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生活满意度指标体系研究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8157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生活满意度指标体系研究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本生活满意度指标体系研究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本生活满意度指标体系研究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基本生活满意度指标体系研究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基本生活满意度指标体系研究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基本生活满意度指标体系研究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基本生活满意度指标体系研究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基本生活满意度指标体系研究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基本生活满意度指标体系研究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基本生活满意度指标体系研究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基本生活满意度指标体系研究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基本生活满意度指标体系研究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本生活满意度指标体系研究及Word文件下载.docx

《基本生活满意度指标体系研究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生活满意度指标体系研究及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本生活满意度指标体系研究及Word文件下载.docx

所谓的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整体的评价,其构成主要包括生活满意度与情感均衡这两个方面。

其中,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的综合判断和总的概括认知;

而情感均衡则指的是积极情感占优势的情绪主动掌控状态,是个体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总体情感反应。

主要具有以下三种特点:

一、主观性,主要是以个体内定的标准而非他人或者外界的标准和规范来对幸福感进行评定;

二、稳定性,这主要是说明,虽然在对主观幸福感进行评定时会受到主观情绪和情境条件的影响,但是通过实证表明,主观幸福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三、整体性,是指对主观幸福感的综合评价,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即包括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Diener1984)。

1.2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幸福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WannerWilson1967年撰写的第一篇综述《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为标志。

Diener(1997)在其论文《主观幸福感研究新纪元》中,把西方幸福感研究划分出描述比较、理论建构、测量发展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研究中,幸福感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统计学的维度,描述与比较不同人群幸福感。

在研究发展进程中,逐渐分化为两种研究取向或研究策略(Diener,1984),一种取向是探讨影响幸福感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生活质量和各种人口统计学变量两类因素的影响,另一种取向是着手从个体的人格特质角度加以解释。

现代研究重心逐渐从人口统计维度比较转移到目标、应对策略和气质特征方面;

在第二阶段以Diener(1984)撰写的《主观幸福感》为标志,研究重点是发展幸福感的理论与解释模型,研究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机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适应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目标理论、认知理论等众多理论模型,并且Diener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机制进行了理论解释,促进了幸福感研究的深化;

第三阶段的研究重心侧重幸福感测量技术完善与发展,在早期幸福感测量发展的基础上,现代幸福感测评显示出多方法、综合化的态势。

现代幸福感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l、幸福是什么?

主要来说明幸福感的本质;

2、幸福从哪里来?

这主要是关注影响幸福感的因素;

3、幸福感是如何形成的?

这个主要是关注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机制;

4、幸福感如何评定?

主要关注幸福感的测量问题;

5、幸福感水平能够改善吗?

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幸福感的促进问题。

而从幸福感发展的三个阶段来看,对“幸福感水平能够改善吗”——幸福感的促进问题研究较少。

研究者们忽视这一问题的部分原因是由于进行纵向研究和前瞻性研究比较困难,然而主要的原因是对于能否改善人们的幸福感存在相当多的悲观主义理论观点。

1.2.1改善幸福感水平的悲观主义观点

悲观主义理论观点来源之一是基因决定幸福的锚定点。

LykkenandTellegen(1996)基于行为遗传的研究指出高达80%的幸福是遗传的(尽管50%是一个更为广泛的被接受的数字,Dieneretal.,1999)。

无论确切系数多大,大部分这些估计都表明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稳定的的或特征性的幸福感水平,即时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幸福感水平那也是很困难的。

因此,尽管在短期内这个基线水平可能存在偏差,但从长期看,增加的幸福感可能又会回到他的锚定点:

“Whatgoesupmustcomedown”(e.g.,HeadeyandWearing,1989)。

悲观主义理论观点来源之二是享乐主义适应的概念(BrickmanandCampbell,1971;

FrederickandLoewenstein,1999),它认为幸福的获得是暂时性的,因为人们很快就会适应这种改变(seealsoKahneman,1999;

Scitovsky,1976)。

这就是说,尽管新的环境能导致快乐或悲伤的暂时性增加,但是人们很快就会适应,这些新环境对幸福感的效应很快就会减少,甚至消失。

例如,Brickmanetal.(1978)指出近期彩票获奖者并不比没有获得的人快乐,而且,瘫痪的人也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不快乐(Dijkers,1997)。

以上悲观主义的观点导致了改善幸福是徒劳的结论——人们应该接受当前的人格和幸福感水平(McCraeandCosta,1994)。

但是,这样的观点引起很多研究者的质疑,这是因为很多的研究表明,幸福感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这主要表现为改善幸福感水平的乐观主义观点,具体的从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1.2.2改善幸福感水平的乐观主义观点

首先,有些研究者在使用干预手段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上已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尽管是短期的(e.g.,Schulz,1976;

Fordyce,1977,1983;

Lichteretal.,1980;

Fava,1999;

Sheldonetal.,2002)。

近期研究表明实践某些品质,如感恩(EmmonsandMcCullough,2003)、宽容(McCulloughetal.,2000)、深刻的自我反省(King,2001;

Lyubomirskyetal.,2004)都能导致幸福感的提高,这又进一步证明提升幸福感的干预的可能性。

其次,很多动机因素也与幸福感相关,假定这些因素是易于被控制的。

动机因素的例子包括成功的追求内源性的生活目标(e.g.,KasserandRyan,1993,1996),与自己兴趣、价值和动机相一致的目标(Brunsteinetal.,1998;

SheldonandElliot,1999),和内部相一致的目标(e.g.,EmmonsandKing,1988;

SheldonandKasser,1995)。

因此,个体通过选择特定的目标可能会找到更大的幸福。

第三,很多认知因素也与幸福感有关,假定这些因素也是可以控制的,包括pausingtocountone’sblessings(EmmonsandMcCullough,2003),避免社会比较和可能的自我评估(e.g.,LyubomirskyandRoss,1997),以乐观或效能的感觉对待生活(TaylorandBrown,1988;

Seligman,1991;

Bandura,1997)。

因此,改变思考和建构事件的方式,可能会找到更大幸福。

1.2.3纵向幸福感模型

Lyubomirskyetal.(2005)提出了纵向幸福感新模型。

该模型阐述了幸福感的三个主要决定因素:

(1)个体的基因锚定点或锚定的范围(主要反映个体的人格和气质),

(2)个体目前的情况(demographic,geographic,andcontextual),(3)个体目前的意向活动(行动、认知和意志)。

这个模型的意义是幸福主要是由意识、努力的活动决定的,因此,改善幸福是可以成功实现的。

引自Kurtz,J.L.,&

Lyubomirsky,S.(2008).Towardsadurablehappiness

锚定点

饼形图的最大部分被称作锚定点——根据字面的意思,快乐水平的这个点是固定的。

在重要的事件之后人们倾向于又回到快乐的水平,有些个体的锚定点高于另一些个体。

换句话说,有些人天生比另一些个体更快乐。

你可能看到某些人通常看起来似乎精神状态总是很好,并且习惯于看到光明的一面。

常言道:

当生活给予他们柠檬时,他们就像是用柠檬做成的(即给点阳光就灿烂)。

另一方面,你也可能认识那些不快乐的人。

他们把玻璃杯看作是半空的,并且很难从日常生活中获得快乐。

心理学家认为这两种人有不同的幸福锚定点。

来自于行为遗传学的多年的研究使心理学家得出快乐的锚定点是有遗传决定的(Lykken&

Tellegen,1996)。

例如,双胞胎的快乐和不快乐水平是极其相似的,即使他们相隔数千米分开抚养,但是同卵双生子(不管是一起抚养还是分开抚养)都要比一般的兄弟姐妹更相似。

因此,试图通过改变基因来提升你快乐的锚定点目前是不可能的,很明显,持久增加幸福感的关键存在于别的地方。

环境

当得知生活环境能够解释个体快乐水平的10%时,你可能会感到吃惊(Argyle,1999;

Dieneretal.,1999)。

环境意味着构成你生活背景的因素。

例如,如果你写了一个简短的传记,它可能包括大量的关于你生活环境的信息。

比如包括你的人口学变量(如性别、种族),个人经历(如过去的外伤和成功),生活地位变量(如婚姻状况、教育水平、健康和收入),你的外貌,你所居住的物理环境。

研究者认为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并不是一个增加幸福的有效地方式。

尽管如果有更多的钱、生活在温暖的气候里、或者拥有美丽的外表,你会感觉更开心,但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

研究表明人们对收入、婚姻状况等的变化适应很快(Diener&

Oishi,2000;

Lucas,Clark,

Georgellis,&

Diener,2003)。

而且很多富有吸引力的人并不快乐(Diener,Wolsic,&

Fujita,1995),富有的人(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人)也并没有比不如他们富有的人快乐(e.g.,Diener,Horwitz,&

Emmons,1985)。

如何解释这些结果呢?

最有可能,快乐与生活环境没有很强相关的原因是像收入、美丽,甚至婚姻状况这些因素是尤其易于适应的,人们一般不会依赖于它们。

相反,这些环境因素易于存在于个体情绪生活的背景中。

意向活动

除去遗传(如锚定点)和生活环境因素(他们不能使人的快乐持续一段时间),饼形图中还有一部分(40%)——意向活动,这使研究者们相信实现持续增加幸福是有可能的。

意向活动的广泛定义为个体选择从事的的行为或运动。

更具体的说,它可以是改变个体对本身、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如数自己的幸运的事)或行为(如做一件善良的事)。

心理学家发现通过选择某些意向活动,人们可以确实变得持续的快乐。

也就是说,高达40%的幸福感个体差异不能由环境和人格因素来解释,而是与意向策略和行为有关(Lyubomirskyetal.,2005)。

同时,还有研究指出人们可以使用自我调节机制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Erber,1996;

MorrisandReilly,1987)。

1.2.4比较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主观幸福感是用现实条件同某一标准进行比较判断的,这一标准可以是内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

当现实条件优于标准时,主观幸福感则高;

反之,当标准优于现实条件时,主观幸福感则低。

该理论主要由社会比较理论、适应与应对理论和自我理论。

一、社会比较理论主要强调个体同其他个体进行横向的比较,也就是说当个体感觉到自己比别人具有优越感的时候,就会感受到幸福。

在Dinner研究中,他指出感到幸福的个体通常进行向下即与比自己差的个体相比较,感到不幸福的人通常进行向上即与比自己好的个体进行比较。

在1996年,Wood指出社会比较是一种横向的比较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1、获得社会信息——自己获得到的某个人或某件事的信息;

2、比较获得社会信息,主要包括自己与他人的异同点;

3、对社会比较作出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反应。

二、适应理论则是一种进行纵向比较的理论,例如,如果个体现在比过去生活的更好,那么个体就会感受到幸福。

Helson指出,适应是对重复出现的刺激反应的减少或减弱,并在这样的基础上重新建构关于刺激的反应以及刺激对生活影响的感知。

适应理论是以后总消极被动的心理生理过程,与适应相反,应对理论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过程。

例如精神信仰、理性行为、积极评价、问题焦点式以及寻求帮助都是有效的应对反应,研究证明运用这些应对策略的人具有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并且在控制人格变量的情况下,两者之间的相关依旧显著。

例如,研究证明,非理性的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呈负相关并且相关显著,与积极和消极情感相关都不显著;

理性的应对与积极情感相关显著,与生活满意度和消极情感相关不显著。

三、自我理论是对自我进行的比较,以“理想的自我”为参照标准。

当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一致时,个体就会体验到幸福感;

然而,当两者不一致时,个体则会感受到焦虑、压抑、沮丧等,从而降低主观幸福感(严标宾、郑雪、邱林,2004)。

1.2.5预期理论

Wilson(1967)指出对主观幸福感造成很大影响的是个体较高的预期,主观幸福感与预期值和实际成就之间的差异相关,主要表现为预期值、个体现实条件地位等是否一致。

预期值与个体现实差距过大会使个体丧失信心和勇气,而预期值过低则会使人厌烦。

通常情况下,在预期值接近的过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要比达到最终目标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要大,而具有高预期值的个体,虽然自己的实际情况与最终目标相差很远,但是也会因处于向目标接近的过程中而感到满足与幸福。

1.2.6目标理论

目标理论认为,个体需求的满足和目标的实现是主观幸福感产生的重要因素。

目标是情感系统重要的参照标准检验,它可以使个体很好的了解自己的行为。

目标结构、目标种类、向目标接近的过程以及目标达成对个体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产生重要的影响。

Brunstein等人认为当个体的内在价值和自主选择的方式与追求目标的过程一致时,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才会增加,也就是说即目标的实现必须与人的内在动机和需求相一致,才能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满足个体的动机或需要,就能够提高主观幸福感的水平,当然,当目标与个体的动机和需求不一致时,就关目标达成也不能够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的水平。

Cantor和Sanderson也赞同这样的观点,同时他们也指出,内在价值目标的实现比外在目标的实现更能增加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目标与个体的社会文化背景相一致也是提高主观幸福感的关键。

另外,相关研究表明,具有较强成就价值观的学生,在成绩优秀的时候,主观幸福感就会提升;

同样,社会价值观较强的学生,在获得满意的人际关系中,才能感受到更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

对东西方的跨文化研究表明,个体-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中的个体造成了其幸福感水平的差异。

在个体主义价值的西方文化背景中,个人倾向于把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个人所体验到的情感是独特的并且与自我相关,比如说自尊这一情感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显著。

然而,在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东方文化背景中,个人的主要目的是与他人保持一致,通常个人理想与所属群体的理想相一致。

由于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中,个体的自我情感被严重削弱,所以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是很大,此结论在对东西方的学生的实证研究中得到证。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和内容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的目标不尽相同,所以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大小也不一样,但是在某些基本的生理需求,如饥饿、干渴等方面,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在不同文化背景中都是主观幸福的测评指标之一。

当基本生理需要满足之后,爱、尊重等需求就成为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比如,富裕社会中的人比贫穷社会中的人更看重游玩、欣赏等一些娱乐闲暇活动。

总之,人们选择的目标与达成目标的资源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从而也就说明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深远的影响。

2主观幸福感测量的发展

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开始一直到今天,有关主观幸福感的测评量表的开发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已。

比如说,在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早期,主要有山高量表、人面量表等单项目量表。

但是,由于在对个体测评时个体心境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但项目量表表现出稳定性不足,因此大多数研究者比较倾向于使用多项目的主观幸福感测评量表。

早在1969年,美国研究者Bradburn就编制了情感平衡量表(AffectBalanceScale)。

该量表包含10个项目,其中5个项目测量的是积极情感,另外5个项目测量的是消极情感,也采用0、1二值计分法;

总体满意感量表(TheSatisfactionWithLifeScale)。

该量表是美国研究者Diener等人80年代编订的多项目(multi-item)总体满意感量表。

量表由5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采用了7等级计分法。

分值越高,幸福感越强;

美国国立统计中心制定的总体幸福感量表(1977)总体幸福感含33个项目,得分越高,个人的幸福度越高。

该量表主要测量幸福的六个侧面:

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心情忧郁或愉快、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或紧张;

Kamman和Flea制定的情感量表。

情感量表包括20个自我描述陈述和20个形容词项目,它们以近期内体验到的正性和负性情感之间的平衡为基础,测查被试的主观幸福感。

20个形容词项目反映主观幸福感的10个特性:

合群、乐观、自我评价、自我效率、社会支持、社会兴趣、自由、精力、愉快、思维清晰地等;

Oishi等人为测量幸福感之正负向情感,所选出的八个情感性词汇,分别为四个正向情感词汇,即“爱、喜欢”、“高兴、喜悦”、“满足”、“自信、自豪”,以及四个负向情感词汇,包含:

“害怕、恐惧”、“生气、愤怒”、“悲伤、难过”、“自责、内疚”,请被试勾出在最近一个月来他们所经历到这些情感的频率,范围从1(从未经历)—4(约一半时间经历过)—7(总是经历),用以探知受访者指正负向情感经历。

若正向情感出现的频率越高,其所反应出的幸福感也越高;

反之,若负向情感出现的频率越高,幸福感则越低;

生命的满足感指标(LSI-A):

此量表乃特别为老人研究而编制,内容以生命意义的肯定、正面和乐观的他读、生活目标的达成、生活情趣、以及成就感等作为指标,量度受测者的生活满足感;

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ofWell-Being,IndexofGeneralAffect,1976),用于测查受试者目前所体验到的幸福程度。

包括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问卷。

前者有8个项目组成,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情感的内涵;

而后者仅有一项。

每个项目均为7级计分。

计算总分是将总体情感指数表指平均得分与生活满意度问卷的得分(权重为1.1)相加。

其范围在2.1(最不幸福)和14.7(最幸福)之间。

随着我国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发展,有关主观幸福感测评量表的发展也取得长足的进步。

邢占军(2003)编制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

该量表包含54个项目,采用六级计分的方法,从知足充裕体验、心理健康体验、社会信息体验、成长进步体验、目标价值体验、自我接受体验、身体健康体验、心态平衡体验、人际适应体验、家庭氛围体验10个维度对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进行测量,被初步证实具有较好的测量特性;

苗元江(2003)编制的《综合幸福问卷》(MHQ),是一个整合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概念模型与操作指标的综合型评价系统。

强调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享受与发展的统一、体验与实现的统一。

结构上分为九个维度:

生活满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生命活力、健康关注、利他行为、自我价值、友好关系、人格成长,每个量表包括若干个项目,共计50项目。

还有,我国台湾研究者Luluo(2000)编制的中国人幸福感量表(ChineseHappinessInventory)。

该量表包含48个项目,所测量的维度包括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缺乏、生活满意度、以及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因素。

本研究所采用的是包含20个项目简本。

每个项目有程度不同的4种陈述组成,从负向到正向依次为0、1、2、3分。

分值越高,幸福感越强。

 

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主观幸福感

3.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

shierarchyof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

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生理上的需要;

(2)安全上的需要;

(3)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理论把这五类分层需要,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

(1)生理上的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和性。

如果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

换而言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

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

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2)安全上的需要

这是人类要求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

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3)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这一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友情、爱情、性亲密。

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

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4)尊重的需要

该层次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