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盆地调研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8497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9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黄海盆地调研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南黄海盆地调研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南黄海盆地调研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南黄海盆地调研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南黄海盆地调研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南黄海盆地调研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南黄海盆地调研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南黄海盆地调研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南黄海盆地调研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南黄海盆地调研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南黄海盆地调研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南黄海盆地调研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南黄海盆地调研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南黄海盆地调研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南黄海盆地调研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黄海盆地调研Word格式.docx

《南黄海盆地调研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黄海盆地调研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黄海盆地调研Word格式.docx

北部坳陷中部断裂带:

逆断层为主,延伸长度较大,北东向展布,为区内的控凹断层。

断面波状起伏,走向整体呈S形舒缓曲线状,倾向NNW,倾角上陡下缓。

断层切割震旦系—二叠系下统并被白垩系覆盖,形成于印支—早燕山期。

北部坳陷南部断裂带:

包括控制坳陷南部中新生界的断凹断层和反转断层,多呈北东向、东西向展布。

NE、NNE向展布,断面波状起伏,走向整体呈S形,倾向NW。

断层切割震旦系—二叠纱下统和白垩系,形成于燕山期。

北部坳陷构造演化历程可以归纳为五个主要发展阶段:

1、震旦纪—中三叠世为克拉通盆地和被动大陆边缘阶段;

(加里东运动)

2、晚三叠世—中侏罗世为陆内前陆盆地阶段;

(印支运动)

3、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为伸展与挤压的过渡阶段;

(燕山运动)

4、晚白垩世—古近纪为断陷盆地阶段;

(仪征、吴堡运动)

5、晚古近纪—第四纪为坳陷盆地阶段。

(诸城运动、盐城运动)

根据北部坳陷的地震剖面反射特征,认为对该区沉积、构造有控制作用的构造运动主要有加里东运动(广西运动)和印支运动,特别是印支运动。

加里东运动在区域上是古生代最强的一场构造运动,波及范围广,影响深远。

北部坳陷地震资料显示在海相下构造层中形成有平缓的背斜隆起构造,并表现为海相下构造层与上覆海相上构造层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同时造成海相下构造层上部的志留系(甚至包括奥陶系)的大量的剥蚀。

印支运动发生在中三叠世末期,是北部坳陷经历的最强烈的构造运动。

该区普遍遭受强烈的褶皱、隆升,使北部坳陷上二叠统龙潭组—下三叠统青龙组大面积剥蚀缺失,有些区域下古生界也被剥蚀,从而造成上覆中新生界地层不整合于古生界之上;

同时,最重要的是还形成一系列的逆冲构造、逆掩推覆构造。

燕山期随着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导致研究区的伸展和沉降,并进入断陷发育阶段。

这一伸展作用一直持续到喜山早-中期,经过渐新世末盐城运动的褶皱、抬升之后,中新世开始,研究区进入坳陷发育阶段,新近纪地层区域不整合于古近纪及其以下地层之上。

2.曲希玉(2004)

3然而,王衍堂等(2007)则给出了不同的看法,其认为南黄海盆地经历了古生代—中三叠世海盆、晚三叠世—白垩纪陆相盆地、古新世—中中新世张裂盆地和晚中新世以来区域热沉降4个大的构造演化阶段。

其中的断陷阶段在中中新世终止,而坳陷阶段起始于晚中新世。

4.北部坳陷:

李楠(2010)也曾指出,,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构造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海相盆地演化阶段(Z一T),陆相断陷盆地演化阶段(K一E)和坳陷盆地演化阶段(N一Q)。

在海相盆地演化阶段,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沉积了扬子型基底盖层。

地层发育较为齐全,基本无沉积间断。

在陆相断陷盆地演化阶段,由于张性断裂的发展,产生了活动性强、分布局限的陆相断陷盆地。

到了坳陷盆地演化阶段,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区域性沉降。

正、负反转构造在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内均有发育。

负反转构造主要分布于千里岩隆起南侧。

正反转构造主要分布于东北凹、北凹、中凹和南凹。

反转期主要有渐新世和上新世末两期,后者的影响相对较小。

构造反转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汇聚速率变化有关。

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从晚白至世到始新世呈现河流相一湖泊相一河流相的沉积演化特征。

南黄海盆地地层演化:

北部坳陷:

1.曾洁(2013)指出,北部坳陷已有钻井12口,我国、韩国各6口,未钻遇下古生地层,仅在韩国Kachi-1井钻遇中生界海相地层。

据重、磁资料和地震剖面解释推断认为,下古生界在北部坳陷普遍发育,分布面积广、厚度大,且保存相对完好;

但上古生界保存相对局限,上二叠统(龙潭煤系+大隆组)和中生界青龙组仅发育在坳陷的东南部一小块。

区内钻井及邻区地质露头揭示结合地震资料推测,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在震旦系基底上自下而上发育有三叠系,白垩系下统葛村组、中统蒲口组-赤山组、上统泰州组,下第三系阜宁组、戴南组、三垛组,上第三系下盐城组、上盐城组,第四系东台群。

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主要形成于中、晚中生代。

基底为震旦系变质岩,沉积了三叠纪至第四纪的地层。

(具体地层分布如下)

2.曲希玉(2004)指出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形成于晚中生代。

基底为震旦系或前震旦系变质岩,沉积了三叠纪至第四纪的地层。

震旦系基底及三叠系:

上部为棕红色千枚状页岩、浅灰和黄色石英岩、黄绿色千枚岩;

下部为硅化白云质灰岩、浅灰色和灰色硅化灰岩。

本区三叠系仅见于Kachi-1井井深2693m以下,岩性为白云岩,揭露厚33m。

岩性特征可与青龙群对比。

白垩系:

下统:

盆地内白垩系下统的岩性一般表现为以暗色为主的陆相碎屑沉积,时有火山岩出现。

主要分布于北部凹陷以东地区和中部凹陷、南部凹陷的大部地区,残留面积32000km2,东北凹陷内最大残留厚度为2000m,北部凹陷为1200m,中部凹陷1500m。

中统:

白垩系中统在盆地内及周边地区分布较为普遍,一般表现为红色或褐色氧化环境下沉积的碎屑岩,时有火山岩或花岗岩出现。

上统:

南黄海盆地北部自晚中生代开始形成,千里岩断裂开始活动下陷,但速度较慢,初期形成一套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河流相沉积,继而充填了一套快速沉积的红色河湖相砂泥岩。

至泰州组上段,断层活动加剧,沉积范围扩大,北凹、东北凹、东凹连成一近东西向展布的狭长湖盆,水体较深,大部分地区进入浅湖一半深湖环境(刘星利,1983;

李培廉,1986)。

下第三系阜宁组:

阜宁组的岩性主要为暗色泥岩夹砂岩(王丽顺等,1985)。

阜宁组地层分布较广,盆地内所有的凹陷均有分布,是盆地内的主要生油层系之一。

阜宁组的岩性特点是:

(1)阜一段颜色杂、砂岩多;

(2)阜二段以暗色泥岩为主夹砂岩;

(3)阜三段为暗色砂泥岩段,砂岩明显增多;

(4)阜四段为暗色泥岩段,且质纯,仅夹少量砂岩。

阜宁组沉积时期由于盆地快速沉降,沉降速度大于沉积速度,形成大高差的地形,加上当时的气候温暖潮湿,因此初期为粗碎屑的河流相充填,随着盆地加速下沉,湖泊面积逐渐增大,水体加深,演化成浅湖一半深湖沉积环境。

下第三系戴南组与三垛组

阜宁组沉积末期,构造上升湖盆收缩,形成小而分散的浅湖,初期充填了河流相,其后沉降加快,水体有所扩大。

所以说戴南组分布范围较窄,仅北凹、西凹钻遇,该组为一套下黑上红的砂泥岩地层(王丽顺等,1985)。

地层最大钻遇厚度1101m,与下伏阜宁组为假整合或不整合。

三垛组基本上继承戴南组的沉积格局,但厚度变小,范围变广,盆地内凹陷沉降逐渐转变为整体沉降。

该套地层由红色和深灰色、灰绿色泥岩和灰白色碎屑岩组成,以红色层发育、碎屑粗为特征。

最大钻遇厚度861m,其与下伏不同时代地层呈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

此时盆地开始进入消亡阶段,气候亦转为以干热为主。

多以河流相沉积为主,局部原凹陷区发育半封闭的咸化浅湖相(刘星利,1983)。

上第三系及第四系

上第三系地层遍布整个盆地覆盖了盆地内的所有凹陷。

与下伏层呈区域不整合接触。

下盐城组岩性为一套杂色砂砾岩和泥岩;

上盐城组为一套灰、土黄、绿灰色碎屑岩。

早第三纪末期的三垛运动使得盆地整体上升,此后下第三系受到较长时间的剥蚀、夷平。

在此基础上,下盐城组先在低洼区沉积,然后逐渐披复到全区。

从早期的冲积—洪积相充填,变为网状河流相、局部湖至上盐城组,再演变为蛇曲河或泛滥平原相沉积。

第四系东台群,由灰色粘土、粉砂、细砂层组成,全海区分布稳定,厚度一般在150~350m。

南黄海盆地盆地演化:

1.姚永坚等(2008)南黄海是由古、中、新生界叠置而成的一个大型叠合盆地,发育4个特征各异的构造层:

构造层Ⅰ(Z-S)、构造层Ⅱ(D-T)、构造层Ⅲ(T3-E)和构造层Ⅳ(N-Q)。

构造层Ⅰ在海区广泛分布,主要为一套下古生界的盆地相-台地相沉积建造,最新地震资料推测,其厚度大且稳定,但构造特征不清楚。

构造层Ⅱ由上古生界至中生界三叠系组成,是以碎屑岩和灰岩为主的一套海相地层,主要受到印支运动和早燕山运动的强烈影响,南、北部残留地层及结构不同,但以挤压构造样式为主。

与陆区比较,南黄海盆地海相构造层Ⅰ和构造层Ⅱ的构造格局相对稳定,变形强度较弱。

构造层Ⅲ发育白垩系和古近系,局部存在上三叠统—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主要赋存在坳陷或凹陷内,隆起或凸起基本缺失,为一套陆相砂泥岩沉积,在北部坳陷分布较广,但厚度变化快,剖面上表现为地堑、半地堑的结构特征,以拉张构造样式为主。

构造层Ⅳ(N-Q)为区域沉降的产物。

南黄海盆地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的改造,不同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油气成藏特征和富集规律,北部坳陷发育有古生古储、古生新储、新生古储等油气成藏组合类型,是油气勘探最有利的区域。

构造层Ⅲ

为T2与T8界面之间的一套变形层系,不整合覆于构造层Ⅱ之上(图4~6、9),时代相当于K-E,

局部存在上三叠统—侏罗统。

钻井和地震资料显示,白垩系和古近系为陆相断陷盆地的砂泥岩沉积,仅赋存在坳陷或凹陷内,隆起或凸起基本缺失。

地震资料解释结果显示,上三叠统—侏罗统在北部坳陷北部和东北部不同程度发育,厚度较大,但尚无钻井证实。

印支运动以后,南黄海的构造格局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整体上升为陆地,从强烈挤压作用逐渐转为区域应力场相对松弛状态下的走滑、拉张作用。

侏罗—白垩纪时期,北部以前陆盆地为特征,南部则表现为断陷特征(图7西侧)。

从地震剖面分析,前陆阶段盆地的下部层序成层性较好,以河湖相沉积为

主,不整合面位于受到印支运动改造的中、古生界海相地层之上;

上部层序成层性较差,主要由碎屑岩及火山岩组成;

其上被晚白垩世泰州组及新生代陆内断陷沉积所叠覆(图4北部)。

白垩世末期,南黄海整体处于陆内断陷发育阶段。

南黄海白垩系和古近系沉积既受古地形的控制,也受同生断层的控制(图4~5),其分隔性强,岩性、岩相变化快。

根据钻井和地震相综合分析,白垩纪时期,北部坳陷以湖相沉积为主,其次为河流相沉积;

南部坳陷及隆起上的小断陷区,为河流相沉积及浅水湖泊沼泽沉积。

古近系钻遇地层有泰州组、阜宁组和戴南组,为河、湖相沉积。

白垩系和古近系在北部坳陷分布较广,但厚度变化快(图4、6~7、9)。

目前黄7井、Haema-1、Ka-chi-1、ⅡH-1XA、ⅡC-1X和Inga-1井钻遇白垩系上统赤山组,钻井揭露最大厚度为1066m[6]。

葛村组、赤山—浦口组和泰州组主要为陆相砂岩与泥岩,上部有页岩和浅灰色灰岩。

古近系阜宁组、戴南组和三垛组,为一套砾岩、砂岩、泥岩、含石膏层的河湖相沉积。

上三叠统—白垩系由北往南逐渐减薄(图4),至南缘和中部隆起仅沉积白垩系,勿南沙隆起基

本缺失该构造层。

在北部坳陷,该构造层被同生断层所控制,仅赋存在凹陷内,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地堑、半地堑结构组合,主要受到三次构造运动———燕山末期仪征运动、喜山早期吴堡运动和末期三垛运动的影响[9],尤其后期三垛运动,致使构造层Ⅲ地层发生强烈褶皱变形,古近系上部地层被剥蚀夷平。

仪征和吴堡运动与三垛运动所形成的构造样式不同,断陷阶段主要形成伸展构造和底辟构造,古近纪末的断陷反转阶段主要形成挤压和走滑构造[8]。

构造层Ⅳ

为海底至T2界面之间的一套沉积层系,不整合地覆于Ⅲ构造层之上,时代相当于N-Q。

地震剖

面清楚显示,T2界面将Ⅳ构造层与下伏构造层分为反射特征截然不同的两大套地层。

该构造层分布广泛,产状平缓,表现为早期填平补齐及随后大规模稳定沉降的特点,断层不发育,地层未变形或轻微变形

2.侯方辉等(2008)指出盆地演化历经南华纪—早、中三叠世海相地层发育期、晚白垩世—古近纪箕状断陷发育期和新近纪—第四纪坳陷发育期,为一典型地台—断陷-坳陷多层结构的复合盆地。

盆地地质演化:

地台阶段:

新元古代南华纪时期,南黄海地区开始形成第一个沉积盖层。

南华系与上覆震旦系普遍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多数地区与下伏中元古代变质基底(张八岭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震旦纪时期,伴随大规模海侵,南黄海逐渐发育为“一台两盆”的沉积格局,即以中部台地和其南北两侧的深水盆地为主体,共同构成了克拉通盆地。

早古生代时期,扬子准地台经历了一个从海侵到海退的过程。

早寒武世扬子准地台大部分地区继承了震旦纪的构造环境,南黄海为浅海环境;

中、晚寒武世气候转为干旱、炎热,南黄海形成许多白云岩和石膏沉积;

奥陶纪沉积环境比较稳定,海水明显加深;

志留纪南黄海发生明显海退,形成半封闭浅海。

志留纪晚期的加里东运动结束了南黄海“一台两盆”沉积构造格局,该构造事件导致下扬子准地台普遍隆升,形成了广阔而稳定的后加里东地台,南黄海地区开始了晚古生代陆表海发育阶段[8]。

加里东运动在南黄海南部表现为挤压、走滑,而在北部仍显示陆缘坳陷构造格局。

晚古生代时期,扬子准地台南部从早泥盆世开始就形成了碎屑沉积,而后海侵范围从西南向东北不断扩大,中泥盆世开始广泛发育浅海碳酸盐沉积;

南黄海地区缺失早、中泥盆世沉积[4]。

石炭纪时,海水由南向北逐渐加深,从滨岸—滨海环境逐次到浅海,后期趋于稳定,沉积了一套以浅海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

早、中二叠世时期,下扬子准地台承袭了石炭纪沉积面貌,仍为南浅北深沉积格局,但岩相出现分异,总体上以浅海碳酸盐岩、滨海相碎屑岩和含煤沼泽相建造为主。

海西运动在下扬子准地台主要表现为频繁的差异升降运动,仅仅引起沉积的迁移和局部地层缺失[7]。

南黄海在晚二叠世—早、中三叠世期间处于滨浅海环境,大部分区域发育海陆交互相碎屑沉积及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仅在南部和西北部靠近物源区出现滨海和三角洲沉积。

中三叠世晚期,海水开始向北退却,海盆被海湾或泻湖所代替,局部有石膏沉积。

晚三叠世早期,海水进一步萎缩,发育黄马青组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岩。

印支运动结束了南黄海盆地南华纪以来的长期总体沉降作用,转而上升为陆,海水逐渐退出本区,该构造运动造成南黄海盆地沉积盖层广泛发育褶皱、断裂,形成印支构造体系。

断陷阶段:

三叠纪末期—早、中侏罗世,伴随大规模的陆内俯冲作用,在造山带南缘因地壳均衡调整而下陷出现中生代前陆盆地(南黄海北部坳陷),发育一套类磨拉石沉积(象山群)[9]。

海域南部伴随郯庐断裂的左旋走滑,形成现在南黄海南部坳陷。

两坳陷所夹持的中部台地则演变成中部隆起区,同时勿南沙隆起区形成[8]。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属于南黄海应力调整和改造时期,强烈挤压作用逐渐减弱,表现为区域应力场相对松弛状态下的走滑、挤压、拉张[10]。

千里岩断裂反转成同生正断层,南黄海北部坳陷在断裂作用下发生断陷,盆地性质也发生改变,部分逆断层活化为正断层,中部隆起区和勿南沙隆起区处于相对上升部位,未接受沉积,南黄海南部坳陷继续断陷沉。

晚白垩世,受环太平洋构造域的影响,南黄海地壳处于伸展状态,区域应力场进入拉张环境,这一时期以张性正断层为特征,包括继承性和新生的断层,两坳陷沉积既受古地形的控制,也受同生断层的控制,沉积范围较前拓宽,厚度变化大,充填河湖相碎屑岩[8,11],含钙质和石膏积[8]。

古新世早期,南黄海延续晚白垩世的伸展特点,但拉张作用明显增强,断裂活跃,大量张性断裂造就的箕状断陷和地垒普遍分布。

南黄海北部坳陷和南黄海南部坳陷持续稳定下降,湖盆不断扩大,水体加深,后期除局部构造高部位外,已逐渐连成一体,形成广阔的湖盆,接受了一套湖相沉积[8]。

晚期,南黄海经过一次变浅后水体再一次扩大。

南黄海北部坳陷受郯庐断裂走滑平移和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共同影响,坳陷东西受力状态的差异明显。

西部、中部、北部和东北部发育NE、NEE走向凹陷,东部及东南部出现NW向伸展的张裂凹陷[8]。

同时千里岩隆起区源源不断向盆地提供大量碎屑物质,北部和东北部凹陷沉积中心逐渐向南(中部坳陷)迁移,沉降幅度为3500m。

南黄海南部坳陷西部发育NE—NEE向凹陷,东部发育近EW向凹陷。

始新世,南黄海以断块运动为主,中部隆起区上升,南、北两个坳陷下降,南部坳陷内凹陷和凸起明显分化,北部坳陷的沉降中心移向中部凹陷,呈现为南、北两个坳陷对称于中部隆起区带的箕状结构。

北部坳陷继承了晚白垩世以来的构造,NEE向断层继续控制坳陷(凹陷)和隆起(凸起),但沉积范围缩小,沉降中心在北部凹陷二台阶断层的南侧,沉降幅度为1500m;

南部坳陷在NWW、NEE和NW—NNW向断层的分割控制下,大部分为凸起,未接受相当沉积,只有南二凹陷和南五凹陷接受沉积,主要沉降中心在南五凹陷南部,沉降幅度达1700m。

渐新世时地形逐渐被夷平,沉积层向凸起和隆起超覆,沉积范围超过始新世,大部分地区为河流相沉积,早期振荡运动频繁,沉积旋回明显,沉积物较粗,晚期以紫红色泥岩为主。

南部坳陷的南二和南五凹陷以及北部坳陷的南部凹陷则保留着浅湖—沼泽环境。

南部坳陷南四凹陷的浅湖较封闭,湖水时而咸化,时而淡化;

南七凹陷的浅湖只持续到渐新世早期,湖水有时半咸化。

此外,北部坳陷中部凹陷的东部和南部坳陷的南四凹陷发生过基性火山喷发。

 

坳陷阶段:

中新世早期南黄海南北两个坳陷继续为沉降区,主要同生断层仍有一定控制作用(图3),因而首先在原来坳陷(凹陷)中出现网状河流—蛇曲河流环境,接受粗碎屑沉积。

晚期大部分同生断层相继消失,本区整体下沉,地形也逐渐夷平,沉积物向其他凹陷、凸起上超覆。

中新世时期坳陷沉降相对较快,在北部坳陷的沉降中心,沉降幅度最大可达900m;

南部坳陷的沉降中心,沉降幅度最大可达1000m。

上新世继承了中新世发育趋势,海域继续全面下降,成为蛇曲河流和泛滥平原,局部有沼泽发育;

晚期转变成广阔的湖泊,盆地填平补齐,随着水域扩大,隆起区开始接受沉积。

沉降幅度以南部坳陷较大,为400~700m,北部坳陷为150~250m。

第四纪时期,广大海域稳定而缓慢地下降。

第四纪时期海水逐渐从东、东南部侵入,广泛沉积一套水平、以灰色黏土为主的地层。

3.刘东鹰(2011)指出,苏北-南黄海盆地的构造演化主要分为3个阶段。

K2t(泰州组)-E1f(阜宁组)沉积时期是苏北-南黄海盆地发育的兴盛期,这一时期盆地的拉张率最大,沉积速率也最大,吴堡运动剥蚀强度具有东强西弱的特点。

E2d(戴南组)-E2s(三垛组)沉积时期为典型断陷盆地发育期,这一时期的盆地的拉张率和沉降率一般都小于前一时期。

三垛运动使得凹陷保存地层较全,凸起、斜坡保存地层较少;

南坳地层剥蚀少,北坳地层剥蚀多;

三垛运动后,盆地由断陷转为拗陷,早期分割的断陷沉积转为统一的拗陷沉积。

晚白垩世和新生代的沉积盖层可以分为泰州组(K2t)、阜宁组(E1f)、戴南组(E2d)、三垛组(E2s)、盐城组(N2y)、东台组(Qd)等。

包含有4个

主要不整合,即:

盆地基底不整合面(K2t、E1f与下伏地层之间的不整合面)、E2d与下伏地层之间的不整合面、E2s与下伏地层之间的不整合面、N2y与下伏地层之间的不整合面,这4个不整合面的构造运动分别命名为仪征运动、吴堡运动、真武运动和三垛运动。

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演化:

由于受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和古太平洋板块的右旋挤压的作用,中生代中国大陆的地形总体为东高西低的特征。

这一时期苏北-南黄海盆地区总体海拔高度在2000m以上。

晚白垩世以来,由于太平洋板块的高角度俯冲,中国东部虽然转换为伸展拉张环境,但地形、地貌仍然继承早期的特征,浦口组、赤山组的沉积呈现出高原湖泊、高原沙漠特点。

仪征运动虽然对早期的地层进行了剥蚀改造,但从前K2t残留的地层分布看(图1),仍是东老西新、南老北新,推测苏北-南黄海盆地区的地形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但由于江南古陆的存在,盆地西南部也存在物源区。

苏北-南黄海盆地形成于晚白垩世仪征运动。

盆地是在继承早期的地形、地貌特征的基础上,在持续拉张环境下发生、发育起来的。

盆地发育的兴盛期:

K2t-E1f沉积时期是苏北-南黄海盆地发育的兴盛期,这一时期盆地的拉张率最大,沉积速率也最大。

与全球海平面的升降相对应,湖盆也经历3次水体上升的过程,形成了3个正旋回沉积:

K2t正旋回、E1f1-E1f2正旋回和E1f3-E1f4正旋回。

各旋回的上部均受过海侵的影响[9],以半深湖-深湖相暗色泥岩沉积为主,构成主要生油岩系。

旋回下部为河流-三角洲、扇三角洲体系,具有较好的储集条件。

强烈的拉张和深陷,以及水体大幅上升(海侵)的叠加效应,使K2t-E1f地层的厚度受边界断层控

制,呈现出“箕状”凹陷的特点,E1f2“七尖峰”稳定标志层段的厚度变化是这一特征的有力表述。

沉积相的变化却显示了“坳陷”沉积的特点。

说明K2t、E1f2、E1f4沉积时期湖盆面积迅速扩大,水体大幅上升,盆地中的凸起、凹陷均处于较深水环境,凹陷的边界断层对沉积的控制作用仅表现为厚度变化,而沉积相未受到明显影响。

E1f4沉积以后的吴堡运动使盆地抬升。

伴随着全球海平面的下降,湖盆中的水体也随之下降,进而全部退出苏北-南黄海盆地区,沉积岩广泛暴露地表,遭受风化、剥蚀。

受这一时期剥蚀强度有东强西弱的特点(图2)。

盆地典型断陷发育期:

E2d-E2s沉积时期为典型断陷盆地发育期。

水体再次进入盆地。

E2d沉积时期,由于水体范围小,所以盆地具有较强的分割性。

受边界断层控制,地层厚度变化很大。

沉积相特征为靠边界断层一侧为水下扇体系,斜坡一侧为河流-三角洲体系。

具有典型的箕状断陷盆地特征。

E2s沉积时期水体扩大,形成广泛的超覆,从下部的河流、沼泽相沉积转变为上部的浅湖相沉积。

E2s沉积后的三垛运动,是由于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盆地区从近东西向的拉张环境转变为近南北向的挤压环境[10,11],盆地区整体抬升,遭受长时间的剥蚀。

从E2s地层保存状况分析(图3),凹陷保存地层较全,凸起、斜坡保存地层较少;

南凹地层剥蚀少,北凹地层剥蚀多。

盆地拗陷发育期:

断陷期形成的张性断裂,除凹陷边界同生断裂活动到N2y1沉积时期外,大部分在拗陷期停止活动。

由于受印度板块的长期推挤作用,盆地的西部抬升,东部下沉,沉降量由早期的“西大东小”变为盐城期的“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