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国培08班课程大总结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6159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国培08班课程大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河南国培08班课程大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河南国培08班课程大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河南国培08班课程大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河南国培08班课程大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河南国培08班课程大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河南国培08班课程大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河南国培08班课程大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河南国培08班课程大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河南国培08班课程大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河南国培08班课程大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河南国培08班课程大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河南国培08班课程大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河南国培08班课程大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河南国培08班课程大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河南国培08班课程大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河南国培08班课程大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河南国培08班课程大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河南国培08班课程大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河南国培08班课程大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国培08班课程大总结文档格式.docx

《河南国培08班课程大总结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国培08班课程大总结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国培08班课程大总结文档格式.docx

这样深夜学习让我已成了习惯,让我学会了很多,让我感动很多,让我收获很多。

一、老师们的学习精神感动着我

由于国培的学习方式,我们老师都是白天上课,晚上学习,有一位老师曾经告诉我,他一放学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上网学习,饭不做,孩子不管,爱人看到后就嘟囔着说“电脑迷”。

由于农村的地理位置偏僻,有些老师家无法上网,像我们组的高书辉老师每天白天上完课后,还要借助朋友家的电脑上网学习,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我们辅导老师丁老师和朱老师,白天要教幼师班,有时要下乡授课,周六周日还有继续教育培训。

有一次在交谈中,得知他们改作业改到凌晨四点,顿时我被他们的敬业精神感动了。

还有的老师开玩笑说,国培快结束了,我养成了个睡反觉的习惯,晚上脑子特别清醒总想想点什么东西,听起来虽然是个“笑话”,静下心来想想我们的教师是那么的实在、尽心尽力、老师们的学习精神感动了我,激励了我。

二、国培计划学习让我体验着国培计划的思想

培训中视频学习,让我随时拖动滚动条记录重点,专家引领中理论加案例分析让我们农村教师能学到真正的知识促进教学。

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的“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发送贴子,互动交流,在交流中提升认识这就是教学中的“合作交流”。

在看目录“如何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如何关注和读懂学生”、“如何理解和创造性使用教材”、“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开展课堂探究活动”、“如何提高练习的科学性与针对性”这就是我们的新课标下整个教学设计的流程。

在国培学习的同时让我体验着国培的思想。

三、国培计划让我收获着

在国培计划学习中,让我收获多多。

“怎样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重要性"

,帮我解决了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每到新学期开学接到一个新班,教师教学不顺手,学生听讲能力差,我都会认为是学生不听话纪律差造成的,通过“了解学生”这一模块的学习,让我知道不是学生纪律差,而是我们根本不了解学生,培养学生的听讲习惯,要从了解学生开始。

在没参加培训之前,我认为,只要学生会做题,做对题就行,听了史宁中教授和张丹老师的“对话新课程”,我深刻的体会到,在数学课上,发展学生的思维是最重要的,人只要有了思维才有创新。

在“教学目标学习”中,我了解到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

在“评价与反思”模块中,我学会了用转向法去解决课堂中的突发事件。

四、国培计划让我找到了成长的方向

在国培计划学习中,张顺燕老师、史宁中老师、张丹老师、吴正宪老师、刘徳武老师等等,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对新课程的理解,对孩子们的了解,对教材的把握,对教学案例的分析都让我十分佩服。

我觉得我找到了教学中的榜样。

今后我要像他们一样从了解新课程,了解学生,了解教材,写教学反思开始成长。

总体总结

经过50天的辛勤努力,我们河南国培08班的120位学员,都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祝贺大家!

在这50天内,我们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见缝插针地学习,积极参与交流,认真完成作业。

虽然每个人的付出不一样,收获也不一样,正如很多老师所说的,我们痛苦并快乐着,这次学习,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智慧,提高了能力。

课程回顾模块二中史宁中、张丹两位专家教授,带领我们与新课程亲切对话,模块三《如何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张丹老师提出了“教无定法,教有定规”,这八个字确实让自己心头猛地一颤,模块四《如何关注和读懂学生》让我们明白了课堂绝不是我们教师的一言堂,我们所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意识、有灵感的天真烂漫的孩子,模块五《如何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则教我们读懂教材,梳理教材的编写意图以便于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模块六、七让我们提高了对探究性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如何搞好探究性学习,模块八专家引导我们科学和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练习,模块九则引领我们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发帖讨论、完成作业,我们学习着,思考着,收获着,提高着。

学情通报

我们共发班级公告69个,每天都有及时更新,总结学习情况,针对学习情况引领学员学习;

在班级讨论区主帖+回复帖大约有1100条,学员讨论激烈,最多的主帖回复量38个。

每个要求在讨论区发贴的模块,每个学员至少保证有一个主帖两个回复帖。

共评出精华帖子52个,还有许多学员也完成得很好,由于数量限制,没有被加精。

每个学员都按时完成了作业,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业,在这次培训中,很多老师写出了自己的心声,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展示自己原创作品占的比重比较大,模仿的也有,抄袭的程度比较低。

自学测验:

绝大部分学员都参加了课程测试,具体情况如下:

模块四参与学员人数120,79个满分;

模块五参与学员人数118,36个满分

模块七参与学员人数119,94个满分

模块九参与学员人数118,73个满分

学习标兵这次学习中,涌现了很多表现好的学员,他们学习认真,登陆平台次数多,学习时间长,作业认真并有一定的创造性,提交作业及时。

他们分别是:

王会玲,蒋华峰,张丽红,高书霞,韩慧丽,赵海军,杨承伟,申影丽,周玉琴,潘彩霞,于青霞,慎书霞。

爆光台这次学习,每个学员都圆满完成了作业,没有缺项现象,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仍出现个别登陆平台不及时现象,个别同学的学习是岁末年初才开始的,有的基本上常常是好几天才来一次,上了七天或五天没登陆的黑榜,作业总是拖拉,还有的,几乎每个模块都是老师批改完之后打电话催他了才开始完成,虽然按时完成了,却明显表现不太积极,还有的只顾做作业却不看视频,还有的作业不按要求做,只有几行,应付现象很明显。

其实咱们的集中学习时间都提前几天在平台或群里都通知过了,没注意看公告,公告区,学员辅导手册、课程区各个位置都显示着打开和提交作业的位置,有些学员却还是发错位置,这些都要求我们克服。

精华贴子这次学习中,相当一部分学员的作业写得非常好,观点鲜明,案例精彩,分析透彻,案例能支持自己的观点,体现了一定的思考价值。

根据北大开课前公布的评分标准,我们共推出了52个精华帖子,列表如下:

本课程精华帖列表

帖子主题

发贴人

最后更新时间

教学反思---伴我成长

康巧红 

小数

2011-01-0711:

24

教师提高业务能力的法宝——教学反思

张丽霞 

2011-01-0608:

教学反思是我们教师“教学相长”最好的途径

赵海军 

2011-01-0520:

29

教学反思在数学课堂中的价值

钱爱云 

08

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条件

魏超锋 

2010-12-2716:

实效的探究是敢于对学生说“再”!

张丽红 

2010-12-2620:

53

观《三角形边的关系》课例有感

朱晓燕 

2010-12-2617:

14

让学生在探究中成长

韩慧丽 

2010-12-2522:

17

让学生在动手和观察中享受探究的过程

朱东伟  

小数 

2010-12-2509:

10

构建道德课堂,把探究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蒋华峰 

2010-12-2501:

07

数学结论指导生活实践,生活实践印证数学结论

楚爱玲 

2010-12-2416:

31

携“疑”探究是课堂探究活动的灵魂

徐喜军 

小学小数 

2010-12-2321:

00

探究的力度和深度决定课堂探究的效果

2010-12-2318:

50

探究性学习活动应讲究“探”法

王会玲 

2010-12-1821:

43

在课堂探究中扩张学生的主体意识

13

探究,让学生的思维真正的“舞动”!

2010-12-1814:

45

鸳鸯既要绣出金针亦须度尽

潘彩霞 

2010-12-1813:

18

教师探究方式要根据学生特点来制定

甄银丽 

2010-12-1711:

21

探究性学习活动不是探险性学习活动

杨承伟 

2010-12-1519:

51

合理使用教材

李爱香 

2010-12-1321:

16

创新使用教材丰富数学教学

位丽霞 

2010-12-1320:

56

让教材为课堂所用,为学生所用

梁伟霞 

好吃又营养的才是最好的

2010-12-1317:

49

领悟数学思想,创造使用教材

李巧芳 

2010-12-1223:

观《用字母表示数》有感

2010-12-1222:

28

和学生在学习中共同成长

王娜娜 

2010-12-1221:

吃透教材才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王慧娜 

2010-12-1217:

功夫在课外精彩在课堂

2010-12-1213:

教师心中要有棵树,教学时心中才有数

周启昊 

2010-12-1121:

15

吃透教材用活教材让你的课堂更精彩

慎书霞 

2010-12-1112:

如何让学生享受到有营养的数学

2010-12-1021:

39

如何理解和创造性使用教材

张建芳 

2010-12-1019:

如何处理课堂中的失误

胡艳艳 

2010-11-3015:

41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2010-11-2816:

新课程需要创新和反思

申影丽 

2010-11-2812:

怎么进行低年级的计算教学

2010-11-2722:

应变能力在课堂中的重要性

2010-11-2718:

培养创新是重点,发展思维是难点

2010-11-2701:

12

直面挑战寻根探源

2010-11-2619:

52

课堂教学中的机遇和挑战

刘书芬 

2010-11-2616:

36

回复:

教师是演员还是导演?

2010-11-2521:

11

我们数学教师到底要扮演什么角色?

郑晓绘 

2010-11-2512:

教师是演员还是导演?

丁春荣 

辅导教师

2010-11-2407:

05

我是B组李志刚,来自新密市平陌镇界河小学

李志刚 

2010-11-2218:

我是李香峰,来自白寨镇史沟希望小学

李香峰 

2010-11-2217:

我是梁伟霞,来自新密市大隗镇王沟希望小学

2010-11-2216:

我叫魏超锋,来自平陌崔沟小学。

2010-11-2210:

47

我是潘彩霞,来自来集镇来集小学

2010-11-2121:

我是韩慧丽,来自新密市平陌镇中心小学

2010-11-2120:

我是位丽霞,来自新密市平陌镇杨台小学

2010-11-2022:

20

我是张丽红来自新密市牛店镇李湾小学

2010-11-2019:

59

我是李红艳,来自新密市牛店镇矿区小学

李红艳 

23

优秀作业

这次培训中,涌现的优秀作业比较多,

第三模块:

高书辉,王娜娜,徐喜军,张丽红,李红艳,刘银辉,张瑞平,潘彩霞。

第四模块:

蒋华峰,张海龙,慎书霞,朱晓燕,王凯霞,王会玲,赵会娜,于青霞。

第七模块:

李巧芳,张明霞,位丽霞,康巧红,王会玲,潘彩霞,于青霞,申影丽,马焕敏。

模块七八九总结

第七模块

本模块要求在作业区提交作业,同时完成任务自学测试。

本班学员全部完成任务,一个主帖,两个回帖。

从这一模块起,老师们的作业放慢了脚步,虽然老师们做作业慢一些,但是发现大家都很慎重,在反复观看视频,认真构思,完成作业的质量也比较高。

共有119人参加测试,94个满分。

优秀作业有:

张丽红,钱爱云,楚爱玲,朱东伟,朱晓燕。

第八模块

本模块要求在作业区提交作业,本班学员120人全部完成任务,在反复观看视频,认真构思,完成作业的质量也比较高。

李巧芳,位丽霞,王会玲,潘彩霞,于青霞。

第九模块

本模块要求在课程讨论区发贴,同时做自学测试。

虽然老师们做作业慢一些,但是发现大家都很慎重,在反复观看视频,认真构思,完成作业的质量也比较高。

共有119人参加测试,73个满分。

精华帖子共有:

康巧红,张丽霞,赵海军,钱爱云。

精华贴子

主题1携“疑”探究是课堂探究活动的灵魂

由徐喜军小学小数 发表于2010年12月23日星期四21:

探究式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有效操作和思维活动,获得知识的体验。

而自主探究过程,并不是让学生真正“自由”,让他们漫无目的的去操作。

教师要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做好引导,让他们的探究过程有目标,让他们带着“疑问”上路,以寻找“答案”为目的去探究。

我在观看了赵老师的课堂视频《三角形边的关系》以后,觉得赵老师在探究的过程与方法设计的非常值得学习。

首先,赵老师设计的探究问题切合课堂实际。

在本节可开始,他让学生带着“什么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

”这样的问题去用四根不同颜色的小棒进行探究操作。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拼摆,讨论,发现了有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不能围成三角形,这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能力。

然后,赵老师又让学生继续合作探究,带着“为什么有的三条线段能拼成三角形,有的三条线段不能拼成三角形?

”的问题,让学生探究发现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的长度有什么特点。

学生通过探究操作,发现了围成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必须是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

这样,很自然的就得出了三角形三边关系:

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如果探究前教师不提出具体的问题,学生没有“疑问”领路,就会在探究中显得漫无目的,就没有方向,探究的过程就会浪费时间,教师就很难控制住课堂教学的主动权。

《折扣》教学片段

授课年级:

六年级

授课内容:

《折扣》

授课者:

苟堂镇玉皇庙学校徐喜军

精彩片断:

  

在学习《折扣》一节时,为了使学生真切的感受生活,探究与折扣有关的问题,设计了探究过程:

师:

同学们,你们觉得老师今天拿的这个杯子怎么样?

(拿了一件新水杯子)

生1:

老师的水杯很好看,一定很贵吧?

那你太有眼光了,一上课就得到大家的表扬,老师太开心了。

那你们猜猜我这个水杯花了多少钱呢?

生:

……(学生各抒己见)

高了,低了。

猜对了。

(引导学生猜价格)老师的这只杯子花了75元,可它的原价要100元呢。

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对了,打折了。

打折实际上是商家比较常用的一种促销手段,尤其是到了节假日,我们就会看到商家们推出各种各样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条件。

那么现在请把你们搜集到的优惠信息说一说。

大家搜集的信息里有买商品给赠品的,还有打折的。

那么同学们刚才提到的打九折,打八折,这里的商品打几折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呢?

小组内交流一下。

对了,其实几折就是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十。

(板书:

几折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十。

)而生活中我们习惯把几折说成百分之几十。

我们刚才讨论的打折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折扣问题。

折扣)

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来看一则信息。

(电脑多媒体出示):

好消息:

屛峰商场为庆祝建店五周年,特举办大酬宾活动,所有商品均打折出售。

看到这则消息后,你有什么想法?

小明和他的爸爸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决定趁此机会来个大采购。

小明爸爸买了一个数码相机,原价是2300元,现在打八五折,小明爸爸应该付多少钱?

八五折是什么意思?

那你们会算吗?

(学生试做,汇报)

小明到体育用品专柜前看足球(电脑多媒体出示价格表)

足球原价:

80元折扣:

六五折

师:

如果小明现在要买一个足球,打折后的足球便宜了多少钱?

大家算一算。

我们刚才解决的这些折扣问题实际上与我们学习的什么知识有关?

都是属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

我们再来看看爸爸买了什么?

爸爸买了一部手机,打九折后的价格是900元,那这部手机的原价是多少呢?

你们能解决吗?

(学生汇报)

这道题你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

谁能说清楚这个问题?

…………

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原价、现价和折扣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问题无处不在。

自我评价:

本节课我充分的体现了本次教学活动的主题“让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无论是情境引入、解决问题、拓展思维,还是质疑问难,我都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

因此,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变了教材的呈现方式。

课堂上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老师在引领学生探究时,始终让学生在老师问题的引导下,一步步深入探究折扣的有关问题。

当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个别教学环节处理得过于急躁,放手还不够,老师说的多了,有喧宾夺主之嫌。

毕竟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体。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回复1我同意徐老师的观点: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做好引导,让他们的探究过程有目标,让他们带着“疑问”上路,以寻找“答案”为目的去探究。

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事先就要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能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良好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徐老师所讲的《折扣》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并且与我们当地实际紧密联系,使学生更有亲近感,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

(赵玉敏)

回复2探究课中主要是就疑问而进行探究的,没有疑问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所以非常赞同徐老师的携“疑”探究是课堂探究活动的灵魂这一观点。

另外,徐老师写的《折扣》的片段也非常精彩,从生活中的实际巧妙地创设情境,又一步步的引导学生理解折扣的含义,值得学习!

(王会玲)

回复3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因为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发求知欲;

没有问题就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停留在表面。

所以现代学习方法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便形成了学习的动力和起点,同时它也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末。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学习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特别是探究性学习更要注重问题意识的形成与培养。

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以及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调动学生的“冲动性”,激发学生活跃的思想,更不可能开发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一种在常态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也就是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习。

(王耀彬)

主题2构建道德课堂,把探究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由蒋华峰小数发表于2010年12月25日星期六01:

赵老师讲的《三角形边的关系》这节课,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很好地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实现了“先学后教”、“少教多学”,把探究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一切从学生的“学”出发。

是一种德性化、人性化、生命化的道德课堂。

从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价值来看,我认为赵老师的《三角形边的关系》这节课上得好,.充分体现了三维教学目标。

一上课,大屏幕上就连续出现三角形,为很好地引入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埋下了伏笔,从而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第二个环节,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赵老师让学生用红、绿、黄、白四根不同颜色的小棒,长短也不同,把小棒当成线段,你能围成三角形吗?

让学生带这个问题,从四根中任选三根首尾相连围成三角形,让学生四人一组,把围成三角形的情况,填在记录单上,这时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

结果黄、白、绿和黄、白、红这两组都是三根小棒,怎么就不行呢?

这时问题出现了,教学资源也有了,为下面的探究提供了素材。

他的价值在于探究应该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实践,主动探究。

促进学生自我创新,自我发展。

从而验证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第三环节,赵老师加大探究的难度,提出a、b、c这三条线段,不知谁长谁短,符合什么样的条件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

这个问题的提出,为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进行了提升,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同时又运用数据进行了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当c=12,用它作为三角形的一条边,另外两条边是a和b,只知道a+b=14.a和b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其中有一组a=1,b=13,有个学生回答是1+12=13了,不能只考虑两边的和是14还要考虑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这个学生对这个错误答案分析得如此透彻、确切,实在难得,说明他倾听了别人的发言,学会了阐述自己的观点,我认为这个学生的发言是这节课的精华所在,对探究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具有升华作用。

它的价值在于探究的过程比结论更重要,学生知道了如何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与别人交流,如何与别人合作。

我们要培养的就是这样的人才,我想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学习的。

《9加几》教学精彩片段

授课年级一年级

授课内容9加几

精彩片段:

谈话: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运动会场景画面。

配有描述比赛场面的画外音:

“现在运动场上正在进行二年级组跑步、跳绳、踢毽决赛,还有……”由此,促使学生走进运动会场。

2.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

A以画外音“给赛跑同学送点饮料”的问题,把学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