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304山东省济南市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5069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304山东省济南市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304山东省济南市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304山东省济南市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304山东省济南市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304山东省济南市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考304山东省济南市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考304山东省济南市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考304山东省济南市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考304山东省济南市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考304山东省济南市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考304山东省济南市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考304山东省济南市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考304山东省济南市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考304山东省济南市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考304山东省济南市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考304山东省济南市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考304山东省济南市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考304山东省济南市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304山东省济南市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304山东省济南市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304山东省济南市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304山东省济南市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

C.在我们多数人已经过上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的情况下,中央对简朴生活的提倡,有助于我们校正生活的目标和质量。

D.一位文学家在研讨会上说,有无伟大、不朽的经典,可以说明一个民族是否成熟,也可以决定一个民族是不是在文化上先进。

二、(9分)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A.

B.

C.

D.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B.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欲呼张良与俱去

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君安与项伯有故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D.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此余之所得也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有相同意义的一项是(

A.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不如因而厚遇之

B.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其若是,孰能御之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D.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三、(1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姚夔,字大章,桐庐人。

孝子伯华孙也。

正统七年进士,乡、会试皆第一。

明年授吏科给事中,陈时政八事。

又言:

预备仓本振贫民。

而里甲虑贫者不能偿,辄德不报。

致称贷富室,倍称还之。

收获甫毕,遽至乏绝。

是贫民遇凶年饥,丰年亦饥也。

乞敕天下有司。

岁再发廪,必躬勘察,先给其最贫者。

帝立命行之。

景帝监国,诸大巨议劝即位,未决。

以问诸言官,夔曰:

朝廷任大臣,正为社稷计,何纷纷为?

议遂定。

景泰元年,超擢南京刑部右侍郎。

四年就改礼部,奉敕考察云南官吏。

天顺二年改吏部。

知府某以贪败,贿石亨求复,夔执不可,遂止。

七年代石瑁为礼部尚书。

成化二年,帝从尚书李宾言,令南畿及浙江、江西、福建诸生,纳米济荒得入监。

夔奏罢之。

四年以灾异屡见,疏请劝视经筵,裁决庶政。

亲君子,远小人,节用度。

且言:

今日能守成化初政足矣。

帝优旨答之。

他所请十事,皆立报可。

帝信番僧,有封法王、佛子者,服用僭拟无度。

奸人慕之,竞为其徒。

夔力谏,势稍减。

五年代崔恭为吏部尚书。

雨雪失时,陈时弊二十事。

七年加太子少保。

复偕臣陈二十八事,大要以绝求请,禁采办,恤军匠,减力役,抚流民,节冗费为急。

帝多采纳。

明年九月,南畿、浙江大水。

夔请命廷臣共求安民弭患之术。

每遇灾异,辄请帝振恤,忧形于色。

明年卒,赠少保,谥文敏。

夔才器宏远,表里洞达。

朝议未定者。

夔一言立决。

其在吏部,留意人才,不避亲故。

初,王翱为吏部,专抑南人,北人喜之。

至夔,颇右南人,论荐率能称职。

(《明史·

列传》六十五,原文有删减)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预备仓本振贫民

振;

教济

B.超擢南京刑部右侍郎

擢:

提拔

C.岁再发廪,必躬勘察发:

打开

D.他所请十事,皆立报可

报:

答谢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先给其最贫者

奸人慕之,竞为其徒

B.帝立命行之

夔奏罢之

C.知府某以贪败

四年以灾异屡见

D.大要以绝求……节冗费为急

王翱为吏部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姚夔才器宏远、立决朝议的一组是(

必躬勘察,先给其最贫者

贿石亨求复,夔执不可

朝廷任大臣,正为社稷计

夔请命延臣共求安民弭患之术

雨雪失时,陈时弊二十事

颇右南人,论荐率能称职

C.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夔考中进士之前,两级考试都是第一;

做吏科给事中后力陈时政,皇帝采纳并立刻命令施行。

B.在景帝登基与否的问题上,姚夔一言立决,决议才形成,他因此功劳被任命为南京刑部右侍郎。

C.姚夔为官刚正,阻止了贪官复职的企图,又上书请求停止了个别地区诸生通过缴纳钱财做官的做法。

D.王翱掌管吏部时专门打压南方人,到姚夔接掌吏部后,比较重视南方人,他推荐的人都能称职。

第卷(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4分)

(1)收获甫毕,遽至乏绝。

(4分)

(2)朝廷任大臣,正为社稷计,何纷纷为?

(5分)

(3)每遇灾异,辄请帝振恤,忧形于色。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5个小题,共10分)

(1)

,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2)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3)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

,宁移白首之心。

(王勃《滕王阁序》)

(4)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李白《将进酒》)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6)六朝旧事随流水,

(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五、12分

15.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

要求:

句式一致,语意相关,注意押韵。

过去的怎会重来/哪怕有一千个感慨/只是在心底的那片花园/还生长着彼时花开

一席童年已九霄云外/那些个顽皮和异想天开/那些个幼稚和天真无猜/留下了无名的小

坏和小小的可爱

一席青年已青春不在/

一席壮年已潇洒难待/那些个沉稳和坚定豪迈/那些个厚重和心窍全开/留下了优雅的风骨和壮士的情怀

彼时花开彼时花开/尽管时光不再岁月不再/在心底的那片秘密花园/花香如故温情常在

16.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为漫画拟一个标题(不得以无题为题)并揭示漫画寓意。

(3分)

17.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戒一段话。

今冬,雾霾肆虐神州大地。

要求: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

不少于50字。

六、(18分)

团队精神

(意)卡尔维诺

我停下来打量他们。

他们在干活,晚上,在一条冷僻的街上,在商店的门板上动手脚。

这是一块很重的门板:

他们正用一个铁门闩当杠杆,但是门板就是一动不动。

我当时正在闲荡,一个人,没什么特别的地方要去。

我就抓住那个门闩帮他们一把。

他们挪了点地方给我。

我们不是同时在使劲。

我就叫:

嗨,往上!

站我右边的人用他的肘子捅了捅我,低声说:

闭嘴!

你疯了!

你想叫他们听见吗?

我晃了晃我的脑袋,就好像是说我不过是说溜了嘴。

这事儿颇费了我们一点时间,大家都浑身是汗,但最后我们把门板支到足够一个人从下面钻进去的高度了。

我们互相看看,十分高兴。

然后我们就进去了。

他们让我提着一个口袋,其他人把东西拿过来放进去。

只要那些狗日的警察别出现!

他们说。

对!

我说,他们真是狗娘养的!

你没听见脚步声吗?

他们每隔几分钟就这么说一次。

我很仔细地听着,有点害怕。

不,不,不是他们!

我说。

那些家伙总在你最不希望他们出现的时候到来!

其中一个人说。

我晃了晃自己的脑袋。

把他们统统杀了,就行了。

我回答说。

然后他们派我出去一会,走到街角,看看有没有人过来。

我就去了。

外面,在街角,另有一人扶着墙,身子藏在门廊里,慢慢朝我移过来。

我就加入进去。

那头有声响,在那些商店边上。

我旁边的人跟我说。

我探头看了一下。

低下你的头,白痴.他们会看见我们,然后再次逃走的。

他嘘了一声。

我再看看。

我解释说,同时在墙边蹲了下来。

如果我们能不知不觉地包围他们,另一个说,我们就可以把他们活捉了。

他们没有很多人。

我们一阵一阵地移动,踮着脚,屏着气:

每隔几秒钟,我们就交换一下晶亮的眼神。

他们现在逃不掉了。

终于我们可以在现场捉拿他们了。

有人说。

是时候了。

不要脸的混蛋们,这样破店而入!

有人吼道。

混蛋,混蛋!

我重复,愤怒地。

他们派我到前面去看看。

我就又回到了店里。

他们现在不会发现我们的。

一个人一边说着,一边把一包东西从肩上甩过来。

快,另外有人说,让我们从后面出去!

这样我们就能在他们的鼻子底下溜走了。

我们的嘴上都挂着胜利者的微笑。

他们一定会倍感痛心的。

于是我们潜入商店后面。

我们再次愚弄了那帮白痴!

但是接着一个声音响起来:

站住,谁在那儿?

灯也亮了。

我们在一个什么东西后面蹲下来,脸色苍白,相互抓着手。

另外那些人进入了后面房间,没看见我们,过身去。

我们冲出去,发疯也似的逃了。

我们成功了!

我们大叫。

我绊了几次脚后,落在了后面。

我发现自己混在了追赶他们的队伍里。

快点,他们说,我们正赶上他们呢。

所有的人都在那条窄巷里奔跑,追赶他们。

这边跑,从那里包抄。

我们叫着,另外那人现在离得不远了,因此我们喊:

快快,他们跑不了啦。

我设法追上他们中的一个。

他说:

干得不坏,你逃出来了。

快,这边。

我们就可以甩掉他们了。

我就和他一起跑。

过了一会,我发现只剩下自己一个了,在一条弄堂里。

有人从街角那里跑过来,说:

快,这边,我看见他们了。

他们跑不远的。

我跟他跑了一阵。

然后我停了下来,大汗淋漓。

周围没人了,我再也听不见叫喊声。

我站着,两手插在口袋里,开始走,一个人,没什么特别要去的地方。

18.小说中我的身份有哪些变化?

闲荡者→(

)→告发者→(

)→(

)→()→闲荡者

19.小说情节简单,叙述也非常清晰,但读后却有一种强烈的荒诞感。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些情节与现实逻辑完全不符,请分条陈述。

20.小说开头说一个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要去,结尾又说一个人,没什么特别要去的地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请简要分析。

21.小说符号化的写作,几乎零度的情感和道德介入,使文本意义呈现多种可能性,每位读者都可能从中读出不同的理解。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6分)

七、(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2012年11月28日,江苏华西村华西村博物馆建成开馆,该馆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来,由1:

1复制的故宫太和殿、乾清官、东华门、角楼和红墙等仿古建筑组成。

复制名建筑之风,常见的操作是微缩复制,华西村财大气粗,原比例复制,对此网民纷纷感慨生猛。

注:

华西村被称为中国最富有的村庄。

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A(读音应次是lu

lol

lu。

B.烙涝二者音同;

C.粳泾二者音同;

D.剂霁二者音同)

2.D(A.像→相,B.蚂→马,C.刊→勘)3.

B(实足:

确实足数的,形容词,常跟年龄或数量词搭配;

十足,一是指十分充足,而是指成色纯;

震荡:

一是指震动,或是指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不平静;

二是多指局势、情况不稳定,不平静。

振荡:

一是指物体;

二是指电流的周期性变化。

从而:

表示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进而:

指继续往前或进一步)

4.C(A.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此处应用雪上加霜。

B.丁是丁,卯是卯:

形容对事情认真,一点儿也不含糊、不马虎。

属于感情色彩不合语境。

D.不忍卒读:

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此处应改为难以卒读之类的意思。

5.D(A.成分残缺;

B.句式杂糅;

C.搭配不当)

6.D

7.C8.C

9.D(报:

答复,回复)

10.B(都是第三人称代词,代事。

A项,指示代词,那些/人称代词,他们的;

C项,介词,因为/连词,因为;

D

项,动词,作为、当作/动词,掌管。

11.A(执表明姚夔正直不阿

主要说明姚夔心忧国事,共求与立决朝议有差距

主要说明姚夔为国无私选才)

12.B(因此功劳被任命为南京刑部右侍郎原文无据,因果关系不成立)

四、(24分)

13.

(1)百姓收获粮食刚刚结束,马上就到了困乏断粮的地步。

(甫遽乏绝三

个词语每个1分;

整体句意1

分)

(2)朝廷任命大臣,就是替(为了给也算对)

国家考虑的,为什么要议论纷纷呢?

(为计何…为,三个词语每个1

分;

整体句意

2

(3)每次遇到灾祸发生,姚夔就会请求皇帝赈灾抚恤,忧虑的神情在脸上表现

出来。

(振恤形,三个词语每个1分;

整体句意2分)

参考译文:

他是孝子姚伯华的孙子。

正统七年中进士,乡试、会试都是第一名。

第二年被任命为吏科给事中,上书陈述关于时政的八件事。

又说:

预备仓本来是赈济贫民的,而里甲担心贫民不能偿还,就隐藏不报。

致使贫民向富户借贷,加倍偿还。

百姓收获粮食刚刚结束,马上就到了困乏断粮的地步。

这样贫民碰上收成不好的年景闹饥荒,丰收的年景也闹饥荒。

请求陛下下令给天下的相关衙门。

每年两次打开粮仓放粮,一定要亲自勘察,先给那些最贫困的人。

皇帝立刻命令执行。

景帝监理国事,众大臣商议劝他即皇帝位,没有结果。

就拿这事询问负责监督进谏的官员们,姚夔说:

朝廷任命大臣,就是为了国家考虑的,为什么要议论纷纷呢?

计议于是就有了结果。

景泰元年,姚夔被破格提拔为南京刑部右侍郎。

景泰四年改任礼部,奉命令考察云南官吏。

天顺二年改任吏部。

有一个知府因为贪污败落,贿赂石亨请求复职,姚夔执意不许,这件事就停止了。

天顺七年,姚夔代替石瑁担任礼部尚书。

成化二年,皇帝听从尚书李宾的话,下令南京以及浙江、江西、福建的诸生缴纳米粮救济灾荒就可以进入国子监。

姚夔上奏停止了这件事。

成化四年,因为灾害怪异现象多次出现,姚夔上疏请求皇帝出席并勉励御前讲经的活动,裁决各种政务。

亲近君子,远离小人,节约费用。

今日能遵守成化初年的政策就够了。

皇帝褒美的圣旨答复他。

他所请求的十件事,都立即答复许可。

皇帝宠信番僧,番僧里有被封为法王、佛子的,服饰用具僭越了等级,没有限制。

狡诈不法的人羡慕他们,争着做他们的门徒。

姚夔极力劝谏,情况才渐渐好。

五年代替崔恭做吏部尚书。

雨雪失常,姚夔借机力陈时政弊端二十件事。

七年,被加封为太子少保。

姚夔又偕同臣上奏二十八件事,大体上是以杜绝请托,禁止采办,体恤士兵工匠,减少劳役,安抚流民,节省过多的费用作为紧急事务。

皇帝大多采纳。

第二年九月,南京、浙江发大水。

姚夔请求皇帝让朝廷大臣共同谋求安抚人民消除祸患的办法。

每次遇到灾祸发生,姚夔就会请求皇帝赈灾抚恤,忧虑的神情在脸上表现出来。

第二年,姚夔去世,朝廷赠予少保头衔,谥号为文敏。

姚夔才能远大,胸襟磊落。

朝廷商议没有决定的事情,姚夔一句话立即作出决断。

他在吏部的时候,留心人才,不可以避开亲戚朋友。

当初,王翱掌管吏部,专门压制南方人,北方人喜欢他。

等到姚夔掌管吏部时,很重视南方人,他评定推荐的人都能称职。

14.

(1)故不积跬步

别有幽愁暗恨生

(2)渺沧海之一粟

茕茕孑立(3)而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老当益壮

(4)虽九死其犹未悔

申之以孝悌之义

(5)朝如青丝暮成雪

黑云压城城欲摧(6)但寒烟衰草凝绿

揾英雄泪

本小题多写、少写、错写,均不得分;

如果考生全都答上,按照前五个小题批阅。

五、(12分)

15.参考示例:

那些个斗胆和举目天外,那些个狂想和热情澎湃,留下了甜蜜的忧伤和无悔的豪迈。

(句式1分,押韵1分,内容

2分,写出青年的特点)

16.标题:

节能减排从点滴做起。

(1

分。

只要符合画面内容即可得分。

寓意:

讽刺人们节能环保意识薄弱。

讽刺某些人只要求别人节能减排,自己却无动于衷。

讽刺某些人只说不做。

(寓意答出1条即可得2

分,意思对即可)

17.答案略。

正面描写1分,侧面描写1分,两种修辞手法各

1分,语句不通顺扣1分。

满分共5分。

六、(18分)

18.闲荡者→小偷→告发者(警察)→逃跑者(小偷)→追赶者(警察)→奔跑者(小偷、警察)→闲荡者

必须按照顺序;

错一处扣1分;

满分共4分。

19.我竟然能轻易被小偷们接纳,没有任何困难;

我竟然也能同时被警察们认可,没有任何疑问;

我竟然能自由地换警察和小偷的身份而没受到任何质疑;

我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令人无法理解的从容不迫,几乎没有什么害怕和恐惧。

回答出两条即得满分4分;

回答不在参考答案范围内,如符合要求也酌情给分。

20.前一句强调我孤独而茫然,不知生存的方向、意义和价值所在;

后一句写出了我分别加入不同团队却依然无法获得归属感,依旧孤独、茫然的状态,强化了主题。

结构上,后一句显然是对前一句的呼应和强化。

注:

内容上两点各1分;

结构上2分。

21.小说是对人类个体存在本质的描述;

孤独而茫然,无法把握存在的方向、意义和价值;

小说是通过孤独感描述个体与社会的疏离与断裂;

小说是对所谓社会组织的嘲弄和反讽,社会无法成为个体的归宿,更无法提供归属感;

人最大的孤独身份的虚无;

小说描述的是人找不到自我的无力感等等。

分析略。

只答出主题概括给3分,有对主题的解释和分析再给3分,需言之成理。

22.参考2013年高考阅卷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