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周测卷 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9223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总复习周测卷 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周测卷 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周测卷 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周测卷 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周测卷 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周测卷 1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周测卷 1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周测卷 1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周测卷 1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周测卷 1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周测卷 1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周测卷 1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周测卷 1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周测卷 1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周测卷 1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周测卷 1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周测卷 1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周测卷 1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总复习周测卷 1文档格式.docx

《高考地理总复习周测卷 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总复习周测卷 1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总复习周测卷 1文档格式.docx

本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图中光伏农业通过太阳能发电获得能源,因此需要有充足的光照条件,四个选项中只有天气状况可以影响光照条件,C正确。

4.光伏农业大棚内太阳能LED灯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大棚夜间温度

B.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

C.捕杀棚内农作物害虫

D.方便农民夜间劳动

B

本题考查太阳辐射的应用。

光伏农业大棚内太阳能LED灯可以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减少养分消耗、提高作物品质,B正确;

灯光并非太阳光,不能提高大棚夜间温度,A错误;

捕杀棚内农作物害虫、方便农民夜间劳动不是主要作用,C、D错误。

湖南株洲一检]下图为某地区地形示意图。

读图完成5~7题。

5.关于该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B.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小

C.等高距为100米

D.图中湖泊可能是火山口

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与比例尺的计算。

图示区域没有经纬度标识和典型事物,无法判断所在地区,A错误;

图示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B错误;

图中两条相邻有数值的等高线之间还有一条等高线,说明等高距为50米,C错误;

图示区域为山地地形,且山体形状近似圆形,山顶处为湖泊,则该湖泊可能是火山口积水成湖,D正确。

6.M湖湖水外泄时,其湖面高程介于(  )

A.1150~1200米B.1200~1250米

C.1250~1300米D.1300~1350米

本题考查等高线图的计算。

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可判断出湖附近等高线呈“口袋状”,即位于②附近,此处峡谷海拔在1250~1300米,M湖湖面高程超过峡谷时,湖水可从峡谷中流出(等高距为50米),C正确。

7.沿图中登山线路行进,可以仰看百米飞瀑的地点是(  )

A.①B.②

C.③D.④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高程差的判读。

瀑布出现在陡崖处,图中③④处等高线重合,有陡崖分布,等高线凸向高值为山谷,由题“可以仰看百米飞瀑”可知,该地点应位于瀑布下游,④能看到,①②③海拔高于陡崖,不能达到仰视效果,故D正确。

安徽黄山模拟]“鱼塘—太阳能电站”(也称“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指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

下图是2016年4月22日利用无人机在浙江省杭州市附近某地(30°

N,119.9°

E)的一处“鱼塘—太阳能电站”附近航拍的照片(图中第一排最亮的部分是反射太阳光造成的)。

读图,完成8~9题。

8.航拍时无人机镜头朝向为(  )

A.东南B.西北

C.西南D.东北

本题考查太阳视运动知识。

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要获取最多的太阳辐射,集热板应朝向正南方向。

航拍时无人机镜头正对图片的上部即西北方向,B正确。

9.航拍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

A.10:

00B.17:

00

C.14:

00D.20:

据上题可知,航拍时,无人机位于集热板的东南方向,能够拍摄到反射的阳光,说明太阳位于西南部天空,对应时间为当地下午,A、D错误。

根据经度,该地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接近,北京时间最接近14:

00,C正确。

4月份17:

00当地接近日落,太阳光无法在集热板上形成强烈的反射,B错误。

泰安质检]某市一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指南针和半圆尺进行地理探究实践活动(如图所示)。

读活动现场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北京时间6月22日12:

40时,丙同学观察到自己的影子最短。

此时,甲与乙测得的度数为86.5°

,该地最可能是(  )

A.广州B.上海

C.长春D.海口

读图示资料,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一天中影子最短时为地方时12时,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度数为86.5°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86.5°

=90°

-直射点纬度与当地纬度间距绝对值,代入数值直射点的纬度23.5°

,求得该地纬度为20°

N;

此时东经120°

为12:

40,当地地方时为12时,通过计算当地经度为110°

E,故该地(20°

N,110°

E),为海口。

11.该日当地昼长和北京时间12时的影子的朝向最接近(  )

A.11时20分 东北B.12时 西北

C.13时15分 西南D.14时10分 东南

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赤道昼长为12小时,离赤道越近,昼长越接近12小时,20°

N纬度低,应该接近12小时;

北京时间12时,该地地方时为11:

20,此时太阳在东北天空,影子朝向西南。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9·

北京市海淀区第一学期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2分)

(1)说出图中AB线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并简要说明判断依据。

(4分)

(2)一组老人在①②两条徒步登山线路中,选择②线路登山。

说出选择的理由,并估算②线路的相对高度和水平距离。

(6分)

(3)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

(4)概括图中公路的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

(8分)

(1)山谷。

等高线弯曲,且向海拔高的方向凸出。

(2)②线路经过的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更省力。

相对高度:

320~480米;

水平距离:

约3千米。

(3)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起伏较大。

(4)分布不均。

东南部山区公路密度较小。

地形崎岖,修建成本高;

人口(或聚落)较少,运输需求较小。

西北部平原地区公路密度较大(或彼此交叉形成网状)。

地形平坦,修建成本较低;

人口(或聚落)较多,运输需求较大。

(1)题,图中AB线所示的地形部位等高线向海拔高的方向凸出,可判断为山谷。

(2)题,图中②线经过的地区等高线较稀疏,说明坡度较缓,更省力。

①线路等高线密集,坡度陡,费力,所以选择②线路。

图中等高距是80米,②线路出发地海拔1040~1120米,山顶海拔1440~1520米,相对高度范围是320~480米。

根据比例尺可估算水平距离约3千米。

第(3)题,根据等高线分布情况,图示区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起伏较大。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南部山区公路密度较小,西北部平原地区公路密度较大,主要原因可以从人口、地形等方面回答。

13.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如图示意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

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24分)

 

太阳能光伏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我国的光伏产业链中,已投产的有10多家多晶硅企业、60多家硅片企业、60多家电池企业、330多家组件企业,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30%。

(1)说出图中等值线a和b分别所代表的数值大小。

(2)简析图中P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Q地大的主要原因。

(3)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

(4)若在甘肃和广东两地选一处建大型太阳能电站,你选哪一地?

说明其理由。

(1)2600;

40。

(2)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

②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3)①我国能源需求量大;

②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

③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

(4)甘肃 晴天多,光照强、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丰富;

地形平坦开阔;

荒地资源丰富、地价低廉。

(1)题,a位于我国东北的东部和北部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该地区阴雨天气多,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少。

b地位于四川盆地,多阴天,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小。

(2)题,从P、Q两地的纬度差异和海拔高低上分析。

第(3)题,我国能源需求量大,并且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又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故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广阔。

第(4)题,要从地形、天气、土地价格多个角度比较。

 

探究创新卷①

湖北孝感质检]美国国家科学院曾预言:

在2023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熄灭,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

1.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

A.太阳耀斑爆发B.太阳爆炸

C.太阳辐射增强D.太阳辐射减弱

A

根据材料中发生的现象判断该“喷嚏”应当是一次强烈太阳活动,耀斑和黑子是太阳活动的表现形式。

2.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

B.信鸽迷失方向

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太阳耀斑爆发会产生强烈的高能带电粒子,这些高能带电粒子闯入地球,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扰动磁场,产生磁暴,使信鸽迷失方向,指南针失灵;

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与太阳活动无关,故D正确。

山东淄博实验中学诊断]山东某光伏发电项目坐落在华北平原沂南县,为目前我国境内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已于2017年6月份开始发电,年发电量约5000万度,一期工程占地1000亩(1亩约合667m2),后期工程规划占地300亩。

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属于该地区开发利用太阳能有利条件的是(  )

A.雨日较少,日照时间长

B.当地消费市场广

C.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D.山地、丘陵面积广大

光伏发电需要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该地区有目前我国境内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说明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有利条件是雨日较少,日照时间长,A正确;

消费市场广和山地、丘陵面积广大不一定适宜开发太阳能,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是先决条件,B、D错误;

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小,C错误。

4.若太阳能集热板可灵活调整朝向和倾角,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则在一天中,该电站太阳能集热板的朝向变化正确的是(  )

A.春分日—先朝东、后朝南、再朝西

B.夏至日—先朝东南、后朝南、再朝西南

C.秋分日—先朝东、后朝北、再朝西

D.冬至日—先朝东北、后朝北、再朝西北

春分日、秋分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则集热板先朝东、后朝南、再朝西,A正确,C错误;

夏至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因此,集热板先朝东北、后朝南、再朝西北,B错误;

冬至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因此集热板先朝东南、后朝南、再朝西南,D错误。

辽宁六校协作体模拟]下图中的穿越路线因“山水形胜”为户外徒步爱好者所青睐。

据此完成5~7题。

5.图中的穿越线路主要经过(  )

A.山谷B.山脊

C.鞍部D.山坡

本题考查地貌类型的判读。

读图可知,图中的河流大多发源于穿越线路附近,且经过了最高峰太白山,因此可以判定穿越线路为山脊。

故选B。

6.从安全角度考虑,图示线路较适合的徒步旅行时段是(  )

A.2月B.7月

C.9月D.12月

本题考查天气对旅游的影响。

冬季气温低、积雪厚度大,不适宜徒步旅行,可排除A、D;

7月正处于雨季,地面湿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较危险,排除B;

9月雨季已过且气温较高,比较适宜徒步穿越。

故选C。

7.徒步旅行者常从南坡攀登主峰太白山,沿途可能看到(  )

①山麓常绿树种郁郁葱葱 ②成群驯鹿在林中漫步

③又密又高的针叶林带 ④山顶终年积雪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本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或者主峰太白山)可判定图示区域为秦岭山地。

南坡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山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①正确;

驯鹿是苔原气候的动物,不可能出现在秦岭南坡,②错误;

随着海拔升高,山腰处热量逐渐降低,降水逐渐增加,形成针叶林带,③正确;

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太白山没有永久积雪(该纬度夏季最高温30℃以上,因此山峰海拔至少5000米才能有永久积雪),④错误,故选C。

内蒙古包头质检]我国某中学建了一座太阳历广场,广场中间是6米高的雕像柱(如图)。

一年中大多数日子正午影子朝丙方向,且影长从不超过6米的外圈。

北京时间12:

40是一天中雕像柱影子最短的时刻。

据此回答8~9题。

8.该学校可能位于(  )

A.黑龙江B.湖南

C.云南D.广东

根据材料“我国某中学”“一年中大多数日子正午影子朝丙方向”可判断丙为正北方;

根据材料“影长从不超过6米的外圈”判断影长最大时为6米,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影长最长,根据数值判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

,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计算出该学校的纬度为21.5°

根据材料“北京时间12:

40是一天中雕像柱影子最短的时刻”可知该学校地方时为12时时,北京时间是12:

40,因此该学校的经度是110°

E。

综上可判断该学校可能位于广东省。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雕像柱附近可观测到北极星在丙方向

B.春秋分日太阳从丙、丁之间升起

C.夏至日,正午雕像柱影子朝向丙侧3米的圈内

D.一天中雕像柱的影子不会超过外圈

选项

分析

正误

北极星位于正北方向,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丙在正北方向。

春秋分日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即乙地。

×

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该学校的纬度为21.5°

N,因此,正午雕像柱影子朝向正南,即甲柱一侧3米的圈内。

正午时影长最短,一天中其他时间雕像柱的影子可能会超过外圈。

  

福建漳州调研]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在湖心岛开发的观河景观宾馆,分别有①②③④四种户型。

读图,完成10~11题。

10.夏至日,入住的游客可全方位观看水上落日余晖,该游客选择的户型是(  )

本题考查日落方位。

夏至日,除极昼、极夜区外,全球各地太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结合图示方位可知,图示①位置的阳台朝向西北,可以全方位观看水上落日余晖,故选A。

11.某游客在此地体验了“立竿无影”的景观后,对该情景久久不能忘怀,此游客如果想在此地再次体验相同的情景,需要滞留的最短时间约为(  )

A.一个星期B.十天

C.半个月D.一个月

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立竿无影”现象的出现说明此时太阳直射20°

N,之后太阳直射点北移至北回归线,之后南移,当再一次直射北纬20°

时,太阳直射点一共移动了约7°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大约为每四天移动1°

,因此,此游客在此地再次体验相同情景需滞留的最短时间约为1个月,故选D。

12.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量算图示地区铁路桥至公路桥一段河流的流程,写出大青山顶与李村之间的相对高度,站在大青山顶可否看到李村,并简述理由。

(2)某游客在山区小路游览,在小桥至古庙一段行走感觉轻松,请分析其原因。

(3)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并简述其对该地区聚落的影响。

(4)图示地区开发了以“青山、幽谷、溪流”为主题的旅游项目,若利用暑假时间赴该地区旅游,应注意防范哪些自然灾害?

(1)1000~1200米左右。

250米至350米之间。

不能看到,因为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

(2)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坡度缓。

(3)地势北高南低。

地势低平的地区,聚落规模大;

地势较高且起伏较大的地区,聚落规模小。

(4)暴雨、山洪(洪涝、洪水)、滑坡及泥石流。

(1)题,结合铁路桥与公路桥之间的图上距离与比例尺计算出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

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大青山顶和李村各自的海拔高度取值范围后,然后计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

由于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所以站在大青山顶看不到李村。

(2)题,小桥至古庙一段路径较为平缓,所以游客行走感觉轻松。

第(3)题,结合图示知该区域地势北高南低。

地势低平的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发育,规模较大;

起伏大的区域则不利于聚落的发育,规模较小。

第(4)题,暑期华北地区由于降水量大,在青山和幽谷间可能形成洪水、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应加以防范。

13.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某城市(36°

34′N)的某住宅小区,设施齐全,环境优美。

建设完工后当地居民争相购买,然而一年后底层住户以采光条件差为由将开发商告上法庭。

下面图a为该小区分布平面图,图b为该小区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日旗杆影子轨迹示意图(O为立杆处,虚线为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tan30°

≈0.577)。

(1)图b中OF、OG、OH、OI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出时段的是________。

该日前后小区南面住户客厅内的正午阳光照射面积较________。

(2)该小区底层住户因采光条件差将开发商告上法庭。

请你用所学知识为住户们拿出有力的证据。

(3)为保证住宅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你认为该城市住宅楼群的楼房间距与上海相比有何差异?

对你的结论作出合理解释。

(1)OF 小

(2)小区位于36°

34′N,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30°

冬至日正午时,楼的影长约为34.66米,远远长于楼间距20米。

(3)楼房间距应比上海宽。

该城市纬度比上海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比上海小。

(1)题,根据该地位于北半球和杆影端点移动轨迹可以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半年,太阳东北升西北落。

因杆影方位与日出方位相反,我们可判断出最接近日出时段的杆影应该是OF;

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所以南面住户客厅内的正午阳光照射面积较小。

(2)题,计算步骤:

冬至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H正午=90°

-纬度差=90°

-(36°

34′+23°

26′)=30°

,楼房影长=20÷

tan30°

≈34.66(米),影长远远长于楼间距(20米)。

第(3)题,该城市纬度比上海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比上海小,相同高度的楼房的影长长于上海,所以楼房间距应宽于上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