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随堂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697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随堂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随堂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随堂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随堂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随堂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随堂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随堂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随堂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随堂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随堂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随堂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随堂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随堂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

A.建立人民教育制度

B.普及义务教育

C.迅速发展高等教育

D.尽快恢复高考制度

A

3.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确立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确立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C.将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确立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

D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并且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将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项是建国初期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所确立的教育方针。

4.1964年5月,刘少奇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曾进一步提出实行两种教育制度与两种劳动制度的建议。

其中的“教育制度”是指(  )

①全日制教育制度 ②半工半读教育制度 ③职业教育制度 ④学前教育制度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所谓“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是指全日制教育制度、半工半读教育制度和八小时工作的劳动制度、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

故本题选A项。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并决定对教育进行改革,由此形成了新的教育面貌。

下列可以说明新中国“形成了新的教育面貌”的是(  )

A.毛泽东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

B.邓小平关于教育要实现“三个面向”的指示

C.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本题考查建国初期的教育发展。

A发生于“文革”时期,B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科教兴国”战略于1995年提出。

故选C项。

知识点二 动乱中的教育

6.每个时代的教科书都能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

右图所示教科书应该盛行于(  )

A.1949~1956年

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

D.1978~1988年

由图片中“彻底埋葬帝修反”“毛泽东选集”“红卫兵”等可知,此教材应当盛行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因此选C。

7.1970~1976年高校招生采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致使高校学生文化素质差。

邓小平复出后,为改变这种状况做出的重大抉择是(  )

A.提出“双百”方针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恢复被停止的高考

D.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文革”期间高等院校招生不需要文化课考试,这使大学教育水平下降,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

邓小平复出后,果断恢复被停止的高考,故选C项。

8.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

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

A.背景音乐:

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

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

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

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977年12月进行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中国于1995年宣布,决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始于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光明日报》的发表。

知识点三 教育的复兴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

“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①有教无类 ②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法》 ③“三个面向”思想 ④发展希望工程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三个面向”思想主要体现了教育现代化与走向世界,这与题干材料中的“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等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③,答案为C。

10.“211工程”实施以来,推动了(  )

A.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

B.职业教育的发展

C.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

D.基础教育的发展

“211工程”计划是20世纪90年代,为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国家着手实施的计划。

1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大学数量不断增加,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更加合理。

我国高等教育出现繁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党和政府制定了正确的教育方针

B.中国出现了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

C.党和政府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D.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综合国力提高

12.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大为增强,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进展突出,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教育在体制改革、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飞速发展,其优先发展的地位得到切实体现。

上述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确定

B.完整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

C.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提出

D.“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时期”指的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再结合题干材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判断答案为D项。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山东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教育的发展历程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论语》中记载的孔子教育言论

“有教无类”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当仁不让于师”

材料二:

山东大学堂(今山东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省立大学堂,于1901年在济南泺源书院创办。

《山东大学堂章程》规定:

“诸生来堂肄业,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要通解经史,文理明顺。

”第一批招收学生300人,聘请中西教习50余人(如图为“山东大学堂西学教习合影”)。

课程设置除经史子集外,还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外国语等20多门。

学堂在建校14年中,共培养毕业生770人,选送欧美和日本留学有59人。

——王怀兴主编《山东历史》

材料三:

下表反映了1949年和1998年山东教育的相关信息

(1)材料一表格中的言论体现了孔子的哪些教育主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山东大学堂体现了怎样的办学特色?

大学堂的创办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据材料三表格中的数据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教育的主要变化。

变化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

(1)主张:

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

把学和思结合起来,勤奋学习;

独立思考。

(2)特色:

注重聘请西方教师,把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先进技术结合起来;

把人才培养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意义:

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培养了近代人才;

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

推动了教育近代化,对中国近代大学的创办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变化:

学校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量都有大幅度的增长,民办高校出现,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不断提高。

推动因素:

改革开放增强了综合国力;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对教育的投入;

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

14.教育是立国之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阅读下列材料: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如颜浊邹(注:

当时的大盗)之徒,颇受业者众。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

西汉教育制度之重要性,乃以育才与选贤双轨并进。

换言之,乃是教育制度与选举制度之配合行使。

由地方……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入太学……甲等得在宫廷充皇帝侍卫,乙等回归本乡作吏。

——钱穆《国史新论》

康有为屡次上书失败后,认识到今当多难之秋……“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

”严复明确道:

“民智之卑……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张也。

——张良才、孙传宏《中国教育

社会价值观的百年嬗变》

材料四:

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

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

应当肯定,十七年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不管是科学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辛勤劳动,努力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劳动更辛苦。

——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材料五: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请回答:

(1)孔子是古代大教育家,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普及所作出的贡献。

(2)据材料二指出汉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创新举措。

这一创新举措是从哪位封建帝王开始实施的?

(3)材料三中康有为、严复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在他们的推动下,19世纪末中国发生了一场什么政治运动?

(4)在材料四中邓小平充分肯定了1949~1966年的教育工作。

经过十七年的努力,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1)孔子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举措:

兴办太学。

帝王:

汉武帝。

(3)共同主张:

发展教育,改造国家(国民)。

政治运动: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亦可)。

(4)成就:

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5)重大举措:

①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三个面向”亦可)。

②实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③制定《义务教育法》,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启动“希望工程”,加强教育立法,建立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等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