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名著默写含答案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3772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名著默写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名著默写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名著默写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名著默写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名著默写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名著默写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名著默写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名著默写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名著默写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名著默写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名著默写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名著默写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名著默写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名著默写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名著默写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名著默写含答案1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名著默写含答案1Word下载.docx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名著默写含答案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名著默写含答案1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名著默写含答案1Word下载.docx

2.默写

(1)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____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3)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4)兴,百姓苦;

_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________?

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6)纪伯伦曾经在《沙与沫》中说过“愿望是半个生命”,是的,杜甫在《望岳》中就曾抒发过宏伟的愿望:

“________,________。

(7)“蓬莱文章建安骨”,曹操的诗体现了刚健清新的风格,如他在《观沧海》中的诗句:

“________ 

,若出其中。

________ 

,若出其里。

”描写了大海的浩瀚无际。

(8)同是写帆写水,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温庭筠的“________,________。

”则抒发了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感。

【答案】

(1)欲上青天揽明月

(2)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3)半卷红旗临易水;

提携玉龙为君死

(4)亡;

百姓苦

(5)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7)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8)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解析】【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本题中应注意“揽”“似”“燕”“携”“凌”“晖”“脉”这几个字的写法。

故答案为:

⑴欲上青天揽明月

⑵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⑶半卷红旗临易水,提携玉龙为君死

⑷亡,百姓苦

⑸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⑺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⑻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点评】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

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

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

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3.古诗文默写。

(1)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2)东市买骏马,________。

(《木兰诗》)

(3)________,惟解漫天作飞雪。

(韩愈《晚春》)

(4)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6)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7)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

(杨万里《过松原晨炊漆公店》)

(8)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9)________;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0)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________,显得更诱人。

(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答案】

(1)青草池塘处处蛙

(2)西市买鞍鞯

(4)独怆然而涕下

(5)会当凌绝顶

(6)衣冠简朴古风存

(7)赚得行人错喜欢

(8)不畏浮云遮望眼

(9)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10)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解析】【分析】“鞍鞯”“榆荚”“怆”“凌”“冠”“赚”“畏”“需要”“荒”“萋萋”“幽”是本题中的易错字词,作答时要注意字形,不要写同音字。

⑴青草池塘处处蛙;

⑵西市买鞍鞯;

⑶杨花榆荚无才思;

⑷独怆然而涕下;

⑸会当凌绝顶;

⑹衣冠简朴古风存;

⑺赚得行人错喜欢;

⑻不畏浮云遮望眼;

⑼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⑽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

古文的背诵和默写。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

答题时应注意,记忆性默写,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记识,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至今已不要出现错别字。

4.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2)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赋》)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

(4)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5)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

(6)________,一览众山小。

(7)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8)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

(9)《爱莲说》中表现君子行为刚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隔江犹唱后庭花

(2)今夜曲中闻折柳

(3)闲敲棋子落灯花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独怆然而涕下

(6)会当凌绝顶

(7)自缘身在最高层

(8)柳暗花明又一村

(9)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重点字:

“犹”“怆”“凌”“缘”“蔓”。

⑴隔江犹唱后庭花;

⑵今夜曲中闻折柳;

⑶闲敲棋子落灯花;

⑷落红不是无情物;

⑸独怆然而涕下;

⑹会当凌绝顶;

⑺自缘身在最高层;

⑻柳暗花明又一村;

⑼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

回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书写,避免出现错别字,在日常学习中应注意理解辨析识记,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

注意“犹”“怆”“凌”“缘”“蔓”的书写。

5.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

将军百战死,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深林人不知,________。

(3)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

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4)________,________。

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

【答案】

(1)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壮士十年归

(2)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3)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4)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凭君传语报平安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⑴关山度若飞;

壮士十年归(注意”朔“的书写);

⑵弹琴复长啸;

明月来相照;

(注意“啸 

”的书写);

⑶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⑷故园东望路漫漫;

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意“漫”的书写)。

壮士十年归;

【点评】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

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

复习时,注意效率;

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

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

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

6.古诗文名句默写。

(2)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3)予独爱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4)赵师秀《约客》一诗中,用对偶句写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5)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

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

(2)可怜夜半虚前席

(3)莲之出於泥而不染

(4)梅雨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5)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默写能力。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

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

第三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

本题中,要注意“犹”“虚”“政”“於”的书写。

⑴隔江犹唱后庭花

⑵可怜夜半虚前席

⑶莲之出於泥而不染

⑷梅雨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⑸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

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7.读古诗文,将原句规范的书写在横线上。

(1)水何澹澹,________。

(《观沧海》曹操)

(2)________,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王湾)

(3)夕阳西下,________。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5)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

(《潼关》谭嗣同)

(6)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追有此寄》李白)

(7)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

(8)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9)刘禹锡在《秋词》(其一)一诗中,借直冲云霄的“一鹤”来表达自己乐观情怀的句子是:

(10)《<论语>十二章》中谈“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答案】

(1)山岛竦峙

(2)海日生残夜

(3)断肠人在天涯

(4)落花时节又逢君

(5)河流大野犹嫌束

(6)随君直到夜郎西

(7)何当共剪西窗烛

(8)尚思为国戍轮台

(9)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10)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分析】默写名篇。

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竦峙、涯、郎、霄、罔、殆”等字词的书写。

⑴山岛竦峙;

⑵海日生残夜;

⑶断肠人在天涯;

⑷落花时节又逢君;

⑸河流大野犹嫌束;

⑹随君直到夜郎西;

⑺何当共剪西窗烛;

⑻尚思为国戍轮台;

⑼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⑽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点评】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

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

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8.七(7)班将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以烘托气氛。

(2)请你分别写出一个爱国人物故事和一则爱国名言。

爱国故事:

________

爱国名言:

(3)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1910年春天,12岁的周恩来进银冈书院读书,一次,校长在课堂上问大家为什么读书时,周恩来慷慨答道:

“为了中华之崛起!

”这一誓言,此后贯彻在他的一生中,他为中华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材料二: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

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材料三: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

探究结果:

【答案】

(1)讲述爱国故事,学习报恩精神(品家国情怀 

立报国之志)(世界那么大最美属中华)

(2)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宁死不降元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3)爱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和义务;

一个爱国的人必然会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用在为国为民办实事上,个人的理想选择应考虑祖国的需要。

【解析】【分析】⑴本题要求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这样的题虽然没有统一答案,但也要注意所拟写的宣传标语:

①要能吸引人;

②要易于传播;

③内容要符合本次活动主题;

④语言要精炼,最好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⑤要符合字数要求。

如:

讲述爱国故事,学习报恩精神。

​​

⑵根据平时对爱国故事和爱国名言的积累答题,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⑶结合这三则材料的内容分析,材料一讲的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并把这一誓言贯穿在他的一生中。

材料二讲的是大数学家华罗庚两次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为国效力。

材料三引用徐特立的名言,说明爱国是义务也是光荣。

因此这几则材料都围绕爱国来写的,把这三则材料的内容整合出语句通顺、连贯的句子,意对即可。

⑴讲述爱国故事,学习报恩精神(品家国情怀 

⑵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宁死不降元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⑶爱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和义务;

【点评】⑴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这样的题对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高,要求所拟写的宣传标语要生动,最好采用对偶的句式,或用其它的修辞手法,力争吸引读者。

要有鲜明的主题,突出宣传事物的作用和意义。

⑵本题考查对故事和名言的积累和运用能力。

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只有平时积累多了,答题才能得心应手。

⑶本题考查材料的探究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内容,然后思考两则材料表达的主旨并用简洁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9.春天应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的季节。

古往今来,诗人留下了咏春、颂春、伤春、惜春的动人诗篇。

(1)补全下列咏春的诗词名句。

①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

(《滁州西涧》)

②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

(《绝句》)

(2)你所在的班级要以“寻觅春天的踪迹”为题办一期手抄报,请你为这期手抄报设计两个有创意的栏目。

【答案】

(1)野渡无人舟自横;

吹面不寒杨柳风

(2)①春之赞歌;

②春之韵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

解题时:

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

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

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设计活动,最重要一点是紧扣活动主题,其次注意语言的简洁精练,可用句式比较整齐的两个句子。

1.①野渡无人舟自横;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

2.①春之赞歌;

【点评】复习名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

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

再次要正确理解名篇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

10.春,是四季之首,经过一个冬天的桎梏,我们迎来了春,更体悟到了春的美好。

为此,你所在的班级召开了以“走进春天”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加入其中,一起来感受春天独特的魅力吧。

(1)

【活动一】古诗·

春天

春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文人墨客留下了众多美文妙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写春的古诗句。

(2)

【活动二】摄影·

张开臂膀迎接春天,用自己的双眸发现春天,用相机留下春天的影像。

张萧用自己的相机拍摄了一张春天的照片,请你帮他写一段文字来描述照片内容。

(40字左右)

(3)

【活动三】励志·

面对这大好春光,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对自己说几句鼓励的话吧,让自己的人生有目标,让这个春天更加美丽生动。

【答案】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那迎着乍暖还寒天气开放的一树树桃花宣告着春天来临的消息。

那簇在一起的密密匝匝的花,用自己的笑靥迎接春天,展现了春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3)“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希望。

我要在这大好春光中,奋勇拼搏,扬帆远航,驶向成功的彼岸。

【解析】【分析】

(1)根据自己的古诗积累,写出连续的两句写春的古诗句即可。

(2)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与运用的能力。

用诗意的语言描写出你眼中的春天即可,有细节,有文采,有修辞,才能出彩。

(3)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此题,用简洁、优美的语言写出具有抒情的话语。

要做到语言简洁、优美,注意句式的选择、词语的选用、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句子的逻辑等(如:

对偶句、排比句、短句子等)。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希望。

我要在这大好春光中,奋勇拼搏,扬帆起航,驶向成功的彼岸。

【点评】课标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

对于这类题,学生平时要多了解诗词的内容,多积累。

11. 

“一把黄土塑成了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在开展《黄河,母亲河》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一定收集了很多资料,请展示:

(1)请列举出两句有关黄河的诗词。

(2)面对如今黄河河床继续抬高、黄河水资源恶化、经常出现断流的情况,你在“拯救黄河”的行动中,有哪些合理化的建议?

请写出一两点来。

【答案】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等

(2)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实施水土保持,广泛植被,防止过度放牧,以减少黄河泥沙的输入量。

节约水资源,给黄河留足生态水。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活动题。

(1)小题考查的古诗句的积累能力。

有关黄河的诗词很多,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其一》)等。

(2)小题考查口语交际中提建议的能力。

要针对问题的关键来想计策,建议要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语言要清晰条理。

12.阅读课文《老山界》选段,请根据内容,按要求完成题目。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

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黑的山峰象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象一口井。

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

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

除此以外,就是寂静。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②像山泉在呜咽

③像波涛在澎湃

④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1)文段中既说“寂静”又写出许多声响,对这种写法的正确理解应是( 

A.前后矛盾

B.静中有动

C.以动写静

D.动中有静

(2)文段横线上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A.④①③②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

【答案】

(1)C

(2)D

(1)结合本段内容分析,此时是半夜时分,周围的环境都非常寂静,在这寂静的环境里,周围的或大或小或粗或细的声音才能听到,因此,这是用的是以动写静的写法。

故选C。

(2)根据平时积累可知,文段横线上以此填入的一组句子是④①②③。

⑴C。

⑵B。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以动写静写作手法的掌握能力。

答题时,首先要理解文章内容,然后再根据这种写作手法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⑵本题考查对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及默写能力。

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名篇名句,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此题比较容易,只需要在平时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排序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