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一轮检测 第16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广东专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9120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一轮检测 第16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广东专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检测 第16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广东专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检测 第16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广东专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检测 第16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广东专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检测 第16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广东专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检测 第16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广东专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检测 第16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广东专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检测 第16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广东专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检测 第16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广东专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检测 第16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广东专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检测 第16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广东专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检测 第16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广东专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检测 第16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广东专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检测 第16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广东专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检测 第16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广东专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检测 第16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广东专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检测 第16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广东专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一轮检测 第16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广东专用Word文档格式.docx

《届高三历史一轮检测 第16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广东专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一轮检测 第16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广东专用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一轮检测 第16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广东专用Word文档格式.docx

达尔文的主要成就是生物进化论,牛顿在科学上的贡献最重要的是经典力学,他们的成就都解决了一些人类未知的问题。

6.“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

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上述材料是爱因斯坦对下列哪一重大物理学成就的评价(  )

A.经典力学理论B.万有引力定律

C.狭义相对论D.量子论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掌握并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狭义相对论主要解决的是宏观世界物质运动规律的问题,量子论揭示的是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而题干中的分子、原子则属于微观世界的内容。

D

7.神创说和进化论是人类在生命起源问题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进化论思想最终取代神创说的根本原因是(  )

A.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思想解放运动的洗礼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神创说是生产力水平较低,科技文化落后条件下产生的。

进化论思想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

根据一定思想是一定政治经济的反映的原理分析。

8.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

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

这主要是由于(  )

A.马丁·

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神创说”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

A项发生在1517年,所以首先排除;

C项发生在1687年(或是17世纪),所以排除;

D项是从解剖学的角度证明了B项达尔文进化论的正确性,而且达尔文的进化论发表于1859年,所以应该选择B。

9.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

A.日心说B.进化论

C.量子论D.相对论

根据题干我们可以概括出这一学说的特点:

①反对教会,反对神的力量。

②严复推崇这一学说。

根据所学知识可推出这一学说应该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10.英国哲学家赫伯特·

斯宾塞创造了“适者生存”这一说法,以此来捍卫进化论;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进化论。

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  )

A.直接导致中英两国政治改革

B.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C.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D.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

1859年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提出进化理论,斯宾塞将这一理论扩展到社会、阶级斗争上。

严复1898年在翻译的《天演论》中积极宣传进化论思想,阐述变法的必要性,激发了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信心。

11.下列自然科学成就中,其影响远远超越其学科范围,扩展到社会思想领域,并对中国近代救亡运动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

A.经典力学B.进化论

C.相对论D.量子论

注意关键词“扩展到社会思想领域,并对中国近代救亡运动产生重要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国内出现维新思潮并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期间严复翻译了西方的进化论,风行全国,增强了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信心。

12.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

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

“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这表明(  )

A.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

B.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

C.改良蒸汽机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

考查工业革命的背景知识。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以牛顿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诞生,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条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3.19世纪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墓志铭是:

“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虽然并不完全。

”“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是指达尔文(  )

A.进行了环球航行和考察

B.开启了人类科学的新时代

C.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D.推翻了上帝创造万物学说

达尔文创立的进化论推翻了神创论,从而“把世界翻了一个个”。

14.某学者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是(  )

演讲主题

……

例证

瓦特——英国工业革命

法拉第——第二次科技革命

爱因斯坦——第三次科技革命

A.伟大的历史人物促进历史进程的发展

B.欧洲是当今世界的科技中心

C.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D.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和根据历史史实形成结论的能力。

三次科技革命都是历史上的成就,反映在18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在世界科技发展中的突出地位,但不能说明当今世界的科技中心仍是欧洲。

三人都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15.文艺复兴以后,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的风气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取得了很多划时代的成果。

下列成果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 ②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

③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④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

A.①④③②          B.①④②③

C.③②④①D.②③④①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于1687年;

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于1859年;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于1831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于1785年。

16.近代科学始于14~16世纪,随着大国的兴衰变迁,世界舞台上先后出现过五个科学中心,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⑤③②④①B.③⑤④②①

C.⑤②④③①D.⑤③④①②

注意图中各个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即可排出各国的先后顺序:

伽利略——牛顿——法拉第——爱因斯坦——电脑互联网技术。

17.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

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

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

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

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互联网的诞生B.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兴起,对产业结构产生了较大影响,使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科技对生产推动加大,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18.下列关于互联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

B.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

C.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D.20世纪40年代末,伴随计算机的发明而产生

互联网始于1969年,当时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

19.下图为美国劳动力构成变化造成美国劳动力构成变化的原因是(  )

A.互联网时代,非体力劳动人员急剧增加,体力劳动人员急剧减少

B.经济危机导致大量体力劳动者失业

C.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大力发展科技,非体力劳动者人员急剧增加

D.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由上图可知,1945年以后体力劳动人员比重下降,非体力劳动人员比重上升。

这种现象正是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引起的。

主要干扰项是A,要注意互联网的诞生是1969年。

20.参照下表的有关数据,我们可以判断出下列发明最快投入市场的是(  )

平均时间

1885~1919年

1920~1944年

1945~1964年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

30年

16年

9年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

7年

8年

5年

A.因特网        B.电灯

C.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D.蒸汽机

本题设置新情境材料考查信息时代的特点。

从表格中的时间来看,科技发明转化为商品的时间越来越短,因特网是1969年诞生的,属于选项中发明最晚的,根据表格显示的趋势推测,它投入市场最快。

21.20世纪五十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

“……收音机改变了一切。

……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

”这直接说明(  )

A.信息技术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

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

从材料信息看强调了信息传播对政治的影响:

通过信息传播了解政治状况,做出自己的判断,进而影响国家的决策。

22.有人曾把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概括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

然而到了20世纪后半期,人们在物质满足的同时也享受到了丰富的精神生活。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

(  )

①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②二战后西方国家主流政治思想的变化 ③大众传媒迅速发展 ④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完善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0世纪后半期世界进入了新科技革命时代,带来了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但是西方国家在主流政治方面仍没有变化。

二、非选择题(第23题15分,第24题18分,第25题17分,第26题15分,27题14分,共78分)

23.济宁市以“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为主题开展了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激烈。

请你帮助各小组完成下列研究。

(1)甲组同学认为:

“科学时代的到来是经济发展和思想解放的必然结果。

”请你为甲组同学找出最有力的论据加以说明。

(4分)

(2)乙组同学认为:

“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可以引领一个崭新的时代。

”请你以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为例说明这一观点。

(3)丙组同学从网上查到了有关爱迪生的资料:

爱迪生一生取得了1300多项发明专利,被称为“发明大王”。

研制电灯的关键是灯丝材料。

据说,爱迪生试验了1600种耐热材料和6000种植物纤维,但都没有成功。

1879年10月,爱迪生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斯旺用碳丝制成了白炽灯的报道,深受启发。

他用棉丝烧成碳丝,再将碳丝装进灯泡,小心地抽成真空,当电灯通上电流时,灯丝发出明亮的光辉,持续了45小时。

爱迪生终于成功了。

在谈到自己的发明时,爱迪生说:

“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

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我生平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和严格实验的结果。

依据上述材料,请你帮助丙组同学总结爱迪生取得多项重大发明的原因。

(4)参与了同学们的研究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3分)

解析 第

(1)问是要求从“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科技时代到来的原因;

(2)问是从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中选取相关史实证明结论;

第(3)问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来回答;

第(4)问回答“启示”要紧扣材料所涉及范围。

答案 

(1)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产生,反映在思想文化上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2)蒸汽机的应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电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3)执着的探索精神;

严谨的科学态度;

善于学习的精神;

自身素质。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社会进步离不开科技发展;

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

24.伟大的历史人物往往以其超凡的人格魅力、与时俱进的理论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引领时代的前进。

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评选了一位“世纪人物”,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其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

他说过这样的名言: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

材料2:

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道: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

刀子对人的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者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3: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说过:

“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1及所学知识,他是怎样以“感情、思想和行动”来“增进人类利益”的?

概括这位世纪人物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优秀品质。

(8分)

(2)根据材料2、3归纳,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并分别简要分析其原因。

(6分)

(3)爱因斯坦作为伟大的科学家,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政治家,两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2分)

本题用“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将爱因斯坦和邓小平两个人物联系在一起,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组织答案。

(1)提出相对论和光量子假说,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推动人类自然科学和哲学发展;

关注人类的进步与和平,二战后致力于防止核战争,倡议各国科学家用自己的言行来维护世界和平。

优秀品质:

不迷信权威;

敢于探索、勇于创新;

坚持不懈,勤奋刻苦等。

(2)爱因斯坦侧重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或科学对战争的影响);

邓小平侧重于科学与生产之间的关系。

原因:

20世纪30年代人类面临战争的威胁;

两极格局解体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3)共同价值取向:

科学应造福于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任何科学创造、任何有意义的科学假设,都离不开一定的世界观背景,所以一般科学(也就是纯科学)实际上已经非常接近哲学,真正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作为古代地中海世界科学知识的集大成者,在科学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他在生物学方面比较注重实际,做了大量观察甚至解剖研究,因而有过不少重要的发现,在其他学术领域也颇有建树,比如他是归纳法的创始人之一,是进行有组织的研究的首创者,同时还对科学知识首次进行了分类,是形式逻辑和三段论的创始人。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最典型的代表当推达·

芬奇,作为哲学家,他非常注重思想自由,能够撇开一切传统偏见,坚持特立独行……只要他觉得对他的技艺发展有必要,就会毫不犹豫地去从事各种实验。

正是为了提高自己在绘画、雕塑方面的艺术造诣,他孜孜不倦地实验、解剖、观察,深入研究了光学的定律、眼睛的构造、人体的结构和鸟类的飞翔等,到了晚年他对各种实际知识的渴求甚至超过了他对艺术的爱好。

也正是这种坚持观察和实验的治学方法,使他卓然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首屈一指的科学巨匠。

他(达·

芬奇)对各种知识无不研究,对于各种艺术无不擅长,他是画家、雕刻家、工程师、建筑师、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哲学家,而且在每一学科里他都登峰造极。

——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所谓科学革命一般说来指的就是通行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急剧转变……迄今为止,科学史上有据可查的关于物质世界的一般理论总共不过三种,分别以亚里士多德、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但真正的科学革命,实际上只发生过两次。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贡献及其特点有哪些?

(2)依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时期达·

芬奇的绘画作品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点?

谈谈你对材料2的理解。

(3)指出材料3中两次“真正的科学革命”的成就并说明其关系。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科学革命”的条件有哪些?

依据第二次“科学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谈谈你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1)问我们根据材料即可归纳亚里士多德的成就,主要集中在逻辑学、人文精神和哲学等方面,特点主要根据材料归纳即可,主要是注重实际,领域宽广;

(2)问结合材料和所学我们应该可以归纳出达·

芬奇绘画体现了科学性和人文性,理解应该围绕科学与时代精神人文主义展开论述;

第(3)问这两次真正的科技革命是指牛顿的经典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其关系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简单表述继承与发展关系即可。

第(4)问关于第一次“科学革命”的条件我们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考查,即经济、政治和思想以及科学历史积淀等方面回答;

关于科学价值,结合相对论的影响来谈,我们发现不仅影响到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还极大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

但原子能的巨大威力又告诉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和使用科学成果。

(1)贡献:

创立逻辑学(归纳法、形式逻辑、三段论);

有组织地研究;

发展人文主义(追求真理);

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基础;

使哲学成为独立学科。

特点:

注重客观实际;

知识领域宽广。

(2)特点:

第一,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于绘画,技术上体现科学性;

第二,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内涵上体现人文性。

理解:

科学进步促进艺术发展;

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相互并存、相互促进;

科学技术也是人文主义,且充满理性。

(3)第一次是17世纪的牛顿革命(或经典力学);

第二次是20世纪初的相对论和量子论。

关系:

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爱因斯坦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发展了牛顿力学。

(4)条件:

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近代科学奠定物质基础;

②思想解放运动(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为科学诞生和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③国家政策制度的保障和推动;

④人类社会文化遗产的传承影响;

⑤科学家本人的献身精神。

认识:

科学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理论意义及在科学史上的地位,还在于对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

正确使用科学成果造福人类。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西方文明史》

科技、工业和政治领域内发生的这三大革命使欧洲获得了影响和支配世界的势不可挡的力量。

……西方确立了它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的优势,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强有力地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

——《世界通史教程·

近代卷》

材料4:

我们发觉自己处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

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

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1及所学知识分析人文主义对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作用。

(2)依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科技因素,并分析这种变化对欧洲文明发展的影响。

(3)据材料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是如何确立其优势地位的?

(4)据材料4图文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世纪晚期西方工业生产发生了哪些根本性变化?

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本题以16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发展及影响为主题,考查了学生对近代科技发展的准确掌握及阐释分析能力。

(1)问要结合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分析其影响;

(2)问要围绕牛顿经典力学分析其对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3)问要从政治、经济及科技三个方面分析西方确立优势的原因;

第(4)问要注意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分析其工业生产的变化及其影响。

(1)促使人们摆脱神学的束缚;

推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2)科技因素:

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立为代表的近代科学革命。

影响:

科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

科学技术为经济发展(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确立: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工业革命、资产阶级代议制框架的建立。

(4)变化:

电力成为新能源,汽车、石油、电力等新兴工业出现;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电气时代的到来和新交通工具的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但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854年,英国又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1866年,霍乱第四次爆发。

如果说霍乱的爆发是水污染的原因,那么,各种烟气、热气和毒气也直接带来了多种呼吸道疾病的流行。

在英国,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近代以来英国针对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部分法律

时间

法律名称

1843年

《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

1855年

《有害物质去除法》

1876年

《河流防污法》

1926年

《公共卫生(烟害防治)法》

1956年

《大气清洁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