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44886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2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答案】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了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对教师资格制度作出的明确规定。

教师资格制度包含三层含义:

①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一种职业资格制度,不是教育行政部门,也不是地方政府实行的;

②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是法律规定的,必须依法实施;

③教师资格是教师职业许可,教师从事教育工

  4、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翻转学习

  【答案】ABC

  【解析】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

因此,选择ABC。

  5、有守恒、思维可逆并达到了去自我中心是认知发展阶段的()。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解析】在具体运算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

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

具有守恒性、去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

  6、为了给班主任工作打下基础,教师最需要做好的工作是()。

  A、制订班级工作计划

  B、制定严格的班规

  C、培养班干部

  D、了解学生

  【答案】D

  【解析】为了给班主任工作打下基础,教师最需要做好的工作是了解学生。

故选D。

  7、从本质上来说,德育过程是()。

  A、个体与环境统一过程

  B、个体与社会统一过程

  C、个体与教育统一过程

  D、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解析】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教师真正践行“爱岗敬业”要遵循的基本要求()。

  A、忠于职守,尽心尽力

  B、献身教育

  C、甘为人梯

  D、坚守高尚

  【解析】教师要真正践行爱岗敬业,就应该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忠于职守,尽心尽力;

  

(2)献身教育,甘为人梯。

  9、学校教育是()的最重要的途径。

  A、社会生产

  B、科学研究

  C、科学知识再生产

  D、技术研发

  【解析】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之一体现在其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其中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因为它是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

  10、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解析】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11、体现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科学性和教育性结合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B

  【解析】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给学生传授基础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道德

  品质,保证教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做到既教书又教人。

这一原则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要求,体现了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

故选B。

  12、有守恒、思维可逆并达到了去自我中心是认知发展阶段的()。

  13、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B、培育“四有”新人

  C、促进社会的发展

  D、培养人的生存能力

  【解析】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14、明确把“关爱学生”作为一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是()。

  A、1984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试行)

  B、1991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C、1997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D、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解析】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的把“关爱学生”作为一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15、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A、学历为先

  B、科研为先

  C、师德为先

  D、经验为先

  【解析】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了“学生为本”

  “师德为先”

  “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

  中小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

  16、班级管理的内容包括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和()。

  A、班集体建设

  B、教书育人

  C、沟通家庭和社会

  D、班级活动管理

  【解析】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和班级活动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

  17、“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

  (《韩诗外传》)。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

  A、不仅要提高道德认识,还要加强道德实践

  B、不仅要有从教的学识能力,还要做到以身作则

  C、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注重能力的提升

  D、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人文情怀

  【解析】题目中句子的意思是:

一个人的智慧像水源一样永不枯竭,他的行为可以做别人的学习的榜样,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

  18、讽刺、挖苦、歧视学生,违反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要求。

  A、团结协作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为人师表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中“关爱学生”要求教师“不挖苦、讽刺、歧视学生”。

  19、讽刺、挖苦、歧视学生,违反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要求。

  20、黄老师是初三

  

(2)班的班主任,为了让学生严格遵守纪律,对于违纪的学生进行罚款,少则10块,多

  则100,两个班的学生都敢怒不敢言,黄老师的做法违背了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A、终身学习

  B、教师育人

  C、爱国守法

  D、因材施教

  【解析】黄老师对学生罚款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权利,属于违法行为。

  21、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高尚道德修养的表现在于()。

  A、热爱学生

  B、学而不厌

  C、钻研教学

  D、热爱劳动

  【解析】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22、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的是()。

  A、教育规律

  B、教育任务

  C、教育内容

  D、教育目的

  【解析】教育目的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23、回归教育是一种教育理论,它认为人的一生应是学习和工作不断交替,相互结合的过程。

接受义务教育或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后就业的成年人,应在需要时有机会返回学校去学习。

下列教育类型属于回归教育的是()。

  A、九年义务教育

  B、幼儿园学前教育

  C、某厂技术人员为充电,到本单位举办的职工夜校学习英语

  D、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两年全日制学习之后参加一年的实习

  【解析】回归教育的要素有两点:

  

(1)就业后;

  

(2)返回学校学习。

  A、B两项两个要素都不满足,易排除;

D项不满足第二个条件。

  24、受教育者最主要和最基本的义务是()。

  A、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B、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C、遵守学生行为规范

  D、遵守校纪校规

  【解析】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最主要和最基本的义务是按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学生的其他义务还包括遵守行为规范和遵守校规校纪。

  25、为了给班主任工作打下基础,教师最需要做好的工作是()。

  26、对于教育心理学学科的建立起到关键作用的是()。

  A、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B、赫尔巴特的《心理学》

  C、冯特的心理学

  D、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解析】对于教育心理学学科的建立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冯特的心理学,他的实验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影响。

研究方法是一个学科建立的必要条件之一,卡普捷列夫以及桑代克是其之后的著作,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

  27、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

  A、班主任工作

  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C、各科教学活动

  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解析】各学科日常的教学活动相对于专门的德育活动来说,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厌恶,也能保证长效和广泛性。

  28、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A、违纪

  B、违法

  C、严重不良行为

  D、不良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条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29、“拔苗助长”

  “陵节而施”是违反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差异性

  D、不平衡性

  “拔苗助长”比喻急于求成,而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

所以,“拔苗助长”违背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30、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A、学生的学习

  B、教育措施

  C、学校环境

  D、学与教的规律

  【解析】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1、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特定的()属性的人。

  A、自然

  B、社会

  C、实践

  D、现实

  【解析】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学生就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

  32、“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

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社会性和历史性

  C、相似性和差异性

  D、现实性和潜在性

  【解析】马克思的这段话出自《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经典论述。

这段话集中说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

  33、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的是()。

  A、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B、帮助后进生搞好学习

  C、做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

  D、帮助后进生改正缺点

  【解析】后进生的意志力比较薄弱、自尊心比较强,学习积极性又不高,所以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34、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出发,我们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

  A、非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

  B、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C、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

  D、农业教育、工业教育、信息教育

  【解析】从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出发,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出发,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

  35、“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

  A、华生

  B、霍尔

  C、高尔登

  D、洛克

  “遗传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遗传决定的,其创始人是英国学者高尔登。

他运用家谱分析法,在977名英国名人中发现有332人的直系亲属也是名人,而同样977名普通人中,只有1名亲属成名。

  他因而得出结论,个人的能力由遗传获得。

  36、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

  A、校本课程

  B、教材

  C、地方课程

  D、实践课程

  【解析】中小学课程由三部分组成: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材。

此题考查对课程结构的理解和识记。

  37、学生有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力属于()。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

题干中提出为了追求名次,体现了学生希望赢得相应的地位,故其学习的动力属于自我提高内驱力。

  38、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性指标是()。

  A、教师队伍

  B、学校管理

  C、办学条件

  D、学生发展

  【解析】学生发展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不仅是升学与就业指导以及因材施教的基础,还能帮助学生正确估计自己,并了解自己的特长。

  39、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

  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

  C、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D、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解析】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自我评价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他人评价指被评价者之外的专业人员对评价对象进行明显的统计分析或文字描述。

  40、()内驱力是一种掌握知识的技能,阐明及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

  A、认知的

  B、自我提高的

  C、审美的

  D、附属

  【解析】认知内驱力:

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

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而稳定的动机;

认知内驱力属于内部动机。

自我提高内驱力:

指个体因为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属于外部动机。

附属内驱力:

为了获得长者(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41、教师通常进行的教学反思是()。

  A、教学前反思

  B、教学中反思

  C、教学后反思

  D、横向反思

  【解析】教学后反思是指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上完后,对自己已经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

教学后反思也是目前最广泛的反思形式。

我们通常进行的教学反思,多是这类反思。

  42、学校应当对学生伤害事故依法承担相应责任的是()。

  A、地震、雷击、台风、灌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

  B、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发侵害造成的

  C、未对学生进行相对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就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的

  D、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

  取必要

  43、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解析】此题考查德育的导向性原则的定义。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导向性原则是小学德育的一条重要原则。

  44、“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

孩子有一百种名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方式、游戏方式及说话方式。

”这句话表现出教师劳动的()。

  A、复杂性

  B、示范性

  C、持续性

  D、长期性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有一百种思考方式、游戏方式及说话方式”说明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

孩子们有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兴趣和能力,使其发展具有不同的水平和特点。

因此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

  45、黄老师在班上作出这样的规定:

迟到一次罚5元,不写作业罚10元,上课说话罚5元……,并且黄老师将收集到的钱用于自己私用。

黄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A、著作权

  B、荣誉权

  C、财产权

  D、受教育权

  【解析】学生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教师不得侵占、破坏或非法扣押、没收等。

黄老师对学生进行罚款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46、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本质。

  A、职业道德知识

  B、职业道德情感

  C、职业道德理想

  D、职业道德信念

  【解析】职业道德理想是职业道德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了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才能产生模范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

职业道德理想是社会理想在职业选择和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

  职业道德理想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本质。

  47、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

  B、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C、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解析】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其他任务只有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48、若问小明“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

”他的回答是“抓住了会挨打”。

据此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解析】科尔伯格认为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儿童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是为了避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的。

  49、根据政策内容和层次的不同,可将教育政策分为()。

  A、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B、全局性政策和区域性政策

  C、政党的政策、国家的政策和社会团体的政策

  D、鼓励性政策和限制性政策

  【解析】根据制定政策的主体不同,可分为政党的教育政策、国家的教育政策和社会团体的教育政策;

根据政策内容与层次不同,可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50、给高中生设置一个可接受的、具体的、具有一定困难度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计划,逐步实现目标,这种培养意志品质的方式属于()。

  A、明确目的,增强责任感

  B、运用集体的力量

  C、参加实践活动

  D、加强自我培养

  【解析】教师协助高中生按步骤实现设定目标的做法就是帮助学生明确目的,在按计划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51、体操、游泳、球类等活动涉及的技能类型主要是()。

  A、认知技能

  B、社交技能

  C、智力技能

  D、动作技能

  【解析】动作技能具有物质性、外显性和展开性的特点,体操、游泳等运动项目是典型的动作技能的运用。

  故选D。

  52、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公正阶段是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