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烟商品常见谈判策略11#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3567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卷烟商品常见谈判策略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卷烟商品常见谈判策略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卷烟商品常见谈判策略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卷烟商品常见谈判策略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卷烟商品常见谈判策略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卷烟商品常见谈判策略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卷烟商品常见谈判策略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卷烟商品常见谈判策略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卷烟商品常见谈判策略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卷烟商品常见谈判策略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卷烟商品常见谈判策略11#Word文件下载.docx

《#卷烟商品常见谈判策略1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卷烟商品常见谈判策略11#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卷烟商品常见谈判策略11#Word文件下载.docx

  当时,尤伯罗斯一开始就对经济赞助商们提出了很高的条件,其中包括每位赞助商的赞助款项不得少于400万美元。

著名的柯达胶卷公司开始自恃牌子老,只愿出赞助费100万美元和一大批胶卷。

尤伯罗斯毫不让步,并断然把赞助权让给了日本的富士公司。

后来的柯达公司虽经多方努力,但其影响远远不及获得赞助权的富士公司。

  很高的要价并未吓跑赞助商,因为奥运会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其他各方面的赞助商都纷至沓来,并且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最后,尤伯罗斯在众多赞助商竞争者中挑选了30家,终于宽松地解决了所需的全部资金。

从而提高了奥运会的身价,也增强了奥运会承办者的信心。

  运作这种策略时,喊价要狠,让步要慢。

凭借这种方法,谈判者一开始便可削弱对方的信心,同时还能趁机考验对方的实力并确定对方的立场。

  二、抛放低球策略

  抛放低球策略是指先提出一个低于己方实际要求的谈判起点,以让利来吸引对方,试图首先去击败参与竞争的同类对手,然后再对被引诱上勾的卖方进行真正的谈判,迫使其让步,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们知道,商业竞争从某种意义上可分为三大类即买方之间的竞争、卖方之间的竞争以及买方与卖方之间的竞争。

在买方与卖方之间的竞争中,一方如果能首先击败同类竞争对手,就会占据主动地位。

当对方觉得别无所求时,就会委曲求全。

  这种抛放低球策略,是一种在多角谈判中竞争的策略。

这种策略在各类经济商务谈判中被运用。

某君就是利用了这种策略获得了一处较好的房产。

该君从报纸上得到一则卖房信息,据了解房主因为有海外关系准备举家迁居国外,从而变卖房产。

当时登门买房的人很多,报价多在25~26万元之间,该君经过琢磨后报出了一个最高价26.8万元。

这个报价理所当然地被房主所选中,房主便回绝了其他所有买主。

当房主要与该君办理正式买卖手续时,没想到真正的谈判还刚刚开始。

该君开始挑毛病,拖延时间。

他想只要多拖些时日,房主又急于出国,房主想不与他合作再重新登广告寻找新买主已经来不及了。

该君提出该房在一层,夏天很潮,没有阳台,周围环境不太好,蚊虫较多。

另外以前的设计不好,客厅、卫生间过小,现在已没有这种设计了。

要重新装修还要花一笔钱。

表示对此住房不很称心,不太愿意买了。

卖主出国日期临近,已没有其他买主,最后不得不降价成交。

该君就是这样,运用抛放低球策略,先击败其他买房的竞争对手,然后迫使卖主就范,以较低的价格成交获得了成功。

  三、红脸白脸策略

  红脸白脸策略是指在商务谈判过程中,以两个人分别扮演“红脸”和“白脸”的角色,或一个人同时扮演这两种角色,使谈判进退更有节奏,效果更好。

这里的“白脸”是强硬派,在谈判中态度坚决,寸步不让,咄咄逼人,几乎没有商量的余地。

这里的“红脸”是温和派,在谈判中态度温和,拿“白脸”当武器来压对方,与“白脸”积极配合,尽力撮合双方合作,以致达成于己方有利的协议。

  在运用红脸白脸策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扮相分工来看,一般来说“红脸”由主谈人来充当,“白脸”由助手来充当,因为收场或拍板一般由主谈人最后来完成。

  2.从扮相特征来看,两种扮相应基本符合本人的性格特征。

扮“红脸”的人应该思路宽广,言语平缓,经验丰富。

扮“白脸”的人应该反映迅速,抓住时机,力主进攻,言辞尖锐。

如果让不相宜的人去扮演这种角色,那么就会出现该“硬”的话说不上去,该“收”的场面收不回来的现象,或者该说的也说了,但与其语气或人物性格特征相距较远时,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当然这并不是指从外表上看要与扮相多么的一致,如“白脸”就要一副凶相,唬着脸,高门大嗓的,“红脸”就要一副绅士气派。

主要要看谈判人员的内在功夫和把握角色的能力。

  3.这两种角色一定要相互配合好,否则会出乱子。

如果“白脸”发起强攻,声色俱厉时,“红脸”就要善于把握火候,让“白脸”好下台,及时请对方就范。

否则,让“白脸”过了头,反而使对方处于主动,就只好暂停、休会、改日再谈了。

  4.如果一个人同时扮演“红脸”和“白脸”时,要机动灵活。

发动强攻时应给自己留有余地,避免把自己架起来。

  四、趁隙击虚策略

  趁隙击虚策略是指捕捉和创造有利的时机,趁对手之隙,攻击其短处或漏洞,变对方的疏忽为我方的利益,从而在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

“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这是《鬼谷子·

谋篇》中的话,对我们不无启迪。

作为谈判人员就应当善于捕捉对手之“隙”和“节”,利用对手的点滴失误和遗漏,抢先行动,攻其不备。

  在谈判实践中,一定要从全局出发,统盘考虑,不可因小利而失了大利。

应事事慎重,不得有小的偏差,以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一般说来,急于进攻的一方,会主动释放出一些信息,容易露出破绽,谈判另一方就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这些破绽。

  五、走马换将策略

  走马换将策略是指在谈判桌上的一方遇到关键性问题或与对方有无法解决的分歧时,借口自己不能决定或其他理由,转由他人再进行谈判。

这里的“他人”或者是上级、领导,或者是同伴,合伙、委托人、亲属和朋友。

  运用这种策略的目的在于:

通过更换谈判主体,侦探对手的虚实,耗费对手的精力,削弱对手的议价能力;

为自己留有回旋余地,进退有序,从而掌握谈判的主动权。

作为谈判的对方需要不断地听取使用走马换将策略的这一方陈述情况,阐明观点,面对更换的新的谈判对手,需要重新开始谈判。

这样会付出加倍的精力、体力和投资,时间一长,难免出现漏洞和差错。

这正是运用走马换将策略一方所期望的。

  走马换将策略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能够补救己方的失误。

前面的主谈人可能会有一些遗漏和失误,或谈判效果不如人意,则可由更换的主谈人来补救,并且顺势抓住对方的漏洞发起进攻,最终获得更好的谈判效果。

  六、以退为进策略

  以退为进策略是指在谈判中以作出实际的退让为条件,达到进一步进攻的目的。

这里的退,往往是为了进。

有的此时退,是为了彼时进;

有的在这里退,是为了在那里进;

有的暂时退,是为了长远的进。

  这一策略的高明之处在于,纵观全局,通盘考虑,不计一时之得失,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

在谈判中老练的谈判好手经常使用这一策略。

它需要谈判者具有远见卓识和高人一筹的独到见解。

  下面这则案例能充分说明以退为进策略的运用。

一新加坡华裔客商与我国山东某进出口公司谈判大蒜生意。

第一轮谈判时,中方代表报价为每吨大蒜最低720美元,而外商最高出价为705美元。

因双方原则立场坚定,谈判陷入了僵局。

  三天之后,双方再次坐到谈判桌前。

中方基于当时正值大蒜收获期,如不尽快成交,错过收购时机,不但质量保不住,而且收购价格要看涨。

另外当时美元与人民币汇价日趋上浮,如及时结算,又等于提了价。

如果以705美元一吨成交,虽然比上海嘉定蒜卖价便宜些,但也基本符合国际市场行情。

  为此我公司决定以705美元一吨的价格与之成交,一下让了15美元。

不料买主采用逆向行动自动将买价提高了5美元,令我方大为惊讶。

  合同正式签字生效以后,他为我方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他说,第一,新加坡华人多,而他的老主顾主要是北方籍人多,对蒜的味道要求越浓越好。

上海嘉定蒜虽是名牌,但不如山东蒜味辣。

第二,他祖籍山东,希望能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此次每吨多添5美元,少赚1万美元,相信贵公司牢记在心。

以后一旦有事相求,贵公司恐怕不会拒绝。

第三,做生意,并不需要对一点蝇头小利不放过。

如果你过于斤斤计较,会令对方产生反感,以后就不会找你做生意。

从这一次表面上看是赢家,从长远来看实际上是输家。

  果然,发货时,该客商的让价即得到了回报。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青岛口岸每月只有一班轮船到达新加坡,正好延误了,要再等一个月,就很难抢上早市,不仅卖不了好价钱,而且风险很大。

为此该客商把自己的处理和盘托出,请我方把发货口岸改为上海,因为上海近期有到新加坡的轮船。

  中方已领了对方的情,这次也就不好拒绝了。

同时中方从运费来看并不亏,从大蒜产地运到青岛港用的是汽车,而运往上海港可改用火车,运输距离虽远,但运费并没有增加。

但如果对方当时分利必争,生意即便做成,这次想要求中方改变运输路线就不那么容易了,恐怕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了。

  由此可见,为了在谈判中获取更大的利益,适当的让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你退一步,谈判双方皆大欢喜,关系融洽,交易总成本就自然会下降,使再进两步也成为可能。

在市场秩序日益健全,人际关系日趋融洽的今天,以退为进是一种很值得推崇的谈判策略。

  七、步步为营策略

  步步为营策略是指在谈判中,谈判者试探着前进,不断地巩固阵地,不动声色地推行自己的方案,让人难以察觉,收到以小换大、得寸进尺之功效。

  在许多谈判中,往往不能一下子就达成协议。

在谈判开始之时,买卖双方均有多种方案,但这些方案的转变或让步是在对方施加压力的条件下才释放出来的,双方谈判时都有一个谈判协议区间,在这区间里各部分内容都会有水份,即是说对方各种要求均可作出让步,但让步的幅度会越来越小。

  作为使用步步为营策略的一方应小心谨慎,力戒急躁和冒进,否则都不会获得成功。

  攻不下,就急躁起来,只好半途而废了;

有的一次冒进太多,被对手抵挡回来,也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在运用策略时要注意技巧,任何策略一旦被对方识破,将一文不值,甚至反受其害。

  作为防守步步为营策略的一方则应该在每次让步之间,就想好它对买主的可能影响及买主可能会有什么反应。

一般说来,买主不会注意让步的本身,即使得一个比较大的让步,买主仍会觉得不够,而向卖主提出更多的要求,会一直如此循环下去。

所以卖主让步时必须先问自己,如果你作出这个让步,对方再有更多的要求时,你该如何应付。

这将有助于你来决定是否应该让步,怎样抵制步步为营。

  八、最后通牒策略

  最后通牒策略是指谈判的一方锁定一个最后条件,期望对方被迫接受这个条件而达成协议的一种方法。

这里的最后条件可以是指出价,也可以指其他方面如交货时间、交货地点等。

给对方一定的考虑期限,如果在这个期限内对方答应这个条件,即可签订协议。

如果对方不答应这个条件,就可能导致谈判破裂。

  最后通牒策略也是在谈判时经常被运用的策略之一。

在谈判中,双方已经过长时间的激烈的讨价还价阶段,在许多内容上已经达成共识,只是在最后某一、二个问题上相持不下,这时谈判的一方就可给另一方提出一个最后的方案,给对方一定的期限。

另一方就会考虑自己是否准备放弃这次盈利的机会,是否牺牲前面已投入的巨大谈判成本,权衡利弊,是接受还是放弃,孰重孰轻。

或者拒不让步,采取一些破解的办法,通过其他途径,争取达成协议。

  运用最后通牒策略一定要把握时机,否则可能弄巧成拙,痛失这笔生意。

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本方出最后条件的支撑应强于对方,对方认为该笔交易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绝不会轻易放弃这笔交易。

这是运用这一策略的最基本的条件。

  2.使用最后通牒策略只能在谈判的最后阶段或最后关头。

一方面这时对方已在谈判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耗费了许多成本,一旦谈判破裂,对方这些成本将付之东流。

并且作为谈判代表回去以后还不好向公司交待。

另一方面,只有到最后关头,对方才能知道这笔买卖可能给他们带来的利益,当意识到只要在最后一两个问题上作出让步即可获得这些利益时,他们应可能接受最后通牒。

  3.提出最后通牒时,应镇定自若,毫无掩饰,不让对方存在幻想。

同时也要做好对方真的不让步的思想准备。

  九、欲擒故纵策略

  欲擒故纵策略是指在谈判中的一方虽然想做成某笔交易,却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将自己的急切心情掩盖起来,似乎只是为了满足对方的需求而来谈判,使对方急于谈判,主动让步,从而实现先“纵”后“擒”的目的。

  具体做法是,注意使自己的态度保持在不冷不热,不紧不慢的地步。

比如在日程安排上,不是非常急迫,主要附和对方。

在对方态度强硬时,让其表演,不慌不忙,不给对方以回应,让对方摸不清头脑,制造心理战术。

本策略“纵”是手段,“擒”是目的。

“纵”不是“消极”地纵,而是“积极”地有序地纵;

通过“纵”激起对方迫切成交的欲望而降低其谈判的筹码达到“擒”的目的。

  在运用这一策略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要给对方以希望

  谈判中表现得若即若离,每一“离”都应有适当的借口,不让对方轻易得到,也不能让对方轻易放弃。

当对方再一次得到机会时,就会倍加珍惜。

  2.要给对方以礼节

  注意言谈举止,不要有羞辱对方的行为,避免从情感伤害对方,转移矛盾的焦点。

  3.要给对方以诱饵

  要使对方觉得确实能从谈判中得到实惠,这种实惠足以把对方重新拉回到谈判桌上,不至于让对手一“纵”即逝,使自己彻底失败了。

  十、投石问路策略

  投石问路策略是指买主在谈判中为了摸清对方的虚实,掌握对方的心理,通过不断询问来了解直接从卖方那儿不容易获得的诸如成本、价格等方面的尽可能多的资料,以便在谈判中作出正确的决策。

  比如,现在一位买主想要购买3000件产品,他就先问如果购买100、1000、3000、5

  000和1万件产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一旦卖主给出了这些单价,敏锐的买主就可以从中分析出卖主的生产成本、设备费用的分摊情形、生产的能量、价格政策、谈判经验丰富与否。

最后买主能够得到比购买三千件产品更好的价格,因为很少有卖主愿意失去数量这样多的买卖。

  买主经常运用投石问路策略,通常都能问出很有价值的资料,这样知道的资料越多,就越能作出有利的选择。

一般说来,可提出这样一些问题:

  如果我们订货的数量加倍,或者减半呢?

  如果我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如果我们同时购买几种产品?

  如果我们增加或减少保证金?

  如果我们分期付款?

  如果我们自己运输?

  如果我们淡季订货?

  每提出一个问题,就要好像投出一块石头,一掷千金,落地有声。

每块“石头”都会使卖主感到心烦,但是对这些并非无礼的问题要拒绝回答又是很不容易的。

所以卖主有时宁愿降低价格,也不愿接受这种无休止的询问。

  作为卖主,面对买主如此多的问题,一定要沉着冷静,看看怎样才能给买方更好的答复。

一个精明的卖主,可以将买主所投出的“石头”变成很好的机会。

可趁机向买主提出建议,说明什么样的交易对买主更有利、以促成更大的交易。

对付投石问路策略,卖主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找出买主的真正需要。

因为买方提出那么多“如果”,绝不会有那么多选择。

  2.并不需要回答每一个问题,并且不要对对方提出的“如果”马上估价。

应该给自己留有充分的时间,问清楚对方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订货,能出价多少?

  3.立即反问对方是否准备马上订货。

如需订货,可要求买主提供保证,以利于交易的顺利实现。

  十一、旁敲侧击策略

  旁敲侧击策略是指在谈判过程中的场外交涉时,以间接的方法和对方互通信息,与对方进行心理与情感的交流,使分歧得到解决,从而达成协议。

  每种商务谈判都有两种交换意见的方式。

一种是在正式会议时直接把问题提出来讨论,另一种是在非正式会议的场外交涉中与对方间接地沟通信息。

  在谈判中谈判者一般都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必须装出很不妥协的姿态给己方的人看,另方面又必须在对方认为合理的情况下和对方达成交易。

所以在正式会谈前应不断地试探对方,了解底细,争取向己方的谈判目标靠拢。

在非正式交涉中,能使信息在最少磨擦的情况下传达给对方,同时也能趁对方高兴时了解其真实意图。

此时倘若提出的一些条件被对方拒绝,也不会有失掉面子的忧虑,不致于引起对方的指责,而导致谈判的僵局甚至破裂。

并且可以此为依据对原有的有些偏差的目标进行修正,为进行最后阶段的会谈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非正式的场外交涉中,大家可以无拘无束地谈话。

可以谈时局,可以谈足球,可以谈妻子和孩子,可以谈双方公司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以引起共鸣,增进彼此的感情。

这些谈话就像润滑油一样,可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由此可见,旁敲侧击有时能成“大气候”。

旁敲侧击策略的内容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关键是要制造友好的谈判氛围,当对方感到亲切、轻松、温暖、自在时,提出一些条件或问题,争取满意的结果。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

“人们满意时,就会付出高价。

”所以我们应不断地给对方在心理和精神上制造“满意感”,以换取对方的“出高价”。

  作为旁敲侧击策略的防御方,则应当提高警觉,不要作单方面的告白。

因为对方制造友好轻松的气氛可能不是真心的,主要是为了使你轻易地作出让步。

  一个优秀的谈判者应该认识到,并非所有的事情都必须在谈判桌上提出讨论,场外的非正式交涉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运用旁敲侧击策略,可以沟通信息,了解对方的要求,及时研究出可行的解决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