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变态心理学理论模式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7441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篇变态心理学理论模式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三篇变态心理学理论模式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三篇变态心理学理论模式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三篇变态心理学理论模式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三篇变态心理学理论模式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三篇变态心理学理论模式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三篇变态心理学理论模式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三篇变态心理学理论模式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三篇变态心理学理论模式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三篇变态心理学理论模式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第三篇变态心理学理论模式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第三篇变态心理学理论模式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第三篇变态心理学理论模式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第三篇变态心理学理论模式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第三篇变态心理学理论模式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第三篇变态心理学理论模式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第三篇变态心理学理论模式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第三篇变态心理学理论模式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第三篇变态心理学理论模式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第三篇变态心理学理论模式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篇变态心理学理论模式Word格式.docx

《第三篇变态心理学理论模式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篇变态心理学理论模式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篇变态心理学理论模式Word格式.docx

前意识与意识之间虽有界限却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前意识之中的内容与意识之中的内容的相互转换非常容易,是转瞬即成的事情。

而无意识部分的东西要进到意识中来则非常困难。

在意识之中似乎有一种抵抗力,起着“检查官”或“守门员”的作用——严防无意识中的观念进入意识部分。

无意识之中的各种本能冲动或动机、欲望一直在积极活动之中,有时还很急迫,力求在意识的行为中得到表现。

但因其是为社会伦理、宗教法律所不能允许的冲动,所以当其出现时,就会在意识中唤起焦虑、羞耻感和罪恶感,因之加以抵抗,进行压抑。

然而,压抑从来不会使被压抑的东西消失。

这些东西会以梦、口误、笔误、记忆错误等方式出现,病态的压抑则可能导致心理疾病——即以神经症的形式表现出来。

人格结构学说

在上述无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弗洛伊德又提出了他的动力学的人格结构学说。

他将人格划分为三个相互作用的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1.本我(id,又译伊特、它、它我、原我):

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

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的。

按弗洛伊德的看法,本我是储藏心理能量的地方,混沌弥漫、仿佛是一口本能和欲望沸腾的大锅。

这些本能和欲望强烈地冲动着,不懂得逻辑、道德和价值观念,其活动只受“快乐原则”的支配,一味寻求无条件的、即刻的满足。

由于本我不能直接同外部世界接触,所以总是在急切地寻找自己的出路,而其惟一的出路是通过自我。

2.自我(ego):

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

从本我分化出来的这一部分由于现实的陶冶变得渐识时务,不再受快乐原则的支配去盲目地追求满足,而是在“现实原则”指导下,力争既避免痛苦、又能获得满足。

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着理性和审慎。

它在同外界现实的相互作用中成长,对外感受现实,正确认识现实和适应现实,对内调节本我中本能欲望的宣泄。

3.超我(superego):

超我也称理想自我、自我典范,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的自我。

它被认为是人格最后形成的,而且也是最文明的一部分。

它是一切道德准则的代表。

其主要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这三种构成:

本我、自我、超我之间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地交互作用着。

自我在超我的监督下,按现实可能的情况,只允许来自本我的冲动有有限的表现。

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之中,这三种结构的作用必然是均衡、协调的。

本我是求生存的必要原动力:

超我在监督、控制主体按社会道德标准行事:

而自我对上按超我的要求去做,对下吸取本能的动力,调节其冲动欲望,对外适应现实环境,对内调节心理的平衡。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在这种人格动力学的关系中得到阐明。

当然,如果这三种力量不能保持这种动态的平衡,则将导致心理异常的产生。

性心理发展学说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的发展即是性心理的发展,这一发展从婴儿期就已开始。

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的发展从婴儿期到青春期分为5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中性欲望满足的对象也随之变化。

1.口欲阶段(0~1岁左右):

此期中婴儿的主要活动为口腔的活动,快乐来源为唇、口、吸吮、吃、吃手指,长牙后,快感来自咬牙、咬东西。

如果婴儿在此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过度的满足,便可使人形成“口欲性格”,在成年期表现为过度的依赖性、不现实和富于幻想,以及过度的“口欲习惯”(例如贪食、嗜烟酒和好挖苦人等)。

2.肛欲阶段(1~3岁左右):

此期中婴儿要接受排泄大小便方面的训练,主要为肌紧张的控制,快乐表现为忍受和排便。

如果在此期发生问题,幼儿便会体验到强烈的焦虑。

这种焦虑如果持续存在,便会妨碍幼儿的心理发展,使其心理或行为“固着”于肛欲期,到成年时便会表现出固执、吝啬、整洁、过于节俭和学究气等。

这种性格被称为“肛欲性格”,并可能易罹患强迫症。

3.性器欲阶段(3~6岁左右):

此期中儿童能分辨两性了,产生对异性双亲的爱恋和对同性双亲的嫉妒。

此外,生殖器部位的刺激也是快感来源之一。

这个时期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极为重要,因为此期正是俄狄普斯情结(Oedipuscomplex)活跃,儿童开始由自恋转向他恋的时期。

弗洛伊德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性发展停滞于这一时期,就会形成所谓“阳具崇拜型人格”,到成年时行为卤莽、易冲动,本来胆小怕事却偏要从事所害怕的活动,以显示自己的胆量,掩盖自己的恐惧。

并且,俄狄普斯情结得不到解决也是所有神经症的根源。

4.潜伏期阶段(6~12岁左右):

此期中儿童性欲倾向受到压抑,快感来源主要是对外部世界的兴趣。

弗洛伊德认为,在这一段时间儿童没有重要的潜意识驱力迫使自我去满足,本我的压力小,也较少有内心冲突的困扰,因此是一个增长才干、学习和积累知识的大好时机。

5.青春期阶段(12—18岁左右):

兴趣逐渐转向异性,幼年的性冲动复活,性生活继续着早期发展的途径进行着。

此时,性器官的发育已经趋向成熟,性欲开始朝着生殖这一生物学目标飞速发展,性爱的对象不再指向自身和异性别的父母,而指向家庭之外的异性。

这种异性之恋是性成熟的标志之一,另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健康的功能活动,即在性、社会和精神等诸方面都达到成熟和较完美的境界。

具有这些特征的人,被称作“生殖型人格”。

防御机制理论

所谓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潜意识渴望保护自我的统一性不受到威胁,并且使自己从未解决的挫折和冲突之中得以解脱的手段。

常见的自我防御机制包括否认、补偿、替代、幻想、压抑、投射、反向形成、合理化以及升华等。

应该说,所有的人都或多或少地使用过这种自欺的手段,以求保护自尊或缓和失败的痛苦。

但是,自我防御机制毕竟不能代替问题的根本性解决。

所以,适度的应用防御机制,可能有助于个体焦虑和痛苦的暂时缓解;

但如果过度应用防御机制,则可能导致病态的适应模式,甚至可能因此而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生。

按照对现实歪曲的程度,可以将它们分成三大类(Vaillant,1977):

1.造成较大现实歪曲的机制:

否认、投射、隔离和曲解等;

2.造成中等现实歪曲的机制:

压抑、倒退、转移、反向形成、理想化和合理化等;

3.造成轻度现实歪曲的机制:

补偿、升华和幽默等。

此外,按照出现的先后及与心理障碍间的联系,可以将防御机制分成四大类:

1.精神病性防御机制:

在婴儿期即已被使用,正常成年人虽然有时应用,但多为短时的;

精神病人常常极端地应用。

包括否认、曲解和投射等机制。

2.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出现于婴幼儿期,在成年期则多被较轻的精神病人使用。

包括倒退、幻想和内向投射机制。

3.神经症性防御机制:

少儿期得到充分应用,在成人期则常被神经症病人采用。

包括合理化、抵消、反向形成、隔离和转移等机制。

4.成熟的防御机制:

出现较晚的、成功的和有效的适应方式。

包括升华、幽默和理智化等机制。

二、心理分析的治疗技术

心理分析的治疗是根据心理分析的理论进行的。

其治疗更多的是对神经症的治疗。

由于心理分析理论认为症状是神经症性冲突的结果,它是经过化装的,背后必有无意识的症结。

因此,心理分析治疗着重在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与意识相见。

即通过分析治疗使病人自己意识到其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产生意识层次的领悟,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转变为意识的,使病人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

1.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是弗洛伊德1895年创立的。

他让病人很舒服地躺着或坐好,把自己想到的(进入头脑中)一切都讲出来,不论其如何微不足道、荒诞不经、有伤大雅,都要如实报告出来。

心理分析家的工作则在于对对方所报告的材料加以分析和解释,直到从中找出病人无意识中的矛盾冲突,即病的起因为止。

在弗洛伊德认看来,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借此可发掘出无意识之中的症结所在。

2.梦的解释:

弗洛伊德1900年出版了[梦的释义]一书。

他在给神经症病人治疗时发现梦的内容与被压抑的无意识幻想有着某种联系。

他认为睡眠对自我的控制减弱,无意识中的欲望乘机向外表现。

但因精神仍处于一定的自我防御状态,所以这些欲望必须通过化装变形才可进入意识成为梦。

因此梦是有意义的心理现象,梦是人愿望的迂回的满足。

梦的工作通过凝缩、置换、视象化和再修饰才把原来杂乱无章的东西加以整合为梦境,这就是梦者能回忆起来的显梦。

显梦的背后是隐梦,隐梦的思想,梦者是不知道的,要经过心理分析家的分析和解释才能了解。

对梦的解释和分析就是要把显梦大重重化装层层揭开,由显象寻求其隐义,达到治疗的目的。

3.阻抗分析:

所谓阻抗是指病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回避某些敏感问题,有意无意地使治疗重心偏移。

有意识的阻抗可能是病人怕治疗者对自己产生坏印象,或担心说错话,或对治疗者还不能信任,这种情况经治疗者说服即可消除阻抗。

无意识的阻抗则表现为对治疗的抵抗,而病人自己则并不能意识到也不会承认。

病人往往口头上表示迫切希望早日完成治疗,但行动上却并不积极热心。

治疗者需经过长期的努力,通过对阻抗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帮助病人真正认清和承认阻抗,治疗便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4.移情作用:

在心理分析中,移情是治疗的重要环节,一些问题只有在移情中才能表现出来。

由于做心理分析治疗所用的时间很长,病人会把对自己父母、亲人的感情转移到治疗者身上,即把早年对别人的感情转移到了治疗者身上,把他当成自己的父母、亲人等,称之为移情。

这种移情有的是正性的、友爱的,有的是负性的、敌对的。

治疗者通过移情可以了解到病人对其亲人或他人的情绪反应,引导他讲出痛苦的经历,揭示移情的意义,使移情成为治疗的推动力。

在移情中,患者也可陷入对治疗者的依赖。

为了使患者保持独立性,治疗者必须控制自己的反向移情,“节制”自己的情感反应,对患者表示出的关怀,特别是爱慕,必须抵制。

5.解释:

解释是心理分析中最常用的技术。

要揭示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消除阻抗和移情的干扰,使病人对其症状的真正含义达到领悟,解释都是必不可少的。

解释的目的是让病人正视他所回避的东西或尚未意识到的东西,使之无意识中的内容变成意识的。

解释要在病人有思想准备时进行,较有效的方法是在一段时间内渐渐地接近问题,从对问题的澄清逐步过度到解释,不断地向病人指出其行为、思想或情感背后潜藏着的本质意义。

经典的心理分析治疗一般为每周3~6次,每次平均1小时,治疗少则半年至1年,多则2~4年。

三、后弗洛伊德思想家对其经典心理分析理论的修正

弗洛伊德一旦开辟了用非医学用语来解释变态行为的可能性,许多医生和理论家也都仿照去做。

弗洛伊德的观点由他的学生们提出了许多修正和补充,其中第一代和第二代后弗洛伊德思想家又称新弗洛伊德主义者。

后弗洛伊德思想家中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后弗洛伊德思想家中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容格、阿德勒、霍妮、沙立文、哈特曼和埃里克森等。

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强调社会文化影响而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冲动论和泛性论。

荣格(CarlJung,1875~1961)创立了分析心理学(analyticpsychology),将人格分成自我、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部分;

并依据内倾和外倾两种态度类型和感觉、直觉、思维与情感四种功能类型,将人的性格分成八大类型;

提出荣格心理疗法。

阿德勒(AlfredAdler,1870~1939)认为,人的行为的主要动机不是性驱力而是为了获取个人目标和克服“自卑情结”。

他将不能达到目标以及由此而造成的自卑感看做是心理问题的主要根源。

他特别关心个体目前的生活情况,尤其是同他人的关系,而不是早年的经验。

霍妮(KarenHomey,1885~1952)注重人际关系、文化因素、基本的焦虑和实际生活环境问题在心理障碍中的作用;

认为基本的焦虑引起亲子依恋关系的削弱,从而导致人际交往中的神经质倾向;

拒绝弗洛伊德的妇女心理学观点,也不赞成死亡本能、阴茎嫉妒和力比多的说法。

她将自我分成真实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三种基本的存在形态,创立了霍妮疗法。

沙立文(HarryStackSullivan,1892—1949)注重人际关系在心理障碍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人际关系理论和沙立文疗法。

哈特曼(Heinz Hartman,1894—1970)创立“自我心理学”(ego psychology),在心理分析理论和认知心理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扩大了心理分析的目标,强调自我的适应机能和自主性。

埃里克森(ErikErikson,1902—1979)首次提出“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将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视作人终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并区分出8个发展阶段;

创立了新的自我心理学。

对经典心理分析理论的修正

后弗洛伊德思想家对于经典心理分析理论的最主要的修正,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由强调本我转向强调自我的作用,由本我心理学转向自我心理学;

2.由强调性驱力或力比多,转向重视个人实现与社会关系;

3.由注重童年期的精神创伤,转向当事人的现状和进行中的发展。

四、对心理动力学理论的评价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当时提出需要很大的理论勇气和实践精神。

尽管他的理论后来受到了许多人的质疑,但弗洛伊德仍被认为是迄今罕见的思想家,他的理论和观察使我们对人类的动机和行为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他第一次提出人的心理变态并不都是由大脑的生理和解剖结构的损害引起,人的内在心理冲突也同样能造成心理异常。

因而他使得变态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从生物学变化转向动力学方面的内容,从病人的内心深处挖掘精神疾病的原因。

其次,他强调本能冲动和欲望是人的心理动力,性是人类的基本动机,是推动人们心理活动的一种基本动力,这是对当时的构造主义心理学和理智心理学的挑战。

第三,他提出的心理的“防御机制”的概念,即认为人有一种自发的心理调整机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的内心矛盾得以缓和,烦恼和不安得以减轻或消除,使人的心理活动恢复及保持某种稳定状态。

第四,他建立了自由联想和释梦等技术去引导患者认识自己的潜意识,这对于重建个人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也存在明显缺陷。

第一,他过分夸大了无意识的作用,把人的意识贬低到一个次要的地位,甚至完全忽视了意识在人的活动中的重要调节作用,这是片面的。

第二,他的“泛性论”观点,认为生物学的性本能冲动决定着人的一切行为活动,是整个人格的基础。

这一观点也是错误的,它混淆了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第三,他把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生物属性看成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并成为人的一切心理变化(包括正常和异常的)的根源。

这样,弗洛伊德就把人和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条件绝对地对立起来,抹煞了两者的辩证关系,对人类的未来引出了悲观的结论。

另外,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有些原理、原则完全是出于猜测,或是纯粹虚构出来的,因此其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也受到批

第二节心理异常的行为主义模式

上世纪初,正当心理异常的心理动力学模式开始占据优势时,心理学中的另一个学派即行为主义理论开始向心理分析理论的地位提出了挑战。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通过自由联想和释梦等技术对主观经验进行研究并不能获得科学的数据,因为其他研究者无法证实这些结果。

在他们看来,只有对可以直接观察的行为,以及控制这些行为的刺激和强化条件的研究,才能获得对人类行为的科学解释。

一、行为模型的理论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出生后获得新行为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条件反射和模仿学习,其中条件反射又分为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

提到经典的条件作用必然会首先提到巴甫洛夫。

他在实验室中研究狗的消化过程时,无意中发现了应答应条件反射,即经典条件作用。

他注意到,狗不仅仅是在唾液分泌时流唾液,而且在与事物出现有关的任何其它刺激物单独出现时也流唾液。

为了证实这一点,巴甫洛夫进一步实验时,在给狗食物的同时又给狗一个节拍器的声音刺激,食物和节拍器声音结合几次之后,狗一听到节拍器声音(未给食物)就会有唾液流出。

也就是说,形成了条件反射。

此时中性刺激物可称之为条件刺激。

但若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这个条件反射也可以被消退。

其基本过程如下图。

第一阶段UCSUCR

(食物)———————→(流唾液)

第二阶段UCS+CSUCR

(食物)(节拍器声)→(流唾液)

第三阶段CSCR

(节拍器声)—————→(流唾液)

华生也很早就利用应答性条件作用的知识进行实验,他曾使一个本来喜欢动物的11个月的男孩对白鼠产生恐惧的反应。

其做法是每当这个男孩伸手去玩弄白鼠时,实验者就在他背后猛击铁棒。

经这样几次的结合之后,每当白鼠出现,这个男孩就会哭闹,出现紊乱的表现。

此后又进一步发现这个男孩的这种反应又泛化到其他白色有毛的动物身上去了,本来他并不害怕的对象如兔子、狗、有毛的玩具等现在也发生了恐惧或消极的反应。

从上面的情况看,经典的条件作用原理有这样几个基本现象。

其一是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建立,这是条件刺激取代无条件刺激,形成特定的刺激—反应关系的获得过程;

其二是泛化,这是人或动物把学习得到的经验扩展到其他类似情境中去的倾向;

其三是消退,这是条件反射建立之后,不再需要无条件刺激,仅由条件刺激物就可以引起条件反应,但继续给予条件刺激物时,条件反应的强度就会逐渐下降,直至不再出现条件反应,这时消退即产生了。

此外,经典条件作用原理还试图对条件反射与人类异常行为之间的关联作出解释。

巴甫洛夫曾观察到如果使狗学会在看见椭圆形时流唾液,而看见圆形时不流唾液,以后把椭圆形逐渐变圆,使椭圆形越来越接近正圆形,狗就发生辨认困难。

曾经能熟练地辨认两种形状的狗,此时竟出现精神紊乱、狂吠、哀鸣并咬坏仪器等行为。

这被认为是狗发生了“神经症”。

已有一些行为治疗家提出对包括神经症和精神病在内的许多人类的适应不良行为都可以这种方式解释。

操作条件反射

正当巴甫洛夫在进行其早期的经典条件反射的研究工作时,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正以另一种不同的途径进行实验。

他把猫关在迷箱之中,它们可借助于拉绳圈、推动杠杆、转动按钮而逃出来,关在迷箱中的猫一开始挤栅门,抓、咬放在箱子里的东西,把爪子伸出来等,进行了多种尝试以逃出迷箱。

最后偶然发现了打开迷箱的机关(如通过拉绳圈打开迷箱的门)。

以后猫的错误行为逐渐减少,只有成功的反应保存下来。

动物就通过这样“尝试与错误以及偶然的成功”,学会了如何逃避迷箱。

斯金纳本人也做过许多实验研究。

他研制出一种现在被称之为“斯金纳箱”的实验仪器。

他的一个实验是这样进行的:

在斯金纳箱上有个小圆窗,当小窗上有某种特殊的光出现时,鸽子去啄它就可使一丸食物送到食盘中。

鸽子先是围箱乱转,胡乱地啄这啄那,最后碰巧啄到了有光的小窗,自动的装置使食盘中出现了食物。

以后鸽子就更倾向于啄小窗而不去啄别的东西了,但当窗子是暗的时候,食物是不会出现的。

多次尝试以后,鸽子进一步学会了只在这个窗子有光时进行反应。

如果以后这种行为不再被强化,它最终也会停止啄小窗的行为。

在上述的例子中,猫学会拉绳圈而逃出迷箱,鸽子学会啄小窗以得到食物,都是操作条件反射的例子。

这种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不同。

在操作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中,人或动物必须寻找出一个适宜的反应,并且这个习得的反应可以带来某种结果。

而在经典的条件反射中,并没有这样的效果出现,如唾液分泌不会导致食物出现。

这种条件反射之所以被称之为“操作性”的正是强调了其操作行为会导致某种结果的产生。

斯金纳根据其在实验中所得的观点,认为包括心理疾病在内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习得的。

因此,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就是要以改变对来访者起作用的强化物的方式来改变其行为。

模仿学习

行为治疗中的许多学习理论认为人体在获得某些行为的过程中,并未直接得到过强化。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学习的产生是通过模仿过程而获得的,即一个人通过观察另一个人(模型)的行为反应而学习了某种特殊的反应方式。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模仿的作用。

就提倡模仿学习观点的社会学习论者看来,人们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模仿而习得的。

人的不良行为也常常是通过这一渠道而形成的,如儿童看到成人或电视中的攻击行为,自己就会变得富有攻击性,疑病症的儿童多来自特别关注疾病的家庭等。

模仿学习有助于人们学会很多重要的技能,但也可能会在习得病态行为方面起作用。

二、行为模型的基本学习规律

条件反射和模仿学习有些基本的规律。

了解这些基本规律对于我们认识行为发生的条件、范围和复杂性有提示作用。

1.强化:

通过采用适当的事物(称作“强化物”)来增加反应的强度、概率或频度的过程,称作强化(reinforcement)。

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物出现于欲增强的反应之前;

而在操作条件作用中,强化物出现于被增强的反应之后。

强化是行为得以习得和保持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因此可被用于良好行为的塑造和异常行为的矫正中。

作为行为治疗的一项基本技术,强化法已被成功地用于儿童的各种问题行为和不同年龄的个体的违法行为的矫正中,也被用来消除精神分裂症和性障碍病人的症状。

此外,强化原则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其他心理治疗以及教育和社会各个领域。

强化有两种主要形式,即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指通过提供当事人所欢迎的事物或奖赏(正性强化物)来增强行为或反应的过程。

例如,孩子按时完成了作业,父母对此给予赞扬,此后孩子保持此行为。

负强化则不同,指通过撤消个体希望避开的刺激来增强某一行为或反应的过程。

例如,孩子因为上课搞小动作而正在受罚站的惩罚,如果老师发现孩子已经在专心听讲了,这是老师可以通过撤消罚站的惩罚来鼓励孩子变好,这便是负强化。

按照强化的安排,也可将强化分为连续强化和间断强化。

前者指每当靶反应出现一次便给一次强化,后者则只给部分靶反应以强化。

间断强化又可分为固定或随机时间间隔、固定或随机次数比率等强化形式。

研究发现,连续强化有利于行为的习得,但不利保持;

而间断强化,特别是随机强化有利于行为的保持。

这些规律对于异常行为的矫正和良好行为习得均有指导意义。

2.惩罚:

与强化不同,惩罚(punishment)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来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