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管理制度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44842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菌种管理制度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菌种管理制度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菌种管理制度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菌种管理制度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菌种管理制度Word下载.doc

《菌种管理制度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菌种管理制度Word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菌种管理制度Word下载.doc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年月日

1目的

规范检验室用菌种的保存、传代、使用及销毁等工作的管理,以确保菌种和检验人员的安全。

2范围

适用于质量部菌种的管理。

3责任人

3.1QC负责菌种的日常管理工作。

3.2QC主管负责对菌种使用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4内容

4.1菌种的定义

4.1.1标准菌种是指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提供的冷冻干燥菌。

4.1.2传代用菌种是指用标准菌种制备的采用特定保存方法长期固定保存的菌种,用于传代及制备工作用菌种。

4.1.3工作用菌种是指用标准菌种或传代用菌种接种至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基后,作为日常工作使用的菌种。

4.1.4菌种的代是指将其接种至新鲜培养基上或培养基内,每萌发一次即为一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如无特殊说明)一般为第0代。

4.2菌种的购买

微生物检验员根据检验需要量,提出购买计划,填写《采购申请单》,报质量部部长、管理者代表及副总审核,经总经理批准,由物流部购买。

4.3菌种的接收

4.3.1菌种买回后,由微生物检验员负责与物流部交接,检查其名称和数量是否与采购申请一致,包装是否完好、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清晰、文字完整、易于辨认。

页数

2/4

4.3.2将菌种的所有信息填写在《菌种接收记录》上,内容包括名称、数量、编号、代数、来源、接收人、接收日期等。

4.4菌种的贮存

4.4.1标准菌种保存在-20℃的冰箱中,2年内使用即可(或者按照说明书要求贮存)。

4.4.2传代菌种采用甘油冷冻管保藏法或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保存在-20℃的冰箱中,1年内使用即可。

4.4.3工作用菌种采用斜面低温保存法,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待菌生长充分后,转移至2~8℃冰箱保存,一个月内有效。

4.4.4上述所有菌种均需要填写相应的保存台账及取用记录。

4.5菌种的使用

从标准菌种复苏、确认、传代一直到工作菌种的使用都应有记录,且菌种的使用一般不能超过5代。

4.5.1菌种复苏

将标准菌种(干粉以1ml无菌氯化钠完全溶解后)转种至对应培养基上复苏(选用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参考《2015版药典》通则1105,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转种至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培养温度30-35℃,培养时间18-24h;

白色念珠菌转种至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培养温度20-25℃,培养时间2-3天;

黑曲霉转种至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培养温度20-25℃,培养时间5-7天)。

4.5.2菌种确认

4.5.2.1菌种以液体培养基复苏:

用接种环挑取1-2环培养物至洁净的载玻片上,不需要涂布开,空气中自然干燥样品液;

菌种以固体培养基复苏:

用接种环挑取1环蒸馏水至洁净的载玻片上,挑取一个单菌落与蒸馏水混合均匀,尽可能均匀的涂布载玻片上,且不要太厚,空气中自然干燥样品液。

4.5.2.2涂布经火焰固定,加结晶紫溶液,染色1分钟,水洗。

4.5.2.3加碘液,染色1分钟,水洗。

4.5.2.4加脱色液,不时摇动载玻片10-30秒,至无紫色脱落为止,水洗。

3/4

4.5.2.5加复染液,染色1分钟,水洗。

4.5.2.6在显微镜下观察菌落颜色及形态,革兰式阳性菌呈暗紫色至紫色;

革兰式阴性菌呈红色至淡紫色

4.5.3菌种传代

将复苏后的菌种在对应培养基斜面上划线分离,培养得到单一菌落。

并填写菌种传代记录。

4.5.4菌种保存

挑选上述传代培养后平板上的纯菌落加至无菌纯化水中制成菌悬液,调整菌液浓度,使其等同于10号比浊管(配制:

10ml1.175%BaCl2与90ml1%H2SO4混合摇匀),加入等体积的20%甘油,摇匀,加塞;

或将上述传代培养后平板上的纯菌落穿刺接种于对应培养基中,以已灭菌的液体石蜡覆盖,加塞。

于-20℃冰箱中低温保存,有效期为一年。

并填写菌种保存台账。

4.5.5菌种使用

菌种使用时填写菌种使用记录,并写明菌种使用目的。

4.6菌种的编号

采用字母加数字表示:

英文缩写字母—代次—传代日期—顺序号

4.6.1菌种的英文缩写字母:

大肠埃希菌(E.c)、金黄色葡萄球菌(S.a)、铜绿假单胞菌(P.a)、枯草芽孢杆菌(B.s)、白色念珠菌(C.a)、黑曲霉(A.n)

4.6.2代数用字母加数字表示:

传代菌种用G表示,如G2表示传代菌种第2代;

W3表示工作菌种第3代。

4.6.3传代日期用6位数字表示:

如2016年1月1日表示为160101。

4.6.4例:

2016年1月1日传代的第一支传代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种(代数为2代)的编号为S.a—G2—160101—01。

4.7标准菌种—传代菌种—工作菌种示意图

页数

4/4

⊙⊙标准菌种复苏

⊙⊙⊙⊙⊙传代菌种(G2)

⊙⊙工作菌种(W3)

⊙⊙传代菌种(G3)注:

待G2使用到最后一支时,可将最后一支继续传代,作为传代菌种保存使用

4.8菌种的销毁

4.8.1以下情况的菌种或培养物或被污染的器具等,必须采用121℃,30分钟湿热灭活处理:

4.8.1.1新一代菌种制备成功后的上一代菌种;

4.8.1.2使用完后的菌种和带有菌种的器具和培养物;

4.8.1.3超过有效期的菌种;

4.8.1.4凡存在被污染、变异、可疑等异常情况的菌种;

4.8.1.5其他应废弃的菌种。

4.8.2废弃菌种的销毁需填写《销毁申请与记录》,经批准后进行灭活处理,过程需有QA在场检测,并填写菌种销毁记录。

5相关文件

5.1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

5.2培养基适用性检查作业指导书

6相关记录

6.1菌种接收记录

6.2菌种传代记录

6.3菌种保存台账

6.4菌种使用记录

6.5《销毁申请与记录》

6.6菌种销毁记录

修订号:

第次      修改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