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5231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6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天津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天津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天津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天津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天津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天津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天津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天津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天津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天津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天津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天津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天津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天津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天津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天津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天津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天津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天津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

《天津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

D.ab接PQ、cd接MN,Iab>

5.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

现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T的变化情况是

FN保持不变,FT不断增大

FN不断增大,FT不断减小

C.FN保持不变,FT先增大后减小

FN不断场大,FT先减小后增大

6.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固定在图中P、Q两点,MN为PQ连线的中垂线,交PQ于O点,A点为MN上的一点。

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q,从A点由静止释放,只在静电力作用下运动.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则

A.q由A向O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B.q由A向O运动的过程电势能逐渐减小

C.q运动到O点时的动能最大

o.q运动到O点时电势能为零

7.7.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平衡位置相距9m的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该波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8.固定的半圆形玻璃砖的横截面如图.O点为圆心,OO’为直径MN的垂线。

足够大的光屏PQ紧靠玻瑞砖右侧且垂直于MN.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O点,入射光线与OO’夹角θ较小时,光屏NQ区城出现两个光斑·

逐渐增大θ角.当θ=α时,光屏NQ区城A光的光斑消失,继续增大θ角,当θ=β时,光屏NQ区域B光的光斑消失,则

A.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大

B.A光在玻璃砖中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

C.α<

θ<

β时,光屏上只有1个光斑

D.β<

π/2时,光屏上只有1个光斑

第二卷

9

(1)“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卫星相继完成了对月球的环月飞行,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的第一阶段己经完成。

设“嫦娥二号”卫星环绕月球的运动为匀速圆周运动,它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己知月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卫星绕月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线速度v=

(2)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①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木块上

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盆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②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木块和木块上硅码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于)

③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图中甲、乙两条直线·

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甲m乙μ甲μ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要测绘一个标有“3V,0.6W”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灯泡两端的电压需要由,零逐渐增加到3V,并便于操作。

已选用的器材有:

电池组(电动势为4.5V,内阻约1Ω):

电流表(量程为0~250mA.内阻约5Ω);

电压表(量程为0~3V.内限约3kΩ):

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1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应选下列中的(填字母代号)。

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额定电流1A)

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750Ω,额定电流0.3A)

2实验的电路图应选用下列的图(填字母代号)。

3实脸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如果将这个小灯泡接到电动势为1.5V,内阻为50Ω的电源两端,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_W。

10.(16分)质量为m=4kg的小物块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A点,现用F=10N的水平恒力拉动物块一段时间后撤去,物块继续滑动一段位移停在B点,A、B两点相距x=20m,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m/s2,,求:

(l)物块在力F作用过程发生位移xl的大小:

(2)撤去力F后物块继续滑动的时间t。

11.(18分)一圆筒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其圆心为O。

筒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圆筒下面有相距为d的平行金属板M、N,其中M板带正电荷.N板带等量负电荷。

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自M板边缘的P处由静止释放,经N板的小孔S以速度v沿半径SO方向射入磁场中.粒子与圈筒发生两次碰撞后仍从S孔射出,设粒子与圆筒碰撞过程中没有动能损失,且电荷量保持不变,在不计重力的情况下,求:

(1)M、N间电场强度E的大小;

(2)圆筒的半径R:

(3)保持M、N间电场强度E不变,仅将M板向上平移2/3d,粒子仍从M板边缘的P处由静止释放粒子自进入圆筒至从S孔射出期间,与圆筒的碰撞次数n。

12.(20分)超导现象是20世纪人类重大发现之一,日前我国己研制出世界传输电流最

大的高温超导电缆并成功示范运行。

(l)超导体在温度特别低时电阻可以降到几乎为零,这种性质可以通过实验研究.将一个闭合超导金属圈环水平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垂直于圈环平面向上,逐渐降低温度使环发生由正常态到超导态的转变后突然撤去磁场,若此后环中的电流不随时间变化.则表明其电阻为零。

请指出自上往下看环中电流方向,并说明理由。

(2)为探究该圆环在超导状态的电阻率上限ρ,研究人员测得撤去磁场后环中电流为I,并经一年以上的时间t未检测出电流变化。

实际上仪器只能检测出大于ΔI的电流变化,其中△I<

<

I,当电流的变化小于△I时,仪器检测不出电流的变化,研究人员便认为电流没有变化。

设环的横截面积为S,环中定向移动电子的平均速率为v,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试用上述给出的各物理量,推导出ρ的表达式。

(3)若仍使用上述测量仪器,实验持续时间依旧为t.为使实验获得的该圆环在超导状态

的电阻率上限ρ的准确程度更高,请提出你的建议,并简要说明实现方法.

 

解析

1、【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相关知识。

A选项错误。

该项是较大的迷惑项,考生不留意极易误选,原子核发生衰变时,电荷守恒,但会有质量亏损,遵循的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而非质量守恒规律;

B选项错误。

α射线和β射线分别是带正电的氦核流和带负电的电子流,而γ射线不带电;

C选项正确。

根据玻尔氢原子模型的相关理论,电子轨道和能量都是量子化的,而在“跃迁”过程中要遵循hυ=Em-En,故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李琪解析D选项错误。

由光电效应的基本方程Ek=hυ-W0可知,光电子的动能由入射光频率决定。

2、【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察能量(做功正负判断)、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相关知识。

设甲乙两运动员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追上之前的瞬间甲、乙两运动员的速度分别是v甲,v乙,根据题意整个交接棒过程可以分为两部分:

①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交棒”;

m甲v甲+m乙v乙=(m甲+m乙)v共②向前推出(人船模型)→“接棒”(m甲+m乙)v共=m甲v’甲+m乙v’乙由上面两个方程联立可以解得:

m甲Δv甲=﹣m乙Δv乙,即B选项正确。

经历了中间的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会有能量损失,C、D选项错误。

3、【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电磁感应相关基础知识及推论。

设ab和bc边长分别为lab,lbc,,则lab>

lbc,由于两次“穿越”过程均为相同速率穿过,若假设穿过磁场区域的速度为v,则有Q1=|W安1|=B2l2abvR·

lbc,q1=It=ΔΦR=Blab·

lbcR;

同理可以求得Q2=|W安2|=B2l2bcvR·

lab,q2=It=ΔΦR=Blab·

观察可知Q1>

Q2,q1=q2,A选项正确。

4、【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远距离输电和理想变压器的基础知识。

由理想变压器的基本规律:

Uab:

Ucd=nab:

ncd,Pab=Pcd,可知nabIab=ncdIcd,高压输电线MN上电流较大,故应设法降低交流电流表的待测电流,B选项正确。

5、【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物体的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动态平衡问题。

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达到平衡状态,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发生变化时:

一个力的方向不变,另一个力方向改变,利用力的三角形法则;

另外两个力中,另外两个力方向均改变,利用力的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题干描述的动态过程可通过力的三角形边长的变化替代。

图中黑线代表小球的重力,蓝色代表细绳中的拉力FT,红色代表斜面弹力FN

6、【答案】BC【解析】本题考察静电场的基本概念。

两等量正电荷周围部分电场线如“6解图1”所示,其中P、Q连线的中垂线MN上,从O点指向M点到无穷远的方向与从O点指向N点到无穷远的方向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关于PQ连线对称。

在指向无穷远方向上,建立如“6解图2”的模型,如图:

令OP=l,S是PQ连线中垂线上任意一点,令∠OPS=θ,则S点处的场强ES=2EPsinθ=2kQr2sinθ=2kQl2sinθcos2θ,令sinθ=a,则a∈[0,1),求导并令导函数得零可知,当a=33,即sinθ=33时ES取得最大,即从O到无穷远过程中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且方向始终指向无穷远方向。

A选项错误,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而在A向O的过程中电场强度并非恒定不变,故一定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选项正确,电场力方向与AO方向一致,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逐渐减小;

C选项正确,由动能定理易知;

D选项错误。

7、【答案】AC【解析】本题考察机械波的图象及多解性。

a、b两点之间的波形图“余数”可以为解析图中蓝色和红色两种形式。

8、【答案】AD【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的基础知识应用。

根据题干描述“当θ=α时,光屏NQ区域A光的光斑消失,继续增大θ角,当θ=β时,光屏NQ区域B光的光斑消失”,结合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满足:

sinC=1/n可知,A选项“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大”正确;

B选项错误,由n=c/v,结合A选项可知;

C选项错误,当α<

θ<

β时,B光尚未发生全反射现象,故光屏上应该看到2个亮斑,其中包含NP侧的反射光斑(A、B重合)以及NQ一侧的B光的折射光线形成的光斑;

D选项正确。

当β<

π/2时,A、B两光均发生了全反射,故仅能看到NP侧的反射光斑(A、B重合)。

9、

(1)

(2)

【答案】①AD②远小于③小于,大于【解析】本题主要考察“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

①选择AD。

B选项错误,在调节模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不应悬挂“重物”;

C选项错误,打点计时器要“早来晚走”即实验开始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待其平稳工作后再释放木块,而当实验结束时应先控制木块停下再停止打点计时器。

②按照教材上的理论若以砝码桶及砝码作为小木块的外力,则有a=mgM,而实际实验过程中砝码桶及砝码也与小木块一起做匀加速运动,即对砝码桶及砝码有mg﹣T=ma,对小木块有T=Ma。

综上有:

小物块的实际的加速度为a=mg(M+m)<

mgM,只有当m<

M时,才能有效的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③当没有平衡摩擦力时有:

T﹣f=ma,故a=1mT﹣μg,即图线斜率为1m,纵轴截距的大小为μg。

观察图线可知m甲小于m乙,μ甲大于μ乙

(3)

【答案】①A②B③0.1【解析】本题考察了“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

①根据“灯泡两端的电压需要由零逐渐增加到3V,并便于操作”可知控制电路必定为“分压电路”,而“分压电路”需要用较小的滑动变阻器,故选择A。

②在①中已经明确了控制电路,继续要选择电流表的接法,题中RxRA=155=3,而RVRx=300015=200,可知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不如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明显,故而应选择电流表的外接法,综上可知B选项的电路图正确。

③根据图像可知,当将小灯泡接入电动势为1.5V,内阻为5Ω的电源两端时,将小灯泡和内阻等效到坐标纸上可知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仍处于“线性”段,故其电阻为10Ω,代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功率计算表达式可知P实际=(E(r+Rx))2Rx=(1.55+10)2×

10=0.1(W)

10、

11、

12、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化学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运用有关概念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H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H2的燃烧热

B.Na2SO3与H2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C.

互为同系物

D.BaSO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故BaSO4是弱电解质

2.以下食品化学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B.新鲜蔬菜做熟后,所含维生素C会有损失

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作人类的营养物质

D.葡萄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

3.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IA族与Ⅶ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B.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

C.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大

D.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4.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A.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

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W不变

B.CaCO3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

C.在Na2S稀溶液中,c(H+)=c(OH-)-2c(H2S)-c(HS-)

D.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6.为增强铝的耐腐蚀性,现以铅蓄电池为外电源,以A1作阳极、pb作阴极,电解稀硫酸,使铝表面的氧化膜增厚。

反应原理如下:

电池:

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

电解池:

2Al+3H2O

Al2O3+3H2↑

电解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电池

电解池

A

H+移向Pb电极

B

每消耗3molPb

生成2molAl2O3

C

正极:

PbO2+4H++2e=Pb2++2H2O

阳极:

2Al+3H2O-6e=Al2O3+6H+

D

7.(14分)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

Q与X同主族:

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

(2)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写分子式)。

(3)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

(在水溶液中进行)

其中,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

D是淡黄色固体。

写出C的结构式:

D的电子式:

①如果A、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为两性不溶物,则A的化学式为;

由A转化为B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如果A由三种元素组成,B由四种元素组成,A、B溶液均显碱性。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A、B浓度均为0.1mol·

L-1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常温下,在该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中性时,溶质的主要成分有。

8.(18分)已知2RCH2CHO          R-CH2CH=C-CHO

水杨酸酯E为紫外线吸收剂,可用于配制防晒霜。

E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1)一元醇A中氧的质量分数约为21.6%,则A的分子式为;

结构分析显示A只有一个甲基,A的名称为。

(2)B能与新制的Cu(OH)2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有种结构;

若一次取样,检验C中所含官能团,按使用的先后顺序写出所用试剂:

(4)第③步的反应类型为;

D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5)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水杨酸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b.分子中所含官能团包括水杨酸具有的官能团。

(6)第④步的反应条件为;

写出E的结构简式:

9.(18分)FeCl3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流程制备无水FeCl3,再用副产品FeCl3溶液吸收有毒的H2S。

Ⅰ.经查阅资料得知:

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

他们设计了制备无水FeCl3的实验方案,装置示意图(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及操作步骤如下: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通入干燥的Cl2,赶尽装置中的空气;

③用酒精灯在铁屑下方加热至反应完成;

④……

⑤体系冷却后,停止通入Cl2,并用干燥的H2赶尽Cl2,将收集器密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第③步加热后,生成的烟状FeCl3大部分进入收集器,少量沉积在反应管A右端要使沉积的FeCl3进入收集器,第④步操作是。

(3)操作步骤中,为防止FeCl3潮解所采取的措施有(填步骤序号)。

(4)装置B中冷水浴的作用为;

装置C的名称为;

装置D中FeCl2全部反应后,因失去吸收Cl2的作用而失效,写出检验FeCl2是否失效的试剂:

(5)在虚线框中画出尾气吸收装置E并注明试剂。

Ⅱ.该组同学用装置D中的副产品FeCl3溶液吸收H2S,得到单质硫;

过滤后,再以石墨为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滤液。

(6)FeCl3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7)电解池中H+在阴极放电产生H2,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8)综合分析实验Ⅱ的两个反应,可知该实验有两个显著优点:

①H2S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②。

10.(14分)某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等于2.5

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

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

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离子

K+

Na+

NH4+

SO42-

NO3-

Cl-

浓度/mol·

L-1

10-6

10-5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PM25的酸碱性为,试样的pH=。

(2)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

①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

已知:

H2(g)+

△H=-241.8kJ·

mol-1

C(s)+

△H=-110.5kJ·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洗涤含SO2的烟气。

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a.Ca(CH)2b.Na2CO3c.CaCl2d.NaHSO3

(3)汽车尾气中NOx和CO的生成及转化

①已知汽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

N2(g)+O2(g)2NO(g)△H

若1mol空气含0.8molN2和0.2molO2,1300oC时在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为8×

10-4mol。

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汽车启动后,汽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原因是。

②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

2CO(g)=2C(s)+O2(g)

已知该反应的△H

0,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

③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减少CO和NO的污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解析】该题考查化学反应基本概念。

A选项燃烧热的定义是在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如果生成气态水,就不是H2的燃烧热。

所以A选项错误。

C选项中两种物质虽然相差-CH2,但前者是酚类物质后者是醇类物质,不符合同系物定义,错误;

D选选BaSO4属于盐类,是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时指一定条件下能否完全电离的化合物,错误;

B选项中Na2SO3具有强还原性,H2O2具有强氧化性,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

答案:

2、

3、【解析】该题考查元素周期律。

A选项

A族的H元素可以与

A族的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Na元素可以与

A族的形成离子化合物,正确;

B选项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O和F无正价,错误。

C选项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小,错误。

D选项同周期金属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