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4256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平时作业以客观题为主,采取让学生网上自主完成和电脑自动评判的考核评价方式,以督促学生平时学习为主要目的;

专题讨论,以必须搞清楚的重大理论观点设题,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研讨答案,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目的;

社会实践为主观题目,采取让学生个别化调研基础上以班级为单位完成的考核评价方式,以培养学生结合实际探讨实际问题能力为主要目的;

期末考试为闭卷方式,已基本理论和重大方针政策为考核点,以促使学生培养系统理解和掌握理论为主要目的。

最终成绩是三个部分累加而成。

  从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的角度看,有关本门课考核评价系统的一体化改革思路,努力尝试解决是这样三个问题:

一是在把相关考核评价项目结合起来的同时,试图把考核评价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问题;

二是在尽量避免死记硬背内容的同时,试图发挥考核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干预作用的问题;

三是在注意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减少教师工作量的同时,试图在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师生比大而无法进行个别化辅导的问题。

当然,是否这个思路符合远程成人教育的发展规律还有待于其指导的实践结果来证明。

  二、考核方式

  本次改革采用形成性考核评价与终结性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评价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终结性考核评价占课程总成绩的40%。

其中,形成性考核评价成绩由网上作业、网上专题讨论、社会实践三部分组成,各占总成绩的20%。

期末采取闭卷网考方式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考核评价,占总成绩的40%。

  为加大对考核评价系统改革的管理,中央电大将对试点改革的全过程进行督导检查,对形成性考核的实施情况进行抽检或全检,对终结性网络考试进行全程监督。

  三、形成性考核

  1.在线作业

  在线作业成绩满分为20分。

以中央电大印制的形成性考核册和期末考试复习指导模拟题为主要内容,学生以在线作业方式完成。

在线作业由考核系统自动评分,允许学生反复练习,并做存储记录,取最高一次成绩作为在线作业成绩。

(在线作业题目见附件一)

编号

考核内容

标准

题型

提交时间

要求

第一次

第1-5章

5%

客观题

第16—17周前

在线自主完成

第二次

第6-8章

第三次

第9-15章

第四次

综合练习

  2.网上讨论

  网上专题讨论成绩满分为20分。

由基层电大课程责任教师组织任课教师具体安排,各教学班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人数不超过10名。

在个人收集相关资料基础上,在任课教师指导下从题库中抽取的题目。

每个小组抽取的题目不得少于15个,尽量避免重复选题,在以小组协作学习讨论的基础上,每名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以word文本的形式上传最少4个题目的解答,然后由任课教师将标准答案和相关点评公布到网上。

  (讨论选题参见附件二)

  3.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成绩满分为20分。

社会实践活动由各地电大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组织实施,并设计选题和拟定评分标准。

活动可采取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社会,深刻体会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

社会实践结束时,个人须结合实际写出实践报告、访问记、或相关的感想体会,也可举行讨论、座谈、报告会等。

教师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有考评。

活动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在第六至第十五周。

  四、终结性考试

  1、考核方式:

以闭卷网考方式进行,占整个成绩的40%

  2、考题设计: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

  3、考核目的:

考核学生对本门课程基本观点的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4、考试时间:

60分钟

  (考试基本题库见附件三)

  五、成绩总成

考核方式

成绩

比例

得分

  基本分(≤90)

  表现分(≤10)

小计

形成性考核

第一次在线作业

 

5%

第二次在线作业

第三次在线作业

第四次在线作业

网上专题讨论

20%

社会实践

20%

终结性考核

40%

合计

  --------

  ------

  -----

100%

附件二

一、简答题

1、简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2、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新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实践有哪些经验。

5、如何理解“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6、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关系。

7、十七大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8、简述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1、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12、简述党的十五大“新三步走”战略。

二、论述题

1、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

2、怎么正确理解和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

3、试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4、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5、如何正确理解一部分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6、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附件三

第一:

基本部分

复习一

一、单项选择

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和平与发展

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C贫穷与富裕

2、我国在1956年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A1949B1956C1957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A经济建设B政治建设C文化建设

4、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是在党的十五大

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

A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B世界经济发展多极化C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是党成立8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A改革开放20多年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B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C党成立8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7、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A人民的根本利益B人民的当前利益C人民的长远利益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9、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当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A2000B1500C1000

10、2004年9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

A领导政治B领导经济C领导发展

11、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A第一目标B第一要务C第一职责

12、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A政策和策略B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C执政理念和执政方法

二、多项选择

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发展经历了BCD

A党的八大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酝酿产生阶段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的基本命题的提出阶段

C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的逐步展开和形成理论轮廓的阶段

D党的十三大到十五大的科学体系形成并最终确立指导地位的阶段

2、我们党在新的世纪要带领人民实现的三大历史任务是BCD

A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B完成祖国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D推进现代化建设

3、科学发展观坚持ABC

A发展为了人民B发展依靠人民C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D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ABD

A全面发展B协调发展C高速发展D可持续发展

三、简答题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主要是指什么?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3、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4、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实践有哪些经验最重要?

5、简述如何统筹城乡的发展

四、论述题

1、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为什么说三个代表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3、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

复习二

一、 

单项选择题

1、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与重新确立是在1978年

A1945年B1966年C1978年

2、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B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C实事求是

3、思想路线的本质在于创新,在于不断地研究新问题,在探索中前进。

A与时俱进B创新C革命

4、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发展生产和共同致富

A公有制和按劳分配B改革和开放C发展生产和共同致富

5、一种社会制度是否有优越性,根本决定与它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实现社会公平B消灭剥削C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6、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城市和农村的矛盾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A从中华人们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8、在党的十五大上,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A基本路线B基本纲领C基本方针

9、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和谐同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A和谐B进步C发展

10、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体目标中,和谐是指()

A社会现代化B政治现代化C文化现代化

11、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A2000年翻一番B2000年翻两番C2010年翻两番

12、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处于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是农业

A农业B工业C第三产业

二、 

多项选择题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A为实现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奠定了基础

B打破了长期盛行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C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D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A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C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D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物质基础

3、改革开放主要解的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B如何坚持社会主义C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

4、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设想是

A东部地区先加快发展B然后带动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C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繁荣D实现共同富裕

三、 

简答题

1、简述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重要意义

2、为什么说解放思想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3、如何理解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4、建国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上的主要教训是什么?

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

6、简述党的十五大新三步走步骤

四、 

论述题

1、怎样理解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

3、试论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复习三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B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阶级斗争

2、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第一步是:

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起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A政企分开B打破铁饭碗C非常人民公社制度

3、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的一条基本原则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依靠外援C开放我国市场

4、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A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B数量上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C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5、我国目前实行的分配制度是由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所决定的

A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生产条件B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6、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A注重公平B注重效率C注重发展

7、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权组织形式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A思想领导B组织领导C政治领导

9、人民政协履行智能的两大主题是团结,民主

A团结、民主B团结、发展C民主、发展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培育四有新人

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B培育四有新人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11、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A爱国主义B为人民服务C集体主义

12、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实现国家统一B增强人民凝聚力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对外开放中,我们坚持()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A“引进来”B“走出去”C生产加工D转口贸易

2、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

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C外资经济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3、建设政治文明涉及下列哪些方面()

A政治思想B政治制度C行政管理D法制建设

4、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目标是()

A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B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C形成学习型社会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怎样正确理解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

2、简述三个有利于标准

3、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4、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如何?

5、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和方法是什么?

6、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1、如何正确处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2、试述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如何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所作出的强调。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复习四

1、以人为本的“本”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A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C社会主义者的根本利益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中突出强调的是社会基础

A经济基础B政治基础C社会基础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坚持科学发展

A坚持民主法制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科学发展

4、“一国两制”构想首先用于解决的问题是香港问题

A台湾问题B香港问题C澳门问题

5、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A实现两岸三通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6、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一国两制

A高度自治B一国两制C共同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7、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来处理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

A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B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C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8、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最高准则是国家利益

A国家利益B主张一切国家一律平等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9、建设和谐世界通过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A反对霸权主义B走和平发展的道路C反对强权政治

10、我国的各民主党派享有宪法赋予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它们是参政党

A在野党B反对党C参政党

11、在党的建设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思想建设

A组织建设B作风建设C思想建设

12、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A民主集中制B议会选举制C多党合作制

1、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C生态良好D生命健康

2、特别行政区除在外交,国防,宣战和媾和方面服从中央政府外,还享有

A行政管理权B立法权C独立的司法权D终审权

3、当今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

A霸权主义B领土纠纷C强权政治D经济摩擦

4、ABCD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

A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艰苦奋斗B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合作C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D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是什么?

2、十七大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3、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4、为什么说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5、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6、简述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1、试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2、试述祖国大陆在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中的战略优势

3、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第二:

综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上来的战略决策。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为,加强()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

4、党的十七大根据党的基本路线的新表述,补充了()的内容。

A政治建设B社会建设C文化建设

5、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

6、我国目前实行的分配制度是由()所决定的。

7、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

8、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

A勤劳勇敢B诚实守信C热爱祖国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中突出强调的是()。

10、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

11、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A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四项基本原则

12、在党的建设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A改革开放30年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B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C党成立8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