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11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485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11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11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11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11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11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11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11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11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11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11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11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11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11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11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11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11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11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11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11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11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11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Word下载.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11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11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11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Word下载.docx

在a电极溶液中的H+获得电子,变为H2逸出,附近溶液中OH-增多阴极产生NaOH,在阳极b电极上溶液中阴离子Cl-失去电子变为Cl2,Cl2与溶液中的NaOH发生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B正确;

电解时阴离子OH-向阳极移动,即由a极向b极移动,C错误;

实验③电压高,电流大,反应速率快,反应产生的氯气未能与NaOH溶液反应,就会从溶液中逸出,所以不能采用该电压制备NaClO,D正确。

3.(2019·

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期中)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d为锌块,铁片不易被腐蚀

B.d为锌块,铁片上电极反应为2H++2e-===H2↑

C.d为石墨,铁片腐蚀加快

D.d为石墨,石墨上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答案 B

解析 若d为锌块,由于金属活动性:

Zn>

Fe,Zn为原电池的负极,Fe为正极,首先被腐蚀的是Zn,铁得到保护,铁片不易被腐蚀,A正确;

d为锌块,由于电解质为中性环境,发生的是吸氧腐蚀,在铁片上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B错误;

铁、石墨及海水构成原电池,比没有形成原电池时的速率快,C正确;

d为石墨(正极),由于是中性电解质,所以发生的是吸氧腐蚀,石墨上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D正确。

4.(2019·

贵州重点中学高考教学质量测评)某实验小组用石墨作电极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观察到:

a、d处试纸变蓝;

b处变红,并局部褪色;

c处无明显变化。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极为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e-===H2↑

B.b极为阳极,涉及的反应有2Cl--e-===Cl2↑、Cl2+H2OHCl+HClO

C.电解过程中,电子流向:

电源负极→a→c→d→b→电源正极

D.若将铁丝改成铜丝,其余条件相同,电解一段时间后,能发现c处附近变蓝

解析 a极连接电源负极为阴极,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得电子产生氢气,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e-===H2↑,A正确;

b极连接电源的正极为阳极,溶液中氯离子失电子产生氯气,且产生的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涉及的反应有2Cl--2e-===Cl2↑、Cl2+H2OHCl+HClO,B正确;

电解过程中,电子流向:

电源负极→a、c→d、b→电源正极,C错误;

c处为阳极,若将铁丝改成铜丝,铜失电子产生铜离子,其余条件相同,电解一段时间后,能发现c处附近变蓝,D正确。

5.(2019·

广东重点中学高三期末联考)乙醛酸

(HOOC—CHO)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

工业上用“双极室成对电解法”生产乙醛酸,原理如图所示,该装置中阴、阳两极为惰性电极,两极室均可产生乙醛酸,其中乙二醛与M电极的产物反应生成乙醛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B.每得到1mol乙醛酸将有2molH+从右室迁移到左室

C.N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HOOC—COOH-2e-+2H+===HOOC—CHO+H2O

D.每消耗0.1mol乙二醛在M电极生成2.24L气体(标准状况)

答案 D

解析 根据质子的移动方向,确定M电极是阳极,M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故A错误;

2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则电池中转移2mol电子,根据电极反应式HOOC—COOH+2e-+2H+===HOOC—CHO+H2O,可知N极生成1mol乙醛酸,由于两极均有乙醛酸生成,所以生成的乙醛酸为2mol,故B、C错误;

由左极室发生反应:

2Cl--2e-===Cl2↑、Cl2+OHC—CHO+H2O===2Cl-+OHC—COOH+2H+可知,每消耗0.1mol乙二醛转移电子0.2mol,M电极上所得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故D正确。

6.(2019·

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期末考试)已知:

锂硫电池的总反应为2Li+xS===Li2Sx。

以锂硫电池为电源,通过电解含(NH4)2SO4的废水制备硫酸和化肥的示意图如图(不考虑其他杂质离子的反应)。

A.b为电源的正极

B.每消耗32g硫,理论上导线中一定通过2mole-

C.SO

通过阴膜由原料室移向M室

D.N室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解析 由题图可知M室会生成硫酸,原料室中的SO

通过阴膜进入M室,所以在M室电极上OH-放电,所以该电极为阳极,因此b极为负极,故A错误;

根据电池的总反应式2Li+xS===Li2Sx,每消耗32xg硫,理论上导线中一定通过2mole-,故B错误;

SO

为阴离子,阴离子能通过阴膜移向M室,与氢离子结合得到硫酸,故C正确;

N室中氢离子放电,所以电极反应为2H++2e-===H2↑,故D错误。

7.(2019·

西安五校高三联考)重铬酸钾(K2Cr2O7)具有强氧化性,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制革、印染、电镀等工业。

以铬酸钾(K2CrO4)和氢氧化钾为原料,用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水溶液中存在平衡:

2CrO

+2H+Cr2O

+H2O。

A.气体甲和乙分别为O2和H2

B.该装置中阴极区的pH减小

C.Fe电极反应式4OH--4e-===O2↑+2H2O

D.当铬酸钾的转化率达到80%时,右池中

解析 根据制备原理,可知右池中应产生H+,使2CrO

+H2O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rO

转化为Cr2O

,则右池中C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2H2O-4e-===O2↑+4H+,气体乙为O2,左池中Fe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2H2O+2e-===H2↑+2OH-,气体甲为H2,A、C项错误;

根据阴极反应式可知,该装置中阴极区c(OH-)增大,pH增大,B项错误;

设开始时K2CrO4的物质的量是amol,根据题意列出三段式:

      2CrO

+H2O

a0

0.8a0.4a

0.2a0.4a

则阳极区n(K)=(0.2a×

2+0.4a×

2)mol=1.2amol,n(Cr)=amol,

,D项正确。

8.(2019·

北京海淀高三期末)家用暖气片大多用低碳钢材料制成,一旦生锈不仅影响美观,也会造成安全隐患。

下列防止生锈的方法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

A.在暖气片表面镀锡

B.在暖气片表面涂漆

C.在暖气片表面涂铝粉

D.非供暖期在暖气内充满弱碱性的无氧水

答案 A

解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铁比锡活泼,一旦破损后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加速铁的腐蚀,存在安全隐患,故A符合题意;

表面涂漆,避免铁与空气接触,可以防止铁生锈,不存在安全隐患,故B不符合题意;

铝比铁活泼,保护铁不生锈,对铁起保护作用,不存在安全隐患,故C不符合题意;

充满弱碱性的无氧水,避免构成原电池,保护铁不生锈,不存在安全隐患,故D不符合题意。

9.(2019·

广东揭阳高三期末)电解Na2SO4溶液产生H2SO4和烧碱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阴极和阳极均为惰性电极。

测得同温同压下,气体甲与气体乙的体积比约为1∶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说明:

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  )

A.产物丁为H2SO4

B.a电极反应式:

2H2O+2e-===H2↑+2OH-

C.离子交换膜d为阳离子交换膜

D.每转移0.2mol电子,产生1.12L气体甲

解析 电解硫酸钠溶液时,阳极上生成氧气,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阴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测得同温同压下,气体甲与气体乙的体积比约为1∶2,则甲是氧气、乙是氢气,则a是阳极、b是阴极,阳极区域生成产物丙为硫酸、阴极区域生成产物丁为NaOH,故A、B错误;

产物丁是NaOH,则离子交换膜d是阳离子交换膜,故C正确;

温度和压强未知,无法确定气体摩尔体积,则无法计算氧气体积,故D错误。

10.(2019·

全国卷Ⅰ考试大纲调研卷

(二))全世界每年钢铁因锈蚀造成大量的损失。

某城市拟用如图所示方法保护埋在酸性土壤中的钢质管道,使其免受腐蚀。

关于此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土壤中的钢铁易被腐蚀是因为在潮湿的土壤中形成了原电池

B.金属棒X的材料应该是比镁活泼的金属

C.金属棒X上发生反应:

M-ne-===Mn+

D.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解析 钢铁在潮湿的酸性土壤中能形成原电池因而易发生电化学腐蚀,金属铁是负极,易被腐蚀,A正确;

金属棒X的材料若是比镁活泼的金属钾、钙、钠时,能和水之间发生剧烈的反应,它们不能做电极材料,B错误;

金属棒X极的活泼性强于金属铁,作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C正确;

原电池的负极被腐蚀,正极被保护的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正确。

11.(2019·

资阳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在电镀车间的含铬酸性废水中,铬的存在形式有Cr(Ⅵ)和Cr(Ⅲ)两种,其中以Cr(Ⅵ)的毒性最大。

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原理如图所示,铬最终以Cr(OH)3沉淀除去。

A.Fe为阳极,反应为Fe-2e-===Fe2+

B.阴极反应为Cr2O

+7H2O+6e-===2Cr(OH)3↓+8OH-

C.阳极每转移3mol电子,可处理Cr(Ⅵ)物质的量为1mol

D.离子交换膜为质子交换膜,只允许H+穿过

解析 Fe棒与电源正极相连,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A正确;

Cr2O

在阳极区被Fe2+还原为Cr3+,阴极上水放电生成氢气和OH-,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故B错误;

阳极每转移3mol电子,有1.5molFe2+生成,由Cr2O

~6Fe2+,1.5molFe2+还原0.25molCr2O

,即可处理Cr(Ⅵ)物质的量为0.5mol,故C错误;

在阳极区与Fe2+反应生成Cr3+和Fe3+,阴极区水放电生成氢气和OH-,Cr3+和Fe3+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区,与OH-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该离子交换膜不是质子交换膜而是阳离子交换膜,故D错误。

12.(2019·

江西宜春高三期末)现以CO、O2、熔融盐Z(Na2CO3)组成的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处理CO同时制备N2O5,装置如图所示,其中Y为CO2。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若甲池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2.24L,则乙池中产生氢气0.2mol

B.石墨Ⅰ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乙池中左端Pt极电极反应式:

N2O4-2e-+2H2O===2N2O5+4H+

D.甲池中的CO

向石墨Ⅰ极移动

解析 根据装置图,甲池为燃料电池,乙池为电解池,通CO一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O-2e-+CO

===2CO2,通O2一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

,乙池左端Pt连接电源的正极,即左端Pt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N2O4+2HNO3-2e-===2N2O5+2H+,乙池右端Pt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C错误。

13.(2019·

成都市高三诊断)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对桥体钢构件采用了多种防腐方法。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防腐原理主要是避免发生反应:

2Fe+O2+2H2O===2Fe(OH)2

B.钢构件表面喷涂环氧树脂涂层,是为了隔绝空气、水等防止形成原电池

C.采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时需外接镁、锌等作辅助阳极

D.钢构件可采用不锈钢材料以减缓电化学腐蚀

解析 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时需外接镁、锌等作辅助阳极,C项错误。

14.(2019·

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期末考试)在500mL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

)=6mol/L,用石墨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mol

B.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98g的Cu(OH)2可恢复为原溶液

C.原混合溶液中c(K+)=4mol/L

D.电解后溶液中c(H+)=2mol/L

解析 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n(O2)=

=1mol,阳极发生4OH--4e-===O2↑+2H2O,生成1mol氧气转移4mol电子,阴极发生Cu2++2e-===Cu、2H++2e-===H2↑,生成1mol氢气,转移2mol电子,因此还要转移2mol电子生成1mol铜,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A错误;

根据电解原理和原子守恒,溶液中减少的原子有铜、氧、氢,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Cu(OH)2,可恢复为原溶液,需要1molCu(OH)2,质量为98g,故B正确;

c(Cu2+)=

=2mol/L,由电荷守恒可知,原混合溶液中c(K+)为6mol/L-2mol/L×

2=2mol/L,故C错误;

电解后溶液中c(H+)为

=4mol/L,故D错误。

15.(2019·

山西孝义高三期末)深埋在潮湿土壤中的铁管道,在硫酸盐还原菌作用下,能被硫酸根离子腐蚀,其电化学腐蚀原理如图所示。

A.铁管道发生的是吸氧腐蚀

B.输送暖气的管道也易发生此类腐蚀

C.这种情况下,土壤的pH增大

D.管道上刷富铜油漆可以延缓管道的腐蚀

解析 由图可知,负极反应为Fe-2e-===Fe2+,正极反应为SO

+5H2O+8e-===HS-+9OH-。

铁管道的腐蚀过程中,氧气并未参与反应,所以不是吸氧腐蚀,故A错误;

硫酸盐还原菌是蛋白质,在高温下易变性,失去催化效率,则输送暖气的管道不易发生此类腐蚀,故B错误;

由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可知,铁管道腐蚀过程中,OH-浓度增大,土壤pH增大,故C正确;

管道上刷富铜油漆,形成CuFe原电池,Fe作负极,可以加快管道的腐蚀,故D错误。

16.(2019·

安徽池州高三期末)工业上用Na2SO3溶液处理硫酸厂的废气SO2得NaHSO3溶液,然后用惰性电极电解NaHSO3废水(原理如图所示)使吸收液再生,两膜中间的Na+和HSO

可通过离子交换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HSO

通过C膜向左侧迁移,左侧电极室溶液pH增大

B.图中A连接电源的正极,B连接电源的负极

C.阳极反应为HSO

+H2O-2e-===SO

+3H+,阳极区溶液pH降低

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时,会有0.5mol的Na2SO3生成

解析 电解池中阴离子向阳极区移动,因此通电后中间隔室的HSO

通过D膜向右侧迁移,左侧阴极区氢离子放电,产生氢氧根离子,然后结合亚硫酸氢根离子生成亚硫酸根离子,所以阴极区溶液pH增大,A错误;

左侧氢离子放电,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所以A连接电源的负极,B连接电源的正极,B错误;

阳极区亚硫酸氢根离子失去电子生成硫酸,使溶液中c(H+)增大,所以阳极区溶液pH降低,C正确;

阴极区发生的总反应:

2HSO

+2e-===H2↑+2SO

,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时,会生成1mol的Na2SO3,D错误。

17.(2019·

湖南邵东创新实验学校高三月考)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000mL0.1mol/L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测得溶液的质量减少了9.8g。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

A.电解过程中流经外电路的电子个数为0.2NA

B.在标准状况下,两极共产生4.48L气体

C.电解后溶液的pH为1(溶液体积不变)

D.加入11.1gCu2(OH)2CO3可将溶液彻底复原

解析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000mL0.1mol·

L-1CuSO4溶液的阴极反应首先是Cu2++2e-===Cu,假设所有的铜离子0.1mol全部放电,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析出金属铜的质量为:

0.1mol×

64g/mol=6.4g,此时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为:

4OH--4e-===O2↑+2H2O,转移0.2mol电子时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是:

0.05mol×

32g/mol=1.6g,所以溶液质量减少总量为6.4g+1.6g=8g<

9.8g,接下来阴极放电的是氢离子,阳极仍是氢氧根离子放电,相当于此阶段电解水,还要电解掉水的质量为9.8g-8g=1.8g,电解掉这些水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所以整个过程转移电子的总量为0.4mol,个数为0.4NA,故A错误;

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为:

4OH--4e-===O2↑+2H2O,当转移0.4mol电子时,产生的氧气物质的量为0.1mol,即2.24L,阴极上产生氢气,2H++2e-===H2↑,当转移0.2mol电子时,产生的氢气物质的量为0.1mol,即2.24L,所以在标准状况下,两极共产生4.48L气体,故B正确;

电解过程中溶液中的氢离子减少了0.2mol,而氢氧根离子总共减少了0.4mol,所以最后溶液中c(H+)=0.2mol÷

1L=0.2mol/L,其pH<

1,故C错误;

加入11.1gCu2(OH)2CO3即0.05molCu2(OH)2CO3,相当于加入0.05molH2O和0.1molCuO,共8.9g,少于溶液质量减少的量,故D错误。

18.(2019·

北京高考节选)氢能源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能源之一,高纯氢的制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2)可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电解水制高纯氢,工作示意图如下。

通过控制开关连接K1或K2,可交替得到H2和O2。

①制H2时,连接________。

产生H2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改变开关连接方式,可得O2。

③结合①和②中电极3的电极反应式,说明电极3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①K1 2H2O+2e-===H2↑+2OH- 

③制H2时,电极3发生反应:

Ni(OH)2+OH--e-===NiOOH+H2O。

制O2时,上述电极反应逆向进行,使电极3得以循环使用

解析 

(2)①电解时,阴极产生H2,即电极1产生H2,此时开关连接K1,阴极H2O得电子生成H2,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

③连接K1时,电极3反应为Ni(OH)2-e-+OH-===NiOOH+H2O;

当连接K2制O2时,电极3反应为NiOOH+e-+H2O===Ni(OH)2+OH-。

由以上电极反应可看出,不同的连接方式,可使电极3循环使用。

19.(2019·

山东师大附中高三模拟)氯碱工业是以电解饱和食盐水为基础的基本化学工业。

下图是某氯碱工业生产原理示意图:

(1)A装置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

精制时,为除去食盐水中的Mg2+和Ca2+,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装置A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按上图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以节(电)能30%以上,且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所用的离子膜都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①图中Y是________(填化学式);

X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比较图示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a%与b%的大小:

__________。

③若用B装置作为A装置的辅助电源,每当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11.2L时,则B装置可向A装置提供的电量约为______________(一个e-的电量为1.60×

10-19C;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答案 

(1)NaOH溶液 Na2CO3溶液 

(2)2NaCl+2H2O

2NaOH+H2↑+Cl2↑ (3)①H2 2OH-+Cl2===ClO-+Cl-+H2O ②b%>a% ③1.93×

105C

解析 

(1)除去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即除去Mg2+用NaOH溶液,除去Ca2+用Na2CO3溶液。

(3)①装置A的右端产生NaOH溶液,说明右端电极是阴极,发生2H2O+2e-===H2↑+2OH-,因此Y是氢气,装置A的左端是阳极,发生2Cl--2e-===Cl2↑,X为Cl2,和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②装置B中通氧气的一极为正极,环境是NaOH,因此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产生NaOH,因此b%>

a%。

③两者装置通过的电量相等,即转移的电量是

×

6.02×

1023×

1.6×

10-19C≈1.93×

105C。

20.(2019·

湖北省鄂州市、黄冈市高三调研)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Ⅰ.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

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甲烷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墨(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标准状况下,有2.24L氧气参加反应,则乙装置中铁极上生成的气体体积为________L;

丙装置中阴极析出铜的质量为________g,一段时间后烧杯中c(Cu2+)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