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小城镇供水工程92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8251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9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镇小城镇供水工程9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某镇小城镇供水工程9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某镇小城镇供水工程9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某镇小城镇供水工程9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某镇小城镇供水工程9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某镇小城镇供水工程9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某镇小城镇供水工程9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某镇小城镇供水工程9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某镇小城镇供水工程9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某镇小城镇供水工程9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某镇小城镇供水工程9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某镇小城镇供水工程9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某镇小城镇供水工程9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某镇小城镇供水工程9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某镇小城镇供水工程9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某镇小城镇供水工程9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某镇小城镇供水工程9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某镇小城镇供水工程9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某镇小城镇供水工程9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某镇小城镇供水工程9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镇小城镇供水工程92Word文档格式.docx

《某镇小城镇供水工程92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镇小城镇供水工程92Word文档格式.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镇小城镇供水工程92Word文档格式.docx

1.1.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工程总投资75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05万元,流动资金45万元,由项目单位自筹。

1.1.7编制依据

(1)编制《濉溪县刘桥镇小城镇供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2)淮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3)濉溪县刘桥镇“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4)濉溪县刘桥镇总体规划

(5)《淮北统计年鉴》

(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2—2006)

(7)《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8)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国务院第284号令)

(9)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区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号)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国家主席令第21号1999年8月30日)

(11)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

(12)濉溪县刘桥镇地下水水源水质检测报告

1.1.8编制原则

本报告的编制原则是依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法令、法规和标准,结合刘桥镇发展现状和供水现状,合理确定区域供水工程的建设规模。

力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显著。

供水系统的工艺设计,应体现技术先进、管理方便、运行可靠、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低及造价合理的原则。

适当提高水厂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1.1.9编制范围

本可研报告的研究范围是通过对该工程建设规模的确定,水源地的选择,供水厂工艺的确定,供水管网的配置,确定工程实施方案,从而论证该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对工程方案进行投资估算和经济分析,评价本项目的财务生存能力。

1.2项目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小城镇对于开拓农村市场,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村现代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抓住机遇,适时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应当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充满活力的经济是小城镇繁荣和发展的基础”。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经济发展成功的事实也证明了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小城镇的发展有着固本培元的作用,是积极培育小城镇的经济基础,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必然之路。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大示范工作的力度,更好更快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全国小城镇的经济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刘桥镇小城镇的城镇化进程,刘桥镇完成了《濉溪县刘桥镇总体规划》,并经县政府批复,小城镇供水规划是刘桥镇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

镇委、镇政府拟加大对供水工程建设的投入,改善城镇供水状况,增强城镇吸纳人口、集聚产业的功能。

刘桥镇自来水公司紧紧抓住机遇,转变经营理念,积极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增强供水能力,适应城镇化发展对自来水的需求。

刘桥镇煤炭资源丰富,在小城镇集贸区建有2对大型矿井,多年来,刘桥镇为支援国家能源供给做出积极地贡献,同时,也造成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需要搬迁安置的农民将集中安置在小城镇移民新村。

为拓展居民就业渠道,刘桥镇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对采煤沉陷区低洼土地进行复垦,规划建设工业集中区,占地面积3000亩,该工业集中区东向发展,近斯将与省级开发区濉溪县经济开发区实现无缝对接。

为了改善工业集中区的投资环境,需要在工业集中区建设供水管网,提供自来水服务,增强工业集中区承载项目的能力,发展工业经济,为小城镇居民提供就业岗位,促进濉溪经济社会发展。

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满足城镇正常生产、生活的需要

供水系统是小城镇基础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确保居民生产、生活用水,而且对改善卫生条件,确保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以及环保、消防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农村改水、改厕早已启动,并已取得可喜进展,而刘桥镇区自来水供应现不能满足用水需求,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建设供水工程不仅对促进本镇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产、生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措施。

为此,本项目亟待兴建,刻不容缓。

刘桥镇邻近县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比其他乡镇优越,早在上世纪末期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建设城镇供水设施,现有供水能力仅能满足小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和镇直有关单位的用水需求。

但随着小城镇居民的不断增加,现有供水设施难以满足居民需求,特别是移民新村需要加强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小城镇居民生活质量。

2、提高当地群众吃水质量、改善群众健康状况的需要

按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城市统一供给的或自备水源供给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规定。

供水工程的建设是保持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

镇上居民因为喝水而产生的矛盾也是影响当地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保证城镇供水水量,提高当地群众吃水质量、改善群众健康状况,杜绝氟中毒骨骼弯曲、双手不能张开等现象发生,本项目势在必行,群众的呼声也很高。

3、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该工程的建设,既能满足乡镇企业和农村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又能带动农村环境卫生改善和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帮助当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

1.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本工程的前期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当地村民已签定了用水协议,在其他已建水厂的成功经验来看,水厂工程规模较小,技术应用成熟,所需资源条件,当地都能解决。

项目建设所需材料设备均为普通材料设备,供应有保障。

工程项目所在地涉及的村均有公路通过,可满足材料设备的运输要求。

2、濉溪县刘桥镇自来水有限公司水源取自依靠管井,全部取自地下水,水源水质良好,依照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刘桥镇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为无色、透明、无嗅、无味,PH值为7.30-8.35,属弱碱性水。

水质类型大部分为重碳酸钙型和重碳酸钙镁型,硬度207-433mg/d(11.6-24.3德度)。

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刘桥镇镇区供水工程将有效地改变刘桥镇的饮水体系,其优越性是明显的,当地村民迫切盼望,同时水厂的经济效益也是可以得到保证。

3、刘桥镇各级党委、政府都把解决饮水问题作为为农民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体现,将按照上级指示精神,认真扎实搞好饮水安全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及施工工作,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及有关操作规程,抓好前期工作和后期管理,使人民群众长期受益。

4、本次的扩大自来水厂供水能力,改造自来水管网项目,是刘桥镇城镇总体规划的一部分,是按照刘桥镇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为提高城镇供水能力和供水质量,根据区域的水资源条件、用水需求、地形条件、居民点分布等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采用联片集中供水方式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第二章项目区供水现状与供水规模确定

2.1供水现状

2.1.1刘桥镇概述

刘桥镇是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镇、副县级建制镇。

镇域总面积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万亩,辖16个村、6个居委会,人口9.2万人(含矿区)。

镇区东距淮北市区10公里,西邻河南永城市,并有濉永公路相连,境内座落刘一、恒源两大国有煤矿。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发达,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

刘桥镇城区规模近4.7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4.4万人。

预计2015年,镇区工业园GDP总产值约为2.6亿,为濉溪县的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1.2供水现状

濉溪县刘桥镇位于县城西侧,距县城4公里,距淮北市区12公里,刘桥镇于2001年批准为副县级建制镇。

刘桥镇煤炭储量丰富,皖北煤电集团公司于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在刘桥小城镇压区范围内建设2对大型煤矿,矿区已在刘桥小城镇贸区征用建设用地3000余亩,采煤沉陷土地已达2.7万亩,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民达到8000多人,人均耕地不足0.2亩的农民15000多人。

先后有后吕楼、陈圩等6个行政村异地搬迁,安置在刘桥小城镇集贸区,现有15000人已搬进移民新村。

目前,尚有孟口、张庄、小陈集、余楼等2个行政村6个自然村庄的居民住房形成危房,涉及搬迁安置人口7800多人,未来3年内还将有7000余人需要异地搬迁安置,本着统一规划,集中安置的原则,采煤沉陷区的居民将被安置在刘桥镇集贸区的移民新村内。

刘桥镇因煤而兴,且邻近县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比其他乡镇优越,早在上世纪末期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建设城镇供水设施,现有供水能力已不能满足小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和镇直有关单位的用水需求。

但随着小城镇居民的不断增加,现有供水设施难以满足居民需求,特别是移民新村需要加强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小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目前,在小城镇集贸区和工业园区建有水源井各1眼,井深190米,单井涌水量150-200M3/H,最大供水能力达到0.3万吨/日,只能满足小城镇区20%的居民用水和50%的镇直单位用水,刘桥镇工业集中区尚未供应自来水。

刘桥镇小城镇集贸区的自来水供应有2种形式,一是国有企业刘桥一矿、刘桥二矿、新源热电发电厂的职工集中居住在工人新村,每个企业各自承担工人村的自来水供应,刘桥镇压自来水公司承担部分以及镇直有关单位的自来水供应。

从目前的供水能力来看,国有企业自备水源井,供水管网比较完备,能够满足工人村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用水的需求,刘桥镇自业水公司的供水能力仅为0.3万吨/日,难以满足镇区居民生活用水和部分镇直单位的用水需要。

2.2需水量预测依据

城镇需水量包括生活用水量(居住区、公共建筑、市政用水等)、生产用水量以及未预见水量三部分组成。

生活用水量由城市人口、每人每日平均生活用水量和城市给水普及率等因素确定。

生活用水量标准又受当地生活习惯、地理位置、城市性质影响。

生产用水量主要与城市性质、产业结构有关。

工业用水指标一般以万元产值用水量表示。

不同类型的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不同。

即使同一工业部门,由于管理水平提高,工艺条件改革和产品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工业产值的增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提高,单耗指标会逐年降低。

近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迅速,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加快,若按传统的指标预测用水量,误差较大。

本次规划需水量的预测依据,按当地水资源条件,参照国内其它乡镇企业工业产值用水量的统计资料及其附近地区的实际用水量情况,来预测刘桥镇镇区的需水量。

2.3用水量标准确定

2.3.1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量包括居住区生活用水和工业企业、机关、学校、旅馆、餐厅、浴室等用水量。

其中居住区生活用水量标准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农村给水设计规范》、《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综合考虑规定。

截止2012年刘桥镇区人口为3.2万人,预计2015年镇区总人口将达到4.4万人。

根据淮北市给水工程专项预测和《刘桥镇总体规划》确定,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按150升/人.日计算,刘桥镇区生活需水量见表2—1。

表2-1生活用水量预测表

年份

项目

2012年

2015年

常住人口(万人)

3.2

4.4

供水普及率%

95

98

生活用水定额(升/人·

日)

150

服务人口(万人)

3.04

4.31

生活用水量(万立方米/日)

0.46

0.65

2.3.2工业用水

目前刘桥镇区主要用水工业企业为工业集中区内企业,企业目前都以自备水源井自供水,按照县委县政府决定精神,将逐步收回供水设施,实行统一管理,在此不再赘述。

本可研工业用水只考虑工业集中区新增企业用水。

根据《淮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15),万元产值耗水量为50吨。

预计刘桥镇镇区工业园企业2015年工业产值将达到0.34亿元,其耗水量预计达到0.02万m3/d。

根据以上预测,按照居民生活供水率95%、工业用水率50%的标准,2015年总需水量将达到0.67万m3/d,目前刘桥镇自来水厂供水能力为0.3万吨/日,本项目建成后新增0.37万吨/日,将基本满足近期供水需求。

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3.1场址现状

3.1.1地点与地理位置

(1)水源井井位:

本项目新建水源井1眼,原深水井位于刘桥镇政府东北处200m,新建水井位于位于刘桥镇政府大院东100米处水利站大院内。

(2)配水管网位置:

配水管网沿路铺设,位于相对应的路网位置。

3.1.2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井位场址土地为规划建设用地。

原深水井占地面积1360平方米(约2亩),新建深水井占地面积2000m2(约3亩),。

输配水管网工程顺路铺设,不需增加占地面积。

3.2场址建设条件

3.2.1项目区基本概况

安徽省濉溪县刘桥镇为副县级建制镇,位于安徽省北部。

西与河南省永城市接壤,毗邻淮北市区、濉溪县城及省级濉溪经济开发区,是全国文明村镇、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镇、畜牧发展十强镇、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试验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镇。

全镇辖17个行政村,面积85平方公里,镇区人口1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万人)。

刘桥镇境内有刘桥一矿及恒源煤电两座国有大型煤矿和一座煤矸石电厂。

其中恒源煤电是安徽煤炭行业唯一上市公司,新源热电每年发电量2.5亿千瓦,有近亿千瓦供地方使用。

煤炭资源丰富,电力资源充足。

刘桥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货运八方。

铁路东接京沪线,北连陇海线,西通京九、京广线。

濉永公路穿境而过,东接京福高速公路,北近连霍高速公路。

北距徐州观音机场60公里,南距阜阳机场120公里。

水运可直航上海,货运可从连去港入海。

基础设施完善刘桥镇工业集中区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善。

全镇现有工业企业63家,规模以上企业6家,商贸和个体工商户4000余家,大型市场2个,商场20多家。

教育、卫生、医疗设施完善。

刘桥镇环境优美、民风纯朴。

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镇文明村镇”称号。

“五个好”家庭及“十星文明村”活动不断深入开展。

全镇上下形成了人人讲文明、处处树新风、家家思致富的良好氛围。

3.2.2自然地理条件

项目地处平原地带,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为东南风,没有严重的干旱和洪涝现象。

年平均气温14.4℃

年最高气温41.1℃

年最低气温—21.3℃

最高和最低温差62.7℃

昼夜最大温差17.2℃

平均风速2.3m/s

最大风速21m/s

年平均降雨量862.9mm

最大降水量143lmm(1963年)

最小降水量560mm

年平均相对湿度71%

年平均气压99.99×

104pa

平均日照时间2315.8h

平均雷击日数31.4d

淮北市气候属季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年均降水量862.9mm,年最大降水量1431mm,最小降水量560mm,年内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6.8%,而12月至次年1、2月三个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5.5%。

从多年的降水频率分析,丰水年降水量1120mm,枯水年降水量640mm。

年平均蒸发量1743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1%。

淮北市河流有南陀河、王引河、新濉河、闸河等。

这些河流属淮河水系,均由西北流向东南,年径流量2.82亿m3,其中南陀河、王引河河流常年有水,新濉河流经淮北一电厂水源地开采区,由于河水渗漏,在五里郢以北河段,一般在枯水期干枯。

目前,在主要河道上都建有节制闸,河流流量、水位可根据降水量人为蓄放河水进行控制。

如新濉河在7、8月份的雨季开闸放水期径流量最大,占全年径流量的82.3%,其它月份为关闸蓄水期,径流量极小,以至断流;

河水水位在8、9月份最高,以后逐月下降,6月份最低。

在淮北市煤矿开采区因采空塌陷形成的积水区面积约2100mm2,最大蓄水量达3750×

104m3。

3.2.3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1)地层

区域地层属华北地层区鲁西南地层分区的徐州—宿县地层小区。

基岩地层由西向东依次为含煤的二迭系、石碳系、奥陶系和寒武系地层,主要岩土特征描述如下:

第四系土层:

以可塑至硬塑的粘土为主,偶隔粉土粉砂薄层,厚度变化不大,在50—70m之间。

二迭系:

由粉砂至细砂岩、泥岩、泥页岩和其互层并含数层煤组成,分布于探区北、西边缘及其以远地区,本地层水文地质条件差,无供水意义。

石炭系:

由灰岩、砂质页岩、泥岩、铝质粘土岩夹薄层煤和其互层组成,是探区主要基岩分布地层。

本层的灰岩段常岩溶发育,特别是在断层两侧附近往往是基岩富水带,具有供水意义。

奥陶系:

以厚层状态岩、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炭岩为主,质脆,易溶蚀,分布于探区东侧及其以东大片地区,是该地区最具富水内在条件的地区。

寒武系:

岩性为灰岩夹泥灰岩夹页岩互层,其富水性相对奥陶系灰岩地层较差些,但若处于断层等构造带、张裂隙发育区,也具有良好富水性。

淮北市濉溪城区地下水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质也有很大差别,经地质勘探证明,在新城区地下180米处有一东北—西南方向水系贯穿新城区至开发区。

该水系资源十分丰富,水质条件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其水质情况见淮北市卫生防疫站提供的水质化验报告。

(2)碳酸盐岩含水岩组的富水性分区

①极强富水区(单井出水量大于5000m3/d)呈条带状及块状分布在主要导水断裂或构造复合部位,分布面积8.78km2。

其中最大的为一电厂富水区,面积2.1km2;

最小的是城郊富水区,面积0.15km2。

富水区地层主要是奥陶系下统萧县组,次为马家沟组。

②强富水区(单井出水量3000—5000m3/d)在北部山体西侧呈—良浴状分枝,东侧在簸箕洼—滂汪一带;

在南部,呈块状、条带状沿纵横断裂分布在徐楼、上河李、黄桥等地,主要地层为奥陶系下统萧县组、马家沟组、次为寒武系中统张夏组。

分布面积27.73km2。

受构造控制,碳酸盐岩分布在东西宽4-10km,南北长36km,面积为360km2狭长地带。

地层主要为奥陶系中下统灰岩,次为寒武系与石炭系上统的灰岩,累计厚度约900m。

其中北部有22km2呈低山丘陵裸露,余均隐伏于松散层之下。

在东、西、南三面为二迭系和下第三系碎屑岩所包围。

这些碎屑岩中发育了煤系地层。

项目区大、中型岩溶形态少见,小型岩溶发育。

岩溶发育程度在垂向上表现为浅部强向深部渐弱的现象。

在平面上有北强、南弱的特点,明显受控于地质构造,中部的李楼断裂和南部的大楚庄断裂将全区岩溶发育分为北、中、南三个区段。

③较强富水区(单井出水量1000—3000m3/d),主要分布在萧县—淮北市复式背斜东翼,西张集背斜核、翼部、周楼逆断层两侧以及强富水区外侧,面积82.68km2,地层主要为奥陶系下统,次为寒武系中、上统。

④中等至弱富水区(单井出水量小于1000m3/d),在淮北市北部基岩裸露区分相。

地层以中、上寒武统为主,次为奥陶系下统。

(3)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岩组

该类含水岩组主要分布在西部及南部平原区闸河—大吴集—百善集复向斜及宿北断裂以南地区。

有下第三系、白垩系、三叠系、二叠系、震旦系上统地层构成。

主要岩性为泥质砂岩、砂岩及页岩夹少量泥岩和砂砾岩。

其砂岩裂隙发育,为含水层。

水位埋深除局部受矿坑排水影响较大外,一般小于10m,单井出水量多少于50m3/d,在地层岩性构造、补给和贮水有利地段,单井出水量可达500-1000m3/d。

水质为重碳酸—钠型水,在深部和靠近煤层时水质复杂,呈硫酸或氯化物型水,矿化度1—2g/L。

(4)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项目区地下厂水补给主要为降水入掺补给,其次为河水补给及来自北部平原地下水的侧向补给。

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水位变幅有明显差异。

孔隙水水位年际变幅1-3m。

浅层孔隙水的径流方向和地形坡向基本一致,其主要方向由西北流向东南。

区域水力坡降落漏斗,改变了地下水的流向。

浅层孔隙水水位埋深一般小于3m,蒸发是其主要排泄途径,其次为向河流排泄,在南部以侧向泾流排出区外。

岩溶水在低山丘陵区,除以泉水的形式排出地表外,沿低山丘陵周边向外围孔隙水和岩清水隐伏区迂流排泄。

在开采区人工开采排泄是主要的排泄方式。

(5)地下水动态

地下水动态变化主要受降雨和开采影响,沿河一带同时受河水水位影响。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每年雨季到来,无论是了孔隙水还是裂隙岩溶水水位都迅速开始回升,雨季末水位达到最高峰,尔后开始缓慢下降,枯季末,水位达到最低值。

浅层孔隙水埋藏浅,岩层渗透性能好,直接接受降雨的补给,雨后水位上升迅速,对降水反应灵敏,属降雨—蒸发型,具有集中补给长期消耗的特点。

河流对地下水动态具有明显的影响。

淮北市内有三条主要河流,由于建有水闸,人为地蓄放河水,河水的涨落影响着地下水位的变化。

如新濉河黄桥闸蓄水时,沿河一带无论是孔隙水还是岩溶水,水位相对较高,其动态曲线变化形态与河水类似。

当黄桥闸水位在27.2m时。

三河口以北河段河水干涸,地下水位迅速下降。

在淮北市外围的石炭系列隙地溶水,由于朔里、岱河、杨庄、相城等矿区开采和采矿排水影响,水位大幅度下降。

目前水位已在负5m以下,年变幅1m左右。

(6)地下水水质评价

依照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刘桥镇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为无色、透明、无嗅、无味,PH值为7.30-8.35,属弱碱性水。

第四章供水水源选择

4.1水源分析

4.1.1地表水

淮北市辖区内的河流属淮河水系,流经城市附近的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流域面积全市约380km2,年均径流量2.82亿m3。

依据1951—1990年的系列水文观测资料,计算出50%、75%、90%保证率的年径流量分别为2416、576、193m3。

每年7、8月份雨季径流量占全市的82%,枯水期水量小,时常干枯。

地表水集蓄于沟、河、塘及采煤塌陷积水区内,主要用于农田灌溉。

沟、河、塘蓄水的丰盈程度与大气的降水、蒸发密切相关,干旱时沟、河、塘往往干枯见底,无水可供灌溉。

随着河道治理和沟渠开挖,涵闸的调蓄能力有所提高。

在主要河流上,先后建有节制闸5座,总蓄水能力618×

104m3;

小型涵闸达65座,展布在各条沟、河两岸,蓄水能力160×

采煤塌陷面积为44.3km2,积水面积21km2,按正常降水年份推算,塌陷区一次最大蓄水量达6059×

104m3,能给地下水以有效地补充。

4.1.2地下水

(1)地下水资源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