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习题应付考试2doc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8190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习题应付考试2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习题应付考试2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习题应付考试2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习题应付考试2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习题应付考试2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习题应付考试2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习题应付考试2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习题应付考试2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习题应付考试2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习题应付考试2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习题应付考试2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习题应付考试2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习题应付考试2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习题应付考试2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习题应付考试2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习题应付考试2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习题应付考试2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习题应付考试2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习题应付考试2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习题应付考试2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习题应付考试2docWord文档格式.docx

《生物化学习题应付考试2doc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习题应付考试2doc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化学习题应付考试2docWord文档格式.docx

C.磷酸二酯键断裂D.嘧啶二聚物形成

7、有关参与DNA复制的物质叙述错误的是()

A.单链DNA结合蛋白(SSB)维持模板单链状态

B.单链DNA结合蛋白(SSB)保护模板

C.引物酶是依赖DNA的RNA聚合酶

D.真核生物DNA连接酶需NAD+

8、在一DNA复制体系中,以同位素32P标记的α-磷酸基dNTP为原料合成DNA,从原代起至少在第几代即可得到两条链均带32P标记的子代DNA链。

()

A.第二代B.第三代

C.第四代D.第六代

9、DNA聚合酶()

A.可从头开始催化DNA复制

B.催化DNA新链由3′→5′方向生成

C.只有模板DNA存在才有活性

D.可使两条DNA短链连接为长链

10、冈崎片段()

A.位于先导链上B.合成时模板链要绕成环

C.由DNApolⅠ催化合成D.合成起始不需要引物

11、复制过程靠什么辩认起点?

A.dnaA蛋白B.解旋酶

C.dnaB蛋白D.DNApolⅢ

12、端粒酶具有的活性是()

A.DNApolB.RNApol

C.反转录酶D.DNAase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1、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需DNA指导的RNA聚合酶

B.需RNA指导的RNA聚合酶

C.属半保留复制

D.需两条单链分别作为模板

E.需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2、有关真核生物染色体DNA复制特点正确的是()

A.冈崎片段较短

B.复制呈半不连续性

C.需DNA聚合酶α、β参与

D.可有多个复制起点

E.为半保留复制

3、关于RNA引物正确的是()

A.以游离NTP为原料聚合而成

B.以DNA为模板合成

C.在复制结束前被切除

D.由DNA聚合酶催化生成

E.为DNA复制提供3′-OH

4、D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包括()

A.催化引物3′-OH与dNTP的5′-P反应

B.催化引物生成

C.切除引物和突变的DNA片段

D.切除复制中错配的核苷酸

E.催化DNA延长中3′-OH与dNTP的5′-P反应

5、在DNA合成过程中()

A.DDDPⅠ是主要复制酶

B.DDDPⅡ是主要复制酶

C.DDDPⅢ是主要复制酶

D.DNA延伸方向是3′→5′

E.DNA延伸方向是5′→3′

四、名词解释或简答

2、半保留复制

3、冈崎片段

4、反转录

5、半不连续合成

五、论述题

1、试述原核细胞(大肠杆菌)DNA复制的过程。

2、何谓反转录?

试述反转录的过程及发现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反转录2、5′→3′3、引发前体引发酶4、随丛

1、C2、C3、D4、D5、C

6、D7、D8、A9、C10、B

11、A12、C

三、不定项选择题

1、ACDE2、ABDE3、ABCE

4、ACDE5、CE

四、名词解释及简答

1、答:

DNA复制时,亲代的每一条DNA单链均可作为模板按碱基互补原则合成一条新链,一条来自亲代的旧链与一条新链以氢键相连,形成一子代双链DNA。

由于两子代分子中各有一条链来自亲代,而各有另一链新生成,所以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

2、答:

复制过程中,随从链上合成的一些不连续的DNA片断,称为冈崎片段。

3、答:

以RNA为模板,dNTP为原料,在反转录酶催化下合成DNA的过程。

4、答:

DNA复制时,前导链合成是连续进行,随从链合成时是不连续的,先合成一些冈崎片段,再将各片段连接成为一条长链。

所以总体上讲,DNA复制是半不连续合成。

五、论述题(答案要点)

(1)起始阶段

a.解链。

拓朴异构酶作用下使DNA拓朴构象发生变化;

解链酶作用使DNA双螺旋打开成为两条单链,同时单链结合蛋白结合在DNA单链上保护单链DNA,使之免受核酸酶水解。

b.引发。

前导链在引物酶作用下以NTP为原料合成一段短RNA引物;

随从链上、引发前体沿随从链的模板顺复制叉移动并连续与引物酶联合并解离,从而在不同部位引导引物酶催化合成RNA引物。

(2)延长阶段

DDDPⅢ以DNA为模板、dNTP为原料在RNA引物3′端上,从5′→3′方向在前导链上连续催化合成DNA单链,在随从链上催化合成不连续的冈崎片段,片段连接前方片段时DDDPPolⅠ切除RNA引物,并催化片段延伸,填补空隙。

(3)终止阶段

a.DNA连接酶将随从链上延伸的冈崎片段焊接成DNA长链。

b.进入终止区,解链酶部抑制,将复制终止。

拓朴异构酶将DNA分子引入超螺旋。

2、答:

以RNA为模板,dNTP为原料,在反转录酶作用下,合成DNA的过程。

过程:

模板RNA

引物(tRNA色氨酸)RNA-DNA

dNTP杂交体

-DNA±

DNA

RNA模板

意义:

丰富和发展了生物学中心法则;

发现了癌基因、原癌基因,推动了癌基因表达产物的研究,进一步阐明了细胞生长调控及肿瘤发病机理;

建立了cDNA文库。

第十二章转录

一、填空题

1、hnRNA转变为mRNA过程中,要切除连接。

2、存在于核糖体中的RNA是。

3、3′端有聚A尾巴的真核生物RNA是。

4、DNA转录产物延长方向是。

5、RNA聚合酶由和构成全酶。

二、单项选择题

1、识别转录起始点的是()

A.ρ因子B.核心酶

C.聚合酶α亚基D.б因子

2、现有一DNA片段顺序为3′…ATTCAG…5′模板链、5′…TAAGTC…3′编码链,生成的RNA序列为()

A.5′…GACUUA…3′B.5′…AUUCAG…3′

C.5′…UAAGUC…3′D.5′…CTGAAT…3′

3、不对称转录是()

A.双向复制后的转录

B.同一单链DNA模板转录时可以5′→3′延长或从3′→5′延长C.不同基因的模板链并非永远在同一DNA单链上

D.转录经翻译生成多肽中的氨基酸含有不对称碳原子

4、原核生物中DNA指导的RNA聚合酶的核心酶的组成是()

A.α2ββˊ 

B.α2ββˊσ

C.α2βˊσD.αββˊ

5、原核生物参与转录起始的酶是()

A.解链酶B.引物酶

C.RNA聚合酶全酶D.RNA聚合酶核心酶

6、在真核生物中,经RNA聚合酶Ⅱ催化产生的转录产物是()

A.mRNA前体B.18SrRNA

C.28SrRNAD.tRNA前体

7、真核生物中tRNA和5SrRNA的转录由下列哪种酶催化()

A.RNA聚合酶ⅠB.RNA聚合酶Ⅱ

C.RNA聚合酶全酶D.RNA聚合酶Ⅲ

8、ρ因子功能是()

A.结合阻遏物于启动区域

B.增加RNA合成速率

C.释放结合在启动子上的RNA聚合酶

D.参与转录的终止过程

9、原核生物以RNA聚合酶结合到DNA的启动区作为转录起始的,对启动区的研究发现,多数操纵子有一组5′-TTGACA-3′序列,它一般在转录起始区的()

A.+35bp区B.-35bp区

C.+10bp区D.-10bp区

10、不依赖ρ因子转录终止,往往由转录出的RNA产物形成发夹结构来终止转录。

下列DNA序列中,转录产物能形成发夹结构的是()

A.TTTCCAAGATCAAGGG

B.CTCGAGCCTACCCCTC

C.ACTGGCTTAGTCAGAG

D.GCCCCCATAAGGGGGC

11、真核生物tRNA的成熟包括()

A.戴帽B.加polyA尾

C.核糖甲基化D.碱基甲基化

三、不定项选择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关于原核生物转录终止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随机进行的

B.要全酶ρ亚基参加

C.如基因末端含G-C丰富的回文结构则不需要ρ亚基参加

D.如基因末端含A-T丰富的回文结构则对转录终止最为有效

E.需要ρ因子以外的ATP酶

2、关于断裂和剪接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转录后核蛋白体RNA(rRNA)的加工特色

B.可造成DNA分子中分隔甚远的序列彼此紧邻

C.切除原始转录本中所有非信息序列

D.通常是转录后mRNA的第一道加工工序

E.由能识别并且切除内含子的酶催化进行

3、tRNA转录后加工包括()

A.切除3′和5′端多余碱基

B.核苷酸序列特异的碱基甲基化

C.通过核苷酸基转移酶加接序列-CCA

D.5′端加甲基化鸟苷

E.加多聚A

4、真核生物原始转录本()

A.通常比功能性RNA长

B.可以含有在功能性RNA中不存在的核苷酸序列

C.不含修饰碱基

D.可以含一个以上RNA分子的信息

E.可直接进行翻译

5、关于真核生物转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依赖转录起始点上游共有序列的存在

B.可能涉及位于转录区内而不是其上游的启动基因

C.三种rRNA转录需要各自的启动基因部位

D.往往涉及染色质结构改变。

E.不同类的RNA在核的不同部位合成

6、RNA生物合成的方式有()

A.对称转录B.不对称转录C.反转录

D.RNA复制E.基因重组

四、名词解释或简答

1.不对称转录

2.启动子

3.增强子

4.多顺反子和单顺反子

五、论述题

1.试述原核生物转录的全过程。

2.何谓hnRNA?

试述hnRNA成熟的过程。

参考答案

1、内含子外显子2、rRNA3、mRNA

4、5ˊ→3ˊ5、核心酶σ因子

1、D2、C3、C4、A5、C

6、A7、D8、D9、B10、D

11、D

1、ABDE2、ABDE3、ABC

4、ABCD5、BDE6、BD

四、名词解释或简答

由于转录过程中并非全部DNA链都参与转录,只是一个活化DNA片段中的一股链起模板作用,而在另一个活化基因的DNA片段中其情况可能相反,此现象称为不对称转录。

又称启动部位,指在转录开始进行时RNA聚合酶,与模板DNA分子结合的特定部位。

它对转录调节有作用。

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或下游的一特异DNA序列,能增强真核基因转录活性,决定组织特异性。

原核生物的几个结构基因,利用共同的启动子和共同的终止信号,转录生成的mRNA可编码几种不同的蛋白质,其转录产物称为多顺反子mRNA;

真核生物的转录作用生成的mRNA只编码一种蛋白质,称为单顺反子mRNA。

①σ因子识别并结合于启动子的识别部位,核心酶结合于启动子的结合部位。

DNA双链局部区域变构,核心酶结合的Pribnow盒附近双链打开约17bP。

②RNA聚合酶催化下,起始点处相邻的前两个NTP以3ˊ、5ˊ-磷酸二酯链相连。

③σ因子从模板及RNA聚合酶上脱落,核心酶沿模板向下游移动,转录进入延长阶段,σ因子可循环使用。

(2)延长阶段

①与DNA模板链序列互补的NTP逐一进入反应体系,RNA聚合酶核心酶催化NTP间以3ˊ、5ˊ-磷酸二酯链相连接以合成RNA链,合成方向5ˊ→3ˊ。

②转录本RNA生成后,暂时与DNA模板形成DNA-RNA杂交体,长约12bP。

杂交体结合不紧密,易于自DNA上脱落,随后模板与编码链重新形成DNA双链分子

(3)终止阶段

核心酶向模板下游行进至终止信号后停止前进,聚合作用终止。

终止信号内有AT富集区,使DNA-RNA杂交分子以弱作用力配对,聚合暂停,弱键结合的未端区解开,RNA游离,核心酶也脱落下来。

hnRNA即核不均一RNA,是真核生物mRNA的前体。

内含子m7GppppolyA

hnRNAmRNA

剪切加帽加尾修饰

第十三章翻译

1、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氨基酸和特异tRNA的连接由催化完成。

成肽过程由催化。

2、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每形成一个肽键,需消耗个高能磷酸键。

3、蛋白质生物合成中有3个终止密码,它们是、

及。

4、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包括、和。

5、蛋白质肽链合成方向是。

1、翻译的含义是指()

A.mRNA的合成

B.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C.tRNA运输氨基酸

D.核糖体大、小亚基的聚合与解聚

2、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排列顺序决定因素是()

A.氨基酸的种类B.tRNA

C.核糖体D.mRNA分子中单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3、原核细胞翻译中需要四氢叶酸参与的过程是()

A.起始氨基酰-tRNA生成B.大、小亚基结合

C.肽链终止阶段D.mRNA与小亚基结合

4、一个tRNA反密码子为5′-IGC-3′它可识别的密码()

A.5′-GCA-3′B.5′-GCG-3′

C.5′-CCG-3′D.5′-ACG-3′

5、蛋白质生物合成时转肽酶活性存在于()

A.EFTuB.EFG

C.核糖体大亚基D.核糖体小亚基

6、蛋白质合成中P位上蛋氨酰-tRNA中的肽酰基与A位上氨基酰-tRNA的氨基在A位上脱水缩合,以肽键相连形成二肽,此过程需要()

A.转位酶B.转肽酶

C.氨基酸-tRNA合成酶D.转甲酰酶

7、已知其mRNA链碱基序列为5′……GGUAUGGUAUGGGGU……3′,氨基酰-tRNA如下图,以上述mRNA为模板合成的多肽是()

UACACCCAUCCA

A.缬—色—甘—色B.蛋—缬—色—甘

C.蛋—缬—甘—色D.缬—蛋—色—甘

8、原核生物多肽合成的延长阶段需要将氨基酰-tRNA带入核糖体A位,与mRNA密码识别,参与这一作用的延长因子成分应为()

A.EFTu-GTPB.EFTs

C.EFTu-GDPD.EFTs-GTP

9、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直接来自()

A.tRNAB.mRNA

C.rRNAD.DNA

10.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密码是()

A.AUGB.AGU

C.AUUD.AGG

11、与mRNA上密码CGA相对应的反密码是()

A.UGCB.GCU

C.GCTD.UCG

1、肽链合成的终止包括()

A.大、小亚基聚合B.终止密码的辨认

C.mRNA从核糖体上分离D.肽链从tRNA上水解

E.释放因子的参与

2、在蛋白质合成中消耗高能磷酸键的步骤是()

A.终止B.氨基酰-tRNA注册

C.氨基酰-tRNA活化D.成肽

E.起始

3、下列有关密码正确的是()

A.密码无标点符号B.有终止密码和起始密码

C.密码有简并性D.密码有通用性

E.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均有相应密码

4.关于tRNA叙述正确的是()

A.为氨基酸的运输工具

B.一种氨基酸与2~6种tRNA特异结合

C.氨基酰-tRNA合成酶对tRNA特异性小

D.分子中有稀有碱基

E.tRNA有反密码

5、关于氨基酸密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密码子第三位碱基决定氨基酸特异性

B.密码阅读是以5′端到3′端

C.一种氨基酸可有几组密码

D.一组密码只代表一种氨基酸

E.密码无种属特异性

6、关于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种氨基酸都有相应的密码

B.氨基酸以氨基与tRNA共价相连

C.氨基酸与tRNA3′端连接

D.核糖体是蛋白质翻译的场所

E.mRNA是多肽合成的直接模板

1.密码子

2.反密码

3.核蛋白体循环

4.多核蛋白体

1.试述核蛋白体循环中延长阶段的详细过程。

2.试述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体系及过程的差异。

1、氨基酰tRNA合成酶转肽酶2、43、UGAUAGUAA

4、氨基酸的活化与转运核蛋白体循环合成后的修饰加工

5、N端→C端

1、B2、D3、A4、A5、C

6、B7、B8、A9、B10、A

1、BCDE2、ABCE3、ABCD

4、ABDE5、BCE6、ACDE

mRNA分子上从5′→3′方向,每三个相邻碱基形成的三联体,组成一个遗传密码,分别代表20种氨基酸和起动信号,终止信号。

每个tRNA分子上都有1个由3个相邻碱基组成的反密码子,根据碱基配对原则,与mRNA上密码子相应配对,保证了各种氨基酸准确依照遗传信息规定顺序参入肽链中。

按照mRNA密码顺序,氨基酸在核蛋白体上经注册,成肽,脱落,转位的循环步骤缩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细胞内多个核蛋白体结合在同一条mRNA模板上,呈串珠状排列,各自进行翻译,合成相同多肽链,称为多核蛋白体。

(1)进位:

延长因子Tu,Ts促进氨基酰tRNA进位于A位对应的mRNA密码上,此过程要GTP供能。

(2)转肽:

大亚基P位上转肽酶催化P位上甲酰蛋氨酰或氨基酰转接在A位的氨基酰上,以肽键相连,此步需Mg2+,K+。

(3)脱落:

P位上空载的tRNA脱落。

(4)移位:

延长因子G促进核蛋白体沿mRNA链由5′端向3′端移动一个密码位置,使原在A位的肽酰tRNA移位于P位,A位空出。

此步需GTP供能。

(5)另一氨基酰tRNA再进位,转肽,脱落,移位的循环,肽链不断延长。

5、答: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mRNA

合成物未结束时已被利用,开始翻译。

无帽和尾结构。

多顺反子利用共同的启动子,终止子。

半衰期长。

mRNA前体在细胞核内合成,合成后需加工成熟为mRNA后进入胞浆。

有m7Gppp帽子和polyA尾。

单顺反子。

半衰期短。

核蛋白体

30S:

16SrRNA

70S

50S:

5SrRNA23SrRNA

60S:

28SrRNA

80S5.8SrRNA5SrRNA

40S:

18SrRNA

tRNA

起动氨酰-tRNA为fMet-tRNAfMet

起动氨酰-tRNA为不需要甲酰化的Met-tRNAfMet

合成过程

①IF1辅助IF2,IF3作用,IF2使大、小亚基解离,IF3使fMet-tRNAfMet结合,消耗GTP。

②延长因子有EFTu,EFTs,EFG。

③RF1识别UAA,UAG,

RF2识别UAA,UGA,

RF3协助两者作用。

①起动因子eIF有9-10种,小亚基经与Met-tRNA结合,再与mRNA结合,此时需一分子ATP。

②延长因子只有EFT1一种。

催化肽酰tRNA移位的因子称EFT2。

③一种终止因子RF,识别3种终止密码,并需三磷酸鸟苷。

第十五章重组DNA技术

1、常用的噬菌体载体中为双链DNA,可携带目的基因DNA单链。

2、PCR变性温度一般为,引物粘合温度一般为,引物延伸温度一般为。

3、基因工程的重要工具酶是。

1、基因工程中常用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顺序是()

A.聚腺苷酸B.4或6个任意核苷酸

C.6或8个任意核苷酸D.有回文结构

2、双脱氧末端终止法DNA测序的4个反应体系中应分别加入不同的()

A.模板B.DNA聚合酶

C.标记dNTPD.ddNTP

3、有关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叙述正确的是()

A.由噬菌体提取而得B.可将单链DNA随机切开

C.可将双链DNA特异切开D.可将二个DNA片段连接起来

4、理想的质粒载体特点应是()

A.含多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单一切点

B.含同一限制性内切酶的多个切点

C.其复制受宿主控制

D.不含耐药基因

5、TaqDNA聚合酶的最适温度是()

A.92℃B.72℃

C.55℃D.52℃

6、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体系与PCR反应体系主要区别是前者含有()

A.模板B.引物

C.ddNTPD.缓冲液

7、下述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来源,最不常用的是()

A.人工合成DNAB.从mRNA合成cDNA

C.从真核生物染色体DNA直接分离

D.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8、免疫球蛋白有种类繁多的基因,主要是由于其基因的()

A.转导重组B.转位重组

C.转化重组D.转染重组

9、基因工程操作过程可简单概括为()

A.目的基因和载体的分离,提纯与鉴定

B.将载体和目的基因接合成重组体

C.将重组体导入宿主细胞并筛选

D.分、切、接、转、筛

10、溶原菌中的噬菌体DNA,可以从宿主DNA整合体中原样分离出来,也可以切离时带走宿主DNA的一部分,所带走的这部分宿主基因称()

A.转导基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