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二中 王兰兰现场教学教学设《乙烯》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8730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兵团二中 王兰兰现场教学教学设《乙烯》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疆兵团二中 王兰兰现场教学教学设《乙烯》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疆兵团二中 王兰兰现场教学教学设《乙烯》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疆兵团二中 王兰兰现场教学教学设《乙烯》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疆兵团二中 王兰兰现场教学教学设《乙烯》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兵团二中 王兰兰现场教学教学设《乙烯》文档格式.docx

《新疆兵团二中 王兰兰现场教学教学设《乙烯》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兵团二中 王兰兰现场教学教学设《乙烯》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疆兵团二中 王兰兰现场教学教学设《乙烯》文档格式.docx

对比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对比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有机化学的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和乐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教师启发、设疑、讲解、对比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实验-探究”、“体验-感悟”、“交往-合作”、“活动-参与”、“发现-创造”来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背景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学生在第一节中以甲烷为例学习了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取代反应、同分异构体及同系物等基本知识,为学习乙烯打下了一定基础。

乙烯是学生认识不饱和烃的第一种有机物,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又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乙烯在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以甲烷为代表的简单烷烃的结构、性质(重点是取代反应)以及用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结构等基础知识。

学生也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为本节课的学习铺垫了基础。

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深化认识,乙烯的教学就能起到这种作用。

另外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们的性质就能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三、教学目标

1.认识乙烯的主要性质,了解乙烯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初步掌握加成反应的原理。

3.感受乙烯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乙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教学难点:

从结构上认识乙烯的加成反应

五、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一:

情景导入。

播放一段学生自拍的VCR,体会乙烯利催熟水果的过程。

以及专家证实乙烯利催熟果实对人类无害的报道。

设计意图:

以生活中的化学情景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意识。

步骤二:

实验探究。

学生和教师分别采用不同方法制取乙烯。

将乙烯依次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观察现象。

让每位学生能亲自感受实验,验证乙烯的性质。

通过实验调动学生学习乙烯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等能力。

师生同时实验能节省时间。

步骤三:

总结实验现象

学生总结实验现象:

乙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少量黑烟,不溶于水且带点气味。

教师补充介绍乙烯的各种用途及工业地位。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归纳总结能力,感悟化学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步骤四:

学生自学乙烯的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实验现象总结乙烯的物理性质。

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习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步骤五:

进行乙烯的结构分析。

展示乙烷的球棍模型,观察乙烷的结构。

乙烯比乙烷少两个氢原子,试着从乙烷球棍

模型改装为乙烯的球棍模型。

学生分组组建乙烯模型。

对比乙烯和乙烷的球棍模型。

填写乙烯的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完成乙烯和乙烷的结构对比表格。

训练学生正确书写化学用语的技能,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乙烷和乙烯的结构对比,引导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步骤六:

探究乙烯的化学性质。

教师提出疑问:

乙烷和乙烯结构的最大区别在于,乙烷是碳碳单键,而乙烯是碳碳双键。

碳碳单键的键能是348kJ/mol,碳碳双键的键能是615kJ/mol。

对比发现双键键能并不是单键的两倍,说明碳碳双键中有一根键易断裂。

回忆刚才的实验现象总结乙烯的化学性质:

1.乙烯能燃烧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乙烯有什么性质?

2.乙烯燃烧时为什么会伴有黑烟?

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乙烯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

乙烯的含碳量高,燃烧不充分,会产生黑烟。

教师总结乙烯的化学性质。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将抽象概念直观化,更加深刻理解加成反应的过程,突破难点。

教师引出加成反应概念,对比分析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

运用对比的学习方法,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有机化学的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乐趣。

问题探究:

在激烈的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受轻伤时,用复方氯乙烷喷雾剂向伤口喷射,运动员马上就可以奔跑了。

氯乙烷具有冷冻麻醉作用,从而使局部产生快速镇痛效果。

请讨论制备氯乙烷的最佳方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方法一:

用乙烷与氯气取代。

方法二:

用乙烯和氯化氢加成

用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可以得到纯净的氯乙烷,用乙烷与氯气取代产物为多种混合物。

故用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好。

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感悟化学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教师追问:

乙烯能和很多物质加成,那乙烯能和乙烯加成吗?

引出乙烯的加聚反应。

加成反应是本节课的重点。

应用所学原理书写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拓展到加聚反应,进一步巩固加成反应的原理和规律。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课题引入中的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学习化学的意义,形成用辩证的思想认识化学品的意识,最终达成“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的目标。

步骤七:

小结。

以一首诗结尾,总结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化学品的使用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板书设计

第三章第二节乙烯

一、乙烯的物理性质

二、乙烯的结构

分子式C2H4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CH2=CH2

三、乙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1)乙烯的燃烧

(2)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

3.加聚反应

作业:

必修2课后习题1;

2;

3;

8;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