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8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6883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8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专题8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专题8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专题8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专题8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专题8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专题8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专题8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专题8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专题8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专题8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专题8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专题8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专题8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专题8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专题8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专题8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8Word格式.docx

《专题8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8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8Word格式.docx

解析 选项A,Zn应为原电池负极,Cu为原电池正极。

选项B,盐桥两边的烧杯中盛装的电解质溶液应互换。

选项C,粗铜应连接电源正极。

选项D,电解饱和NaCl溶液,Cl-在阳极放电产生Cl2,溶液中的H+在阴极获得电子而产生H2,正确。

4.(2011·

荷泽)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Cl-===Cl2↑+2e-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O2+2H2O+4e-===4OH-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正极反应式为:

Cu===Cu2++2e-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

Fe===Fe2++2e-

答案 A

解析 电池的负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B不对;

粗铜精炼时,纯铜应该连接电源的负极;

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铁为负极。

5.(2011·

北京市期末练习)已知在pH为4~5的溶液中,Cu2+几乎不水解,而Fe3+几乎完全水解。

某学生拟用电解CuSO4溶液的方法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

该同学向pH=3.8的含有Fe2(SO4)3杂质的CuSO4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黑色粉末X,充分搅拌后过滤,将滤液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其中某电极增重ag,另一电极上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m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色粉末X是铁粉

B.铜电极连接电源正极

C.石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4OH--4e-===O2↑+2H2O

D.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是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加入黑色粉末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至4~5,从而除去杂质Fe3+,但不能引进新的杂质,故黑色粉末X不能为铁粉,可以是CuO,A项错误;

由于某电极质量增加,说明是Cu2+得电子生成Cu,另一电极只可能是OH-失电子生成氧气,故铜电极不能作阳极,不能连接电源正极,B项错误,C项正确;

由阴极失去电子数与阳极得到的电子数相等可计算Cu的相对原子质量:

Cu~2e-,O2~4e-,a/Ar(Cu)×

2=V×

10-3/22.4×

4,Ar(Cu)=11200a/V,故D项错误。

6.(2011·

郑州质量预测)已知反应AsO

+2I-+2H+AsO

+I2+H2O是可逆反应。

设计如图装置(C1、C2均为石墨电极),分别进行下述操作:

Ⅰ.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

Ⅱ.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40%NaOH溶液

结果发现电流计指针均发生偏转。

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操作Ⅰ过程中,C1为正极

B.操作Ⅱ过程中,盐桥中的K+移向B烧杯溶液

C.操作Ⅰ过程中,C2棒上发生的反应为:

AsO

+2H++2e-===AsO

+H2O

D.操作Ⅱ过程中,C1棒上发生的反应为:

2I-===I2+2e-

解析 向B烧杯中加浓盐酸,可逆反应向右进行,C2上发生的是得电子的还原反应,C2为正极,A错、C对;

向B烧杯中加入NaOH溶液,反应向左进行,A中发生的是I2得电子生成I-的反应,K+应移向A烧杯,B、D错。

7.(2011·

北京东城)如图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1L1mol·

L-1食盐水中。

A.若电键K与N连接,铁被保护不会腐蚀

B.若电键K与N连接,正极反应式是4OH--4e-===2H2O+O2↑

C.若电键K与M连接,将石墨棒换成铜棒,可实现铁棒上镀铜

D.若电键K与M连接,当两极共产生28L(标准状况)气体时,生成了1molNaOH

解析 A项,若电键K与N连接,则形成原电池,铁作负极,被腐蚀,不正确;

B项,若电键K与N连接,正极反应式是O2+2H2O+4e-===4OH-,不正确;

C项,若电键K与M连接,将石墨棒换成铜棒,则形成电解池,若要在铁棒上镀铜,电解质溶液不能用食盐水,而应用硫酸铜溶液,故不正确;

D项,若电键K与M连接,为电解食盐水,根据反应方程式:

解得x=1,V=22.4L,即1mol氯化钠全部被电解完,产生1mol氢氧化钠,而现在产生气体为28L,表明电解完氯化钠后继续电解水,但生成氢氧化钠的量不变,即生成了1molNaOH。

8.(2010·

江苏卷)下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

A.该系统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B.装置Y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

C.装置X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

D.装置X、Y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

解析 本题考查能量转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原电池、电解池原理的能力。

A项,该系统中存在太阳能与电能、电能与机械能、化学能与电能、电能与化学能等4种形式的能量转化关系,不正确;

B项,装置Y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燃料电池装置,负极应该是H2发生氧化反应,故不正确;

C项,装置X为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故正确;

D项,装置X、Y形成的子系统可以实现物质的零排放,但不可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能量总是有损失的,故不正确。

9.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

PbO2+2H2SO4+Pb=2PbSO4+2H2O。

某兴趣小组用铅蓄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蓄电池A极应与U形管中a极连接

B.a、b两极均可用金属铁作电极

C.a电极用铁作电极,b电极用石墨作电极

D.实验结束后可将U形管、试管中的溶液倒入下水道

解析 根据铅蓄电池放电时的反应可以判断,电池放电时PbO2作正极,Pb作负极;

U形管中a极为阳极,Cl-放电生成Cl2,利用NaOH溶液吸收Cl2。

电解NaCl溶液,阳极不能用铁作电极;

电解后的废液显强碱性应倒入废液缸中。

10.(2011·

浙江)以Pt为电极,电解含有0.10molM+和0.10molN3+(M+、N3+均为金属阳离子)的溶液,阴极析出金属单质或气体的总物质的量(y)与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如图。

对离子氧化能力的强弱判断正确的是(选项中H+为氢离子)(  )

A.M+>

H+>

N3+    B.M+>

N3+>

H+

C.N3+>

M+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解析 从图像可以看出,开始导线中通过0.1mole-时,阴极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此时应为M++e-===M,然后导线中再通过0.2mole-时,阴极又得到0.1mol产物,可见此时为H+放电,故离子的氧化性为:

M+>

N3+,即A项正确。

11.2008年10月8日,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16岁时,他凭借一个金属易受硫氰酸盐腐蚀的调查项目,荣获“美国西屋科学天才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B.将水库中的水闸(钢板)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正极连接到一块废铁上可防止水闸被腐蚀

C.合金的熔点都高于它的成分金属,合金的耐腐蚀性也比其成分金属强

D.铜板上的铁铆钉处在潮湿的空气中直接发生反应:

Fe-3e-=Fe3+,继而形成铁绣

解析 A项,金属腐蚀是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的过程,故不正确,C项,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成分金属的熔点低,不正确;

D项,铁铆钉处发生的反应为:

Fe-2e-=Fe2+,不正确。

12.用下图Ⅰ所示装置通电10分钟后,去掉直流电源,连接成图Ⅱ所示装置,可观察到U形管左端铁电极表面析出白色胶状物质,U形管右端液面上升。

A.同温、同压下,装置Ⅰ中石墨电极上方得到的气体比铁电极上方得到的气体多

B.用装置Ⅱ进行实验时铁电极的电极反应为Fe-2e-+2OH-=Fe(OH)2

C.用装置Ⅱ进行实验时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为2H++2e-=H2↑

D.装置Ⅰ通电10分钟后铁电极周围溶液pH降低

解析 装置Ⅰ是电解10%NaCl溶液的装置,石墨连接到电源的正极,溶液中的Cl-在该极失去电子产生Cl2:

2Cl--2e-=Cl2↑,铁电极上产生H2:

2H2O+2e-=H2↑+2OH-,由于有OH-生成,故溶液的pH升高。

因Cl2能溶解在水中,且与H2O发生反应:

Cl2+H2O=HCl+HClO,而H2不溶于水,故石墨电极上方得到的气体比铁电极上方得到的气体少。

装置Ⅱ是原电池装置,Fe为负极失去电子产生Fe2+,Fe2+再与溶液中的OH-反应生成Fe(OH)2:

Fe-2e-+2OH-=Fe(OH)2,正极为Cl2得到电子,故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为Cl2+2e-=2Cl-(或HClO+H++2e-=Cl-+H2O)。

综合上述,只有选项B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0·

全国卷Ⅱ)下图是一个用铂丝作电极,电解稀的MgSO4溶液的装置,电解液中加有中性红指示剂,此时溶液呈红色。

(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

6.8~8.0,酸色——红色,碱色——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电解过程中电极附近溶液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编号);

①A管溶液由红变黄  ②B管溶液由红变黄

③A管溶液不变色④B管溶液不变色

(2)写出A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a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电解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将电解液倒入烧杯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 ④

(2)2H++2e-===H2↑(写2H2O+2e-===2OH-+H2↑同样给分),Mg2++2OH-===Mg(OH)2↓

(3)4OH--4e-===2H2O+O2↑(写2H2O-4e-===4H++O2↑同样给分)

(4)用拇指按住管口,取出试管,靠近火焰,放开拇指,有爆鸣声,管口有蓝色火焰

(5)用拇指按住管口,取出试管,放开拇指,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会复燃

(6)溶液呈红色,白色沉淀溶解(或大部分溶解)

解析 本题考查电解原理和气体检验,意在考查考生化学用语书写能力和实验能力。

根据图可以确定,A极为阴极,B极为阳极。

A极H+放电,A极附近OH-增加,溶液碱性增强,A极附近溶液变黄色,同时Mg2+与OH-结合生成Mg(OH)2沉淀;

B极OH-放电,使得溶液中H+增加,B极附近溶液显酸性,溶液仍为红色。

电解后,将电解液倒入烧杯中,A极附近生成的Mg(OH)2与B极附近生成的H2SO4反应,生成MgSO4,即沉淀溶解,溶液呈红色。

根据上述分析,a中收集的是氢气,b中收集的是O2。

14.(2011·

浙江第一次联考)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

①溶液中Na+向A极移动

②从A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

④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L气体,则溶液中转移0.2mol电子

(3)该小组同学认为,如果模拟工业上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方法,那么可以设想用如图装置电解硫酸钾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化钾。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

此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②制得的氢氧化钾溶液从出口(填写“A”、“B”、“C”或“D”)________导出。

③通电开始后,阴极附近溶液pH会增大,请简述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将制得的氢气、氧气和氢氧化钾溶液组合为氢氧燃料电池,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答案 

(1)Fe-2e-===Fe2+

(2)2H++2e-===H2↑ 

2Cl-+2H2O

2OH-+H2↑+Cl2↑ ②

(3)①4OH--4e-===2H2O+O2↑ 小于

②D

③H+在阴极附近放电,引起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使c(OH-)>

c(H+)

④O2+2H2O+4e-===4OH-

解析 

(1)开关K与a相连,装置构成原电池,Fe失去电子为原电池负极。

(2)开关K与b相连,装置构成电解NaCl溶液的电解池,B为电解池的阴极,溶液中的H+在B极放电生成H2。

电解过程中Na+应该向阴极B移动;

A极产生的气体为Cl2,Cl2能将I-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

根据电解反应:

2NaCl+2H2O

2NaOH+H2↑+Cl2↑,电解一段时间后若加入盐酸会增加H2O的质量,应通入HCl气体使其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

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L气体,即0.1molH2,则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但在溶液中转移的不是电子,而是离子。

(3)①溶液中的OH-在阳极失电子产生O2:

4OH--4e-===2H2O+O2↑,所以在B口放出O2,从A口导出H2SO4。

溶液中的H+在阴极得到电子产生H2:

2H++2e-===H2↑,则从C口放出H2,从D口导出KOH溶液。

因SO

所带电荷数大于K+所带电荷数,SO

通过阴离子交换膜,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所以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大于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O2、H2、KOH溶液构成燃料电池时,O2在电池正极放电:

O2+4e-+2H2O===4OH-。

15.(2011·

潍坊)如图甲、乙是电化学实验装置。

(1)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NaCl溶液。

①甲中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②乙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③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烧杯上方,发现试纸先变蓝后褪色,这是因为过量的Cl2氧化了生成的I2。

若反应中Cl2和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且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CuSO4溶液。

①甲中铁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②如果起始时乙中盛有200mLpH=5的CuSO4溶液(25℃),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为1,若要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物质的化学式)______g。

答案 

(1)①O2+2H2O+4e-=4OH-

②2Cl-+2H2O

2OH-+H2↑+Cl2↑

③5Cl2+I2+6H2O=10HCl+2HIO3

(2)①Fe-2e-=Fe2+

②CuO(或CuCO3) 0.8(或1.24)

解析 

(1)若两烧杯中均盛有NaCl溶液,则:

①甲装置为原电池,石墨棒作正极,O2放电,电极反应为:

O2+2H2O+4e-=4OH-。

②乙装置为电解池,石墨棒上发生氧化反应,Fe电极不参与反应,其实质与用惰性电极电解食盐水相同,离子方程式为:

Cl2↑+H2↑+2OH-。

③Cl2和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生成HCl和HIO3。

(2)若两烧杯中均盛有CuSO4溶液,则:

①甲装置为原电池,铁作负极,电极反应为:

Fe-2e-=Fe2+。

②乙装置为电解池,电解反应为:

2CuSO4+2H2O

2Cu+2H2SO4+O2↑,根据电解方程式,从电解质溶液中析出Cu,放出O2,因此只需加入CuO(或CuCO3)即可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

由电解反应式可知,2H+~CuO~CuCO3,电解后n(H+)=0.1×

0.2=0.02(mol),故m(CuO)=0.02×

×

80=0.8(g),m(CuCO3)=0.02×

124=1.24(g)。

16.(2011·

江苏卷)Ag2O2是银锌碱性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

在KOH溶液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生成Ag2O沉淀,保持反应温度为80℃,边搅拌边将一定量K2S2O8溶液缓慢加到上述混合物中,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固体样品。

反应方程式为2AgNO3+4KOH+K2S2O8

Ag2O2↓+2KNO3+2K2SO4+2H2O

(1)上述制备过程中,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银锌碱性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池放电时正极的Ag2O2转化为Ag,负极的Zn转化为K2Zn(OH)4,写出该电池反应方程式:

________。

(3)准确称取上述制备的样品(设仅含Ag2O2和Ag2O)2.588g,在一定的条件下完全分解为Ag和O2,得到224.0mLO2(标准状况下)。

计算样品中Ag2O2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答案 

(1)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入1~2滴Ba(NO3)2溶液,若不出现白色浑浊,表示已洗涤完全(或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入1~2滴酚酞溶液,若溶液不显红色,表示已洗涤完全)

(2)Ag2O2+2Zn+4KOH+2H2O===2K2Zn(OH)4+2Ag

(3)n(O2)=

=1.000×

10-2mol

设样品中Ag2O2的物质的量为x,Ag2O的物质的量为y

248g/mol×

x+232g/mol×

y=2.588g

x+

y=1.000×

x=9.500×

10-3mol

w(Ag2O2)=

=0.91

解析 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及简单计算,意在考查考生对原电池原理的掌握情况。

(1)上述制备的目标产物是Ag2O2,同时副产物有KNO3和K2SO4,检验洗涤是否完全可以通过检验洗涤液中是否含有OH-或SO

来判断。

(2)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Ag2O2+2Zn+4KOH+2H2O===2K2Zn(OH)4+2A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