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重点补充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6536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重点补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补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补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补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补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补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补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补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补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补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补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补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补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补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补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补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补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重点补充Word文件下载.docx

《社会心理学重点补充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重点补充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重点补充Word文件下载.docx

没有明确的定义。

本意是证明身份,指个体尝试着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独具“统一风格”的自我。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identityachievement),就意味着个体和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自我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思考。

青少年时期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自我同一性发展。

埃里克森相信,个体在职业、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政治倾向和一般世界观)性取向(性取向和产生与年龄一致的性角色行为)。

三种体验:

1、自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2、自我本身是统一的,有发展的连续感和相同感。

3、自我设想的我和体察到的社会人眼中的我是一致的。

如发展不好,会出现统一性扩散或消极同一性发展埃里克森指出自我同一性的两个极端情形:

同一性过剩,(狂热主义),一个人过分的卷入封停团体或某种亚文化的特定角色中,绝对排他相信自己的方式是唯一的方式。

同一性缺乏(拒偿),一个人拒绝带自己的成人社会中应承担的角色,甚至否认自己的同一性需要。

6、自我实现预言: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怀有某种期望值,这种期望值将会(不自觉地)引导着这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行为,这一系列的行为将最终导致另外一个人也朝着这个原先的期待值前进,最后这个预言得以实现。

指关于某些未来行为或事件的预测对行为互动改变很大,以至于产生预期的结果。

7、自我设障:

Berglas和Jones[2]将其定义为:

在表现情境中,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

主要表现为意识或潜意识中对自己正常的心理与行为产生抗拒与阻碍,它包括心理和行为上的自我设障两个方面。

心理上的自我设障表现为思考问题负面多,经常由于失败唤起消极的情绪,对自己进行惩罚或批评,自我贬抑和自我否定。

行为上的自我设障表现为怯于表达与展示自己,行为退缩,通过身体不适或其它方式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8、自我:

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各种不同属性的综合性知识,是一个多维度和多层次的有组织结构。

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包括自我认知、人我关系认知、自我意向、自我概念的基础是自我图式。

9、自我服务偏见:

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一些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之后,怨天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即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

它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表现,也是一种归因偏见。

10、独立型自我和互依型自我:

认知心理学家Markus&Kitayama认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理解和认识自我的方式不同,会形成个体不同的自我构念概念。

他们最早提出了独立型自我构念和互依型自我构念。

典型西方国家如美国、西欧等地区的人们崇尚个人主义文化,围绕独立的自我构念;

相反,大部分非西方文化国家如亚洲、南美等地区的人们崇尚集体主义文化,围绕互依的自我构念。

与自我概念相比,自我构念的本质是关于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即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认为自己与他人相关或者分离。

Crossetal后来提出,自我构念除独立和互依这两个维度外,还应该有第三个与他人关系的维度,即关系型自我构念。

但是目前针对独立型和互依型自我构念的分布差异是自我构念研究的重点。

11、从众: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直觉、判断、信仰或行为,使之与群体中大多数人的行为一直的一种倾向。

可分为理性从众和费理性从众,理性从众按主体行为的目的不同可分为遵从、顺从和服从,非理性从众即盲从。

亦可根据外线行为是否认可从众及行为与内在的自我判断是否一致,分为真从众、权益从众和不从众。

从众原因:

信息性社会影响:

群体掌握的信息程度如何和人们对自己独立判断的信心如何。

规范性影响:

规范原因而引发的从众行为,为了不引人注目,不被他人嘲笑,不至于陷入困境或遭到排斥,群体一致性越强,规模越大,凝聚力越强,越容易从众,个体地位越高越不容易。

男性比女性不容易,人们对刺激物越了解越不容易,个体主义国家越不容易。

12、众从:

众从是一个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概念,是指群体中多数人受到少数人意见的影响而改变原来的态度、立场和信念,转而采取与少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现象。

特征:

一致性:

少数派成员的态度和行为只有保持一致性才具有影响力。

所谓一致性是指少数派成员不仅意见一致,而且其行为在时间上前后一致,能坚持到底。

②独特性。

少数派成员的行为能体现出与众不同,有新奇性,但必须符合时代精神的发展。

③权威性。

当少数派由权威人物组成,或有权威人物参与时,其影响力更大。

条件:

少数派成员内部的特征(一致性、独立型、权威性),多数派成员内部条件,意见分歧,缺乏凝聚力,不明确遇到问题的真实情况。

13、印象管理:

有时又称印象整饰,印象管理是心理学家库利、戈夫曼等人提出的,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通常,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种与当前的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相吻合的形象来展示自己,以确保他人对自己做出愉快的评价。

阶段:

1、形成印象管理的动机(印象因素:

印象与个人目标的相关性,目标的价值,一个人期望留给他人的印象和他人认为自己已经留给他人印象之间的差异)2、印象构建:

选择要传达的印象类型,决定如何去做。

策略:

1、降低防御:

当个体试图使自己为某一消极事件负嘴角责任或拜托麻烦时可以用,包括解释、道歉、置身事外、2、促进提升:

当个体试图使自己对某一积极结果的责任最大化,或者想让自己看起来比实际更出色时,会使用这类策略、争取名分、宣扬、揭示困难和联合。

挫折攻击理论:

当人的一个动机、行为遭到挫折后,就会产生攻击和侵犯性反应,从而引起犯罪。

攻击行为的”挫折-攻击“理论是最早对攻击行为进行解释的心理学理论之一。

公认的观点是:

”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

代表人物:

拉尔德、梅尔、米勒。

发展与修正:

米勒:

认为侵犯行为可能是挫折的结果之一,二者为一对多关系。

伯克威茨:

外在环境的侵犯线索是使内在侵犯冲动形成实际表现的必要条件。

挫折与侵犯为多对一关系。

14、首因效应:

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

它们反映了人际交往中主体信息出现的次序对印象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首因效应是指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对印象的形成影响很大。

卢钦斯的实验,两段文字描写一个小男孩,文字顺序变化了,人们对小男孩性格的反应也变了,证明了首因效应。

并发现,如果事先提醒被试避免做出草率判断,要考虑全部有用信息,首因效应会减弱。

15、近因效应:

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

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

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

16、刻板印象:

也叫“定型化效应”,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

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是关于特定群体的特征、属性和行为的一组观念或者说是对与一个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相联系的特征或属性的认知表征。

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积极:

在对于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某类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探索信息,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结论,这就简化了认知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

消极:

在被给与有限材料的基础上做出带普遍性的结论,会使人在认知别人时忽视个体差异,从而导致知觉上的错误,妨碍对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

17、刻板印象威胁:

刻板印象威胁被认为是一种情境性困境(situationalpredicament),尤其表现为当感知到情境中有关所属群体消极刻板印象存在时,个体会担心其行为表现有验证这一消极刻板印象的风险。

刻板印象威胁的外溢效应(stereotypethreatspillovereffect)刻板印象威胁的促进效应(stereotypethreatboosteffects)刻板印象威胁的窒息效应(stereotypethreatchokingeffects)角色榜样的应得性应得性

18、归因:

指根据有关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断行为原因的表现。

归因理论:

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自身情绪态度和行为的理论。

海德的朴素归因说:

人试图全面理解社会存在,多数归隐分析的主导性问题是发现行为的原因载人(内在的或倾向性原因)还是在情境(外在的或情境原因),及谁对结果负责。

维娜的动机归因理论:

增加把原因区分为暂时的和内在的。

凯利的协变完型论:

人们归因时通过三方面信息评估:

区别性、一贯性和一致性

19、基本归因错误:

这一术语是由Pettigrew(1979)提出的,它是指这样一种错误的归因图式:

人们总是倾向于将内群成员的积极行为和外群成员的消极行为归因于内部因素,而将内群成员的消极行为和外群成员的积极行为归因于外部因素。

20、海德归因说:

人们之所以不断做出因果分析,部分原因是在与他们试图全面的理解社会存在。

事件的原因:

一是在人(内因或倾向性原因)情绪态度人格能力,而是情境(外在或情境原因)。

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

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情景归因。

归因原则:

一是共变原则(Principleofcovariation),它是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我们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

二是排除原则,它是指如果内外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我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

21、凯利三度归因理论:

·

凯利提出,可以使用3种不同的解释说明行为的原因:

①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行动者。

②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手。

③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

这3个原因都是可能的,要找出真正的原因主要使用3种信息:

一致性(周围人与行为者表现是否一致)、一贯性(行为者在其他场合表现于此是否一贯)和区别性(行为者在对待不同刺激物时,表现是否有偏差),三方面信息要综合考虑。

凯利强调了3种信息的重要性,所以他的理论又称为三度理论。

凯利又提出因果图式的概念

22、斯滕伯格爱情三角:

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

激情、亲密和承诺。

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

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

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

这三种成分构成了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式爱情等七种类型。

23、代表性直觉:

指对某个事物进行评价时,在直觉的引导下,将其与某一类别的心理表征进行比较,表征性(典型性)是真实情形的合理指导。

24、易得性直觉:

果能够根据映入头脑的现成例证(记忆中现成可得的)做出回答,那么我们就会假定该事件是经常发生的,当运用这一认知规则进行判断时,称其为易得性直觉。

简而言之,就是说人们总是喜欢偏向于自己熟悉或者容易提取的信息来对某事进行决策。

25、信念固着:

人们一旦对某项事物建立了某种信念,尤其是为它建立了一个理论支持体系,那么就很难打破人们的这一看法,即使是相反的证据与信息出现时他们也往往视而不见,这种现象就是信念固着(beliefperseverance)。

26、虚假普遍性:

在观点方面,我们总是过高地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这种现象被称为虚假普遍性(Falseconsensuseffect),也称为虚假普遍性效应。

为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自我形象,我们常常表现出这样一种奇怪的倾向:

过分的高估或低估他人会像我们一样思考和行为

27、虚假独特性:

在能力方面,当我们干的不错时,常常会把自我的才智和品德看做超乎寻常的,以满足自我形象,把优点归因于自我的倾向,顺利成章的得出结论。

是自我服务偏见的来源。

28、单纯曝光效应:

仅仅是熟悉就可以诱发喜欢。

为什么熟悉性能促进人际吸引呢?

首先,多次接触能够提高再认;

第二,当人们变得越来越熟悉彼此时,他们同时也更能预测对方的行为;

第三,我们会假设我们所熟悉的人与我们很相似。

29、反事实思维:

是个体对不真实的条件或可能性进行替换的一种思维过程。

分类:

加法式(additive),即在前提中添加事实上未发生的事件或未采取的行动而对事实进行否定的反事实思维。

减法式(subtractive)。

与加法式相反,减法式是从真实事件中删除某些因素,然后再重新进行建构。

替代式(substitutional),这是不常见的类型,指的是假设如果是替代性的前提,则可有另外的结果。

正常性:

非正常如意料外的结果会使个体更容易激发产生反事实思维;

结果的效价:

结果的效价有两种即有正有负。

负面结果可能引起更多的反事实思维;

与结果的接近性:

是指个体对已经发生事件的结果与在心理上的理想结果或期待结果之间差距的接近程度。

30、安全型依恋:

安全依恋于母亲的儿童,当母亲在场时,会自由地进行探索、与陌生人打交道,在母亲离开时会表现得心烦意乱,并在看到母亲返回时高兴。

按照理论,当知道存在一个可在需要时返回其中的安全基地时,儿童能够最好地从事探索行为。

提供支持会增强安全感,儿童还认为母亲的支持有用,这使儿童学会如何在将来应付同类问题。

因而,可把安全依恋看做最具适应性的依恋风格。

一些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当母亲可以亲近、能够以响应和适宜的方式满足儿童的需要时,儿童就会成为安全依恋型。

另有人指出,还存在影响儿童依恋的其它决定性因素,并且,父母的行为也会受到儿童行为的影响。

31、焦虑-回避型非安全依恋:

焦虑-回避型依恋风格的儿童会回避或忽视母亲——在母亲离开或返回时几乎没有情感反应。

无论是什么人在场,儿童都很少有探索行为。

对待陌生人及母亲的态度没有什么不同。

无论室内是否有人或有何人,儿童的情绪都不会有多大变化。

这种依恋风格源于漫不经心的养育风格。

儿童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使得儿童相信对需要的传达不会影响到母亲。

32、旁观者效应:

在紧急情况是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情况。

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结论性的、权威的证据证明旁观者现象。

33、囚徒困境:

的故事讲的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

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

警察告诉每个人:

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一年;

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八年;

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十年。

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

坦白或抵赖。

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

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不坦白的话判一年,坦白比不坦白好;

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八年,不坦白的话判十年,坦白还是比不坦白好。

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八年。

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显然这个结果好。

但这个帕累托改进办不到,因为它不能满足人类的理性要求。

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

34、误导信息效应:

误导信息效应是一种基于事件的错误记忆,它是指接触误导性信息后,对过去经验和事件的记忆与事实发生偏离的心理现象。

现实生活中误导信息效应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证人对案件事实提供目击见证时往往会受到事后信息的误导而提供错误的证词。

这种错误记忆,在外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当事人却信以为真,并伴有丰富的细节和相当高的自信。

Loftus及其同事(1978)首次采用标准的三阶段实验范式证实了误导信息效应的存在[1],误导信息效应以复杂、动态的生活事件作为学习材料,具有良好的生态学效度

35、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phenomenon)是指过高估计自己对事件判断准确性的现象。

正是来源于Kahneman及其同事关于不确定条件下判断与决策的理论与研究(Tversky,1974;

Kahnemann,1982)。

这可以进一步延伸至Tversky和Kahnemann(1974)的锚定效应(anchoringeffect),即在不确定情境下,判断与决策的结果或目标值向初始信息或初始值即“锚”的方向接近而产生估计偏差的现象。

能力不足反而会促进过度自信倾向

36、互惠规范:

社会学家阿尔文·

古尔德纳认为,一个普遍的道德准则就是互惠规范:

对于那些曾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应当施以帮助,而不是伤害。

这个原则还适用于婚姻,长远看,交换是平衡的。

当人们不能给予回报时,他们会因接受了援助二感到受威胁和被贬低。

37、去个性化:

去个体化(Deindividuation)现象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也叫去个性化行为。

特点:

匿名性(个人意识减弱,群体意识找人拿过去)、责任分散、自我意识下降群体越大,去个性化程度越强。

38、权威人格:

也称专制人格,是德旧心理学家阿多诺于1950年提出的一种人格特征。

具有这种人格的人,其整个人格组织都是围绕着权威主义这一中心而建立起来的。

这种权威主义在对待比自己低下和比自己优越的人们时表现最为突出。

一方面对弱者夸耀自己的力量,排斥、拒绝;

另一方面对权威者又卑躬屈膝,绝对服从。

一层是喜欢服从权威的心理特征;

一层是喜欢以权威自居的心理特征。

形成原因:

遗传、环境、小农经济、分工制度。

39、社会助长: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时候,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他就会感到有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影响他的活动效果,如果这一场合会促进活动的完成,我们称其为“社会助长”或“社会促进”。

扎伊翁茨认为,他人在场,能引起唤醒,增强优势反应,促进简单行为,削弱复杂行为。

这一现象原因为:

评价顾忌、分心或纯粹在场。

40、群体思维:

是指团体坚信决策不可能出错,所有成员必须坚决支持,任何不同意见都应该拒绝的一种强烈倾向。

群体决策中人们为了维持群体和睦而压制异议。

群体思维症状:

高估群体的力量和权利,群体会受制于追求一致性的压力,群体成员会在想法上越来越接近。

产生条件:

团体凝聚力、团体与外界的隔绝命令式的领导方式、团体内缺乏有条理的决策方法程序、外部压力强大

41、社会抑制,是指个人与团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之为社会惰化作用,也叫社会干扰、社会致弱、社会逍遥、社会懈怠。

42、社会认同:

(socialidentity)定义为:

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Tajfel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区分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

与利益联系相比,注重归属感的社会认同更加具有稳定性。

43、控制点:

由社会学习理论家罗特(J.Rotter)提出,亦称控制观,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

分内控和外控两种,前者指把责任归于个体的一些内在原因(如能力,努力程度等),后者则是指把责任或原因归于个体自身以外的因素(如环境因素,运气等)。

44、社会比较:

(socialcomparison),社会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个体就自己的信念、态度、意见等与其他人的信念、态度、意见等做比较。

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适当的背景因素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只有当有关的背景因素相当时,比较出来的结果才有意义。

然而,人们出于自尊往往会选择背景不同的人作比较,以得出合乎己意而有偏差的结论。

社会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分为上行比较和下行比较。

45、“习得性无助”:

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

习得性无助(Learnedhelplessness[1])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46、盲目乐观:

乐观主义者为人生预先假设了一条积极的道路。

人们往往认为自己的未来的光明的,虚幻的乐观或许会增强我们的脆弱性,但在增强自我效能感,促进将抗河岸厅方面要比悲观主义者强得多。

47、冒险性转移:

当人们集合在一起时,比他们单独活动更富于冒险精神。

人们趋于统一所得出的观点微微比他们原始观点所得出的平均值更倾向于冒险。

冒险性转移使群体容易得出获利大但成功率小的行为。

原因有:

①责任分散;

②群体成员间形成了心理支持氛围;

③人们倾向于对高冒险行有较高评价。

48、偏见(prejudice)是针对特定目标群体的一种习得性的态度,它包括支持这种态度的消极情感和消极信念,以及逃避、控制、征服和消灭目标群体的行为意向。

外显偏见(explicitprejudice)与内隐偏见(implicitprejudice)Adorno(1950)认为,被压抑的内在冲突投射到无反应的外群体中,导致了内隐性偏见的产生,内隐偏见是一种社会群体和消极评价之间的自动认知的过程,是对自发的、且不需要意志努力的知识内容就可以激活的反应,而外显偏见是信息加工的有意识、且可以加以控制的过程(Leanne,2007)。

产生原因:

团体冲突理论

团体冲突(groupconflict)理论认为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如工作或石油等,团体之间会有偏见的产生,从这一点上来看,偏见实际上是团体冲突的表现。

团体冲突理论还用相对剥夺的观点解释偏见何时产生,当人们认为自己有权获得某些利益却没有得到,这时他们若把自己与获得这种利益的团体相比较时,便会产生相对剥夺感,这种相对剥夺感最可能引发对立与偏见。

社会学习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