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象等效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4381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7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象等效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象等效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象等效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象等效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象等效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象等效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象等效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象等效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象等效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象等效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象等效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象等效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象等效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象等效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象等效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象等效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象等效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象等效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象等效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象等效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象等效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象等效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象等效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

A.乙=丁>丙=甲   B.乙>丁>甲>丙

C.丁>乙>丙=甲D.丁>丙>乙>甲

选A 根据所给数据,甲、丙为等效平衡,则其中n(CO)相等。

乙相当于甲平衡后,再加入amolCO2,平衡右移,n(CO)增大,丁把CO、H2O折合成反应物相当于2amolCO2、amolH2,和乙等效,所以乙=丁>丙=甲。

4.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

CO(g)+H2O(g)CO2(g)+H2(g),其正反应放热。

现有三个相同的2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Ⅰ、Ⅱ、Ⅲ,在Ⅰ中充入1molCO和1molH2O,在Ⅱ中充入1molCO2和1molH2,在Ⅲ中充入2molCO和2molH2O,700℃条件下开始反应。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Ⅰ、Ⅱ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B.容器Ⅰ、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C.容器Ⅰ中CO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少

D.容器Ⅰ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

选D 因为容器绝热,所给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容器Ⅰ的温度升高,容器Ⅱ的温度降低,故反应速率Ⅰ中比Ⅱ中快,A项错误;

由于容器Ⅲ中加入的反应物多,放出的热量也多,容器内温度比Ⅰ高,故二者的平衡常数不同,B项错误;

因容器Ⅰ的温度高,故相当于平衡逆向移动,CO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中多,C项错误;

如果容器Ⅰ和容器Ⅱ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达到平衡,CO、CO2转化率之和等于1,但容器Ⅰ的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O的转化率降低,容器Ⅱ温度降低,CO2的转化率也降低,D项正确。

5.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t表示反应时间):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填“>”“=”或“<”):

(1)反应Ⅰ:

p2________p1,ΔH________0。

(2)反应Ⅱ:

T1________T2,ΔH________0。

(3)反应Ⅲ:

若T2________T1,ΔH________0。

(4)反应Ⅳ:

(1)对反应Ⅰ而言,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A的转化率α(A)增大,所以p2>p1;

图(a)表示随温度升高,α(A)减小,平衡向左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ΔH<0。

(2)图(b)表示在两种不同温度下,C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大至达到平衡的过程。

T1温度下n(C)增加得快,且先达到平衡,说明T1>T2,由T1→T2,降低温度,n(C)增大,说明平衡向右移动,ΔH<0。

(3)图(c)表示随起始时n(B)的增大,在两种不同温度下C的体积分数φ(C)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曲线。

T2时φ(C)高于T1时φ(C),可能有两种情况:

若T2>T1,即升温平衡右移,ΔH>0;

若T2<T1,即降温平衡右移,ΔH<0。

(4)图(d)所呈现的信息是随压强的增大,A的平衡转化率不变,但T2时α(A)比T1时α(A)大。

若T2>T1,则升温平衡右移,ΔH>0;

若T1>T2,则升温平衡左移,ΔH<0。

答案:

(1)> <

(2)> <(3)> >(或< <)(4)> >(或< <)

6.如图曲线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2NO+O22NO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标有a、b、c、d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  )

A.a点B.b点

C.c点D.d点

选C a、c点均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其中若c点达到平衡状态时,NO的转化率应增大,所以v正>v逆。

7.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象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B

0~3s内,反应速率为v(NO2)=0.2mol·

L-1

C

t1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

D

达平衡时,仅改变x,则x为c(O2)

选A A项,从能量变化的图象分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正确;

B项,依据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

v(NO2)=

=0.2mol·

L-1·

s-1,单位不对,错误;

C项,催化剂会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所以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错误;

D项,增大c(O2),平衡逆向移动,NO2的转化率降低,错误。

8.已知图一表示的是可逆反应CO(g)+H2(g)C(s)+H2O(g) ΔH>0的化学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图二表示的是可逆反应2NO2(g)N2O4(g) ΔH<0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反应的ΔH增大

B.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

C.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

D.若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减小

选B 改变压强不会改变焓变,A错误;

升温、增大压强,v逆均小于v正,B正确;

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应是压缩体积,C错误;

增大压强,2NO2N2O4平衡右移,总物质的量减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D错误。

9.N2O5是硝酸的酸酐,它也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剂。

一定温度下N2O5有如下反应:

2N2O5(g)4NO2(g)+O2(g) ΔH>

反应达平衡后,改变以下图象中横坐标所表示的条件,其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选A 该反应温度升高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平衡常数增大,反应物浓度降低,A项正确,B项不正确;

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v正、v逆都增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C、D项均不正确。

10.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合成氨:

N2(g)+3H2(g)2NH3(g) ΔH<

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图象,以下对应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甲对应的是在t1时恒压条件下,通入NH3

B.乙对应的是氨气在恒容不同温度下的百分含量

C.丙对应的是在恒容条件下,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D.丁对应的是N2转化率与温度(T1>

T2)、压强的关系

选B 恒压条件下充入NH3,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与题给图象甲不符,故A项不正确;

T2温度反应先平衡,反应速率大,故T2>

T1,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NH3%减小,与题给图象乙相符,故B项正确;

图丙中v正和v逆相交表示v正=v逆,此时反应达到平衡,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v正<

v逆,与题给图象不符,故C项不正确;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即逆向)移动,N2的转化率减小,与题给图象不符,D项不正确。

11.汽车尾气中NO产生的反应为N2(g)+O2(g)===2NO(g)。

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如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B.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的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ΔH<

选A N2和O2的起始浓度都为c0,平衡浓度都为c1,NO的起始浓度为0,平衡浓度为2(c0-c1),则K=

,A正确;

由于反应是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气体总质量和气体总体积都不变,所以密度始终不变,B错误;

如果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会加快,但不会改变平衡浓度,C错误;

据图可知,b比a更早达到平衡,升高温度,达新平衡时N2的浓度减小,表示平衡右移,所以正方向为吸热反应,ΔH>

0,D错误。

12.在温度相同、容积均为2L的3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N2(g)+3H2(g)2NH3(g) ΔH=-92.4kJ·

mol-1

容器

反应物投入量

1molN2、3molH2

2molN2、6molH2

2molNH3

NH3的浓度/mol·

c1

c2

c3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Q1kJ

放出Q2kJ

吸收Q3kJ

体系压强/Pa

p1

p2

p3

反应物转化率

α1

α2

α3

A.2p1=2p3<

p2B.达到平衡时丙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最大

C.α2+α3<

1D.Q1+Q3=92.4

选D 甲容器投入1molN2、3molH2,丙容器加入2molNH3,恒温恒容条件下,甲容器与丙容器是等效平衡,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百分含量完全相等;

而甲容器加入1molN2、3molH2,乙容器加入2molN2、6molH2,乙中加入量是甲中的2倍,如果恒温且乙容器容积是甲容器的2倍,则甲容器与乙容器为等效平衡,所以乙所到达的平衡,可以看作在恒温且容积是甲容器2倍条件下,到达平衡后,再压缩体积为与甲容器体积相等所达到的平衡,由于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所以乙中氮气、氢气转化率大于甲和丙的,平衡后乙中氨气百分含量最高,B错误;

由上述分析知,甲与丙为等效平衡,p1=p3,乙中投料量为甲的2倍,恒温恒容下,乙中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乙中压强减小,小于甲的2倍,即2p1=2p3>

p2,A错误;

丙容器中加入2molNH3,最后达到和甲相同的平衡状态,若平衡不移动,则转化率α1+α3=1;

乙容器投入2molN2、6molH2,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所以转化率α2+α3>

1,C错误;

甲投入1molN2、3molH2,丙中投入2molNH3,则甲与丙是完全等效的,根据盖斯定律可知,甲与丙的反应的能量变化之和为92.4kJ,故Q1+Q3=92.4,D正确。

13.将一定体积的SO3(g)充入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3(g)2SO2(g)+O2(g)并达到平衡;

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相同体积的SO3(g),达到新平衡后,与原平衡相比,下列值减小的是(  )

A.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B.SO3(g)的转化率

C.c(SO3)/c(SO2)

D.c2(SO3)/[c2(SO2)·

c(O2)]

选B 本题可采取等效假设法分析,假设在原容器上增加一个相同的容器(两容器有隔板),保持温度不变,向增加的容器中充入相同体积的SO3(g),则可建立与原平衡一样的平衡,此时A、B、C、D各项的值均不变,然后抽掉隔板,将容器压缩至原容器大小,则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但总质量不变,因此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SO3(g)的转化率减小;

c(SO2)、c(SO3)均增大,但c(SO3)增大的程度比c(SO2)增大的程度大,则c(SO3)/c(SO2)增大;

c2(SO3)/[c2(SO2)·

c(O2)]可看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倒数,而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不发生变化。

14.已知2SO2(g)+O2(g)2SO3(g) ΔH=-197kJ·

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

(甲)2molSO2和1molO2;

(乙)1molSO2和0.5molO2;

(丙)2molSO3。

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容器内压强p:

p甲=p丙>

2p乙

B.SO3的质量m:

m甲=m丙>

2m乙

C.c(SO2)与c(O2)之比为k:

k甲=k丙>

k乙

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

Q甲=Q丙>

2Q乙

选B 因为反应2SO2(g)+O2(g)2SO3(g)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进行。

根据等效平衡的原理可知,甲与丙最后达到平衡时SO2、O2、SO3的物质的量、容器内的压强、SO2与O2的比值都相同;

乙相当于在甲容器达到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瞬间扩大为原来的2倍。

设甲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为p甲,此时容器内瞬间压强减小为p甲/2,此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SO3的质量减小,所以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增大,则p乙>

p甲/2,则2p乙>

p甲=p丙,SO3的质量m甲=m丙>

2m乙,A错、B对;

当甲容器达到平衡后瞬间将容器体积扩大2倍,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是生成的SO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这与开始两者加入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所以在此过程中SO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一直是2∶1不变,C错;

甲与丙为等效平衡,但达到平衡时,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与丙容器中SO3的转化率不一定相等,即Q甲不一定等于Q丙,D错。

1.有甲、乙两容器,甲容器容积固定,乙容器容积可变。

一定温度下,在甲中加入2molN2、3molH2,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mmol。

(1)相同温度下,在乙中加入4molN2、6molH2,若乙的压强始终与甲的压强相等,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从下列各项中选择,只填字母,下同);

若乙的容积与甲的容积始终相等,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A.小于m       B.等于m

C.在m~2m之间D.等于2m E.大于2m

(2)相同温度下,保持乙的容积为甲的一半,并加入1molNH3,要使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上述甲容器中达到平衡时相同,则起始时应加入________molN2和________molH2。

(1)由于甲容器定容,达到平衡时,甲、乙两容器压强相等,乙的容积应该为甲的两倍,生成的NH3的物质的量应该等于2mmol。

当甲、乙两容器的体积相等时,相当于将建立等效平衡后的乙容器压缩,故乙中NH3的物质的量大于2mmol。

(2)当乙的容积为甲的一半时,要建立与甲一样的平衡,只有乙中的投入量是甲的一半才行,故乙中应该投入N2为(1-0.5)mol=0.5mol,H2为(1.5-1.5)mol=0mol。

(1)D E

(2)0.5 0

2.

(1)对于反应:

2NO(g)+O2(g)2NO2(g),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①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

________。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的ΔH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0;

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________mol·

s-1;

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________。

②100℃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mol·

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

a.T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100℃,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列式计算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该反应正反应方向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即压强越大,NO的转化率越大,根据题图可知,相同的温度下,压强为p1时的NO转化率小于压强为p2时的转化率,故p1<

p2。

②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又根据题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NO的转化率降低,即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常数减小。

(2)①由题意及图示知,在1.00L的容器中,通入0.100mol的N2O4,发生反应:

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说明反应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ΔH>

0;

由图示知60s时该反应达到平衡,消耗N2O4为0.100mol·

L-1-0.040mol·

L-1=0.060mol·

L-1,根据v=

可知:

v(N2O4)=

=0.0010mol·

求平衡常数可利用三段式:

       N2O4(g)2NO2(g)

起始量/mol·

L-1 0.100     0

转化量/mol·

L-1 0.060    0.120

平衡量/mol·

L-1 0.040    0.120

K1=

=0.36。

②100℃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降低,说明平衡N2O4(g)2NO2(g)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T>

100℃;

由c(N2O4)以0.0020mol·

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可知此时消耗N2O4为0.0020mol·

s-1×

10s=0.020mol·

L-1,

由三段式:

       N2O4(g)2NO2(g)

L-1 0.020    0.040

L-1 0.020    0.160

K2=

=1.28。

③温度T时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平衡会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该反应逆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故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①p2>

p1 ②减小

(2)①大于 0.0010 0.36 ②a.大于 反应正方向吸热,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故温度升高 b.平衡时,c(NO2)=0.120mol·

L-1+0.0020mol·

10s×

2=0.160mol·

L-1,c(N2O4)=0.040mol·

L-1-0.0020mol·

L-1,K2=

=1.28 ③逆反应 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小一半,即增大压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物质化学计量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高炉炼铁产生的废气中的CO可进行回收,使其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制备甲醇:

CO(g)+2H2(g)CH3OH(g)。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H2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

(2)若在温度和容器相同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表:

反应物投入的量

反应物

的转化率

CH3OH

的浓度

能量变化(Q1、

Q2、Q3均大于0)

1molCO和2molH2

放出Q1kJ热量

1molCH3OH

吸收Q2kJ热量

2molCO和4molH2

放出Q3kJ热量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c1=c2     B.2Q1=Q3

C.2α1=α3D.α1+α2=1

E.该反应若生成1molCH3OH,则放出(Q1+Q2)kJ热量

(3)若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molH2和1molCH3OH,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起始的1.6倍,则该反应向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的10min内,CO的浓度减小0.75mol·

L-1,故用H2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H2)=

×

2=0.15mol·

min-1。

(2)甲和乙属于等效平衡,只是起始反应方向不同,所以有c1=c2和α1+α2=1,该反应若生成1molCH3OH,则放出(Q1+Q2)kJ热量;

丙相当于将甲的压强增大一倍,增大压强,平衡CO(g)+2H2(g)CH3OH(g)右移,但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转化,故有α1<

α3<

2α1和Q1<

Q3<

2Q1,选ADE。

(3)气体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密度增大,说明气体体积减小,平衡CO(g)+2H2(g)CH3OH(g)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0.15mol·

min-1

(2)ADE(3)正

4.甲醇可以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 ΔH1=-99kJ·

②CO2(g)+3H2(g)CH3OH(g)+H2O(g) ΔH2=-58kJ·

③CO2(g)+H2(g)CO(g)+H2O(g) ΔH3

(1)ΔH3=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________;

图甲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