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考点学案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人教必修2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4420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考点学案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人教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考点学案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人教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考点学案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人教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考点学案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人教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考点学案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人教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考点学案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人教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考点学案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人教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考点学案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人教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考点学案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人教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考点学案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人教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考点学案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人教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考点学案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人教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考点学案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人教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考点学案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人教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考点学案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人教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考点学案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人教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考点学案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人教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考点学案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人教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考点学案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人教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考点学案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人教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考点学案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人教必修2Word格式.docx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考点学案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人教必修2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考点学案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人教必修2Word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考点学案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人教必修2Word格式.docx

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常设机关

人大常委会

与其他国

家机关关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主要职权

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人大代表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产生

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直接或间接)

权利

审议权、表决(免责)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义务

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温馨提示】:

(1)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对人大代表来说是其应尽的义务,对公民来说是参与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

(2)区分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

地位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

内容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组织活

动原则

民主集中制(表现)

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概括总结】: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含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基本内容:

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等等。

2.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制度?

(1)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

②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2)①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人民群众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它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一切重大事务,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

他们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

,行使国家权力。

(3)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归纳提升】:

高考常考考点的答题模式:

人大代表做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要这样或怎么完成一件事?

高考试题连续三年都考查了人大代表的责任和权利。

设问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人大代表为什么这样做,二是人大代表如何去做。

解答此题一般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我国国家性质、人大代表的地位。

第二,人大代表的职责(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

第三,人大代表的权力: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第四,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1)法律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是行使权利的表现(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3)是履行义务的需要(遵守法律;

保守机密;

联系群众;

接受监督)。

(4)体现与人民的关系(产生、负责、服务、监督)。

◆【易错警示】: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所以人民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不能说我国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2.人大代表代替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的权力与人大的权力是学生经常混淆的知识点,

3.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是相互监督的关系。

)(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4.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5.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6.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也是立法机关。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考点二 我国的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

(1)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

(1)执政地位:

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①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③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3)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总结】:

中国共产党

1.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经济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如何坚持党的领导?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4)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

4.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1)基本内容:

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

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政治保证: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尤其强调参政党监督执政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遵守宪法和法律

⑤重要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政协的性质:

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政协的职能:

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2)优越性: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我国绝不能照搬西方的“两党制”、“多党制”。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在组织上是独立的,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党怎样做某一件事?

对政党知识的考查一般聚焦政治生活和生活与哲学两个模块,政治生活一般有三种设问方式:

一是党为什么这么做(党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二是党如何去做,三是如何体现党的执政方式。

从生活与哲学看,一般立足对人民利益的维护,考查唯物史观的知识,常用的设问方式是:

党这样做的唯物史观依据,一般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人民群众的地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来分析。

(1)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①性质(两个先锋队)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决定的;

②党的地位决定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地位);

③党的作用决定的(三个只有才);

④是加强党自身的建设的需要;

⑤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2)党怎样做某一件事?

①践行“三个代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②完善三种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③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④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

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国的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作用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指导思想

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中国共产党要依法行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

共产党是依法执政,政府才是依法行政)

2.我国的多党合作就是多党联合执政。

)(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3.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相互监督)

4.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国家职能。

)(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职能,但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

5.人大与政协都是我国的国家机关,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都是选举产生的,人大监督与政协监督都具有法律约束力。

)(政协不是我国的国家机关,政协委员是民主协商推荐产生的,政协监督是一种民主监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6.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是上下级关系。

)(二者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属于党的系统,人大属于国家机关体系,不是上下级关系)

◆【热点】:

中困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l8日往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予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决定》起草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

中央要求,《决定》起草要充分发扬民主,注意吸收各方面意见,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5月上旬,文件起草组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12个省市和部队开展调研。

文件起草组在充分吸收和采纳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文件框架提纲和《决定》初稿。

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多次审议,提出重要修改意见。

经反复修改,形成《决定》征求意见稿。

这期间,胡锦涛同志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

(1)结合材料一,说明《决定》的起草过程蕴含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二会议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结合材料二,从政党的知识说明为何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①《决定》起草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

②中共中央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③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体现了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促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是目标之一。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丰富精神人民文化生活,正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需要。

③当前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只有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的文化改革发展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这是由党的地位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这是由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4)坚持党的领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文化改革发展的目标

◆热点【辛亥革命】:

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表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找到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

这条正确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核心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

请你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核心力量的政治学依据。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不断增强综合国力,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考点三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1.我国的民族关系、民族原则和民族政策

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

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民族团结原则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共同繁荣原则

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关系

三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本民族政策、基本政治制度

含义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自治地方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自治机关

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核心内容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必然性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3.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温馨提示】:

 理解宗教信仰自由,并不是鼓励公民信仰宗教;

独立自主自办不是限制宗教方面的友好往来;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不是要求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

信教群众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民族问题上“怎么样”

(1)坚从政治生活看,民族问题一般考查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可以从党和政府,以及民族政策两个角度考查),二是分析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从经济生活角度,一般涉及统筹区域发展。

从文化生活看,涉及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从生活与哲学看,经常考查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基础);

(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制度);

(3)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政治基础和物质保证);

(4)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扎扎实实做好民族工作(政策保证);

反对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依法打击煽动民族分裂的行为。

(5)公民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与优势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即内容真实性与形式多样性的统一,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2.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

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

【知识发散】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主体看人民民主的体现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考查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实际上考查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二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意义(如民主决策的意义,党内民主发展的意义,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意义

4.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进一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意义。

(1)有助于调动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2)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3)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怎样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