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35本体文件包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4688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24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N135本体文件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N135本体文件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N135本体文件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N135本体文件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N135本体文件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N135本体文件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N135本体文件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N135本体文件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N135本体文件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N135本体文件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N135本体文件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N135本体文件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N135本体文件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N135本体文件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N135本体文件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N135本体文件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N135本体文件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N135本体文件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N135本体文件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N135本体文件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N135本体文件包Word文件下载.docx

《N135本体文件包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135本体文件包Word文件下载.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N135本体文件包Word文件下载.docx

1.1.1.6冷却水温度(℃)正常:

20最高:

33

1.1.1.7汽轮机在工作转速下,轴承座双辐振动值≤0.03mm;

汽轮机在越过临界转速时,轴承座双辐最大振动≤0.10mm。

1.1.1.8汽轮机转子临界转速(r/min)

高中压低压

设计值1641~16691749~1836

实测值1450~16501850~2050

1.1.1.9给水温度(℃)额定工况247

1.1.1.10周波允许变动范围(HZ)48.5~50.5

1.1.1.11蒸汽流量(t/h)

额定工况主蒸汽流量407.9

最大蒸汽流量431

1.1.1.12汽轮机在下列任何一种情况下,能发出额定功率,并允许长期运行。

额定蒸汽参数、额定排汽压力、冷却水温20℃、补给水率2%时。

额定蒸汽参数、冷却水温33℃、补给水率3%时。

蒸汽参数降至12.75Mpa、520/520℃,冷却水温20℃时。

1.1.1.13汽轮机级数

高压缸:

单列调节级1级,压力级8级。

中压缸:

压力级10级。

低压缸:

压力级2×

6级

1.1.1.14低压缸末级叶片参数

末级叶片长度668mm

最大直径2679mm

平均直径2003mm

顶圆圆周速度420.6m/s

1.1.1.15汽轮机本体最大尺寸及总重(不包括罩壳)

长×

宽×

高(运转层以上)13.5×

7.84×

5.4(m)。

总重约320t。

高中压上外缸22.4t高中压下外缸25.5t

高压上内缸5t(净重)高压下内缸5t

低压上外缸26.5t低压下外缸57t

低压上内缸15.4t(加隔板)低压下内缸15.5t

高压转子重量14.5t低压转子重量15.8t

2.2汽缸

2.2.1结构说明:

2.2.1.1高中压外汽缸

为减少机组长度,利于快速启动和结构紧凑,采用高中压缸合并结构,且反向布置。

外缸用ZG20CrMo钢一体铸成(#1机中压排汽缸用ZG230单独浇铸),高压外缸除装有高压内缸之外,还装有一级隔板套,高压缸隔板套前后分别有一、二级抽汽与高压加热器相通;

中压外缸除装有隔热罩外,还装有三级隔板套,在各隔板套后分别有三、四、五级抽汽与除氧器及#3、#4低压加热器相通。

高中压缸的缸壁上装有(焊接)两组各四只垂直向进汽插管,以便安装高中压进汽连接管,进汽插管上各装有四道密封环,。

高压外缸的排汽部分设有2×

Dg400的下排汽口,蒸汽经高排逆止门进入锅炉再热器,通往#1高压加热器的抽汽管也由此处接出。

由于高中压合缸反流,跨距较大,高中压下半部抽排汽口多,且汽缸与法兰温差较大,因此,高中压(内)外缸采用高窄法兰结构。

目的在于保证法兰密封性的要求,提高缸体法兰的刚度和减少变形的同时,减少法兰与汽缸的温差,既可去除法兰螺栓加热装置,又可适应机组快速启动要求。

高中压外缸采用下猫爪水平中分面支撑的设计,汽缸借助于下猫爪与前、后轴承之间的垫片在安装时调整中心,目的是消除上猫爪支撑由于下汽缸及缸内部件和抽汽管道附加在法兰螺栓上的力,使法兰螺栓受力情况得到改善,汽缸的刚度得以提高,同样能保证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动静中心的一致,同时也便于检修。

高中压下外缸与前、中轴承座之间分别装有一套定中心梁,以传递轴向推力,并确定动静部分横向中心。

以中轴承座为死点,通过中压缸与中轴承座间的定中心梁,使汽缸受热时向前膨胀,并通过高压缸与前轴承座间的定中心梁推动前轴承座同时向前移动。

而汽缸的横向膨胀,则以定中心梁为死点向两侧进行。

高中压外缸的外壁,设置许多的保温螺栓,以方便在实施机组保温时,予以固定保温材料。

2.2.1.2高压内汽缸及中压隔热罩:

本机在高压外缸内装有高压内缸及进汽喷嘴室。

高压内缸的材料为ZG20CrMoV其左右各有两个搭子搭在外缸中,外缸搭子上有调整垫片,用来调整内缸中心。

内缸靠近进汽部分的圆环既是内缸的轴向定位点,又是高中压缸的分界点。

该圆环的上下部各有一个40宽的横销,再加上下半内缸后部的一个80宽的底销组成了内缸的横向定位结构,使内缸受热后沿轴向向机头膨胀。

内缸中分面左右各有6个M120的大螺栓,螺栓的材料为20Cr1Mo1VtiB。

内缸中分面设有螺栓加热结构,该结构不需要额外的汽源,喷嘴后的高温蒸汽经中分面的缺口进入,依次流过6个螺栓孔,加热螺栓的光杆部分,从第五级后流入内缸继续做功,目的是减少法兰与螺栓之间的温差。

高压缸内装有8级隔板,其中最后两级装于一道隔板套内。

与中压隔板一样,隔板两侧上下半各有一个搭子,下半的搭子搭于汽缸或隔板套内,通过搭子下的垫片来调整与转子的中心,上半搭子的作用是在吊起汽缸或隔板套时,通过安装于汽缸或隔板套两侧的压板不使上隔板(套)掉下。

高压缸夹层加热蒸汽是由加热联箱供给的,既可以通过外缸进汽插管夹层进入(#2机采用这种方式,#1机未装),也可以通过装于高压下缸的进汽管进入(现未用)。

在中压外缸内装有一付隔热罩和三道隔板套,隔热罩与高压内缸及中压第一道隔板的轴向密封是靠装于隔热罩两端面的周向密封圈来实现的,隔热罩的进汽管插在外缸进汽管内,其四根进汽短管上各装有四道密封环。

隔热罩的作用是通过降低中压外缸进汽段缸壁的温度差,从而降低高、中压外缸的温度应力。

高压7级后有冷却蒸汽经高压夹层及高压内缸端面进入中压进汽段与隔热罩夹层,最后进入中压缸。

三道隔板套内分别装有6、2、2级(顺汽流方向)隔板。

取消内缸而改为隔板套结构有利于机组启动过程中中压外缸的加热和膨胀,不但有利于减小中压通流差胀,而且有利于高压通流差胀的减小,从而缩短启动时间。

与高压缸喷嘴调节不同,中压缸采用全周进汽,在全周进汽的汽室内环嵌装了多达10道齿环的高中压轴封,防止高压调节级内的蒸汽大量漏入中压部分。

2.2.1.3中压排汽缸:

在具有排汽蜗壳的中压排汽缸内装有一道隔板套,隔板套内装有两级隔板,(#1机排汽缸前端垂直法兰和高中压外缸中压端相连,组成整个高中压汽缸)。

排汽缸为向上排汽,有二只排汽口和中低压联通管相接,把中压排汽送到低压缸,为了提高效率,中压排汽口部分装有导流片,汽缸下半的二只抽汽口,接到#3低压加热器。

2.2.1.4中低压连通管:

中低压连通管是将中压缸作功的蒸汽由向上排汽的二个排汽口直接将蒸汽输送到低压内缸,以便在低压缸内继续作功。

由于高中压缸与低压外缸都设有独立的死点,因此,中低压连通管设计成柔性结构,以便吸收热位移的巨大推力的影响。

低压蒸汽容积流量很大,为此采用二组轴向排汽管,以便减低过大的流速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连通管采用平衡波纹管组形式,每组管件设有4根轴向压杆来承受巨大的推力,不致使该力直接作用到汽缸上。

由于连通管与低压部分连通,既要考虑与外缸结合的严密性,又要考虑与内缸接口的配合,以及低压内外缸之间的热胀,因此,在垂直段低压外缸进汽前亦设置一组柔性波纹管组,予以补偿。

鉴于中低压连通管体积庞大,标高位置最高,因此,在检修组装时应予以足够重视,否则会产生局部泄漏,尤其在启动时,由于热位移及推力变化剧烈,导致泄漏空气致使真空拉不高,使波纹管受到损伤或破坏。

凡装拆波纹管组时,必须将4根压杆调整螺母拧紧后,才能起吊。

2.2.1.5低压汽缸

低压汽缸为双流式,分为内、外缸,外缸壳体系钢板焊接,为运输、制造方便,在轴向分成三段,然后在现场组装连接,三段除用法兰螺栓连接外,在调正中心及定位后在连接法兰的外壁封焊,以保证汽缸的严密性。

低压外缸是按径向扩压原理设计,其排汽经特殊的导流装置将蒸汽引入凝汽器,以降低乏汽阻力损失。

低压外缸的搁脚座落在汽缸台板上,外缸与两轴承的中心借助于下半的垂直键来保证,外缸的死点是由靠近中轴承座端的台板上的横向键来定位。

低压通流部分设置二段回热抽汽,其中一级低压回热抽汽管直接与内置式加热器连接,即不设抽汽逆止门,也不装电动闸门,另一级低压回热抽汽管经外缸接至凝汽器接颈,再穿出经电动闸阀与#2低压加热器连通。

低压内缸为铸焊结构,内缸以搁脚横键与外缸定位,内缸两侧搁脚支撑在外缸内侧的台板上。

低压缸与凝汽器是刚性连接,而凝汽器下部用弹簧支撑,因此,机组在运行时不会因真空影响而增加外缸或台板的承载。

2.2.2汽缸的解体

2.2.2.1拆卸

2.2.2.1.1吊去罩壳。

2.2.2.1.2当高压外缸进汽室处内壁温度降至室温加130℃以下时,拆去保温层。

2.2.2.1.3拆中低压联通管并灌水检查泄漏情况,步骤如下:

2.2.2.1.3.1清理保温材料后,拆除联通管与中、低压外缸联接的法兰螺栓。

2.2.2.1.3.2打开低压缸上的安全门(防爆门),拆开低压内缸与联通管联接的法兰螺栓。

2.2.2.1.3.3吊出中低压联通管,立即用专用堵板将中压缸排汽口和低压缸进汽口堵好,以防冷空气和杂物进入汽缸内。

2.2.2.1.3.4将低压联通管翻转,清除伸缩节和焊缝处的保温材料,并进行灌水检查。

2.2.2.1.4拆高中压导汽管,步骤如下:

2.2.2.1.4.1清理保温材料后,当高压内上缸外壁(调节级处)温度降至室温加80℃以下时,拆除各导汽管两头的法兰联接螺栓。

2.2.2.1.4.2拆除导汽管上夹层加热管。

2.2.2.1.4.3在桥式起重机吊钩上另挂一只电动葫芦,吊出四根导汽管。

2.2.2.1.4.4吊出导汽管后,立即用堵板将汽缸法兰口堵好,以防冷空气进入。

2.2.2.1.5高中压外缸解体,步骤如下:

2.2.2.1.5.1当内上缸外壁(调节级处)温度降至室温加60℃以下时,拆除汽缸螺母。

2.2.2.1.5.2通知热工拆除固定内缸温度引出线的部件。

2.2.2.1.5.3拆除汽缸螺母上的封盖,清理、通顺汽缸螺栓加热孔。

2.2.2.1.5.4拔出汽缸水平面定位销。

2.2.2.1.5.5从汽缸中部垂弧最大处两侧对称依次向两头用电加热棒加热汽缸螺栓,螺栓受热后伸长,待螺母松动后,拆卸螺母(高中压缸左右各1只,共4只定位螺栓应首先拆除,拆除时切记托住或绑好螺栓,以防丝扣脱开时,螺栓脱落)。

加热时电流不可超限。

2.2.2.1.5.6拆卸并吊出前箱盖并用机布覆盖好。

2.2.2.1.5.7仔细检查汽缸水平中分面所有螺母、销钉已全部拆除,与上缸联接的所有部件脱开。

2.2.2.1.5.8事先对专用起吊工具进行检查,然后装好专用起吊工具。

在汽缸四角装上导杆并在其表面上油。

挂好起重工具,将桥式起重机对准中心。

2.2.2.1.5.9缓慢提升桥式起重机吊钩。

检查前、后、左、右钢丝绳张紧力是否均匀(若不均匀,则以移动桥式起重机或调整花兰螺丝等方法进行调整)。

2.2.2.1.5.10用支头螺栓顶起汽缸,并密切注意检查上、下缸平面离开情况,保持四角同时均匀顶起,至上下缸平面离开达10mm左右停止。

全面检查起重机和钢丝绳捆绑情况,确认无误后缓慢起吊。

2.2.2.1.5.11在整个起吊过程中由指定的专人指挥。

汽缸四角均应有人监视,监视人员应注意螺栓与螺孔有无卡涩及摩擦,检查汽缸四角起吊高度是否均匀,并扶稳汽缸。

如发现任一部位未跟随起重机吊钩上升或有其它不正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起吊,查明原因后方可重新起吊。

2.2.2.1.5.12外缸吊出后,放在预先指定的地方,地面垫上枕木。

当汽缸下落,起重机发生刹车失灵的意外时,起重机司机操作应立即改为向上提起,避免汽缸滑下而摔坏。

2.2.2.1.5.13高中压外缸吊出后,应立即用海绵团将下缸夹层的孔进行封堵,特别是有抽汽口和疏水口处。

旁站点S1

旁站点S-1

姓名

签名

日期

一级验收

二级验收

三级验收

监理

 

2.2.2.1.5.14检查汽缸平面漏汽痕迹并作记录。

见证点W1

见证点W-1

2.2.2.1.5.15检查好汽缸平面漏汽痕迹后,在双头螺栓旋入汽缸平面处根部浇注煤油,然后用紫铜棒在螺杆顶部作必要的敲击,并使用专用工具将双头螺栓旋出(边旋转边锤击顶部)。

2.2.2.1.5.16检查高压上外缸进汽插管上的密封环是否有变形、卡涩等现象,弹性是否良好。

2.2.2.1.6高中压隔板套、隔热罩、高压内缸及进汽室解体步骤如下:

2.2.2.1.6.1请热控人员拆除内缸上的热工元件。

2.2.2.1.6.2拆除各中分面螺母防松装置。

2.2.2.1.6.3拆去高压内缸法兰螺母(方法同外缸)及各隔板套、隔热罩中分面螺栓。

2.2.2.1.6.4分别吊出上隔热罩、上隔板套、高压上内缸。

2.2.2.1.6.5检查高压进汽室上的进汽管密封环是否有变形、卡涩等现象,弹性是否良好。

拆除高压进汽室中分面螺丝,吊出上半进汽室并用胶布将进汽喷嘴可靠封堵。

2.2.2.1.6.6拆除高中压前、后汽封套中分面螺丝,吊出上半高中压前、后汽封套。

旁站点S2

旁站点W-1

2.2.2.1.6.7检查高中压内缸、前汽封套、进汽室及各隔板(套)水平中分面漏汽痕迹并作好记录。

见证点W2

见证点W-2

2.2.2.1.6.8拆除、清理内缸双头螺栓(工艺方法同外缸)。

2.2.2.1.6.9测量通流部分间隙。

见证点W3

见证点W-3

2.2.2.1.6.10请热工拆除下缸的热控元件。

2.2.2.1.6.11在转子有关工作结束后,吊出转子、下隔板,检查各汽封磨损情况。

拆除高压下内缸疏水管后,吊出高中压下半汽封套、下进汽室、下内缸、下隔板套、下隔热罩,并检查进汽室、隔热套进汽管上的密封环上是否正常,用胶布将进汽喷嘴可靠封堵。

2.2.2.1.6.12下外缸抽汽孔、疏水孔等装上堵板。

2.2.2.1.7低压缸解体,步骤如下:

2.2.2.1.7.1拆除外缸上的喷水管接头、法兰;

拔出定位销,拆除外缸法兰螺栓上的螺母。

2.2.2.1.7.2吊出低压外缸,检查汽缸结合面漏汽情况,并做好记录。

2.2.2.1.7.3拆除低压内缸分流环处两侧盖板后,拆除内缸及两只隔板套结合面螺栓,吊出上隔板套及低压上内缸。

检查结合面漏汽情况,并做好记录。

见证点W4

见证点W-4

2.2.2.1.7.4测量低压通流部分间隙。

见证点W-5

见证点W5

2.2.2.1.7.5在低压转子吊出后,检查汽封磨损情况并做好记录。

2.2.2.1.7.6吊出下隔板、隔板套、分流环。

2.2.2.1.7.7g将下缸抽汽孔可靠封堵。

2.2.2.1.8翻上缸,方法如下:

2.2.2.1.8.1一般用桥式起重机双钩翻缸,翻缸时,钢丝绳吊在汽缸外缘的吊攀上。

起重机找正后,大钩先起吊约10mm,再起吊小钩。

使汽缸离开枕木少许。

然后全面检查所有吊具,确信无问题后,继续起吊大钩。

吊起高度应保证小钩松开后,汽缸不碰地。

逐渐松下小钩,使汽缸的全部重量由大钩来承担。

2.2.2.1.8.2松小钩,取下钢丝绳,将汽缸转180°

,再将钢丝绳子挂到小钩上,并吊紧钢丝绳,再将大钩缓慢松下(必要时适当提高小钩),直到汽缸盖水平后,用枕木垫实,放稳后就可松下两钩。

2.2.2.1.8.3上缸翻过来后拆除各道隔板(套)、汽封套上的压板,吊出各道隔板(套)、汽封套。

2.2.2.1.8.4全部解体后,从各道隔板及汽封套中拆下汽封块进行清理、检查。

旁站点S3

2.2.3汽缸的清理检查

2.2.3.1清理检查汽缸结合面,测量汽缸中分面纵、横水平。

见证点W6

见证点W-6

2.2.3.2用砂纸内垫以木块清理高、中压汽缸平面的涂料及氧化物。

低压缸平面的涂料可用铲刀铲除,再用汽油和废布或棉纱擦清。

2.2.3.3测量汽缸水平,方法为:

2.2.3.3.1将上次大修时作好的永久性标记处清理干净,放上0.01/1000或0.02/1000mm可调水平仪直接测量(横向水平的测量,有条件时可用长的平尺搁在两侧水平结合面上,再将水平仪放在平尺中央测量)。

2.2.3.3.2将水平仪调转180°

放在原位测量两次,数值取两次代数和的平均值。

2.2.3.4汽缸结合面及内壁的检查,方法为:

2.2.3.4.1汽缸结合面及内壁清理干净后,先用4~6倍放大镜检查,如发现问题,再用着色法或酸洗法检查。

检查的重点应放在进汽室处、汽缸截面变化较大处、抽汽及疏水孔处、汽缸法兰与缸壁接触处、汽缸法兰螺栓孔周围以及原补焊区。

2.2.3.4.2如有必要,对汽缸外壁进行检查时应去除保温材料。

若检查部位是非加工面时,应用砂轮打磨。

以10%~15%硝酸水溶液浸(或用着色法)后,再用4~6倍放大镜检查。

2.2.3.4.3如发现裂纹,应检查其深度。

汽缸结合面的裂纹深度可用超声波探伤仪测定;

汽缸内外壁裂纹的深度一般用钻孔法,即用Φ6mm左右的钻头在裂纹中间向下钻,每钻一定深度(约5mm),检查一下裂纹走向,直到钻至无裂纹痕迹为止。

(但有时裂纹太深,可能会钻穿汽缸,或会影响汽缸强度时,应停止钻孔,进行补焊处理)。

2.2.3.4.4当裂纹深度不影响汽缸强度(不超过汽缸厚度1/3)时,可进行打磨处理,而不必进行补焊。

但打磨必须保证将裂纹全部去除且打磨面过度圆滑。

中等程度可用喷镀(或电刷镀)法,然后磨平、磨光即可。

2.2.3.4.5如裂纹较深,必须进行补焊,再磨平、磨光。

补焊前先用Φ8mm钻头在裂纹两终端打止裂孔。

然后开V型坡口,V型坡口应尽量开的窄一些,但坡口型式必须符合焊接要求,且保证底部过度圆滑。

为防止汽缸变形,一般可采用冷焊法,焊一层锤击一层,消除焊接应力,并消除表面氧化物、焊渣。

焊接前后必须进行热处理,并应严格遵守焊接工艺。

2.2.3.5清理检查隔板(隔板套)、轴封套洼窝和汽缸螺母支承面:

2.2.3.5.1用砂纸清理汽缸、隔板(套)和轴封套洼窝槽,并作检查。

2.2.3.5.2汽缸螺孔上螺母支承面处清理干净,修整毛刺,并用小圆平板检查接触情况。

2.2.3.6清理、检查、整修汽缸螺栓、螺母:

2.2.3.6.1用钢丝刷将汽缸螺栓、螺母的螺纹部分清刷干净。

2.2.3.6.2仔细检查螺栓螺纹,如有碰伤或毛刺可用三角油石或细锉刀修整。

然后用螺母检查,螺母上可涂少许机械油或黄油后旋入螺栓,继续作必要修整,直到能轻松拧到底为止(汽缸上内螺纹也应用螺栓对号拧入进行检查)。

如螺母与螺栓配合较紧而螺纹上无毛刺时,可用细研磨膏作必要研磨,然后用煤油洗净。

2.2.3.6.3对于大于等于M32的高温螺栓,大修时应进行如下检查:

2.2.3.6.3.1100%无损探伤;

2.2.3.6.3.2100%硬度检查;

2.2.3.6.3.3对硬度不合格的螺栓进行金相检查,必要时做冲击韧性抽查;

2.2.3.6.4大修中更换大于等于M32的高温螺栓,应进行如下检查:

2.2.3.6.4.1螺栓表面应光洁、平滑,不应有凹痕、裂纹、锈蚀毛刺和其他引起应力集中的缺陷;

2.2.3.6.4.2100%光谱检查;

2.2.3.6.4.3100%硬度检查;

2.2.3.6.4.4100%无损探伤检查;

2.2.3.6.4.520CrMo1VnbTiB钢金相抽查。

2.2.3.6.5测量汽缸螺栓蠕伸(在高中压缸高温区域内选4只螺栓,作监视件),将螺栓两端面各车一个相互平行的小平面,作好测量点标记,在此标记内用专用测蠕变的千分卡,精确测量螺栓长度,作好记录,并将所测数据与原始长度作比较,计算蠕伸值。

2.2.3.6.6检查汽缸螺栓球面垫片有无毛刺,并作必要的修整。

2.2.3.6.7用二硫化钼粉仔细擦抹经清理、检查、整修后的螺栓、螺母的螺纹部分和垫片的接触平面,使表面呈银黑色光泽。

然后吹净,妥善保管待装。

2.2.3.7检查中压排汽缸及低压缸内部,步骤如下:

2.2.3.7.1检查中压排汽缸撑筋及低压外缸导流板、撑筋有无裂纹,如开裂应焊接加固。

2.2.3.7.2检查、清理低压缸内喷水装置、管路及支架。

检查管路有无腐蚀,喷水孔有无阻塞,喷射方向是否正确。

2.2.3.7.3拆开低压缸向空排汽门的压紧圈和中间特制螺栓上的螺母,清理检查换上新的垫片。

停工待检点P1

停工待检P-1

2.2.4间隙的测量、调整

2.2.4.1将高中压内外缸、中压隔板套及低压内外缸法兰结合面清理干净,合空缸,用塞尺分别从法兰内外侧检查汽缸结合面间隙,然后吊出(在不紧螺栓和紧1/3螺栓时各测一遍)。

见证点W7

见证点W-7

2.2.4.2吊出下外缸内的零部件,用压缩空气吹净,并将汽缸内的各有关抽汽孔、疏水孔堵板全部拆除,全面清理、检查设备内部。

2.2.4.3将高压外缸进汽插管上的两只导向套分别向上拉到位,吊入下中压隔热罩、高压下内缸,再从汽缸中分面将有关孔堵死。

2.2.4.4在高、中、低压下隔板(套)槽靠近底销处放入硬度适中的肥皂块,吊入下隔板(套)测量下隔板(套)径向膨胀间隙(两侧用塞尺测量)。

2.2.4.5将高中压转子及低压转子分别吊入缸内,测量各汽封洼窝中心。

见证点W8

见证点W-8

2.2.4.6按对轮校两转子中心,并结合汽封洼窝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