeaccomplishedovera50-yearperiod,testdevelopersmaybeinclinedtothinkthatanyvalidityinformationisgoodenoughintheshortrun(Shepard1993:

444,citedinChapelle1998).

  上例中的citedin表示“转引自”。

注意,学位论文中不能有过多的转引的内容(参见有关文献综述的要求)。

转引文献而不注明转引的出处属于抄袭行为。

(三)如何引用论文集的文献

  论文集是指各章节由不同作者撰写并由一位或几位作者编辑出版的著作。

负责编辑出版的作者称为editor(s),封面和扉页一般会注明editedby,或在编辑者后面用括弧注明(Editor(s))。

在论文集中,前言(Preface)、导论(Introduction)及每篇文章(或每章)都单独署名。

引用论文集的内容时,要根据文献作者进行引用,不能用编辑者的姓名进行引用。

比如

M.A.Gernsbacher和T.Givón在1995年编辑出版了一本名为CoherenceinSpontaneousText的论文集。

其中有A.Sanford和L.Moxey写的一篇文章Aspectsofcoherenceinwrittenlanguage:

apsychologicalperspective。

如果要引用这篇文章的内容,则应该按以下格式:

ObviouslyReinhart’scriterionofrelevanceisinfactobviouslypsychological,since“relevancecanonlybedefinedwithrespecttobackgroundknowledge,andreasoningprocesses”(Sanford&Moxey1995:

163).

  在这种情况下,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的写法是:

Sanford,A.&Moxey,L.1995.Aspectsofcoherenceinwrittenlanguage:

apsychologicalperspective.InGernsbacher,M.A.&Givon,T.(Eds.),CoherenceinSpontaneousText.pp.161-187.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BenjaminsPublishingCompany.

(四)如何引用中文文献

在用英文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如果要引用中文文献,要将引用的中文部分、作者以及出版物的信息翻译成英文,然后按英文论文的引文格式引用。

比如:

Forexample,textstudiesinthe1960sandearly1970sweremoreorlessconcernedwith“textgrammar”andtextual“grammaticality”(Hu,1994:

5~6).

Thesescholarschosetostudycoherenceasasocialphenomenon,ratherthanamentalphenomenon(Zhu&Yan,2001).

  与以上两例对应的参考书目为:

Hu,Z.(注意:

不能写成Hu,Z.L.)1994.DiscourseCohesionandCoherence(InChinese).Shanghai:

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Zhu,Y.&Yan,S.2001.ReflectionsonSystemic-FunctionalLinguistics(InChinese).Shanghai:

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注意,在英文论文中引用中文文献时不能写作者的全名(如HuZhuanglin,1994),也不能直接用中文(如胡壮麟,1994或胡,1994)。

在参考书目中,首先提供英文信息,并在文献名称后面加上(InChinese),表示该文献是用中文写的。

一般的学术期刊都会提供期刊名称及文献题目的英文翻译,作者不要自己随便翻译。

也有一种用汉语拼音来转写文献名称的做法,但这一做法并不流行。

(五)关于引文的其他注意事项

1.关于重复引用。

在同一段落中,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引用同一文献时(中间没有引用其他的文献),从第二次开始,不重复文献作者的姓和出版年代,而是用ibid.代替。

如所引内容在不同页码,可以在ibid.之后加上页码。

比如:

Aprincipleoftextsequencingisthat“withoutovertindicationstothecontrary,theorderofmentionofcertainitemsmaybeassumedtoreflecttheorderoftheseitemsinrealityorinourconceptualizationofreality”(Dik,1997:

435).Thisequalstosaythattextualdescriptionofeventsorstates-of-affairsshouldfolloweithertheorderwhichactuallyexistsintheworldsdescribedortheorderinwhichweperceivetheworlds.AsDik(ibid.:

436)furtherpointsout,“aslongastheorderingwithinthediscourseisinaccordancewiththesenaturaldefaults,thisaddstotheoverallcoherence.Wheresuchordersareshiftedaround,overtmarkersmustwarntheinterpreterofthismarkedsituation”.

  2.有时论文中不是直接或间接引用文献,而只是为了描述或介绍研究现状而提及某些文献,往往同时提及多种文献。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格式(注意使用e.g.,):

Thesituationwithaccuracyisnotsoclear.Somestudies(e.g.,Foster&Skehan1996;Skehan&Foster1997;Mehnert1998)dosuggestthataccuracyisraisedwhenthereisplanning,butotherstudies(e.g.,Crookes1989;Ortega1999;Wigglesworth1997,2001)donotsupportthisclaim.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安排文献的顺序。

一是按文献的年代排列,较早的排在前面(如上例);二是按作者的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

  3.在同一处提及一个作者不同年代的文献时,可在括弧中列出若干个年代,用逗号隔开,按时间顺序排列。

比如:

AccordingtoHalliday(1973,1978,1985,1994),languagehasthreemainmetafunctions,namely,ideationalmetafunction,interpersonalmetafunctionandtextualmetafunction.

  4.如果需要同时引用某个作者在其独立完成的某个著作中的观点以及这个作者与其他作者合作的著作中的观点,可以采用下列两种格式:

However,McNamara(1995;McNamara&Lumley,1997)haschallengedtheBachmanmodel.

However,researchershavechallengedtheBachmanmodel(McNamara,1995;McNamara&Lumley,1997).

  5.在同一篇论文中如果需要引用同一作者在同一年出版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