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检验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3723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痕迹检验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痕迹检验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痕迹检验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痕迹检验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痕迹检验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痕迹检验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痕迹检验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痕迹检验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痕迹检验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痕迹检验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痕迹检验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痕迹检验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痕迹检验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痕迹检验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痕迹检验学Word文档格式.docx

《痕迹检验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痕迹检验学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痕迹检验学Word文档格式.docx

附着法、镀膜法、充至荧光法、不可见光摄像法。

化学法:

颜色反应、沉淀反映。

手印的特点:

人个不同、触物留痕、终身基本不变、认定人身。

手印的作用:

1、可以为侦查提供线索,有利于缩小侦查范围(帮助判断现场进出口,帮助判断案件性质,帮助了解作案人在现场的活动过程,帮助判断作案人人数、作案人身特点及职业特点,帮助寻找判断无名尸体身源,帮助判断文件物证的真伪)2、可以提供诉讼审判的证据,从而证实犯罪(可以为认定作案人提供依据;

可以为排除嫌疑人员提供依据;

可以为并案侦破提供统一认定的依据;

可以查对手印档案,缉捕前科罪犯;

可以和侦查讯问的口供相互印证,以避免错案和深挖余罪)3、首映在其他领域的运用(银行金融系统、重要军工设施和机关、医学领域)。

手印的分类:

以不同的形象表现分类~立体手印、平面手印一附着物的不同表现分类~加层手印、减层手印以色调的不同分类~有色手印、无色手印以手印物质成分不同分类~汗垢、血、粉尘、油垢手印等以鉴定的条件分类~清晰、完整、变形、模糊、残缺手印等。

无色潜在手印的观察方法:

透射光观察法、反色光观察法、“哈气”法、借助特种光源进行观察。

寻找发现手印的要求:

不遗漏、不遗留、不破坏现场手印

寻找发现手印时应取怎样的方法:

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先重点后一般的方法;

顺纹线流向、平行线追踪;

分段截线,查其增减;

不同反映现象对照印证

在手印包装、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应防止现场手印检材之间交叉污染和相互影响;

应保证现场手印检材上的手印不会因包装不当而损坏;

应防止在送检运输过程中,现场手印检材受潮、受冻及霉变;

应防止提取人的体液、毛发污染现场手印检材

捺印种类:

三面捺印、平面捺印和局种捺印捺印注意事项:

被捺印人的手需先用水清洗擦干后再捺印;

捺印纸要折叠后放置于桌边平齐,以便于捺印动作;

沾墨厚薄要均匀;

沾染油墨及捺印用力的大小和滚印速度要均匀,不可挪动、停顿、重复或倒退;

捺印次序须按卡片纸位进行;

填写被捺印人姓名、性别、身高、年龄,并写明手指残缺、受伤或畸形等情况

寻找发现手印的方法:

透射光观察法,反射光观察法,哈气法,借助特种光源进行观察寻找发现现场手印的重点部位:

犯罪活动的中心部位,作案人来往现场的途径及出入口,作案人的作案工具及遗留物,案件现场必须接触的有关物。

显现无色手印的基本方法:

物理显现法(粉尘显现法,熏染法,激光发至荧光显现法,多波段光源显现法)化学显现法(硝酸银溶液显现法,茚三酮溶液显现法,502显现法)理化显现法。

手印的显现程序:

显现观察,综合运用常规显现法,二次光至荧光线心。

现场手印的记录意义:

列入案件卷宗,与手印一起作为证据;

为进一步分析手印提供原始材料;

为“会诊”现场手印提供准确素材;

便于模拟现场的原始条件进行科学实验;

便于在鉴定中分析手印的痕迹种类及变化因素。

现场手印固定和提取的方法:

照相法、制模法、原物提取法、复印法。

如何提取棕色油漆桌面上的汗液手印:

可以选用银粉或磁性粉显现;

把显现的汗液手印显现出来。

分析判断作案人的手印:

1、根据手印遗留的部位及在物体上分布的位置判断。

2、联系手印与其他痕迹物证之间的关系判断3、根据手印的形成物质判断4.、根据手淫的新旧程度进行判断5、将多场案件的现场手印进行判断6、将现场手印及事主及有关人员手印进行鉴别。

收取手印样本的方式:

1、密取(计划型密取、收查型密取)2、挪印样本手印(活体样本手印、尸体样本手印)

手印的检验步骤:

1、预备检验2、分别检验(对现场手印的观察分析;

对样本手印的观察;

寻找和确定手印特征)3、比较检验(特征比对照片;

特征连线比对法;

特征重叠比较法)4、综合判断得出结论5、制作手印鉴定书(文字部分、标题、正文;

图片部分、手印在现场所在的位子,现场手印和样本手印的全貌、特征比对照片)

乳突纹线系统:

内部纹线系统居于花纹的中心地位,又称花纹内部,主要有基环螺曲等纹线组成。

外部纹线系统——从上部和左右两侧包绕着内部纹线,主要由弓形纹线组成。

根基纹线系统——分布在内部纹线的基部地位。

主要由弧度矮小的波浪或不平的直线组成。

完整的指头花纹通常由两个以上的系统组成。

三个系统之间并无天然界限,需借助三角的上行纹线进行划分。

乳突纹线的一般形态:

1、直线型:

呈纵向棒状或横直线。

2、波浪线:

呈起伏的波浪型。

3、弓形线:

纹线从一方流向另一方弯曲成弓形,不返回。

4、基形线:

纹线从一方流向另一方向后弯曲返回原方向呈基形状,基形线又分为左基和右基。

5、环行线:

纹线为闭口圆圈,呈环形,有短圆、长圆形。

6、螺形线:

纹线的一端绕起点旋转一周以上,呈螺形,有顺时逆时旋转之分。

7、曲形线:

纹线弯曲成Z或S状。

乳突纹线的细节特征:

A起点:

纹线的起端叫起点,有形状、大小、位置的不同。

B终点:

及纹线的末端,有形状、大小位置的不同。

C分歧:

有一条纹线分叉为两条以上者,有数目、方向,角度,分叉形式的区别。

D结合:

由两条纹线合成一条纹线的形态,有方向、角度、结合形式的区别。

E小勾:

一条纹线分出一条5毫米以内的勾状短枝,有长短、方向、角度、开叉方式的区别。

F小眼:

一条纹线分出一条短枝,短枝弯曲又回到原线上,形似眼状,长度在5毫米以内,有长短、宽度、面积、形状的区分。

G小桥:

一条纹线分出一条短枝,斜行汇入相邻的纹线中,形似小桥,要求长度在5毫米以内,有长短、方向、角度之分。

H小棒:

长度在5毫米以内,1毫米以上的短线,有长短、粗细、位置、形态的区别。

L小点:

长度小于或等于毫米的点线,有形状、大小位置的区别。

指头乳突花纹的类型:

(1)弓形纹:

主要由上部的弓形纹和下部的横直线上下层叠而成,一般无三角系统。

A弓形纹:

由多数弧度较小的弧形线在较小的弧形线在上部,少数横直线在下部构成,无三角。

以中轴线反的反向可以分为:

左倾弧,无倾弧,右倾弧。

B帐形纹:

有多数弧度较大的弧形线在上部,少数横直线在下部,中心部位有一根以上的垂直线或撑着弓形线而组成,没有三角。

按支撑线上端朝向可以分为左倾帐,无倾帐,右倾帐。

(2)基形纹:

内部花纹中心有一根以上的基形线,其上部和两侧外围由较多的弓形线包绕,下部有一些波浪线和横直线为根基,一般只有一个三角。

按内部花纹形态分为瘦长基、普通基、胖圆基;

按基口情况分为开口或闭口基;

按出现几率可分为正反基;

按中心基形线内的结构可分为空心基、棒线基、点眼基等。

(3)斗形纹:

内部系统中有一根以上的环行线或螺形线、曲形线其上部及两侧外围由较多的弓形线包围,下部由一些波浪线和横直线等共同组成三个系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三角。

斗形纹依其内部形态可分为:

环斗形、螺斗形、纹斗形、嚢斗形、其它斗。

指节乳突花纹的类型:

1平弧型——由较平的直线,弧形线或波浪线组成。

2倾斜型——由直线,弧形线或波浪线组成。

3混合型——由平弧形纹线,倾斜形纹线组成4/混杂性纹:

由两种纹形混合组成的花纹,或有一些形态畸特,结构混杂而无法归入弓基斗形纹的花纹,单独归类为混杂形纹。

有基帐混合纹基斗混合纹并列基形纹杂形纹畸特形纹等。

手掌面皮肤花纹:

乳突花纹屈肌褶纹皱纹

手掌乳突花纹的结构和流向:

花纹纹线粗,面积大,流程长,且各个区域纹线的流向不同,花纹形态各异。

1、手掌上部:

——范围是指指跟到第一屈肌皱纹之间的区域(纹线基本形态)每个指根部有一组凸向掌心的横弧形线,常与来自两侧指间的从行纹线汇成三角形。

2、手掌内测部——范围为拇指根部到掌心(纹线的基本形态)纹线期于拇指根部和拇食指间,伴随第三屈肌皱纹斜行向下,到掌心转向内,流动内侧斜边缘和腕部。

3、手掌外部范围为小指边缘到掌心(纹线的基本形态)纹线多来自食指根部及两侧,流经掌心。

斜行到整个外边缘,纹线增多,是扫把状,常有弓形、斗形纹分布。

足迹形象特征:

—、赤足足迹形象特征

(1)种类特征:

隆出;

趾头痕迹形状与分布;

足掌痕迹形状;

足弓痕迹形状;

足跟痕迹形状;

屈肌褶纹痕迹;

赤足足迹全长及各部的宽;

足底皮肤乳突花纹同手掌皮肤乳突纹线一样,具有终身基本不变,人个不同的特点,还具有花纹大,纹线粗,小犁沟宽的特点,沾附物形成的痕迹。

(2)个别特征:

拇趾脚特征;

畸形趾痕特征;

趾痕顶端连线特征;

隆出的公告弦长特征;

伤疤痕特征;

鸡眼痕特征;

屈肌褶纹痕特征;

皱纹痕特征;

乳突花纹细节特征。

二、穿鞋足迹形象特征:

(1)种类特征:

A花纹种类及标志特征:

花纹的基本类型有直线纹、曲线纹、环点纹、框块纹、网络纹、叶脉纹、文字纹、动植物饰纹、火炬纹等图案,以及厂名、地名、商标、鞋号、代号等。

B、鞋掌跟部前后边缘的形状特征C、底面及跟痕形状特征:

平底痕、坡底痕,底掌和加跟底痕。

D、鞋底原料品种特征:

塑料、橡胶、布、皮等。

E、生产过程形成的痕迹特征:

全机制底、半机制底、手工制底鞋足迹的不同特点。

F、穿鞋足迹全长及各部的长宽。

硬伤特征,磨损特征,磨损面周围残留花纹痕特征,孔洞痕特征,补块物痕特征,断裂很特征,龟裂纹痕特征,围条痕特征,钉孔及顶帽痕特征,针脚痕特征,印模特征,弓步内外侧边沿残留纹饰痕特征。

足迹鉴定是足迹检验技术人员,依据同一认定理论,运用专门的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根据现场足迹所反映的特征,对犯罪嫌疑人的足迹进行检验、观察、测量、比对,论证各自所构成的特征是否同一。

足迹鉴定的种类:

赤足、穿袜和穿鞋足迹鉴定

足迹鉴定的内客主要有:

根据现场赤足足迹对遗留足迹人的人身进行同一认定;

根据现场穿鞋、穿袜足迹对遗留足迹的鞋、袜进行同一认定;

根据现场穿鞋足迹反映的人体行走运动特征对遗留足迹人的人身进行同一认定;

现场提取的鞋与犯罪嫌疑人的其他种类鞋是否为同一人所穿用

足迹的形成:

足迹的承痕体,足迹的造痕体,足迹的作用力。

足迹的种类:

1、按造痕体分类(赤足自足迹,穿鞋足迹,穿袜足迹)2、按承痕体表面的变化分类(立体足迹,平面足迹)3、按足迹的反映性分类(正常足迹,变形足迹)4、按足迹的数量和搭配关系分类(单个足迹,成趟足迹)

足迹中储存那些痕迹特征:

形象痕迹,行走习惯痕迹,附属特征信息

现场穿鞋足迹的审核要点:

形成穿鞋足迹的环境条件和空间范围;

承痕体和造痕体的情况;

行走速度和非行走动作;

足迹现场中若干足迹的顺序和方位。

足迹样本的审核要点:

了解收取过程、环境和地面条件,行走速度或非行走动作与现场足迹条件有无差异,有无伪装,足迹样本是否具备检验条件。

足迹照相的种类:

拍照单个足迹,拍照成趟足迹,静电板上的足迹拍照。

捺印足迹样本的基本要求:

清晰完整不变形,根据现场足迹反映的实际情况进行捺印,按照现场足迹反映的实际,是站立时留的就以站立的方式捺,若是走动时留的就已走动的方式捺。

记录现场足迹的意义:

如实记录现场足迹是整个现场勘察的一部分,可以列入案件卷宗起证据作用,便于在离开现场的情况下,进一步分析足迹与犯罪的关系,判断遗留足迹的部位,便于研究现场足迹,便于在有必要恢复现场原始状态时,提供客观依据,便于在比对检验中对足迹变化因素的分析提供依据。

现场足迹记录的主要内容:

足迹遗留的正确方位,足迹的数量、方向、大小;

承痕体和附着物的物理性质;

足迹反映出的造痕体的种类特征和特定特征;

足迹反映出哪些明显的机制作用;

足迹中是否反映出是非曲直的伪装和反常的迹象,以及进行灭迹的措施;

足迹中有无特殊的非现场上原有的附着物质;

对现场足迹如何提取。

穿袜足迹种类特征:

1.纱支粗细特征,化纤、蚕丝袜纱支细而均匀;

棉、化纤袜纱支较粗、稀;

毛线袜纱支粗且毛糙。

2.穿绱底袜足迹形状及花纹特征:

前边缘有尖弧形、圆弧形、平直形;

底上图案多点状花纹呈交叉网格状;

弓部还刺绣上草、或文字或小鸟,这种足迹,除能反映其外形,还能反映针脚花纹图案痕迹。

3.趾痕排列形状:

化纤、蚕丝袜足迹,能明显反映足底各部形状,直线连相邻趾,整体可反映出角形、多角形、弧形、斜直线形。

4.掌前边缘形状:

化纤、蚕丝袜足迹,掌前边沿有弧形、波浪形、斜直线形。

5.掌后边缘形状:

化纤、蚕丝袜足迹后边缘有弧形、波浪形、斜直线形。

6.弓部整体形状:

有断弓形、滑车型、内弧外直形、柱形。

7.跟部整体形状:

有圆形、椭圆形、柱形、近似方形。

8.穿袜足迹全长及各部的宽

行走时足底受理情况:

足骨及骨连接行走时脚底受力情况。

怎样测量赤足足迹全长:

以最长趾前缘和跟痕后缘的最突出点,各做一条与足迹中心线相垂直距离就是赤足足迹的全长。

赤足足迹长的类型:

瘦窄型、中等型、肥宽型、特宽型

步态特征是指行走运动时足的各个部位与承受客体相互接触定型动作的反映按三个阶段分为落足阶段特征、垂直支撑阶段特征及起足阶段特征

压痕和伴生痕迹:

垂直支撑阶段的主要痕迹-压痕。

压痕是在人行走时,由重力和肌力作用而形成的。

1.迫痕分为内外迫痕2.坐痕3.拧痕

足迹形态类型:

跟外掌内重压型,跟后掌前重压型,跟全掌外后重压型,跟内掌中重压型,跟重掌平重压型,跟平掌中重压型,全底平压弓虚型,底内办重压型,全底平压型,足形轮廓。

起足时产生的痕迹习惯特征:

足后蹬痕(1、掌趾后蹬痕——正蹬外蹬偏外蹬偏内蹬内蹬2、趾后蹬痕——挖痕抠痕)起足半生痕迹(抬痕挑痕合页痕划痕打痕)落足时产生的习惯痕迹特征:

坐痕迫痕拧痕

交叉角和交叉点特征:

交叉角度直行,分离步没有交叉角,内收步和外展步有交叉角,交叉点位置。

习惯痕迹特定特征一般反映形式:

重压痕的形成;

压痕的分级(重压点重压面次重压面轻压面实边虚边);

观察重压痕的方法。

落足支撑重力部位习惯痕迹特征:

方位(内落足特征偏内落足特征正落足特征外落足特征偏外落足特征)

跟骨结节支撑重力部位与鞋跟的相应部位习惯痕迹特征的方位:

中心压特征,偏外压特征,偏内压特征。

外侧纵弓支撑重力部位习惯痕迹分类:

弧形压长方形压三角形压钩形压长条压平压断弓。

掌部支撑重力部位习惯痕迹特征形状:

横条形斜条形圆形椭圆形弧形眼睛形滑车形三角形梭子形吸弓形勺子形不规矩形。

掌部支撑重力部位习惯痕迹特征的量度:

周边状态;

直径;

深度;

长度;

宽度。

寻找作案人足迹重点部位:

在犯罪现场的出入口找;

在犯罪现场的中心部位找;

在作案人来去的路线上找;

从作案人守候藏身伺机作案处找;

在作案人掩埋身体的隐藏赃物处找;

在作案人踩踏攀登过的物品上找;

通过被害人的足迹去发现作案人的足迹;

根据其他痕迹物找;

在大小便痕处找。

确定作案人的方法:

根据足迹遗留的位置判断;

根据足迹的新旧程度判断;

根据足迹反映的步幅特征判断;

根据足迹与其他痕迹物证的关系和形成足迹的物质判断;

进行甄别排除。

步幅特征:

步长(长步中步短步)步宽(左步宽右步宽)步角(直行步内收步不对称步)

公开收取捺印的样本:

捺印足迹样本制作模拟穿鞋足迹样本。

工具痕迹:

是指工具在外力的作用下,使撑痕体与其接触的部位发生塑性变形或断裂形成的迹象。

工具痕迹的特点:

多发性多变性立体性附着物和遗留物多

形成工具痕迹的三个基本要素:

工具承痕体作用力。

常见的工具痕迹:

撬压痕迹打击痕迹擦划痕迹剪切痕迹刺切痕迹割削痕迹。

工具的材料力学属性:

硬度刚度强度弹性。

决定工具表面形象特征的稳定性四个因素:

工具的材料质地,硬度大小,脆性强弱,工具的形状、尺寸;

工具的使用方法;

工具的维修、保管环境条件。

工具与承痕体的接触状态分类:

切划接触(也称动态接触)印压接触(也称静态接触)。

常见的撬压方法:

扩缝撬压拆离撬压扭转撬压夹持撬压。

剪切操作的6种方式:

直剪斜剪拉推剪顿剪扭剪转剪。

工具痕迹的提取:

拍照提取提取原物制模提取提取工具痕迹附着物

工具痕迹制模提取:

硅橡胶制模硬塑料制模软塑料制模石膏制模易熔合金制模复印提取。

提取工具痕迹的附着物:

吸引法敲击法沾取法剥离法

工具痕迹的分析:

确定工具痕迹利用工具痕迹串并案件分析作案人的特点利用工具痕迹伪造现场分析工具的种类

确定工具痕迹:

确定动物形成的痕迹区分自然现象的形成痕迹区分案前形成的痕迹区分案后形成的痕迹区分生产或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痕迹。

利用工具痕迹串并案件:

工具痕迹的一致手段和习惯的一致

利用工具痕迹分析伪造现场:

先与后的矛盾轻与重的矛盾有与无得矛盾里与外的矛盾大与小的矛盾新与旧的矛盾。

枪弹痕迹:

是指子弹在发射的过程中,与弹匣、枪机、枪管等机件相互摩擦、撞击,在弹头弹壳上形成的痕迹,以及弹头在障碍物、目标物上所形成的射击痕迹和微量物证。

整体分离痕迹:

是指物体被分离后的两个分立体相互连接处的形态或断口形态。

枪弹痕迹的现场勘查:

(一)判明持枪作案现场的具体情节1.判明洞口是否弹孔2.推断发射枪支3.推断发射距离4.确定弹头的入出口5.判断射击的方向和角度6.判断发射大致时间

7.判断发射顺序

(二)分析案件性质1.持枪凶杀的现场特点。

2.持枪自射的现场特点。

3.不慎误射的现场特点。

4.“走火”伤亡的现场特点。

(三)寻找和提取现场枪支子弹及射击痕迹1.寻找和提取现场弹头。

2.寻找与提取现场弹壳。

3.寻找与提取现场枪支。

4.寻找、提取现场射击痕迹。

(四)包装送检枪弹痕迹的注意事项(五)枪弹痕迹记录

射击弹壳上的痕迹特征:

1.装填过程中弹壳上留下的痕迹特征

(1)弹匣口痕迹。

(2)枪机下表面痕迹。

(3)推弹凸笋痕迹:

在弹壳底面的上部或左右两侧留下一条横条状或角、点状痕迹。

(4)弹镗后切口痕迹:

拉壳钩切口缘或导弹斜面的边缘发生顶碰留下痕迹。

2.射击过程中弹壳上形成的痕迹特征。

这个阶段留下的痕迹,作用力大,接触面广,且多呈印压痕迹,痕迹明显、稳定、可靠,是鉴定的重要依据。

(1)击针头痕迹。

(2)后膛痕迹特征。

(3)弹镗内壁痕迹。

(4)其他痕迹:

指示杆痕、药粒残渣、枪油、烟垢等痕迹。

3.排壳过程中弹壳上形成的痕迹特征

(1)拉壳钩痕迹。

(2)抛壳挺痕迹。

(3)排壳孔痕迹。

(4)弹匣口刮擦痕迹。

枪弹痕迹检验的任务:

1.区分发射枪种类,认定发射枪支。

2.分析判断弹着痕迹和射击残留物,分析与案件有关的具体情节。

3.分析、计算内外弹道,实现枪击案件现场的重建。

4.检验枪支、枪弹的性能及状态,判明涉枪肇事的性质。

5.检验射击残留物,判明射击方式、枪种范围、射击状况以及嫌疑人接触枪支的情况。

循迹追踪的准确工作:

组织准备确定原踪物资准备。

追踪的方法:

寻迹接踪断踪的接踪逾越追踪追踪到终点或踪迹消灭

密取的措施:

追踪守候密取以公开活动掩护密取,利用嫌疑对象的周围关系,利用交谈的机会,使他毫无察觉的在安排好的路上留下足迹,并立即密取,根据嫌疑对象的不同职业和身份,利用上下级关系或其业务上的职责,让他完成一定的行为和工作,使其在与现场基本相同的承痕体上留下足迹。

密取应该注意的问题:

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政策;

采取有效措施,保全嫌疑对象遗留下的足迹,及时密取;

密取的足迹,必须注意密取条件,遗留部位,以及被取者姓名年龄、职业什么是物质的转移和交换原理: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由一客体上转移到另一客体的运动过程就是物质的转移,物质在两客体间的相互交换的运动过程是物质的交换。

什么是同一和同一认定:

同一是指客体自身及一个反映形象的特征,同一认定指在检验鉴定的过程中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了解客体特征的人,通过比较先后出现的客体特征,对这些客体是否同一做出判断。

静电复印法提取足迹利用的是什么原理?

适用何种地面、何种足迹,简述操作中使用何种仪器?

提取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①静电吸附原理

出现率100%

呈圆形,出现率50%

②光滑的水泥地面、大理石地面、水磨石、地板等

③粉尘足迹

④静电发生器、聚氯乙烯膜

⑤提取时聚氯乙烯膜不能移动

4、工具痕迹中的“两类痕迹”指的是什么?

简述“两类痕迹”的性质、结构、特征。

①凹陷痕迹。

②线条痕迹。

③凹陷痕迹结构:

痕起缘、痕壁、痕止缘、痕底

高质量特征:

形态结构复杂的凸凹点。

性质:

痕迹形态反映工具接触部位的形态结构特点。

④线条痕迹结构:

痕起缘、痕迹面、痕止缘。

粗大、明显、连惯的凸凹线条。

性质:

痕迹形态反映工具接触部位的结构特点。

5、如果用一枚现场指纹,在指纹样本库中比对中了某一犯罪嫌疑人的指纹样本,如和再利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进一步扩大比对成果?

1)将查中的指纹样本在系统的捺印指纹库中检索比对,即重查

2)将该嫌疑人的所有指纹样本分别在系统的现场指纹库中检索比对,即倒查

3)将现场指纹在系统的现场指纹库中检索比对,即串查

6、简述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组成?

1)指纹输人子系统

2)指纹图像处理子系统

3)指纹图像压缩子系统

4)指纹比对子系统

5)人机交互子系统和数据管理子系统

7、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应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注意指纹卡号码的统一编排

2)注意指纹的查重和替换

3)注意指纹数据的备份

4)注意指纹卡的存储

5)注意捺印指纹的质量

6)注意提高现场指纹的质量

7)注意提高查档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8)注意做好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注:

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