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2313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3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Word下载.docx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Word下载.docx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图示能准确反映这种传导影响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7年12月3日在乌镇召开。

会议交流内容之一:

人工智能,让生活更美好。

随着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工业领域“机器换人”现象逐渐普遍,利用工业机器人转型智能制造成为发展趋势。

实施“机器换人”行动将会

①通过优化生产要素和产品结构提升竞争力

②提髙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商品的价值量

③减少用工数量,根除招工难、用工贵问题

④增强劳动者的竞争意识,提高素质和技能

7.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

下图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E为供求平衡点。

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能够引起E点向E′点移动的有

①实施租购同权政策,促使房价理性回归

②绿色消费意识觉醒,节能商品需求增长

③国家放开售电市场,售电企业数量增加

④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传统汽车需求增加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8.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价格也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机器人换人”将成为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革、提高传统产业优势的重要抓手。

这体现了价格变动

A.促进企业降低成本

B.引导企业调节产量

C.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D.推动传统产业的淘汰进程

9.下图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选项与图中反映的变动关系相符的是

A.X为天然气的价格,Y为天然气灶具的需求量

B.X为居民可支配收入,Y为恩格尔系数

C.X为物价总水平,Y为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D.X为出口额,Y为外汇收入

10.2016年年末国内化肥市场出现翘尾行情,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扬,导致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影响农户的种粮积极性。

为此,国家实施了多种补贴政策,鼓励农民种粮,以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若用S、S′表示补贴前后化肥的供给曲线,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示正确反映国家实旋补贴政策前后变化的是

11.观察下表,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为尽量抵消菜价变动对其经营带来的影响,某快餐店最有可能减少推出的菜品是()

商品种类

1月价格(斤/元)

2月价格(斤/元)

青菜

1

1.5

猪腿肉

14

17

猪排骨

15.5

豆腐

3

平菇

3.5

蘑菇

10

15

 

A.清炒青菜B.平菇炖豆腐C.蘑菇烧肉D.糖醋排骨

12.图1表示某商品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横轴为供给量,纵轴为价格,S1为变动前曲线,S2为变动后曲线)。

在不考虑其它因素条件下,以下变量中会导致S1向S2方向平行移动的是

①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提高

③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

④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减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3.随着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如何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专家建议应科学制定政策,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倒逼的“僵尸企业”退出机制。

这一机制的合理传导路径是

A.价值决定价格→供需失衡→价格下跌→政府调控→缩减产能

B.市场决定价格→成本上升→效益降低→获利减少→企业转产

C.市场供过于求→产品积压→开工不足→战略调整→转产或退出

D.市场供过于求→竞争弱化→企业亏损→政府调控→转产或退出

14.2019年3月以来,我国猪肉价格持续上涨,8月之后上涨较快。

猪肉作为我国大多数城乡居民最主要的肉类食品,其保障供应事关民生、事关大局。

中央财政积极主动作为,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财政支持政策,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支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政策对我国生猪生产的影响传导正确的是

①出台临时贷款贴息政策→支持养猪者扩大规模和缓解资金压力→稳定生猪产能

②增加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将增产潜力转化成实际生产能力→带动和扩大就业

③实施生猪良种补贴→夯实生猪生产发展基础→增加生猪养殖者收入

④提高生猪保险保额→增强生猪养殖风险抵御能力→调动养殖者恢复生猪生产的积极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5.“十一”小长假,全国收费高速公路对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各地自驾游呈“井喷”状态,弱将免收通行费这一影响用图描绘出来(横坐标为旅游需求量,纵坐标为门票价格,D1表示免费前,D2表示免费后),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16.2017年1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2月份全国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PPI环比上涨1.6%,同比上涨5.5%。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此上涨态势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的积极传导作用是

①劳动者就业增加 ②工业企业出厂产品价格企稳回升 

③市场需求逐渐改善 ④企业赢利增加,生产规模扩大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③→①→④→②

17.为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决定对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调控上下限,当国际市场油价低于每桶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

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

国家对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调控上下限的原因在于

①油价过低,从长期看会削弱我国石油自给能力②油价过高,不利于能源结构调整和新能源发展

③成品油必须建立起由政府主导的价格形成机制④设置调控上下限可以促进成品油市场有序竞争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8.2015年以来,世界油价“跌跌不休”,我国成品油呈现出“四涨十跌六搁浅”的格局。

2015年10月18日零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每吨将分别下调300元和290元。

本次降价创下今年内油价最大降幅。

“七连跌”或许也不是传说。

由此可以推断

①若炼油成本不变,国内石油公司利润下滑乃至亏损

②对交通运输行业,油耗成本增加,企业业绩不佳

③对出租车行业也是一大利好,其运营成本将随之减少

④对替代能源产生影响,如煤炭价格升高,发电成本降低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19.每公斤生猪的价格和饲料类粮食价格之比被称为“猪粮比”,“猪粮比”6:

1被视为农户盈亏的平衡点。

当“猪粮比”低于6:

1时,对农户的影响可能是

①扩大养猪规模②养猪成本增加③减小养猪规模④养猪成本降低

20.2016年9月份,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0.1%,结束了同比连续54个月下降的态势。

PPI指数如果能够持续上升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①企业盈利能力增加②劳动者就业压力减少

③企业生产规模增加④企业劳动者收入提高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④→②D.④→③→①→②

21.由于进口大豆利用成本低的优势进入M省,使得当地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急剧下降。

2018年该省启动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

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对大豆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不发放补贴。

政府启动大豆目标价格改革基于的传导预期是当地大豆

A.价格下降→当地大豆行业严重亏损→地产大豆供给减少→危害粮食安全

B.价格上涨→当地大豆需求增加→当地大豆行业扩大规模→维护粮食安全

C.需求增加→互补品价格上涨→供给增加→市场活跃

D.需求下降→市场失衡→替代品价格下降→市场均衡

22.房产税是国家以房产作为课税对象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当前我国房价总体较平稳,但是三四线城市房价涨幅较高。

下一步,中央将加快推进房地产税等相关政策举措。

房产税的征收()

①以房产的交易额为征税对象,促进财政收入的增长

②以拥有或支配的房产为征税对象,纳税人即负税人

③有利于调节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扩大商品房供给

④有利于调控商品房的价格,促使房屋回归居住属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3.某地政府出台稳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对采取“早稻+晚稻(玉米蔬菜)+马铃薯”连茬轮作模式种植且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每亩补贴800元。

这体现了()

A.宏观调控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

B.财政能够引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C.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D.粮价变动可以调节生产要素投入

24.随着用工成本的提高,“无人驾驶清洁车队”,“无人银行”等悄然来临,人们感叹“连扫马路也不需要我了”,但是人工智能应用也在创造新的研发、维护等就业岗位。

这启示我们:

①价格变动调节生产的规模②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③劳动者要树立竞争就业观④劳动者要树立职业平等观

25.受上周各地突然降温降雪影响,本周全国瘦肉型猪出栏价格继续上涨,至2016年12月2日全国瘦肉型生猪均价为17.02元/公斤,较11月上涨5%。

猪肉价格上涨,会引起

①鸡肉的需求量急剧下降

②猪肉的供应量增加

③猪词料的价格降低

④鸡肉的价格升高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D

解析:

D

【详解】

本题考查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本题图示反映的是某商品价格未变,其它因素导致其供给增加。

提高贷款基准利率,控制银行信贷规模,使企业的贷款成本上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可能会缩小生产规模,减少产量,使供给减少,①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某行业纳入营改增的范围,降低行业税收负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可能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使供给增加,会引起曲线S向曲线S1变动,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实施低价竞争策略,表明价格下降,而本题图示反映某商品价格未变,③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加大了供给侧改革,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增加有效供给,可能会引起曲线S向曲线S1变动,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

做经济生活的曲线图题,首先要确定横轴和纵轴各代表什么,然后根据所学知识确定是正比还是反比曲线,如果是由自身价格引起的变化是一条曲线,如果是由其他因素导致的变化是两条曲线。

箭头向外表示增加,箭头向内表示减少。

具体解法是“审清题意、变成文字,采用排除法”。

2.C

C

根据题干信息,M商品价格上涨,需求下降,D图显示的是需求增加,D不符合题意;

M商品价格上涨,获利增加,增加产量,A显示供给减少,A不符合题意;

由于商品M、N互为替代关系,M商品价格上涨,需求下降,N商品需求会增加,C图显示的是N商品需求增加,C符合题意;

N商品需求增加,厂家会增加产量,供给增加,B图显示的是供给减少,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需求、消费、消费者):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

价格降低,需求量增加(需求法则)

②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影响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③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也有影响,商品价格的上升将使替代品的需求量上升,而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则有所减少。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生产者/企业):

调节产量;

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3.A

A

【解析】

此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以及价格变动的影响,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

近年来蝎子以及蝎毒素的广泛应用,致使蝎子的价格路看涨,这体现了供求关系影响价格,①符合题意;

由于价格上涨,出现了“深夜捉蝎人”和“凌晨收蝎人”,这表明毒蝎的价格对生产要素的投入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③符合题意;

价值与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两种基本属性,②错误;

价值决定价格,④错误。

故选A。

4.D

题目中,整个上半年,PPI比去年同期上涨3.9%,故不考虑其他因素,PPI持续上涨会使企业盈利能力增强,经济效益提高,从而增强企业家信心和投资意愿,这有利于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劳动力需求的增加,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使经济增长更加稳定。

故正确的传导顺序为②→①→③→④。

其他选项传导顺序错误,排除。

选D。

5.B

B

此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此题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图形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

题干中,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决定对进口钢铁产品征收25%的关税,这导致出口到美国的钢铁产品价格上涨,因此在相关国家的钢铁产品出口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其出口数量减少,最终会导致其国内钢铁产品生产数量减少,故正确的传导路径是①→④,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经济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

基本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6.B

在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机器换人”将有效降低成本,优化生产要素的投入、利用工业机器人转型智能制造成为发展趋势将会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竞争力,故①符合题意;

企业的生产效率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无关,故②错误;

“机器换人”行动将会可以少用工数量,但不可能根除招工难、用工贵问题,故③不符合题意;

实施“机器换人”行动将会使部分劳动者下岗失业,因此这种“机器换人”行动将会倒逼劳动者增强竞争意识,提高素质和技能,故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应为B。

7.C

由E点向E’点移动,表明需求量扩大,价格上涨。

②④项说法能够引起E点向E’点移动;

实施租购同权政策,促使房价理性回归,价格会下跌,①项与题意不符;

国家放开售电市场,售电企业数量增加,竞争加剧,可能会导致价格下跌,③项与题意不符;

正确选项为C。

【点睛】影响价格的因素:

供求影响价格。

①影响价格的因素:

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是宗教、习俗。

(间接)②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直接)

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8.C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机器人”的价格也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这体现了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C正确且符合题意;

ABD都与题意不符,均应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C。

9.D

天然气与天然气灶具是互补品,二者成反向比例关系,故A项说法错误;

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恩格尔系数会降低,二者属反向比例关系,故B项错误;

为物价总水平越高,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越低,二者成反向比例关系,故C项错误;

出口额外汇收入越高,二者成正相关比例关系,故D项说法正确;

正确选项为D。

【点睛】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既定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对于相互替代的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为替代品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对于互补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10.A

【解析】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认为国家实施补贴政策前后粮食的价格不变,但由于国家实施了补贴政策,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会提高,因而粮食供给量会增加。

图像A表示粮食价格不变,但粮食供给量增加,与题意相符,正确;

B图像表示粮食价格不变,但粮食供给量减少,与题意不符,B项不选;

C、D图像均表示粮食价格有变化,这与题意不符,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

【点睛】正确区分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图像上的点移动与线移动:

点移动表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不变,由于价格的变动而引起需求或供给数量的变化,在图像上表现为曲线不动,曲线上的点在动。

图像上是点移动时,表明商品价格本身变动;

线移动表示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需求或供给量的变化,在图像上表现为曲线的平移,这种情况表明商品价格本身不变动。

11.C

本题考查价格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由本题表中的数据可知,蘑菇和猪腿肉涨幅最大,因此,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为尽量抵消菜价变动对其经营带来的影响,某快餐店最有可能减少推出的菜品是蘑菇烧肉,以降低成本,C正确且符合题意;

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

12.B

本题以曲线图为背景,考查经济生活有关价格与供求关系的知识。

供给曲线右移,说明在同一价格上,商品供给量增加,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供给量增加说明在单位时间内生产该商品的数量增加,即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成本下降,可见①③项正确;

供给量增加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可能增加了,从而导致商品价格可能下降,故②④项错误。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13.C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通过市场倒逼的“僵尸企业”退出机制,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C正确且符合题意;

价值决定价格与供需失衡之间没有关系,A错误;

市场决定价格与成本上升前后搭配不妥,B错误;

D错误,错在“竞争弱化”;

14.B

①:

中央财政对养猪者的流动资金和建设资金贷款给予贴息,支持养猪者扩大规模和缓解资金压力,稳定生猪产能,①正确。

②:

中央财政增加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的目的是促进调出大县生猪生产恢复扩大,而不是带动和扩大就业,②不选。

③:

支持实施生猪良种补贴的目的是增加生猪生产,而不是增加生猪养殖者收入,③不符合题意。

④:

提高生猪保险保额,增强生猪养殖风险抵御能力,可以调动生猪养殖者恢复生猪生产的积极性,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5.C

AB不合题意,该两项表示的是旅游价格涨跌对旅游需求量的影响,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

C符合题意,在同样的旅游价格下,免收通行费可以降低整体旅游费用,有利于刺激旅游消费,使旅游需求量增加,C项表示旅游价格,而需求量增加,可以入选;

D错误,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关系,而该图表示二者成正比,故排除。

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

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

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

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

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题肢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16.B

B正确,PPI上涨,直接导致②工业企业出厂产品价格企稳回升,工业企业出厂产品价格回升,对生产企业而言④企业赢利增加,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规模扩大有利于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就业增加,其收入增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因此,③市场需求逐渐改善;

ACD错误,与上述分析推导过程不符;

故选:

B。

17.C

①④:

国家对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调控上下限的原因在于油价过低,从长期看会导致国内原油产能萎缩,削弱我国石油自给能力,此外设置调控上下限可以促进成品油市场有序竞争,故①④符合题意。

油价过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和新能源发展,②排除。

要推进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而非建立起由政府主导的价格形成机制,③排除。

故本题选C。

高考中对国家宏观调控知识的考查会集中在地位、必要性和手段上,其中有三点需要注意:

(1)宏观调控也要遵循价值规律,它是建立在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之上的。

(2)宏观调控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更有效、更强有力。

(3)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

18.B

汽柴油价格持续下跌,而炼油成本不变,则国内石油公司获利将减少甚至亏本,①判断正确;

汽柴油价下跌,交通运输行业和出租车行业油耗成本减少,对其发展有利,②判断错误,③判断正确;

汽柴油价下跌,导致对汽柴油的需求量增加,故对其替代能源煤炭的需求减少,煤炭价格降低,发电成本降低,④判断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考情分析】:

(1)高考对本课知识的目标要求是识记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

会分析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需求的影响、对生产的影响。

(2)本课重点:

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19.B

根据材料每公斤生猪价格和饲料类粮食价格之比被称为“猪粮比”的描述看出,当粮食价格上涨时,若生猪价格不变,则猪粮比降低,此时养猪成本是增加的;

当生猪价格降低,粮食价格不变时,猪粮比降低,此时农户养猪的利润下降,自然就会缩小养猪规模,②③适合题意;

①④与题意相反,排除;

20.B

此题属于推导类试题,可采用首尾法进行确定。

题中材料“2016年9月份,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0.1%”,这表明企业盈利能力增加,这会促使工业企业生产规模增加,有利于劳动者就业,就业压力减少,增加劳动者收入,由此可见,①→③→②→④的传导顺序正确。

21.A

A:

进口大豆与本地大豆互为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