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旅之绘本开启文化之旅》选修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3850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15.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旅之绘本开启文化之旅》选修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从旅之绘本开启文化之旅》选修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从旅之绘本开启文化之旅》选修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从旅之绘本开启文化之旅》选修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从旅之绘本开启文化之旅》选修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从旅之绘本开启文化之旅》选修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7页
《从旅之绘本开启文化之旅》选修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7页
《从旅之绘本开启文化之旅》选修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7页
《从旅之绘本开启文化之旅》选修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7页
《从旅之绘本开启文化之旅》选修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7页
《从旅之绘本开启文化之旅》选修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7页
《从旅之绘本开启文化之旅》选修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7页
《从旅之绘本开启文化之旅》选修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7页
《从旅之绘本开启文化之旅》选修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7页
《从旅之绘本开启文化之旅》选修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7页
《从旅之绘本开启文化之旅》选修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7页
《从旅之绘本开启文化之旅》选修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7页
《从旅之绘本开启文化之旅》选修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7页
《从旅之绘本开启文化之旅》选修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7页
《从旅之绘本开启文化之旅》选修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旅之绘本开启文化之旅》选修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从旅之绘本开启文化之旅》选修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旅之绘本开启文化之旅》选修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从旅之绘本开启文化之旅》选修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同时,安野光雅还擅长创作数学主题的绘本,他将艺术与科学融为充满幽默的视觉游戏,构筑出兼具知性与诗意、充满童趣的“安野风格”,展现出敏锐的想象力和缜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安野光雅是现代日本儿童美术界中,创作方法和风格最多样化的一位画家。

在他的画中,四处洋溢着全人类共通的兴趣、感觉和幽默,所以他的绘本能够超越国界和文化差异,广受世界各地读者的喜欢。

1984年,安野光雅荣获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评委会给予他这样的评价:

“安野光雅在促进东西方的艺术交流与互相了解方面,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

他的创作极富传奇性,却能吸引各国欣赏者普遍的共鸣和喜爱,是一个具有惊人才华的知性艺术家。

他的绘本不但十分优美,且具有极高的科学概念。

”作为当今最受西方瞩目的日本绘本大师,安野广雅同时在小品文、风景画和文学书的装帧画领域都获得很高的评价。

2、主要作品:

安野光雅的主要著作有《旅之绘本》系列、《进入数学世界的图画书》(1-3)、《奇妙国》、《森林绘本》、《颠倒》、《ABC的书》、《五十音绘本》、《剪纸桃太郎》、《数数看》、《歌之绘本》、《安野光雅的画集》、《跳蚤市场》《喜欢大的国王》、《天动说之绘本》、《绘本平家物语》、《帽子戏法》、《壶中的故事》、《三只小猪》、《十个人快乐大搬家》、《奇妙的种子》等。

《旅之绘本》系列是安野光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1977年,在中欧几个国家旅行之后,安野光雅完成了第一本旅行绘本《旅之绘本》,后来又相继创作了另外几本,足迹遍至意大利、英国、美国等等。

细腻的笔触、独特的视角、深入的思考,安野光野在书中展现着人类的艺术积淀,而“旅之绘本”本身也足以称为一场艺术的视觉盛宴,在一张张图画中,风景的秀丽和历史的魅力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旅行中开阔眼界,在艺术中受到滋养,在安野光雅的书中旅行,世界也不再遥远!

《旅之绘本》不仅是一套关于“旅行”的书,更是一套启迪人们思考自然、认识生命,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保护和创造“一个满目皆绿、纯洁美好的世界”的书。

今天,人们大多数是旅游而不是旅行,是从一个风景名胜到另一个风景名胜,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旅游,而乡村只是在旅游车上掠过的一瞬。

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像安野光雅那样,用心灵品悟这个纯洁美好的世界!

3、《旅之绘本》介绍

  “道路无限延伸。

越过山丘、跨过河川、穿过漫无边际的青青草地,恣意伸展……从一个村落到另一个村落,从一个小国到另一个小国,一边迷着路,一边开始一个遥远的旅程。

  这是安野光雅在《旅之绘本》后记中的一段话,细腻、感性,将旅途中的心迹娓娓道来,透过这段文字,我们仿佛看到他身处遥远国度时的旅者形象——慢慢地走、慢慢地看,观察、感受、思考和记录,舒展身心接受身边的景致,将眼中之景融入心中,并最终展现在这如长卷般展开的“旅之绘本”中。

  中欧、意大利、英国、美国、西班牙、丹麦,一本书中有一个国家,安野光雅用细密的线条,细致刻画每一个场景和细节。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幕幕不同地域的美丽风景,而散落在纸间各处的,却有更为丰富的内容:

世界名画、文学作品、杰出建筑、历史名人,前后连贯的趣味情节……安野光雅精细的笔触、巧妙的设计,将书的容量扩展、丰富,为我们带来无尽的发现和想象的空间。

透过他的画笔,沿着他的引导,我们会对西方历史、地理、人文艺术有更加感性和深入的认识。

  《旅之绘本》展现着人类的艺术积淀,而它本身也足以称为一场艺术的视觉盛宴……在旅行中开阔眼界,在艺术中获得滋养,在安野光雅的书中旅行,世界也不再遥远!

一起翻开《旅之绘本》,沉浸于安野的旅行世界,感受寻找和发现的乐趣吧。

  欣赏世界名画在成为绘本作家之前,安野光雅是一名小学美术老师,他对西方美术史有着深入的研究,并曾为某杂志撰写介绍欧洲造型艺术的专栏。

在《旅之绘本》中,他画进了许多名画,并让这些画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甚至是融入了情节的叙述之中,看似信手拈来,实则体现出安野在西方美术方面的深厚造诣。

这其中,有些比较完整地临摹了原画,如《旅之绘本》(中欧篇)中出现的库尔贝的《筛谷的妇女》、米勒的《晚祷》;

有些根据画面的设计需要截取了部分,如《旅之绘本Ⅱ》(意大利篇)中众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教堂壁画。

在《旅之绘本V》(西班牙篇)中,画有达利家乡的那个场景中可以找到达利的名画《记忆的永恒》,类似这样与地域、时代有关联的名画还有很多,仔细地在安野的画中找“画”,一定会有惊喜的发现。

  亲历建筑名胜建筑是城市的标志,步入不同的国家,自然少不了参观有名的建筑、古迹,除此以外,乡村、古镇、街道、公园等景致都是贯穿《旅之绘本》的主要内容,小到某个建筑,大到一座城市,无不凝聚着当地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体现出不同国家各异的风土人情。

意大利的安康圣母大教堂、叹息桥,英国的莎士比亚故居、伦敦塔桥,美国的国会议事厅、阿拉莫要塞遗址,西班牙的龙达小镇、高迪设计的桂尔公园……“旅之绘本”里既有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光,也有极富特色的人文建筑,安野用写实的笔法描绘,细节丰富、形象逼真。

因此,即使有些建筑对你来说不熟悉,那也不要紧,只要找一些实景图片,和书中对比便可一目了然。

  进入文学宝库翻开《旅之绘本》,随时随地能发现文学名著,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里的情节和人物。

旅行的同时,仿佛打开文学宝库,重温熟悉的,认识陌生的,在《旅之绘本》中与名著中的形象相遇,有寻找的快乐,有发现的满足。

《格林童话》里的长发姑娘,《木偶奇遇记》中的匹诺曹,以及《我爸爸的小飞龙》、《不莱梅的音乐家》、《好脏的哈利》、《堂吉诃德》等等作品,《旅之绘本》里有一座文学宝藏待你去挖掘。

而《旅之绘本VI》(丹麦篇)更是以《安徒生童话》中的故事贯穿全篇,一页页地翻过,如同步入真正的童话王国。

  拜访历史名人在《旅之绘本Ⅲ》(英国篇)中,可以看到凯特·

格林威站在院门口,坐在树下的牛顿被苹果砸中;

《旅之绘本》(中欧篇)里有在窗边作曲的贝多芬,还能发现缠着绷带的梵高;

而《旅之绘本IV》(美国篇)中的历史名人就更多了,华盛顿、林肯、爱迪生、爱因斯坦、富兰克林、马丁·

路德·

金……安野在书中各处安插历史名人,有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画家等等,向读者介绍西方史上历代各领域的著名人物。

  重温经典电影电影也非常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文化。

在《旅之绘本Ⅱ》(意大利篇)中,安野画上了《偷自行车的人》中的场景,而《旅之绘本IV》(美国篇)中则融入了更多的电影场景和著名影星,找找看,能不能发现《西区故事》、《乱世佳人》、《父辈的旗帜》等电影里的情节呢?

卓别林、玛丽莲·

梦露、格利高里·

派克等许多熟悉的电影明星也会出现在画中哦。

  搜罗连贯情节安野光雅通过名画、建筑、电影等向读者介绍西方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视觉游戏也是《旅之绘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趣的细节隐藏在图画的各个角落,前后场景中也会有许多精心设计的连贯情节,睁大眼睛,仔细搜罗,你会发现此处出现的某个人物在后面的场景中会再次出现,随着翻页,前一个场景中的情节在不断进行和发展。

例如,此时洗衣妇洗衣、晾晒,而在后续的场景中,衣服晾干并被收走;

这一个场景中人们在热火朝天地盖房子,而之后的某个场景中,房子盖好了,人们已经开始搬家了……诸如此类趣味十足的连贯情节还有很多,所以每次翻页的时候,不要急着把前面的场景忘光,要“警惕”前后场景中相似的或者是有关联的细节哦。

  感受安野幽默在《旅之绘本》中,安野光雅用很细密的线条作画,采用了“细密画”的绘画方式。

细密画不属于可爱的绘画方式,而比较接近科学的描绘,但这不妨碍安野光雅展现他的独特幽默,这种幽默有时从绘画本身体现出来,有时则通过巧妙的内容设计让读者会心一笑。

描绘历史文化知识时认真严谨,而散落在图画各个角落的幽默细节却又流露出十足的童心童趣,这让《旅之绘本》有了更多的发现乐趣。

例如,《旅之绘本V》(西班牙篇)中有一幅用画框表起的戈雅名画《稻草人游戏》,不过有趣的是,安野光雅却让画中被大家抛起的那个人飞出了画框;

另一个场景中,工人们在建罗马输水道,而不远处,几个孩子却模仿工人的样子搭起一个小型罗马输水道;

站在马路上的人手牵一段绳,向上看去,绳牵着的马却是那个耸立高处的雕像……认真在画中找找看,一定能发现很多幽默感十足的视觉效果。

  《旅之绘本》涵盖的内容很丰富,不过安野光雅也根据每个国家不同的特色和优势而各有侧重。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孕育了许多闻名世界的艺术家,在西方美术史上更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意大利篇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许多名画、雕塑,其中很多都涉及到圣经题材,于是作者便在这一本里画了圣经故事,并在后记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说。

在美国篇里,我们可以看到经典电影的场景,也可以看到许多电影明星的画像,因为美国在世界电影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丹麦是安徒生的故乡,因此在丹麦的旅途中,我们一边欣赏安徒生曾经生活过的城市的真实场景,一边重温他写下的经典童话,别有一番味道。

西班牙给人的感觉总是热情似火,弗拉门戈舞、奔牛节、圣周游行等热烈的场面在书中随处可见,快乐的氛围弥漫书间;

同时,西班牙还有着美丽的建筑、城市,而古城卡塞雷斯更是美得让人震撼。

看着这些细密的线条勾勒出的写实场景,一笔一画、每个细节,无不让人感叹安野光雅的绘画功底和用心、细致的态度。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融入《旅之绘本》的世界,安野光雅特别设计了一个骑马的旅人,他会出现在每一页画面中,带领我们观察旅途中的世界。

骑着马,而非坐在车里,旅人和外面的世界没有了屏障,田野乡间、街头巷尾,经过跳蚤市场、遇见游行队伍,旅人融入每一个环境,跟随着他,我们也仿佛置身其中。

可是你又会发现旅人一直很安静,划船上岸、借马、骑行穿过一个个城市,他只是静静地观察,身在其中,又仿佛置身事外。

而他这种固定不变的形象却可以让读者每次翻页后都能迅速地找到他,然后再把眼光向周围扩散,寻找散落各处的细节。

很有意思的是,骑行的过程中他只下过一次马,是在哪里、什么时候呢?

看书的时候不妨仔细留意一番。

  在这六本《旅之绘本》里,你还会发现一个画画的人反复出现。

有时他在乡间小路上支起画板,站在田野边画画;

有时,他坐在学校门口的台阶上画画,孩子们好奇地围在他旁边;

也有的时候,他置身闹市,依旧全神贯注地画画。

跟着书中的画面,我们走过不同国家,但总能看到他的身影,每次看到他时,总有一种亲切感,即使是陌生的地域,也总有这个画者跟我们同行。

也许这就是安野光雅自己吧,我们眼前的风景出自他的手,而他自己,也成了画中的风景。

他手拿画笔画下心中所感的瞬间已经定格,即使时间流逝,只要翻开书,打开这些画,安野的身影就和这些风景在一起,令人感动,更令人向往。

是旅者,也是画者,但更是一个经历者、一个见证者,观察、发现、感受、铭记,经历着一幕幕的风景,并把它们化作更丰富的内涵传达给每一个人。

  《旅之绘本》中的画面多以45度鸟瞰视角呈现,从高处往下看,可以让视野更开阔,使看到的世界变广、变大。

从整体上欣赏自然风光、建筑古迹,在局部中寻找具象化的文学、艺术、历史等细节,既有辽远开阔的自然景致,又有生动幽默的人文细节,不仅让读者了解异国风情、西方文化,更有助于培养观察能力。

从小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将来就能更好地阅读、观察和发现事物。

《旅之绘本》没有字,反而可以让孩子们避免文字的干扰,直接专注于图画的内涵。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对于那些跟孩子生活经验相关的细节,应该鼓励他去寻找,而如果是超出孩子知识范围的,也没有关系,不妨引导他去看,去理解和欣赏。

对于孩子们来说,《旅之绘本》是一次绝佳的了解西方文化的机会。

第二课时

欧洲的假日很多,除了每周的双休日,加上法定的节假日,每人每年还有带薪休假30至40天,假日总共超过150天。

假日成了欧洲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益。

双休日必须关门打烊休息,甚至饭馆(包括中餐馆)每周也强制关门休息一天。

休假期间,人们都找个地方去度假,欧洲人乐此不疲,竞相享受着悠闲的生活。

翻开《旅之绘本》,我们跟着骑马旅人行走在中欧大大小小的城市、乡村,发现最打动人的不是优美的自然环境,而是那里的人们正享受着的悠闲生活。

二、历史渊源介绍

欧洲人享受生活、看重休闲,并非始自现代。

据说凯撒与亚历山大在战事最繁忙的时候,仍然不忘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

他们认为,享受生活是正常的活动,而战事才是非常的活动。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思想家蒙田认为:

我们的责任是使我们的举止井然有序,而不是去打仗、去扩张领地。

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是生活得惬意。

诸如执政、致富、建造产业之类的事情,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这一事业的点缀和从属品。

这样的观念对欧洲人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并由此形成了一种休闲文化。

这种享受生活的休闲文化,不仅优化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他们对生命、对自然、对社会的态度,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三、感受书中“悠闲”

在《旅之绘本》中欧篇中寻找体现中欧人悠闲生活的画面。

1、日光浴【第9个场景(一大跨页为一个场景)】

假日里,人们在郊外的草地上或在浴场,或坐或躺或站,静静地享受阳光、蓝天、清风……

2、咖啡馆【第11、18个场景】

城镇上,有不少咖啡馆,把桌子摆在门外,客人们则悠然地在这里消磨时间……

3、体育运动【第6、8、10、13个场景】

人们喜欢体育运动,闲暇之时,有的打篮球,有的打乒乓球……乡村里还正在进行跑步比赛,运动员们迈着矫健的步伐,周围的人们给予热情的呐喊和欢呼。

4、游戏【第6、10、15个场景】

村落里,三五成群的孩子们嬉笑游戏着,蓬勃的朝气遍洒各处……

5、看电影【第15个场景】

看电影、听歌剧、参加音乐会等也是欧洲人的悠闲生活之一。

6、其他【第2、9、15个场景】

还有垂钓者、街头画家、杂耍艺人……点缀着这悠闲的气氛。

似乎连路边的麋鹿也那么悠闲和宁静。

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

科学与哲学来自闲暇。

这恰好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欧洲文明形成的秘密,那就是欧洲人积极健康的假日文化和假日生活。

四、问题探讨

1、请搜集相关资料,探讨欧洲人悠闲生活的真正原因,与同学交流讨论,并记录发言要点。

2、你认为中国人与欧洲人生活的差距在哪?

与同学一起讨论,并将大家的看法进行归纳整理。

第三课时

葡萄酒是欧洲人抹不去的贵族情结。

葡萄酒文化在欧洲就像茶文化在中国,已成为了一种底蕴。

早在《荷马史诗》中就曾多次提到葡萄酒;

圣经中521次提及葡萄酒;

名画“最后的晚餐”里,耶稣说“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因此基督教把葡萄酒视为圣血;

路易十五(LouisXV)和他的情妇蓬巴杜夫人(MadamedePompadour)等社会名流更是有许多关于葡萄酒的趣事名言……

可以说,葡萄酒就是一部欧洲文化史。

从古希腊、罗马帝国到航海大时代,葡萄酒随着欧洲贵族的身影兴盛并不断扩张着。

古代欧洲,葡萄酒是贵族的奢侈品;

曾经一度,拥有酒庄又是贵族们的身份象征;

鼎盛时期,拿破仑的军队路过ClosdeVougeot酒庄时行起了军礼!

而当马西莫王子、弗雷斯科巴尔蒂侯爵和德拉家族的伯爵们向公众敞开家族酒窖的大门后,葡萄酒并没有随着贵族们的没落而销匿,反而由于城市新贵们的竞相追逐而备受膜拜。

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纪婚礼上选用的LVMH香槟酒——库克陈年(KrugGrandeCuvcc)依然是英国皇室宴会的最爱;

2004年Chateaud’Yquem酒庄的一瓶贵腐酒拍卖额高达7.1675美元;

而那瓶1787年份的刻有杰弗逊总统名字缩写TH.J.的拉菲酒庄(ChateauLafite)波尔多红葡萄酒以16万美元的拍卖价被誉为世上最昂贵的酒!

二、品尝葡萄酒

葡萄酒是历史沉淀的精华,只有揭开岁月尘封的酒盖,才能感受到它的浪漫;

只有身临其境品尝,才能体会到时间与空间的穿越,明白葡萄酒的精髓。

欧洲葡萄酒究竟有多美妙,只有你品尝过了才知道。

1、认酒

先学看酒瓶上的标签。

葡萄酒的卷标又称为『etiquette』(法文,意为许可证),如同人们的履历表一样。

正如在懂得葡萄酒的人们之间,流传着『只要看了卷标,就知道它的味道了』一般,卷标上确实透露着关于葡萄酒味道(特色)的讯息。

『卷标上的图案有很多种,到底是在写些什么?

真想知道…..』一般卷标上通常会标示:

葡萄收成的年份、葡萄酒的酒名(以产地或酒园名(Chateau)命名)、生产国或生产地、庄园地名的名称、生产者(造酒者)名、容量、酒精浓度…等。

卷标依设计者的设计,有各种不同的样式,所以数据所书写的位置也不同。

收成年→该年的天候会影响葡萄收成的品质;

产区→一瓶葡萄酒的好坏节定于产地的地质状况;

A.O.C→指定优良产区A.O.C.法定名称;

城堡内装酒→MisEnBoteilleAuChateau;

酿酒师签名→对酒品质有更一层的保证。

APPELLATIONCONTROLEE原产地区管理证明,通常会在这两个字中加进地名,即原产地名(经常定为AOC酒产地的地域名)。

举例:

APPELLATIONBORDEAUXCONTROLEE或APPELLATIONMARGAUXCONTROLEE,就是表示波尔多地方,玛哥地方的AOC酒。

MISENBOUTEILLE解“装瓶”这意,BOUTEILLE的后面接酒庄、酒商或公司名、生产者原装、酒窑等字。

在酒庄装瓶的葡萄酒品质最佳,称为“酒庄原装酒”。

NEGOCIANT葡萄酒的仲介商,亦即“酒商”。

酒商会和葡萄酒栽种者订合约购买葡萄酒,然后原酒或是另行调配装瓶后出售。

英文称酒商为SHIPPERGRANDCRUCLASSE优秀葡萄酒的分级。

波尔多地方的梅铎地区、格雷夫地区、圣爱美浓地区、索甸地区、出产有加酒庄名的葡萄酒,并经认定的优秀葡萄酒会标示GRANDCRUCLASSE。

AOC标示生产地的范围愈小,等级愈高。

法国的葡萄酒,除了阿尔萨斯之外,都是以产地名作为葡萄酒名。

而标示生产地名的范围愈小,等级愈高。

例如同样是AOC等级的葡萄酒,标示地区名如梅铎区,比标示地方波尔多的更高级。

又如有村名的葡萄酒则又高一级;

若然是波尔多的再加上酒庄名称的,亦愈加高级。

除了酒庄名以外又加上GRANDCRU制分级标示的话,便是最高级的葡萄酒了。

2、选杯

葡萄酒杯一般为郁金香型,腹大口小,这样便能留住酒的香气,让酒的香气聚集于杯子上面。

足够的大腹可以让酒液在杯子里转动,和空气充分结合。

杯脚要足够高,让手能握住,避免让手碰到杯腹而影响酒温。

一般我们需要三个酒杯:

红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香槟杯。

如果只想拥有一只酒杯,那么选择标准的郁金香杯,杯腹最宽处为4.6厘米左右的最适宜。

选择酒杯的时候,需要谨记一些基本原则:

无色、透明的酒杯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酒的颜色。

那些杯口描金的、杯子上描绘了华丽花纹的,甚至是杯身有着精致水晶雕花的杯子,无论多昂贵,始终不适合用来品尝葡萄酒。

要有较高的杯脚,有足够的空间让手握住杯脚,避免以手握杯,使手温影响酒温。

杯壁不宜太厚,否则会影响品酒时的触感。

3、醒酒

拔起瓶塞后,有些葡萄酒如花朵般绽开,可以马上享用。

但年纪太轻或单宁过硬的酒,此时便需要醒酒过程打开它沉睡的心。

沉淀物过多的陈年老酒,可以用换瓶的方式处理。

但时间不能太长,以免酒香尽失。

4、控温

葡萄酒的温度非常重要。

一般品尝白葡萄酒的温度在10—16摄氏度之间,红葡萄酒的温度比白葡萄酒要稍高一点。

而甜酒的温度则可以更低,气泡酒通常介于7-9摄氏度间。

但年份香槟例外,不能在低温下品尝,它细致的风味将被困住无法释放出来。

5、持杯

选定酒杯倒进葡萄酒后,如何持杯呢?

别以为用手捧着丰满的杯肚最稳当,因为手掌的温度会令杯中的酒开始升温,应该尝试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捏住杯座。

如果不习惯,也可以在杯肚和杯底中间细长处,找个舒服合适的拿法即可。

很多人在拿高脚杯的时候经常会不注意的拿住整个杯体,专家提醒这也是非常不正确的品酒方式,以内这样不仅会在晶莹的酒杯上留下指纹,同时你手指的温度也会影响以及改变酒杯中红酒的温度以及口感,因此在喝酒的时候应该拿住高脚杯的杯底。

6、观色

将酒杯在纯白色的背景前倾斜45度,以分辨色调和浓淡。

葡萄酒贴近杯壁最外缘的区域称为酒缘,通常越浓厚的酒,酒缘越窄,越清淡或越老的酒,酒缘会越宽。

红酒尤为明显。

7、摇杯

酒在手中以后,为了增加酒与空气的接触面,充分散发它的香味,我们应该摇晃手中的酒杯,以与桌面平行的圈状旋转为原则。

至于应该顺时针还是逆时针,以个人喜好习惯而定。

摇杯后的葡萄酒会在酒杯的内璧留下一条条酒痕来,越密、越粗、越长、越持久,就代表酒含有越多酒精、甘油或是糖分,葡萄酒就越浓越甜美。

8、嗅感

重点分为浓度、品质和种类三方面。

用以感受葡萄的香气、浓郁度、细致与否以及是否丰富多变。

只要将酒杯靠近鼻端,将鼻端贴近杯口边缘处缓慢吸气即可。

有时会同时出现水果香、花香及其他各种香气,而这也正是葡萄酒迷人之处。

9、入口

入口不要马上吞下,而是要味觉感受葡萄酒中的味道,酸甜苦涩不一而足。

先将酒含在口中,做咀嚼吸气动作,反覆于口腔中进行搅动,好让香味散发到整个口腔中。

经过以上的动作后,就可以喝下葡萄酒。

但品尝并未结束,因为葡萄酒留下来的余香具有持久性,这就是余韵。

10、品酒评分

品酒评分几个通用标准,包括10分制、20分制和100分制。

这里介绍100分制的评分大致情况,100分的分布情况是:

外观20分-(色泽和透亮度各10分);

香气30分-(香气浓郁度和质量各占15分、通过嗅觉和唇觉来感受判断);

滋味40分-(组成部分包括葡萄酒的糖度、酸度、酒体和后味等);

品种典型性特征-10分(混酿的酒同样适用)。

源远流长的葡萄酒文化印证了人类文明史的辉煌。

葡萄酒在中国的历史不长,尽管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就已有了葡萄酒的记载,但那也是一时高兴的舶来品。

然而,从另一角度看,我国进行大规模葡萄酒的生产的历史虽然很短,但是我们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步。

葡萄酒这一饮料必将蓬勃发展,同时其文化也必会得以传承和弘扬。

三、活动体验

教师准备红酒,学生准备红酒杯,请学生从认酒、持杯、观色、摇杯、嗅味、品酒等环节对红酒进行品鉴,并说说自己的品酒感受,在班级交流。

第四课时

安野光雅对西洋文化有深入的认知与研究,在他当美术老师时,曾经写过一些东西就是以欧洲的美术与设计为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