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7062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最新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最新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最新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最新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最新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最新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最新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最新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最新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最新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最新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最新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最新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最新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最新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最新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最新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最新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最新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文档格式.docx

《最新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文档格式.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文档格式.docx

2、 

加深体会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学会体贴关心家人,孝敬长辈。

二:

教学准备

1、学习记录表    

三:

教学过程

(一)活动:

“幸福的家”

1、 

活动准备:

课前准备好全家福的照片,收集一些家庭趣事等。

活动安排:

教师布置活动安排:

(1)、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2)、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介绍西下。

(3)、说一件家庭趣事或体现家庭温暖的事。

3、 

学生活动。

二、智力回答

刚才介绍的同学中,三口之家的都是谁的家庭?

(五口、六口……)

在刚才的介绍中,只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的有……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的有……

3、你还知道一些特殊的家庭吗?

三、知识介绍

(一)、单亲家庭:

1、教师用一则关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的小故事提出话题。

2、提出问题: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吗?

(这个孩子很可怜,他缺少爸爸妈妈的爱……)

3、引导: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他呢?

(多和他一起玩;

多帮助他,关心他……)

4、教师小结:

这样的家庭叫做“单亲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不象正常家庭中的孩子那样,可以得到爸爸妈妈的爱,所以他们心理很难过。

但是,只要我们把他们当成正常的小伙伴,不提另他们难过的事,在他们生活和学习上更多的关心、帮助他们,他们也象我们一样幸福。

(二)、福利院:

1、教师可以利用教科书的资料介绍,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播放一段有关福利院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特殊家庭”的温暖及其与平常家庭的区别。

2、说一说,你想为这些“特殊家庭”中的孩子做些什么?

(看望他们:

捐款……)

四、思考辨析:

1、教师借助刚刚讲到的“福利院”提问,为声么要给孤儿、弃儿建立福利院?

2、学生思考,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总结:

每个人的家庭各不相同,但是每个认得成长都离不开家庭。

家是我们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构成社会的细胞。

五、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仿照教科书的样子画出自己的“家庭树”。

六、布置下一节的任务:

调查爸爸妈妈的工作和月收入,并了解他们工作的体会。

七、课后拓展:

走访本地的福利院。

第二课时

一、资料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上节课后的调查结果。

2、讨论以下爸爸妈妈的工作时间、收入、他们的体会,看看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二、全体展示:

1、简单介绍自己的父母的工作、收入。

2、通过调查和交流,说说自己的体会。

3、教师引导

小结:

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的幸福生活卜辞辛劳的工作,他们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爸爸妈妈正伟大。

三、说说:

1、通过调查与交流,你想对爸爸妈妈上说写什么。

2、简单的说说自己的想法。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自己的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想法。

(感谢卡、留言条、自制一份小礼物……)

板书设计:

家庭成员组成:

爸爸、妈妈、我

爸爸妈妈资料卡

画画家庭树

教学反思:

学生能较好的认识家庭成员,认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能完成家庭树的画法。

并完成的较好。

第二课:

幸福的家庭

1、知道家庭和睦的重要,体会家庭中的亲情。

2、知道家庭成员之间要讲究民主,能够正确处理家庭中的矛盾。

3、了解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4、知道自己在家庭和邻里之间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应因的义务。

3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活动:

“我的一家”

1、教师先作示范:

出示自己全家的照片,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讲一件家种有趣的事或难忘的事(教师将家庭照片贴在黑板上布置的大房子中)

2、(在黑板上贴“家”字)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家是我们休息的港湾。

你愿意把你的家庭介绍给我们大家吗?

3、请几个学生分别介绍他们各自的家庭并讲一件有趣的或高兴的或令人感动的事,把家庭照片贴在大房子的窗口中。

4、没有被倾倒的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把照片贴在房子中。

二、讨论交流

1、什么样的家庭是幸福的家庭?

2、学生讨论,在小组内商量一种形式体现出来(说说,表演一件体现家庭幸福的故事……)

3、学生展示。

三、情感提升

1、教师引导:

刚才,小朋友们分别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家庭,你感到你自己还有同学们在家里生活得怎么样(幸福、高兴、快乐……)

2、小结:

父母、长辈以及他们对我们无微不致的关爱来表达他们非常爱我们,非常爱我们的家,而我们也非常爱我们的爸爸妈妈和其他长辈,大家和睦相处、幸福快乐。

“一次家庭会议”

1、教师提问:

你参加过你的“家庭会议”吗,长辈们尊重你的意见吗?

家中的事情最后是怎样决定的?

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发展言论。

3、讨论交流:

参加家庭会议时自己的体会。

4、引导性提问:

全家一起讨论决定事情有什么好处?

5、学生根据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

“那些事情我帮忙”

1、教师设置情境:

(1)、家里要换新家具

(2)、爸爸的朋友向他借很多钱

(3)、爸爸妈妈吵架了

………..

2、讨论:

从中选择自己应该参与的事情和不该干涉的事情,说明理由。

3、汇报结论。

4、教师总结:

家庭中会遇到许多意外或大事情,每当这时,我们一定要做个懂事的孩子,应该我们帮忙的我们就帮爸爸妈妈分担一些,不应该参与的我们就不要给父母添乱。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是我们的家庭更加和睦、幸福。

第三课时

一、情景分析

1、教师:

爸爸妈妈不在家,小明自己在家,有陌生人敲凯小明的门,邻旧居张爷爷马上出来,了解情况后把陌生人赶走了并且给小明送来好吃的午饭……二小红呢,平时邻旧不相往来,现在爸爸妈妈不在家,也没有人问他、管他、结果小红又闷又饿,难过的哭起来……、

2、讨论分析:

为什么小明和小红的情况会不同?

介绍我的好朋友

1、教师解释活动的内容:

除了学校中的好朋友,你还有哪些好朋友?

你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2、学生介绍自己的邻居好友,说一说和他们交往的趣事。

“远亲不如近邻”好的邻里关系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和欢乐,避免不少的麻烦。

三、辨析交流:

1、教师出示几则有关邻里间的小矛盾的情境,让学生分析,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怎么做。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说说:

学生说说自己家与邻居相处的一些小事情,体会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2、幸福的家庭

幸福的家庭:

幸福的家庭是和睦的、民主的、快乐的

邻里一家亲:

和睦的邻里关系、健康的邻里生活,有利于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使我们生活得更加幸福

学生能体会幸福家庭的含义,能理解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理解邻里一家亲。

体会邻里之间彼此的关爱。

学习邻里之间友好相处的谚语。

第三课:

我成长的故事

1、通过了解自己的成长经历,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中的亲情。

2、体会凡事做计划的重要性和好处,养成做计划的习惯。

3、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发“请家长走进课堂”的邀请信若干份。

2、教师的背景上布置“爱心小屋”背景。

3、学生课前搜集婴儿时的小衣物、照片,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

4、与父母翻看自己的相册。

询问自己成长中父母艰辛哺育的感人故事。

一、活动

(一)、爱的收获

1、在教师制作的“爱心小屋”(可以画挂图或制作简单模型)中挂出:

小衣物、小帽子、小奶瓶……

2、通过这些物品,说说自己的变化?

(二)、寻找成长的足迹

1、看一看、比一比:

(1)、用毛衫与声上的毛衣比发现了什么?

用自己的话叙述以下。

(2)、小帽子与现在的头比,得出结论:

头张大了……

2、问问、成称、两量

(1)、出示“出生时躺在磅秤上的”照片,(学生分别介绍:

当时自己的体重、身高)

(2)、称称、量量:

教室的一角放有一台秤,现场称出学生的体重,量出学生的身高。

3、幸福回忆:

(1)、请学生上台演示一组自己成长的照片,边出示照片,边叙述这是什么时期?

当时有什么难忘的事。

(2)、听妈妈真情诉说:

请学生的家长来补充孩子成长过程的趣事。

4、夸夸父母

在我们的成长中,父母为我们的冲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谁能夸夸自己的父母。

学生敞开心扉自由地说,让学生与家长真心的交流。

三、活动:

亲情悄悄话

学生们互相交流,我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

请学生走到自己父母身边,说说悄悄话。

播放音乐《世上的妈妈都是一样的》“请学生与家长一起在照片的背后写上悄悄话,并且把他张贴在“爱心小屋”。

第二课时

一、教师导入

欢迎大家回到我们的“爱心小屋”。

上一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爸爸妈妈无私的爱,体会到他们为了我们的冲长付出了艰辛。

小同学把一句句爱心寄语写在了“亲情悄悄话”

留在了“爱心小屋”里,使我们爱的小屋充满亲情,更加温暖。

过渡:

在妈妈爸爸的关心、呵护下我们健康成长起来,那蚂,作为儿女,我们该如果回报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

二、欣赏讨论

1、欣赏录象故事《小乌鸦爱妈妈》。

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你听出来故事主要说的是谁吗?

3、这是一只怎样的小乌鸦?

4、你知道那些孝敬父母的故事,你能给大家说说?

5、你有没有像小乌鸦一样为妈妈爸爸做点什么?

竞赛

1、公布竞赛规则(小组参赛,集体记分)

2、竞赛

(1)、在上节课中我们收集的成长资料中,哪个小组收集的最多?

(2)、谁能说说这些资料都是从那里来得?

(3)、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收集信息的求道最多。

3、公布比赛结果。

四、讨论:

应该怎样做好事情

1、教师提出要求:

根据自己在这次收集资料中的体会说说怎样做事情效率高。

2、小组讨论。

五、总结:

教师小结:

做事情前,如果先作一份计划,并对计划进行合理的修改,让计划更加可行,在做事的时候就可以计划一步步施行。

做事的效率也提高了。

3.我成长的故事

一、爱的收获

二、寻找成长的足迹

三、活动、竞赛

学生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能学会作计划。

完成教学目的。

第四课:

我会做的事情

活动目标:

1、关心家庭生活,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者做,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2、通过设计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爸爸妈妈添负担。

活动时间:

4课时

1、提出问题:

你是家庭的小主人吗?

2、小组汇报问题,得出“小主人”的标准,验证自己和别人是不是合格的“小主人”。

3、进行汇报准备:

列出自己能做的事情

列出正在学习或想做学习的事情。

小组设计情景,编排模拟为家庭做的事情。

4、各小组汇报交流。

汇报过程中,教师提示学生反思,你做到了那些?

这样做到自己和佳人带来那些好处?

遇到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5、总结反思成果:

写出一份倡议书:

“小主人,你想对你说”用于自勉和勉励他人。

活动过程;

1、课堂自由论坛:

我一天的生活。

2、教师启发全班学生发表意见,对自己或别人的“一天”T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让家长一起来参与讨论。

3、小组合作,互相补充,制作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4、展示、汇报:

将各自指定的作息时间表在全班汇报,相互学习、完善。

同学之间互评作息时间表。

5、按照制定的作息时间表安排每天生活,自我约束和请父母监督。

1、活动准备:

大人们都给予了我们哪些爱与关心(可以拿来父母买的新文具、衣服等,想一想平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自己的关爱)?

家庭中的爱都包含了那些内容?

3、汇报结束后,小组讨论:

你是怎样回报这份爱的?

应该怎样做?

4、交流:

“我爱我家”“我帮我家”“我为我家”……

5、听过给父母长辈制作卡片、写信等形式表达自己的爱,课后送给他们。

第四课时

教师提出任务:

“我的家庭小档案”。

(1)、小组学习制作家庭档案的方法、步骤。

(2)、构思自己的“家庭小档案”的样式,要尽量丰富多彩、清晰漂亮。

(3)、根据构思准备好需要的工具。

制作“家庭小档案:

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目录的制作和知道收集信息的方法,小组合作,互相帮助。

做好后,给自己的小档案取一个能体现自己家庭特点的好名字。

4、 

评出“最佳设计”“最佳制作”、“最佳创意”“最幸福家庭”、“最心细儿女”等奖项。

5

5、 

延伸:

“从我家看大家”生活的变化大讨论。

板书设计

4.我会做的事情

我学会了:

整理房间、自己照顾自己、作家务

我的作息时间表

表达自己的爱

家庭小档案

学生能知道自己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能学会自己制作作息时间表,家庭小档案

第二单元 

可爱的学校教材分析

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虽然孩子们每天都和学校里的老师和工作人员打交道,但是对他们了解的究竟有多少呢?

习惯成自然,学生能感受到学校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关心和爱护吗?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可爱的学校》包括以下内容;

《熟悉的学校》第二课《在学校工作的人们》第三课《学校周围探秘》。

为充分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实现课程目标,力求从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出发,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感受社会,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

通过多方面收集信息,让学生知道除教材以外,还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

同时,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参观、调查自己的学校,收集自己学校的信息,由每个小组自己设计出介绍方案,在班内交流。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又分别构成教与学的主体,并且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

因此,在我们大张旗鼓地进行教学模式、方法、策略的研究的同时,更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消蚀。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重新确定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目标,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主体建构,因此,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

”转变学习方式必须进行精心的设计和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

一、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教学全过程。

本次课程改革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在《熟悉的学校》一课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活动开始,从学生的经验、兴趣入手,问:

“同学们,我们的学校叫什么学校?

你喜欢我们的学校吗?

为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调动起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很自然的引入问题的探究“你还想了解有关学校哪些方面的知识?

”师生共同交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学校时期和地区的不同,确定古代学校、城市学校、农村学校、外国学校等几个不同研究课题,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自主选择课题,确定研究计划;

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调查、参观自己的学校,收集有关信息,小组自行设计介绍方案;

最后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班内展示、交流。

这些活动无不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培养合作意识,关注合作学习。

在《熟悉的学校》一课中,制定研究计划、分组调查、组内展示交流、全班交流,都是极好的合作学习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突出强调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是典型的合作学习。

这种合作学习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关注学生学习生活化、集体化的特征。

同时,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资料补充,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走出书本和课堂,利用各种方式搜集资料,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结合起来,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与人共处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在体验、探究中获得新知。

本次活动中,关注了学生的探究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探究过程,进行了有效指导,而且给学生亲身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调查活动的结果以“广播站”“资料卡”“画画”“录音采访”“主持人”等多种方式呈现,无疑是对学生创造力和表现力的体现,活动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调查的足迹遍布学校的角角落落,让学生获得一次难得的真实的情感体验,在体验、探究中获得新知。

10课时

熟悉的学枝

主题目标:

结合自己的学校,认识学校的主要设施及其作用。

初步了解一些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认识和对未来学校的憧憬。

结合自己的学校,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增强对学校的亲切感。

通过口述学校的情况,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设计、绘制学校平面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绘画能力、创新意识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学生调查、采访的记录本、卡片、照片、录音带,

多媒体课件1学生活动的录像带及展示学校风貌的录像带)。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人

“同学们,我们府前街小学坐落在中心,"

十·

一"

旅游黄金周马上就要来临,我们怎样向朋友介绍一下自已的学校呢(板书课题:

说说我们的学校)

课前,我让大家对有关学校的情况去调查、访问,大家将自己获得的材料都带来了

吗?

好,请做好交流的准备。

二、梳理材料

导语:

我发现大家带来了很多材料·

现在请你们按课下的活动小组坐好,准备发言。

引导学生梳理材料,选出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完善。

小组交流·

教师鼓励小组长发挥其作用,鼓励各成员大胆参与。

小结:

我们的学校真美,大家津津乐道,看来,你们打心眼里吝欢学校,喜欢这个家。

三、汇报整理

你说、我说、他说,让我们一起来说说我们的校园吧!

各小组根据观察的情况,选派一名解说员,以"

说说我们的校园"

为题进行解说,小

组成员补充。

汇报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话解说。

你们的解说·

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流露出了对学校的热爱,为了让每一个同学

都有一次展示的机会,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吧!

四、写写我们的校园

播放介绍学校的录像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学校的美丽。

激情谈话:

这就是我们朝夕相处的校园,我们每天都在这里安确地学习,快乐地玩

耍,你打算怎样把我们这美丽的校园用不同的形式介绍给你的朋友呢?

51导学生选择自己甚欢的介绍方式·

比如做资料卡、写解说词·

写儿歌等,

小组以"

我们的校园"

为题写写校园,合作完成。

作品展示。

各小组学生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作品。

学生评价:

哪组选择的方式恰当?

哪组写的有新意?

教帅小结:

学校的关在大家的每一个音节中流动,对学校的热爱之情从大家的每一

个词句中流露出来。

我感到我们的学校更叮爱了,更温肆了。

五、课下实践

自由组成兴趣小组,采取多种方法搜集有关学校的信息。

一、课前谈话

学校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甚怒哀乐都与她息息相关。

通过朝夕相处,我们巳建立了

不可割舍的感情。

相信大家在课下肯定还收集到许多有关学校的资料。

让我们展示一下

吧!

二、汇报探究

同学山·

l,课前我们已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了有关学校的信息。

听说大家取得了丰

富的材料,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相信这节课你们能将自己的材料清楚地向大家汇报,同时

认真倾听、积极合作,取长补短,能做到吗7下面大家整理一下自己手头的资料做好发言的准备。

组内交流,学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通过什么渠道,了解了什么时期、什么地区、什么类型的学校。

工教帅参与、点拨、适时鼓励。

小组汇报。

111寺语:

其实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学校,情况是不一样的,

请各小组上台汇报。

lz)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分为"

古代学校组"

、n+国近代学校组。

、"

外国学校

组"

私立学校组"

分别交流调查的资料。

教师适时播放或补充有关资料

(1)"

学校"

一词的来历;

(2)古代的官学和私学;

(3)刀占代著名节院;

(4)近代著名书院;

(5)外国学校;

(6)本地区若名的学校(简介),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学校的信息?

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内容,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

三、交流体会

总结过渡:

看来,学校的来源已久,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的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有

利于人才的培养。

听了同学们的交流,你有什么感受或收获呢?

引导学生从活动方法、活动内容上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通过活动,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对我们的学校建设、管理上有什么好的建议?

请以

钎种形式1比如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