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课件描述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2856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9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课件描述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国际金融课件描述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国际金融课件描述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国际金融课件描述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国际金融课件描述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国际金融课件描述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国际金融课件描述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国际金融课件描述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国际金融课件描述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国际金融课件描述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国际金融课件描述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国际金融课件描述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国际金融课件描述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国际金融课件描述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国际金融课件描述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国际金融课件描述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国际金融课件描述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国际金融课件描述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国际金融课件描述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国际金融课件描述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课件描述Word格式.docx

《国际金融课件描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课件描述Word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金融课件描述Word格式.docx

①职工报酬(CompensationofEmployees):

居民在国外工作所得,非居民在本国工作所得。

②投资收入(InvestmentIncome):

居民由于在国外购买和持有国外资产而获取的利息、股息、利润等外汇收入,非居民由于在本国购买和持有本国资产而获取的利息、股息、利润等外汇支出。

4)经常转移(CurrentTransfer):

货币资金在国际间转移过程中无对等经济交易时发生的国际间资金的流动。

又称单方面转移。

①各级政府:

包括政府间援助、赔款、捐款等

②其他部门:

包括企业和个人的单向转移,eg.年金、侨汇、赠与等

(二)、资本和金融账户

a)定义

——(CapitalandFinancialAccount)反映一国非官方居民与非居民之间以所有权的变更为标志的债权、债务变化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增减。

b)记录方法及其与债权债务的关系

在资本与金融项目下发生的外汇流入记在贷方,外汇流出记在借方。

其中,外汇流入表示本国对外资产的减少或对外负债的增加,外汇流出表示本国对外资产的增加或对外负债的减少。

c)构成

1、资本帐户(CapitalAccount):

从经常账户的转移项目中细分出来的,反映真实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

①资本转移(CapitalTransfers):

所有资本单方面转移引起的国际收付

②非生产、非金融资产收买或放弃:

由于非制造出来的资产和金融资产以外的收买或放弃产生的国际交易

2、金融项目(FinancialAccount):

是资本与金融账户中的主要部分,反映的是金融资源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流动。

①直接投资(DirectInvestment):

以获取经营管理权为目的

——是指直接投资者在另一国,以在国外建立分支企业、购买国外企业一定比例以上的股票或利润再投资等形式,以通过这种投资拥有所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目的而对工矿、商业或金融等类型企业所进行的投资。

②证券投资(PortfolioInvestment):

不以获取经营管理权为目的

——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买卖外国债券、股票的交易。

③其它投资(OtherInvestment):

不属于上述两项的金融资本的国际流动

——包括国际商业银行长短期贷款、政府贷款、出口信贷等。

(三)、净差错与遗漏

1、含义

——(NetErrorsandOmissions)一个为了在会计上轧平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借贷双方总额而人为设立的账户。

2、产生原因

1)国际收支设计的内容和部门繁多,统计数据与实际会有出入;

2)人为因素,如走私、资金外逃、洗钱等;

3)客观的统计误差。

3、净差错与遗漏的计算

1)汇总并填写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全部统计数据后,根据已有的数据来计算差额,填入本栏目的数据

2)通过填入本数据,能使正在编制的BP表的借贷双方之和等于零。

(四)、储备资产(ReserveAssets)

1.定义

——一国货币当局为平衡国际收支、干预外汇市场从而影响汇率水平或其他目的而拥有和控制的各种外国资产。

2.储备资产项目与国际收支其他两项的关系及记录方法

1)通常只有当经常项目差额和资本项目差额之和出现顺差时,储备资产增加;

当经常项目差额和资本项目差额之和出现逆差时,储备资产减少。

2)储备资产增加记在借方,储备资产减少记在贷方

3.构成

包括货币黄金、外汇、特别提款权(SDR)、普通提款权(IMF储备头寸)等。

【例】

1、甲国企业出口价值100万美元的设备,该企业在海外银行的存款相应增加;

2、甲国居民到外国旅游花销30万美元,该费用从该居民的海外存款中扣除;

3、甲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所得利润150万美元,其中,75万用于当地再投资,50万购买当地商品运回国内,25万结售给政府换取本币;

第三节中国与欧盟地区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IMF:

《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将储备资产作为金融账户下的第四类组成部分。

中国:

独立设置为BP表中,与前三项并列。

(原因:

为了突出储备资产的特殊地位)

国家外汇管理局

【自学】

比较两张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异同,计算两张表中的相关差额

第四节国际收支数据的分析与运用

表1-4×

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

年单位:

万美元

项目

差额

贷方(+)

借方(-)

一、经常账户

35

210

175

1、货物

-20

100

120

2、服务

60

80

20

3、收入

4、经常转移

-5

10

15

二、资本与金融账户

95

180

85

1、资本账户

2、金融账户

(1)直接投资

50

(2)证券投资

25

30

5

(3)其他投资

70

三、储备与相关项目

四、错误与遗漏账户

-30

一、国际收支平衡关系及主要差额

(一)平衡关系

1、会计平衡→借贷平衡→纵向平衡

2、统计平衡→项目平衡→横向平衡

顺差——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项目收入大于支出,用“+”表示

逆差——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项目收入小于支出,用“-”表示

(二)主要差额的经济含义及彼此关系

1、贸易差额

——是一国货物进出口规模的对比。

贸易差额=货物贸易收入-货物贸易支出

【例子】表1-4中,贸易逆差20万美元

2、经常差额

——是指经常账户所包括的全部项目的外汇收入和支出的对比。

经常差额=贸易差额+服务差额+收入差额+单向转移差额

【例子】表1-4中,经常账户顺差35万美元

3、金融差额

——是国际资本流动形成的外汇收入和支出的对比。

金融差额=国际资本流动形成的外汇收入-外汇支出

【例子】表1-4中,金融账户顺差95万美元

4、国际收支差额

——是反映一国出货币当局以外所进行的各种国际经济活动而形成的外汇收入和支出的对比。

国际收支差额=货币当局以外的国际经济活动外汇收入-外汇支出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与汇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一)国际收支总规模与一国对外开放和联系程度之间的关系

国际收支规模越大,说明该国开放程度越高,该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关联度越强。

(二)国际收支与汇率

汇率:

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对比关系。

国际收支变化直接反映本国外汇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外汇价格,也就是汇率变化;

只有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入,才会对一国汇率起稳定作用。

(三)汇率与国际贸易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任何汇率变化必然对各种国际经济交易产生直接影响。

外汇汇率↑→本币贬值→出口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出口商品竞争力↑→出口量↑

(四)汇率与国际投资

本币贬值→外国直接投资收益↓→经营者为保证原有的投资回报率→获得更多的本币收益→更大风险的管理和经营

第一章

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

一个简单的定义:

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MonetarySystem),是指各国政府为国际间各种交易支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

一个详细的定义: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政府在货币发挥世界货币职能的过程中,】

(即在国际储备资产(货币)的选择、本币与储备资产(货币)比价的确定、外汇管制、货币可兑换、国际结算的安排和国际收支的调节等方面,)所确定的原则、所签订的协议与规章制度、所形成的各种国际惯例前三者都是规则、所采取的措施做法和所建立的组织机构秩序维护者的总称。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内容(与相互关系)

首先,要确定采用什么作为国际支付的手段?

其次,要确定本币与中心储备货币的关系。

第三,是对国际往来中,债权债务关系的清偿方式。

第四,是处理内外关系

第五,就是国际间金融事务的协调与管理。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

1、储备资产的确定与创造,为国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清偿力;

(确定各国普遍承认的货币)

2、相对稳定的汇率机制,为建立公平的世界经济秩序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有利于在国际贸易中防止恶性的外汇倾销—本币贬值扩大出口,扰乱国际经济秩序)

3、通过多种形式的国际金融合作,促进了国际经济与金融秩序的稳定。

 

第二节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一、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相关性

时期

国际货币制度

世界经济背景

16世纪中后期~19世纪

世界处于以物易物的阶段

16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各地区从彼此隔绝开始有了联系。

18世纪末英国发生工业革命,世界分工格局导致生产率的增长。

以物易物和用金银交易不能满足世界经济的发展了。

19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1816~1919)

国际金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1、1816年英国通过《金本位制法案》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其他国家逐渐实行金本位制,使国际金本位体系在19世纪70年代最终形成。

2、金币本位制(1880~1914):

定义、主要内容、铸币平价、黄金输送点

3、金块本位制:

定义、主要内容、

金本位制的产生是由于世界经贸发展对天然货币黄金的需求,随着增长,货币与黄金的可兑换性和含金量降低,到最后金本位制逐渐崩溃。

所以金本位制的崩溃是由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对黄金的需求日益扩大,而黄金作为一种自然资源,产量有限,所以在供求之间形成了巨大的缺口,随着缺口的扩大,金本位制不能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所以逐渐走向崩溃。

一战结束到30年代经济大萧条

(1922~1929)

金汇兑本位制

1922年,意大利热那亚召开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定;

节约了黄金的使用,弥补了黄金量不足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萧条,金汇兑本位制瓦解,终结了金本位制。

定义、主要内容

金币本位制下,固定汇率,避免了通货膨胀,但是经济增长与黄金需求的矛盾无法缓解。

纯粹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下,通过储备金块维护固定汇率,但是只流通纸币,不能自由兑换金币,使本币和黄金的联系放松了。

有条件的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下,通过储备外汇资产使本币与实行金块、金币本位制的国家货币挂钩维护固定汇率,更进一步节约了流通对黄金的需求,但是本币和黄金的联系更加放松,固定汇率难以维持。

20世纪30年代到二战结束

混乱阶段

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长达十几年的混乱时期,其间形成了英、美、法三大国为中心的三个货币集团(英镑集团、美元集团、法郎集团),三大集团以各自国家的货币作为储备货币和国际清偿力的主要来源,同时展开了世界范围内争夺国际货币金融主导权的斗争,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

战后

1944~1976

布雷顿森林体系

产生的背景:

破坏作用、展开国际合作的共识

定义、主要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

内在缺陷、

1944年,联合国在布雷顿森林签订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1976~今

牙买加体系

只不过是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各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同时固定汇率制并存,给予追加事实的认可。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通过《牙买加协定》

二、国际金本位制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产生、发展和现状

四、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未来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周小川观点:

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另一种观点:

出现一个多重储备货币体系。

现行货币体系可持续

第三节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和欧洲单一货币

欧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结果,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形式。

欧洲从分散的国家,随着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已经形成一个在经济与货币上高度统一,在政治上高度联盟的区域经济体。

欧盟——欧洲联盟的简称,包括政治联盟和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

EU

欧元——是欧盟成员国统一使用的货币。

EURO

一、欧元产生的背景

1、欧盟的演变史

二战后,欧洲国家的世界地位大幅度下降,随着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欧洲各国越来越希望在政治、经济上联合起来,以达到与美国、日本等经济强国相抗衡的目的。

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巴黎条约1951罗马条约1958,关税同盟、6国)

↓关税同盟定义

欧洲共同体(布鲁塞尔条约1967,统一三者,共同市场,成员国3次扩大至12国)

↓共同市场定义

欧洲联盟(马斯特里赫条约1992,建立政治联盟经济与货币联盟)

↓经济与货币联盟定义,政治联盟定义(共同的外交政策、防务政策和社会政策)

1993年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州联盟,简称欧盟(EuropeanUnion)

2、欧元的演变史

欧元的前身是德国马克,领导国是德国。

欧元的产生(1999年1月1日起在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11个国家开始正式使用,并于2002年1月1日取代上述11国的货币。

爱沙尼亚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启用欧元,成为欧元区第17个成员国。

如今欧盟27个成员国中已有超过半数的国家加入了欧元区,欧盟的其他成员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仍未加入欧元区。

3、欧洲货币体系

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马约的相关内容

二、欧元的基本知识

1、欧元的产生与实施步骤(见表2-2)

2、趋同标准

3、趋同标准的作用:

是马约为加入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成员国提出的5个条件,趋同标准的目的是保证成员国之间汇率波动稳定

4、欧洲单一货币机制框架的三个重要文件

《稳定和增长公约》对成员国财政赤字进行了限制。

主要内容、作用

《欧元的法律地位》内容,为欧元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新的货币汇率机制》内容,保证了欧盟中欧元国与非欧元国之间汇率的稳定。

内容、作用

5、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P86

三、欧元正式启动后对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挑战

P88

1、向美元霸权提出了挑战

2、对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提出了挑战

3、向传统的国家主权提出了挑战

对欧元的看法

4、对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补充】亚元的构想:

第二章

外汇与汇率、汇率制度及人民币汇率制度

第一节外汇、汇率及汇率制度概述

一、外汇的概念与理解

1、外汇的定义

外汇

(ForeignExchange)

即国际汇兑

动态的外汇:

本、外币之间的兑换过程

静态的外汇:

(用于国际清偿的金融资产)

狭义:

以外币表示的支付凭证

广义:

以外币表示的支付凭证、信用凭证、外币现钞

外汇支付凭证:

本票、汇票、支票←外币票据、外币存款凭证

外汇信用凭证:

外汇存款、外国债券、外国股票←外币有价证券

外币现钞:

(钞票、铸币)←外国货币

哪种外汇凭证与国际贸易相关?

外汇信用凭证

哪种外汇凭证与国际储备相关?

外汇支付凭证

常用的外汇

名称

习惯用法

ISO标准

美元

$

USD

欧元

英镑

£

GBP

日元

JPY

瑞郎

SF

CHF

港币

HK$

HKD

对外汇定义的理解国际性、可兑换性、以真实交易为基础

二、汇率

——是两种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汇率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主要的几种:

2、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

名义汇率:

就是前面所定义的汇率,反映两种货币之间的供求p92

实际汇率:

是对名义汇率进行调整后的汇率。

P93

实际汇率的意义:

2种实际汇率的计算公式:

p93

3、汇率的标价方法

基础货币

报价货币

直接(美式)标价法

USD1=CNY7.3248~7.3278(美元买入价~美元卖出价)外币→基础货币,本币→报价货币

间接(欧式)标价法

CNY1=USD0.1434~0.1465(美元卖出价~美元买入价)本币→基础货币,外币→报价货币

外汇批发市场——也就是指银行间的外汇市场。

在外汇零售市场上的直接标价法=外汇批发市场上的美式标价法

在外汇零售市场上的间接标价法=外汇批发市场上的欧式标价法

为什么外汇买卖汇率在外汇零售市场与银行间外汇市场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

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p94

计算

【例1】外汇零售市场,直接标价法

2002年9月20日,张三持5000.00美元现钞来到中国银行,要求把它兑换为欧元,银行应当支付多少欧元给张三?

【分析】

美元汇率:

827.70人民币元/100美元;

欧元汇率:

811.71人民币/100欧元

5000.00$=5000.00×

(827.70¥

/100$)×

1/(811.71¥

/100€)=5098.5€

【例2】外汇批发市场

2007年9月20日,一美国公民持5,000,000.00日元现钞来到美洲银行,要求把它兑换为欧元,银行应当支付多少欧元给该客户?

【答案】38026€

4、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

定义

报价行——以买入汇率,买入基础货币、付出报价货币;

以卖出汇率,付出基础货币,买入报价货币。

询价行——以买入汇率,卖出基础货币、收进报价货币;

以卖出汇率,收进基础货币,卖出报价货币。

中间汇率——

现钞价——

外汇现钞价与外汇买卖汇率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为什么?

P97

【例3】1美元=28.0597-28.0677俄罗斯卢布,判断买卖美元,哪个是买入价?

卖出价?

价差?

【分析】直接标价法下,较低的为买入价,较高的为卖出价。

价差为80点

【例4】银行美元对英镑报价是1.8644-649,买卖美元,买入价?

【分析】间接标价法下,较低者为卖出价,较高者为买入价

【例5】p98

(一)、汇率制度的含义及类型

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主要采取过的三种形式

浮动汇率制度的形式

第二节汇率的波动及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

一、汇率上浮、下浮及其与币值的关系

汇率上浮、汇率下浮——所谈论的货币对外价值的升值、贬值

本币上浮、本币下浮——本币对外价值的升值、贬值

汇率的波动,举例p100

二、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作用汇率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逆差→外汇收入<外汇支出→外汇供不应求→外汇汇率上涨,本币对外贬值

国际收支顺差→外汇收入>外汇支出→外汇供过于求→外汇贬值,本币升值

eg中国人民币升值

2、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也就是物价上涨与物价下跌,因为反映了该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所以,当通货膨胀时,货币购买力↓;

当通货紧缩,货币购买力↑。

通货膨胀→货币购买力↓但是汇率不变的情况下,本币的国际购买力不变→经常账户逆差→外汇收入<外汇支出→外汇供不应求→外汇汇率上涨,本币对外贬值。

通货紧缩→货币购买力↑但是汇率不变的情况下,本币的国际购买力不变→经常账户顺差→外汇收入>外汇支出→外汇供过于求→外汇贬值,本币升值

生产者价格指数——

消费者价格指数——

3、利率变化

利率——通常用i表示,相当于使用金融资本的报酬。

利率i上升,代表本国支付给金融资本的报酬提高。

i↑→吸引国际短期资本流入→资本账户顺差→外汇收入>外汇支出→外汇供过于求→外汇贬值,本币升值

i↓→吸引国际短期资本流出→资本账户逆差→外汇收入<外汇支出→外汇供不应求→外汇汇率上涨,本币对外贬值

4、其它

(1)GDP增长率

复杂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p105给出的GDP增长对经常账户影响的3种情况

(2)政治因素

(3)当局的汇率政策

(4)预期

当人们预期该货币会升值时,就会以各种形式买入该货币,导致该货币供不应求,该货币果然升值;

反之亦然。

Eg.CPI对汇率影响的特殊性p103

Eg.

(2)(3)对汇率的影响

结论:

运用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案例】1994~1997年间,人民币汇率变动状况分析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人民币一步并轨到1美元兑换8.70元人民币,国家外汇储备大幅上升。

1994-1996年间,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和大量资本内流,及亚洲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承受巨大压力。

94年汇改使大幅调高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汇率上浮,外汇流入,本币贬值;

(1)本币贬值导致出口能力增强,经常账户顺差,本币升值;

(2)GDP增长率上升,

1国内需求上升,经常账户逆差,本币贬值

2出口导向型经济,经常账户顺差,本币升值

3预期经济持续增长,本币升值

第三节外汇管制

一、外汇管制的概念与目的

外汇管理与管制

外汇管制的目的:

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

外汇管理与管制与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之间的关系

二、外汇管制的利弊及其发展趋势

资本管制的历史

外汇管制的利弊p107

外汇管制的发展趋势p108

三、外汇管制的主要内容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