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货码头预可ok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9570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货码头预可ok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散货码头预可ok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散货码头预可ok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散货码头预可ok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散货码头预可ok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散货码头预可ok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散货码头预可ok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散货码头预可ok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散货码头预可ok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散货码头预可ok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散货码头预可ok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散货码头预可ok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散货码头预可ok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散货码头预可ok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散货码头预可ok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散货码头预可ok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散货码头预可ok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散货码头预可okWord文件下载.docx

《散货码头预可ok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货码头预可ok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散货码头预可okWord文件下载.docx

4.6.1.2给水系统

(1)港区供水方式

港区给水系统拟采用:

a.船舶+生活用水系统

b.消防用水系统

给水管、消防水管和冲洗管道的埋地管采用钢丝网骨架复合管,接口方式采用电热熔连接。

明敷给水管采用衬塑钢管,法兰连接;

消防水管及冲洗管采用镀锌钢管,焊接。

(2)港区加压泵站

因本工程需要提供生产、生活以及消防用水,其所需压力较高,为保证最不利点的供水水压,在港区生活辅助区设置1座加压泵站,配置1座泵房和x座贮水池。

其中生活及船舶用水水池x座,有效容积为xxm3;

消防水池1座,有效容积为xxm3;

生产水池1座,有效容积为xxm3;

为防止生活用水水质污染,生活水池与消防水池、生产用水水池独立,不连通。

泵房内设置x套泵组,1组给水泵组提供生活用水和船舶用水,1组消火栓泵组供给室内外消防用水和1组自动喷水水泵组供仓库、综合办公楼消防自动喷水用水。

生活泵组:

数量3台(2用1备),型号xx,Q=xxm3/h,H=xMPa,N=xKw;

消防泵组:

数量2台(1用1备),型号xx,Q=xxm3/h,H=xm,N=xxKw;

自动喷水水泵组:

数量3台(2用1备),型号xx,Q=xxm3/h,H=xMPa,N=xxKw。

喷淋设置保压系统:

保压泵1备1用,配置保压罐一个。

4.6.1.3排水

本工程排水体制将采用水分流制:

雨水系统和污水系统2个系统。

(1)雨水系统

1)主要设计参数

雨水量计算公式采用

设计暴雨强度q采用xx地区暴雨强度公式:

q=xx(L/sha)

式中:

t—雨水管、渠降雨历时t,按公式t=t1+mt2计列;

地面集水时间t1,按10min选取,折减系数m取2.0;

—径流系数,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港区的径流系数

取0.9;

设计重现期P,按规范选取P=2年。

2)出水口

港区雨水走向xx,雨水出水口位于xx。

(2)污水系统

1)生活污水港区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洗涤等污废水,设计最大时污水量:

Qw1h=xxm3/h。

2)生产污水生产污水主要来源于煤炭冲洗污水。

设计最大时处理的污水量采用:

Qw2h=xxm3/h。

3)含油污水含油污水主要来源于维修车间和维修场地在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水。

Qw3h=xxm3/h。

4.6.2消防

4.6.2.1火灾危险性分析

(1)工程特性

本工程煤炭堆场数量较大,煤堆场有可能发生煤炭自燃的危险。

煤炭的挥发份、含硫量、粉碎程度、湿度以及堆存周期是影响煤堆场火灾的主要因素。

皮带机是煤炭的主要水平输送设备,皮带机的皮带、托辊、轴承密封圈、橡胶护套等都为可燃性物质,该环节火灾危险性较为突出。

(2)火灾危险性分类和爆炸危险性分区

本工程火灾危险性分区主要分为煤堆场、生活辅助区以及码头区,三个区域。

(3)主要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和耐火等级

本工程煤堆场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丙类,皮带机转运房、维修车间、流动机械库及物资库、控制楼、变电所、加压泵站、煤污水处理场、生活污水处理场、油污水处理场、地磅房、门卫等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4.6.2.2消防设计

(1)消防最大用水量

1)煤堆场消防系统

堆场消防设计秒流量和灭火时间为:

堆场为xxL/S,火灾延续时间为3h,一次消防用水量为xxm3。

2)建筑物消防水系统

综合楼室内、外消防设计秒流量分别为xxL/S和xxL/S,火灾延续时间xxh,一次消防用水量为xxm3。

3)消防用水量

本工程消防用水系统选用最大用水量的综合楼消防系统,一次消防用水量为xxm3。

考虑到进水管的补水作用,本工程设1座有效容积为xxm3钢筋混凝土消防水池,泵房内设置一组消火栓泵组供给室内外消防用水。

(2)消防设备

本工程的辅助区、堆场主要设置消火栓,绿化带内设置SS100/65-1.0型地上式消火栓;

堆场内设置SA100/65-1.0型地下式消火栓;

在码头的装卸设备附近设置MFT/ABC50型推车式灭火器和MF/ABC5型手提式灭火器,装船机驾驶室内也应配套一定数量的手提式灭火器。

(3)消防供水

消防供水采用临时高压系统,供水水源取自港区的消防水池,供给时间为xx小时,水池同时有市政给水系统补给水量,消防泵总设计流量为xxL/S,扬程为xxMPa;

堆场区需要的消防供水流量为xxL/S,压力不小于xxMPa;

辅助区需要的室内、外消防设计秒流量分别为xxL/S和xxL/S,压力不小于xxMPa。

消防给水系统采用独立的系统,并成环状布置。

消火栓管网由加压泵房引出xx条管径为DNxx的消防管,接至各用水点。

沿港区道路间隔不超过120m,保护半径不大于150m处设置消火栓,生产区和后方设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堆场设置室外地下式消火栓。

(4)消防泵站

本工程设xx座有效容积为xxm3钢筋混凝土消防水池,市政给水系统的补水时间为xx小时。

消防泵组位于本工程辅助区的加压泵站内,与生活给水及生产用水加压泵组共建;

消防水泵可提供的流量及压力分别为Q=xxm3/h,H=xm,设置xx台,型号为xx,1用1备。

(5)灭火器的配置

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相关规定,港区所有建筑物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及危险等级,设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配置不同种类的手提式灭火器,码头同时设置推车式灭火器。

4.7环境保护

4.7.1环境现状

(概述工程所在地区的环境状况、现有污染情况及已采取的环保措施等。

(调查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水体、土壤等;

生态环境,包括森林、湿地、水土保持等;

特殊环境,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区等,分析环境质量,提出调查区域的环境容量,对所在地区环境保护的规定和要求。

改、扩建工程要调查企业环保现状,包括各类污染物排放、环境容量,已采取的环保措施,现有环保设施的能力及改造、扩建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

说明新建工程与原有设施的关系。

4.7.2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分析工程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产生的各种污染源,粉尘、污水、固体废物、噪声、溢油及其他污染物发生的位置、特征,计算各种污染物排放数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4.7.2.1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1)水污染源

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包括疏浚及陆域回填过程产生的悬浮物,以及施工船舶产生的含油废水和生活废水。

1)港池疏浚及淤泥回填溢流口悬浮物

码头施工和航道疏浚过程中,由于机械的搅动作业,使得泥沙悬浮,将使施工点附近水体中SS的含量增加,其影响的程度与疏浚机械、疏浚方式和疏浚量有关。

本工程水域疏浚量约xx万方;

拟将全部将疏浚土用于南水作业区连岛大堤东侧地块的吹填造陆,吹填运距约xxkm。

根据有关资料,溢流口SS源强在采取沉降处理措施前、后浓度分别为3000mg/L和1000mg/L,溢流口泥水流量约xxm3/h,由此估算淤泥经沉降处理前后溢流口SS源强分别约为xxt/h和xxt/h。

2)施工污水

生活污水

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于施工人员生活区。

施工生活废水量将依据施工高峰人数,采取同类型项目的类比调查分析结果进行估算。

类比同类建设项目,施工队伍按照xx人估算,生活污水单位排放量按0.25m3/d估算,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xxm3/d。

②含油污水

油污水主要是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残油、废油以及机舱油污水,其主要污染因子为油类,含油量约2000mg/L左右。

根据同类工程类比计算,每天油污水发生量合计约为xx吨,船只自配油水分离器,处理后石油类浓度小于15mg/L。

3)噪声污染源

工程施工期间噪声主要有打桩噪声、搅拌机、电锯、钻孔机、真空压力泵、砼拌等机械噪声,这些噪声具有无规则、不连续、高强度等特点,其典型噪声源强在80~110dB(A)。

4)大气污染源

建筑材料的装卸、运输、拌合等过程中有大量粉尘散逸到周围大气中;

砂石料堆存期间由于风蚀起尘、道路的二次扬尘都会引起扬尘污染,主要污染物为粉尘。

另外,施工船舶和运输车辆等产生燃油尾气也会造成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为CO、NOx和烃类。

工程施工现场一般属于多点施工,通常将其作为面源再计算源强,根据有关类比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源强估算方法可知,在砂石料堆存过程中的风蚀起尘、卡车装卸材料时产生的粉尘污染、道路二次扬尘、场地扬尘等共同作用下,当未采取环保措施时,施工现场污染源强为539g/s.km。

采取环保措施时,施工现场污染源强为140g/s.km。

5)固体废弃物

工程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来自施工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1)建筑垃圾

废弃石料堆放在施工堆场,因施工而导致的破碎的细颗粒等可因雨水淋溶而流失,因此堆场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或防止流失现象的发生。

建筑施工、装修过程的废弃物,主要为水泥、沙石、木料等,全部用作吹填材料。

2)生活垃圾

来自施工生活区施工人员日常生活和厨房的废弃物,其产生量依据施工高峰人数,类比同类型项目的调查分析结果进行估算。

类比同类工程项目,取生活垃圾单位产生量为1.0kg/人·

天,施工人员按xx人计,由此估算生活垃圾每天产生量为xxkg。

6)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非污染生态影响

水工建筑将永久地改变构筑物所在位置底质的物理状态,导致生活在该区域的所有底栖生物消失;

同时,建筑的墩台和承载桩又为一些贝类和螺提供了可以附着生存的表面,因此,水工建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一下两部分:

(1)水体中构筑物本身对所占用的底质中的底栖生物造成永久性不可恢复的破坏;

(2)构筑物的外表面又为其他一些海洋生物提供生存空间,从而使该海域海洋生物的群落组成发生变化。

本工程由于码头前沿、船舶回旋水域、航道、港池等开挖,以及陆域回填都会破坏底栖生物的生境,造成工程区域底栖生物死亡,随着工程施工的结束,这种不利影响将可以逐步恢复。

4.7.2.2营运期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1)水污染源

本项目废水主要包括冲洗废水、含油废水和生活污水三部分。

1)含煤雨污水

含煤雨水产生量与降水的时间及强度、煤的种类及粒度、码头面积等有关,主要污染物为煤沉渣。

含煤雨水主要来自道路及辅助建筑区和煤堆场的暴雨迳流,根据项目可研报告,在雨季时道路及辅助建筑区和煤堆场迳流产生含煤雨水量约xxm3/d,其污染物主要为煤渣,收集处理达标后回用于喷洒系统。

2)生活污水

生活用水主要为码头后方装卸工人及操作人员而设的候工楼、办公楼、食堂、浴室等生产、生活辅助区的生活用水。

港区定员xx人,生活用水量为xxm3/d,按污水排放量按用水量的90%计算,日排生活污水xxm3。

该部分污水进行埋地式一元化生化,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后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于喷洒系统。

3)冲洗污水

冲洗污水主要来源于码头面及转运站、装卸设备和皮带机廊道冲洗所产生的煤污水,以及煤堆场沥水。

港区现有xx台装、卸船机,xx座转运房,生产总用水量为xxm3/d,排水量按冲洗用水的90%计,则冲洗废水排放量约xxm3/d。

另外,码头及道路需定期喷水,会产生喷洒废水,道路喷洒强度为0.25L/m2﹒次,每天按喷洒按xx1次考虑,总用水量为xxm3/d,由于四周设计排水沟,项目道路喷洒排水量按80%计,则排水量约xxm3/d。

以上冲洗废水排放量为xxm3/d,其主要污染物为煤渣,另外,装卸设备和地面冲洗时会产生少量的石油类,根据相关资料,冲洗废水SS约200mg/l,石油类5mg/l。

码头煤堆场需要定期喷洒,喷洒强度为2L/m2·

次,每天冲洗两次,则总用水量xxm3/d,在正常天气情况下,堆场喷洒水部分被煤吸收,部分蒸发进入大气,煤堆场沥水排放量很小,按5%喷水量计,煤堆场沥水排放水量约xxm3/d。

冲洗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煤渣,根据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的调研资料,煤堆场沥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固体悬浮物,SS为1200~1500mg/l。

冲洗污水主要来源于装卸设备和地面冲洗时会产生少量的石油类和维修车间产生的油污水,根据相关资料,冲洗废水SS约200mg/l,石油类5mg/l。

4)船舶机舱水、压舱水

船舶机舱水:

船舶含油污水主要是指靠泊船只的含油舱底水,其污染物主要为石油类,船舶含油污水污染物主要为石油类。

最大船舶舱底含油污水产生量约为xxt/d。

船舶舱底水未经处理的含油浓度约2000mg/L,排油量达xxkg/d。

根据可研,本项目不接收含油污水,由xx港港区统一接收处理。

5)船舶溢油事故

海上溢油事故虽然发生的概率较低,但其负面影响十分严重,绝对不能忽视。

(2)空气污染物

1)煤尘污染

本项目的大气污染主要为煤装卸过程中产生的煤尘污染。

燃煤装卸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粒径0.1~200μm的煤粒,在风和机械作用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有可能成为扬尘。

码头煤产尘源基本上可分为点源和面源。

点源包括各种落差点及机械作业点。

其中有抓斗水平和垂直运输过程中散落的煤尘,抓斗至漏斗上口,漏斗下口至皮带机导料槽的落差处以及皮带机转折点产生的煤尘。

面源包括输送带装置、煤堆场。

就点源而言,煤的起尘主要为落差扬尘。

从环境风洞实验及码头实际作业实践来看,取料作业起尘量远小于堆料作业时的起尘量。

2)粉尘污染

港区运输车辆,设备运作时产生的废气,其污染物为CO、CO2、NOx等。

(3)噪声

噪声源主要有:

各类压缩机、油泵和装卸作业机械等的噪声,其源强为75-110dB(A)。

声源主要集中在厂区范围,噪声影响对象主要为厂区工作人员。

(4)固体废物

1)营运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船舶垃圾、码头工作人员的办公和生活垃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规定,“船舶垃圾”是指船舶在营运生产过程中,自身正常产生的船员生活垃圾,炉渣、垫、隔舱和扫舱物料,以及船上损耗报废的工索具和机器零件等。

2)每艘船每天按产生固体废物xxkg计,在港停留时间以xx天计,则船舶垃圾约为xxt/a;

码头工作人员为xx人,办公垃圾及生活垃圾排放量按1kg/人.d算,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xxkg/d,年产生活垃圾xxt(xx×

xx船舶工作天数)。

由此估算项目营运后年产固体废物约xxt。

4.7.2.3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1)运营期大气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本工程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煤尘污染,主要产生于装卸过程中。

为防止和减少对附近大气环境的影响,本工程拟采用粉尘抑制法和粉尘收集法相结合的措施。

首先以防为主。

当输送煤的含水量大于6%时,煤粉尘的飘溢十分有限,利用均匀的喷水捕捉或抑制一部分煤粉尘,同时将煤加湿而减少粉尘飞扬;

其次收集并处理,通过除尘器有效捕捉飘溢粉尘并回收及利用。

对各起尘环节采取措施如下:

a.卸船

在桥式抓斗卸船机料斗上方设挡风板,斗内安装洒水喷淋装置,从而抑制煤在卸入料斗过程中的起尘。

b.皮带输送系统

皮带输送系统尽可能采用密闭形式,其一在皮带输送部分加防火型密封罩,对于不能设罩的皮带机,必要时在机侧设一定高度的挡风板,减少作业中物料因风扬起粉尘。

其二在皮带机转接处设密封机房,上皮带设密闭头罩和溜料管,尽量降低落差;

下皮带设密闭导料槽,在导料槽的适当位置设置吸尘罩和通风除尘装置。

c.堆、取机料作业点

在堆取料机斗轮上方两侧及头部导向罩下沿四周设洒水喷嘴,作业时喷水形成水幕,抑制堆、取料时所产生的粉尘。

d.堆场

沿堆场主轴方向两侧设置固定喷洒水装置,根据风力及天气和矿堆表面含水率的情况进行自动喷水。

堆取料机作业时,沿作业线分组进行自动洒水除尘。

洒水器的布置间距应以能覆盖整个散货堆场考虑。

煤堆表面的含水率宜控制在6%~8%。

喷洒水控制可以采用按时间周期循环的简单控制,也可通过风向仪、风速仪和风力仪检测的数据输入堆场喷水控制器中,当输入值超过给定值时,喷水控制器自动控制水泵和电动阀,使设在堆场周边的喷枪开始进行喷洒作业,亦可同时设一套手动控制系统以便于特殊情况下可进行手动控制。

e.码头面、皮带机房

为防止二次扬尘,在码头面、皮带机房、栈桥等处设置固定或人工清洗装置。

f.道路扬尘

为防止作业区附近道路在风的作用下再次扬起粉尘,拟配备1辆洒水车,根据天气状况对道路进行经常性的洒水,减少车辆引起的二次扬尘。

g.皮带机转换房、装车楼采用湿式脉冲式除尘,在各尘源点设置吸尘罩,含尘空气通过管道进入除尘器,以离心式通风机作吸尘动力,含尘空气经过滤,达到排放标准后(含尘浓度小于120mg/m3)经风管引至适当高度排放,巡回作业区域空气环境含尘浓度控制在8mg/m3以内。

过滤收集的煤粉末加水6%后送回皮带机。

具体见通风除尘相关章节。

由于卸船机、堆取料机、皮带机、皮带机转换房、装车楼等环节配有喷洒装置、密封输送装置或干式除尘装置等,所以粉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是轻微的。

h.加强对港区车辆和船舶的综合管理,避免车船流量过密,交通堵塞和马达空转等现象,禁止排烟量大且CO、NOx浓度高的车辆进入港区;

i.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装卸设备和流动机械应使用低硫量油品,减少尾气中的污染物排放量。

对运输车辆应严格年检制度,定期检修、监测,尾气排放应符合有关要求。

(2)运营期水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1)港区生活污水

港区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洗涤等污废水,选用一元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计流量为xxm3/h。

2)港区含煤污水

生产含煤污水来源于卸船机、堆取料机、皮带机、装车楼清洗及堆场雨水。

在堆场附近设置污水处理场,收集以上污水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才允许排放或回用。

3)含油污水

a.维修车间及冲洗流动机械场地所产生的油污水通过排水沟收集,后统一输送至含油污水处理场处理。

油污水采用隔油沉淀,气浮和过滤的方法进行处理,处理规模为xxm3/h。

b.港船舶机舱油污水

靠港船舶舱底油污水应经自备油水分离器处理达标后在港外排放,不得在港内排放;

排放应符合《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83)》的要求。

4)船舶溢油事故

按照相关规范规定配备应急设备及设施,如应急型围油栏、布栏艇、吸油材料、消油剂、收油机以及配套辅助设备。

(3)运营期固体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1)船舶垃圾禁止排放至附近水域,船舶垃圾由有资质的船务公司统一接收,统一处理。

2)生活垃圾实行袋装收集,然后堆放在指定场所,最后由环保船运输至垃圾车,定期送往环卫部门指定的地方进行处理,或由有资质的船务公司统一接收,统一处理。

(4)运营期噪声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1)合理规划码头引桥的车辆行驶路线,车辆、船舶鸣号应遵守港区的有关规定。

2)机械设备、水泵、风机等均采用低噪声、低能耗产品,对噪声较高的设备采用消声器、隔声罩等措施进行有效的噪声防治。

4.7.2.4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建港疏浚工程悬浮物防污染措施

应注意在各具体工艺环节采取环保技术措施,对于疏浚作业可能造成的污染,恶化环境水体质量的环节加以控制。

疏浚设备的选择:

本工程施工时采用中型绞吸船进行施工,采用密闭式抓斗;

用于陆域回填的抛泥需尽快予以静置沉降,必要时加入絮凝沉降剂;

在吹填区的围堰溢流口周围,布设防浊帘,以减少悬浮物对周围海域的影响。

此外,应有专人监督管理疏浚、吹填过程的环保问题,应保证输泥管道接口的严密性,防止泥浆由接口处喷洒。

作好设备的日常检查维修,杜绝输泥管道断裂发生泥浆泄漏。

(2)施工期污水治理规划和措施

对施工船舶垃圾定期给与回收至岸上的垃圾场处理,严禁施工垃圾倾倒入海污染水域。

(3)施工期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水工作业、港池开挖疏浚等过程中环保管理与监测工作,尽量减少悬浮物的产生量,降低由悬浮物引起的污染和二次污染。

(4)施工期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控制施工期的大气环境污染,主要是控制扬尘和运输车辆的废气排放,为此,在施工过程中,建议应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1)为减少挖土和运土时的过量扬尘,在晴天或气候干燥的情况下,应适当地向填土区,储土堆及作业面,地面洒水;

2)开挖出来的泥土和拆解的土应及时运走处理好,不宜堆积时间过长和堆积过高,因为临时堆积,被刮扬起尘土;

3)运土卡车要求保持完好,装载不宜过满,保证运土过程不散落;

4)经常清洗运载汽车的车轮和底盘上的泥土,减少汽车过程携带泥土杂物散落地面和路面;

5)及时清扫因雨水夹带和运输散落在施工场地,路面上的泥土,减少卡车运行过程和刮风引起的场尘;

6)规划好施工车辆的运行路线,尽量避开生活区和人流密集的交通要道,避免交通阻塞及注意车辆维修保养,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5)施工期噪声防治对策

鉴于上述施工期噪声影响的特点,结合同类工程的特点,施工期噪声控制可以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1)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比较大,对现场施工人员,特别是机械操作人员带来很大的影响。

为此,建议在场源附近的施工人员佩戴防噪声耳罩,施工单位合理安排人员,使他们有条件轮流操作,减少接触噪音时间,并有足够的时间恢复体力,对影响较重的施工场地,须采取临时的吸声、隔声屏障或围护结构。

2)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施工方法、施工场界,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在施工工程中,应经常对施工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减退使噪声增强。

工地用发电机要采取隔声和消声处理,并远离人员密集区。

3)对打桩机、电锯等几类噪声极大的施工机械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禁夜间施工。

施工机械集中处应注意有一定的施工场地,施工场界范围的确定应参考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6)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码头施工期垃圾由各施工单位负责处理,不得随意抛弃或填埋。

建设单位应在施工招标书中提出相应的条款和处罚制度。

需采取以下措施:

1)在建筑施工期,严格控制沙浆的含水量,以减少在运输中的跑、冒、滴、漏,同时降低了溢出废水中的泥浆含量。

2)必须控制排放泥浆水的SS符合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规定,如排放出现超标现象,应立即采取适当延长泥沙浆停留时间来降低其悬浮物含量。

3)各类建筑垃圾、施工废料及生活废物应统一收集,分类处理,尽量综合利用。

4)在建筑物施工中产生的部分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管理对象的危险废物,如废沥青、油漆、有机涂料、有机溶剂及其废容器,应通过珠海市危险废物管理中心进行最终处置。

4.7.2.5建设项目引起生态变化所采取的治理措施

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地貌改变和环境污染两方面:

(1)地貌改变

本工程中的码头、港池、航道建设会改变原有岸线和海底地形,使水流状况发生变化,从而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本工程挖泥量较大,对海底地形的变化是比较大的。

本工程疏浚工程包括连接水域、回旋水域、码头前停泊水域。

本工程的疏浚土质主要为淤泥质土,考虑采用陆域抛填,疏浚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