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常见病及预防常识Microsoft Word 文档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9612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季常见病及预防常识Microsoft Word 文档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夏季常见病及预防常识Microsoft Word 文档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夏季常见病及预防常识Microsoft Word 文档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夏季常见病及预防常识Microsoft Word 文档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夏季常见病及预防常识Microsoft Word 文档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夏季常见病及预防常识Microsoft Word 文档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夏季常见病及预防常识Microsoft Word 文档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夏季常见病及预防常识Microsoft Word 文档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夏季常见病及预防常识Microsoft Word 文档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夏季常见病及预防常识Microsoft Word 文档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夏季常见病及预防常识Microsoft Word 文档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夏季常见病及预防常识Microsoft Word 文档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夏季常见病及预防常识Microsoft Word 文档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夏季常见病及预防常识Microsoft Word 文档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夏季常见病及预防常识Microsoft Word 文档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夏季常见病及预防常识Microsoft Word 文档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夏季常见病及预防常识Microsoft Word 文档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夏季常见病及预防常识Microsoft Word 文档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季常见病及预防常识Microsoft Word 文档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夏季常见病及预防常识Microsoft Word 文档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防治措施:

病人应经常检测血压,胸闷胸痛及时做心电图检查,并含服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急救药品。

若症状不能缓解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4、夏季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咽炎、扁条腺炎、气管炎、哮喘病等。

症状:

咽干咽痛、咳嗽气喘、发热等症状。

夏季少吃辛辣烧烤刺激性强的食物,多喝水冷饮要适度,保持大便通畅。

5、皮肤科常见病:

风疹、荨麻疹、毛囊炎或疖肿。

由于潮湿的环境破坏了人体的体温调节机能,使身体排汗不畅,导致生痱子、起疖肿等皮肤炎症疾病,影响人们的工作和休息,降低了身体的防御能力。

少吃辛辣食品,保持练好生活习惯,室内要勤通风,洗温温水澡,不要冷水冲洗。

6、冰箱、空调、情绪?

总之夏季饮食宜清淡好消化营养价值要高,绿豆汤、冬瓜汤可经常喝,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劳逸调节,就能在高温高产的进程中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创高产增效益,愉快地度过夏天。

夏季常见病之胃肠道疾病

盛夏来临,气温升高,各类胃肠道疾病进入高发期。

饮食不洁,最容易导致急性胃肠炎发作;

吃得太凉,又容易引发“冰箱性胃肠炎”。

夏季人们在一饱口福的同时,尤其要警惕胃肠道疾病。

而夏季由于宝宝肠道内的有益菌群易失衡,容易导致拉肚子,除了对症治疗外,父母学几招科学保健常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同时,人们要打好夏季肠胃保卫战,生活起居规律更是重要的一环。

在环境温度为20℃左右时,人体会感觉最舒服。

这是为什么?

因为人是在这个环境温度中进化而来的。

人在这个环境温度下,机体的新陈代谢、生理节奏和生理机能,均处于最佳状态。

而在这个温度下生活,容易使人长寿。

夏季常见疾病之伤风感冒

热伤风,中医又称为暑湿感冒,与冬天的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是有区别的。

热伤风不是流行性感冒,它没有传染性,但夏季伤风感冒的患者比较多,而防治是最好的治疗。

一些好的生活习惯比药物好使得多,多喝水、多锻炼就能很好地提高身体抵抗力,从而减少伤风感冒的发生。

剧烈运动后暴食冷饮、洗冷水澡、空调温度开得太低、晚上睡觉贪凉甚至露宿户外容易导致热伤风,而老年人和儿童尤其要注意做好防范工作。

夏天易烦躁心理需“纳凉”易出现情感障碍症状

随着气温一天天升高,不少人的心情也莫名其妙地烦躁起来,经常为了芝麻大的小事就与人大动肝火,事后自己也后悔不迭。

医学专家提醒人们,高温容易引发情绪障碍,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人的情感障碍发生率明显上升。

这被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又被称为“情绪中暑”。

第一类是平时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长期处在相对紧张的情绪状态的人;

第二类是平时情绪易波动、心理调节能力较差的人;

第三类是心里有许多烦恼事又不善于沟通和表达的人。

民间早有“心静自然凉”的说法。

因此除了要在生活起居等方面顺应自然,防暑降温以外,“心静”也是抵御热浪的重要方法。

夏冬是心源性猝死高发季年轻化趋势明显

发布时间:

2012年07月19日09:

34|进入复兴论坛|来源:

钱江晚报|手机看视频

首播

重播

  ●中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

  省立同德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海林说,猝死年轻化趋势已经很明显。

“今年到现在,我们医院已经接诊10多例猝死病例,患者都是在30岁以下、20多岁,我自己今年还遇到3名学生猝死的病例。

  浙医一院心内科副主任高丹忱说,猝死可以简单分为两种,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

“但前者占据了猝死病例的80%—90%,也可以说大多数猝死都与心脏问题相关。

  最新数字是心源性猝死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是万分之四,每年中国有超过50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

  高丹忱说,关于引发心源性猝死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诱发因素。

“比如精神的紧张、剧烈的运动、过度的劳累、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像吸烟、酗酒、暴饮暴食。

”另一种是本身身体原因,比如先天性心脏病等。

  心源性猝死年轻化,一方面与现在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等诱发因素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病患有先天性心脏问题。

  另外,在心源性猝死发生的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

“这个现象并不难理解,就心脏病本身来说,男性的发病率就比女性高,现实生活中,相对女性而言,男性更容易激动、承受的压力较大,所以男性猝死高于女性也就不足为怪了。

”高丹忱说。

  心源性猝死在夏冬两季比较高发,因为这两个季节相对温差变化大。

  ●不要太累,不要硬扛

  对于猝死,两位专家都表示了同样的无奈。

高丹忱觉得应该把人分成两类,针对心脏相对健康的,要克服不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锻炼适度;

针对心脏本身就有恙的,应该定期复查、按时服药,同样也要注意生活习惯。

李海林还特别提到年轻人的生活细节:

总觉得自己身体好没问题,偶尔出现的一些不舒服也扛过去。

  同时,两位专家还特别提醒有心脏病史、有直系亲属猝死家族史的,要更加重视身体。

“目前通过基因检测已经可以发现一些先天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就诊。

  一旦出现猝死,并非没有抢救的可能。

高丹忱表示,发生猝死后的10分钟内是抢救的黄金期——通过心肺复苏,可以让心脏被动地跳动,为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

但现实是很多家庭成员根本不懂如何心肺复苏,等送到医院已为时晚矣。

夏季宜防脑卒中

  盛夏季节,气候炎热,往往会引起人的食欲减退,所摄入的营养相对减少;

与此同时,由于昼长夜短,睡眠往往不足;

烈日灼灼,体育锻炼的机会也自然随之减少。

这些因素会造成人体虚弱,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

  专家们指出,夏季当气温升至32℃以上时,一方面人体汗液大量蒸发,散热降暑,其代谢是通过皮下血液循环比平时高出数倍的血流量来完成的。

这种超常的血液循环,对高血压患者来说,不但可导致血压升高,而且增加了脑卒中的可能性,从而容易发生脑溢血。

另一方面,人体有限的血液在短期内纷纷涌向皮肤,势必造成大脑血流骤然减少,对心血管调节功能不良及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来说,也易诱发脑梗死性脑卒中。

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或动脉硬化的人在盛夏预防脑卒中要做到:

  第一,要注意防暑降温。

盛夏季节,要注意改善居室通风条件,利用早晚时间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在室外行走时,要注意防强烈阳光,采取必要的遮阳措施。

中午气温高,老年人尽量减少室外活动,最好能午睡。

  第二,要注意常饮水。

夏季,由于老年人“渴”神经不敏感,加之排水较多,所以容易造成老年人体内缺水,这为脑卒中埋下了隐患。

因此,在盛夏季节,老年人即使是没有感到“口渴”也要饮水,最好每天保持饮水1500毫升,以补充失去的水量。

  第三,要注意饮食。

盛夏季节,老年人的饮食要格外注意,应多吃清淡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豆制品、蛋类、乳类、鸡、鱼、新鲜蔬菜、瓜果等,少吃油腻煎炸的食物。

夏季常饮绿豆汤、菊花茶,既能降温去暑,又能降血压,对老年人最为适宜。

  如果老年人在夏季出现经常性头痛、眩晕、肢麻、肉颤、一时性失语等脑卒中先兆,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夏季宜防电冰箱肠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冰箱进入了千百万寻常百姓家。

生活实践证明,电冰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如使用不当,就会诱发多种“电冰箱病”,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电冰箱肠炎”。

  夏季,由于气候炎热,许多人喜欢吃冰箱中的食物。

吃时似乎冰凉透心,浑身舒坦,令人惬意。

但好景不长,往往几小时后即出现耶尔氏菌中毒症状,俗称“电冰箱肠炎”。

临床上的表现为:

腹部隐痛,畏寒、发热、浑身乏力,恶心呕吐,厌油、纳差和轻中度腹泻,严重者可致中毒性肠麻痹。

  冰箱在生活中只是冷藏工具。

它不是保险箱,更不是消毒柜。

在低温环境下,病菌只是被抑制、停止生长而已,但并未冻死。

在适当条件下,病菌仍可繁衍滋生。

而若干种特殊病菌如李斯特菌、耶尔氏菌等,能在零下的低温环境下滋生繁衍,恣意妄为。

如果人吃后,就会诱发电冰箱肠炎。

耶尔氏菌尤其易污染冰箱中的生菜,如萝卜、西红柿、芹菜和黄瓜等。

其腹泻的最大特点为:

持续腹痛、轻中度腹泻,比其他细菌性腹泻更难治愈。

对中重度电冰箱肠炎,必须送大医院及时治疗。

所以,夏季宜防电冰箱肠炎。

六味地黄丸

2009-06-2317:

58

  夏季电冰箱肠炎宜以预防为主。

其具体措施为:

  第一,在冰箱中生熟食物宜分开。

熟食应放入加盖的容器中存放,避免细菌交叉感染。

  第二,存放于冰箱内的熟食必须烧透再食用。

存放于冰箱内的熟食,再吃时一定要彻底烧透,以杀灭可能因污染而带入的致病菌,防止病从口入。

  第三,食用生拌菜必须讲究卫生。

夏季制作生拌菜,宜多加一些醋、生姜和芥末等佐料,它们也有较好的杀菌作用。

  第四,冰箱内物品存放要科学。

在冰箱内应留有适当空间,以利冷气穿透全部存品。

  第五,冰箱要定期消毒。

一方面每3~4周一次用稀漂白.。

粉水或01%高锰酸钾水擦拭;

另一方面定期清洗冰箱,包括各板层,特别是过滤网,此处常常是污垢和病菌的积聚场所。

  夏季宜防中暑

  夏季,由于气候炎热,是中暑的高发季节。

因此,在夏季生活中宜防中暑。

  专家们指出,中暑是发生在夏日酷暑或高温环境下的一种急性病。

当人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35℃)环境中或炎夏烈日暴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或活动,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体内积蓄的热量不能向外散发,以致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很容易引起中暑。

有时气温虽未达到高温,但由于温度较高和通风不畅,亦可发生中暑。

盛夏,年老、体弱、疲劳、肥胖、饮酒、饥饿、失水、失盐、穿着紧身不透风的衣裤以及发热、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常为中暑的发病因素。

  现代医学临床研究得出的经验是:

中暑发生前多有一些先兆,如全身软弱、乏力、头昏、头痛、恶心、出汗减少、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不超过375℃)。

此时,如及时休息,离开高温环境,在短时间内症状即可消失。

若继续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则可发生中暑。

轻度的中暑通常表现为:

发热,体温385℃以上,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伴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等情况。

重度的中暑除有上述表现外,患者还可有昏倒或发生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等症状。

59

   

夏季发生中暑宜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第一,当出现中暑先兆症状或轻度中暑时,应立即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阴凉安静地方休息,及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

  第二,应将昏倒的患者迅速抬到环境凉爽的地方,解开衣扣和裤带,有条件者,一方面可在患者头部、两腋下和大腿内侧等处放置水袋,用冷水、冰水擦身。

同时,还可以用风扇向患者吹风。

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民间的刮痧疗法,也有较好的效果。

上述治疗过程中,必须用力按摩患者四肢,以防止周围血循环停滞。

  第三,病人清醒后,可以适当给病人喝些凉开水,最好是服用十滴水或人丹等防暑药品。

  第四,对重度中暑者,应在作上述降温措施的同时,将患者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夏季解暑宜“以热解热”

  夏季气温高,人们喝杯冷饮,或冲个冷水澡,浑身顿感凉快。

然而,这种凉快感不能持续很长时间。

其实,“以热解热”才是一种有效的解暑良方。

  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夏日饮上一杯热茶,可以在9分钟后促使体温下降1℃~2℃;

洗个热水澡,其效果与冲个冷水澡有着明显的不同,它可以促进皮肤毛细血管和毛孔扩张,有效地将体内热量迅速排放出去。

  因为夏天气温高,接近于人的体温,所以,人体的散热方式以出汗蒸发为主,每蒸发1克汗液可以带走058卡的热量。

当人喝茶或洗热水澡时,“热”刺激人体的温度感受器(外周的热感受器和中枢热敏神经元),信息传递到体温调节中枢,再通过一系列的神经反射调节,皮肤毛细血管和毛孔迅速得到扩张,血流量大大增加,汗液分泌加强,从而有效地将人体深部的热量散发出去。

  此外,研究分析认为,茶叶中的茶碱成分有利尿作用,排尿带走一部分热量。

吃冷饮或洗冷水澡解暑效果之所以不理想,是因为“冷”刺激人体的温度感受器,感受器马上将信息报告给体温调节中枢,而温度中枢产生了“冷”的错觉,以至于大脑发布错误的命令。

这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毛孔关闭,汗液分泌减少。

虽然冷水冲去体表的部分热量,冷饮也使局部温度降低,但是,在总体上说,体内热量由于毛细血管、毛孔的收缩,分泌汗液减少,而难以及时顺利散发。

所以,皮肤凉爽了一阵子后,又马上觉得热了起来。

由此看来,喝热茶、洗热水澡是“以热制热”的良方。

夏季宜防缺钾性软瘫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大量出汗,大量的钾离子随汗液排泄而丢失。

同时,人体在炎热的环境中,新陈代谢加快,血浆中的钾容易转入到细胞内,从而发生低血钾症。

因此,专家们提醒,夏季宜防缺钾性软瘫。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低血钾症在临床上最突出的表现是:

四肢酸软无力,出现程度不同的神经肌肉系统的松弛软瘫,尤以下肢最为明显,肌张力减弱,腱反射减退。

病情严重时,还会伴有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障碍,如胸闷、心悸、腹胀、恶心等,甚至可出现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以及严重心律失常。

专家们指出,夏季一旦发现低血钾症,应立即送到医院,及时地进行补钾治疗。

病情严重者,可在心电监护下从静脉补钾,大约3~5天可使软瘫状态下的肌肉恢复正常。

  在炎热的夏季,缺钾性软瘫应当以预防为主。

一方面宜多吃些含钾丰富的食物,如瘦猪肉、动物内脏、鸡、鱼、虾、鳝鱼、花生、豆类、红枣以及新鲜蔬菜(油菜、菠菜、水芹、马铃薯、花菜和蘑菇)、海带、香蕉、苹果等。

另一方面夏天活动后出汗较多时,不要马上喝大量白开水或糖水,适当地喝些果汁或糖盐水,防止水分过快吸收,使血钾降低。

2009-06-2318:

00

  夏季宜防“气象病”

  在夏季,有一类疾病与气象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如天气突变、阴湿等,常使关节炎病人疼痛加重;

有手术刀痕、外伤疤痕、骨折过的人,常在阴转雨前出现疼痛。

  在气温超过34℃,相对湿度大于65%的环境下,很容易使人中暑;

寒流过境、太阳黑子活动增加,可诱发心肌梗死;

阴雨连绵、刮东南风时,脑溢血、猝死的人增多。

这类疾病医学上称为“气象病”。

  为避免或减少“气象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根据夏季特点和气象因素,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对人体采取综合性预防保健措施;

  第二,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第三,按免疫程序,及时进行各种预防注射和预防服药,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盛夏保健宜防“寒”

  夏天贪凉快,往往会引起“夏寒”,导致阳气受损而致病。

如过食生冷食品,会导致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夏天纳凉,极容易使人患感冒,出现鼻塞、喷嚏、流清涕、头痛、咳嗽痰白等症状。

  老年人患“夏寒”,可诱发中风,这是因为多汗易使老年人感冒,引起其他疾病。

由此可见,盛夏保健宜防“寒”。

  夏季宜防热浪病

  所谓热浪,是指在炎热的夏季出现的35℃~40℃的持续高温天气。

热浪引起的“热浪病”分为日射病和热射病两种。

  日射病多发于干热型天气。

它是由于太阳辐射中的波长600~1000毫米的红外线穿透颅骨,导致脑组织温度骤然升高,致使脑神经功能受损而引发的。

主要症状是:

患者自觉剧烈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耳鸣、恶心、呕吐以及心肺功能障碍等。

  热射病是因为皮肤在高湿热浪的侵袭刺激下,温度骤然升高,使得皮肤散热功能下降,体内热量不但不能散发,而且红外线和紫外线可穿透皮肤直达肌肉深层,引起皮肤干燥、肌肉温度升高。

继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功能,出现局部肌肉痉挛、发热、口干、咳嗽、哮喘、呼吸困难、血压升高和呼吸衰竭等症状。

  患上热浪病的病人,应立即到空气流通、阴凉遮阳的地方平卧休息,并大量饮水,或立即冲温水澡,再冲凉水。

症状严重者,应立即到医院诊治。

01

炎夏宜防日光角化病

 日光角化病,俗称老年角化病,是长期在夏季日光暴晒损伤皮肤引起的癌前期损害,易发生于中老年皮肤白皙者。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日光角化病对皮肤的损害,开始为淡红色扁平小丘疹,表面有鳞屑及结痂,天长日久,可有色素沉着,表面干燥,角化显著,通常分布于面、耳、手背及前臂等经常受日晒的部位。

临床研究显示,有一些日光角化病例可变成鳞状细胞癌。

  防治日光角化病的方法:

一是减少日照,尤其是夏季上午10点至下午3点这段时间内,避免日晒尤为重要。

二是擦一些防晒膏,对皮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应慎重选用有效、稳定、作用持久、不易被汗水冲洗、无毒、无刺激的防晒膏。

三是外用维甲酸类药物,对于此病及皮肤老化均有很好的作用。

四是冷冻、激光、磨削术等皮肤外科治疗手段,可较好地去除此病。

夏季宜防光感类皮肤病

  夏日,阳光强烈,对于皮肤较白皙的人、对光敏感者和摄入光敏物质的人来说,宜防光感类皮肤病。

因为,夏季气候炎热,阳光长时间照射在皮肤暴露处,往往会引起手背、面部发红、肿胀,严重者还可以发生水疱,通常称为“光感性皮炎”。

其预防的主要措施是:

在夏季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光敏物质和日光直接照射。

  夏季宜防微生物感染类皮肤病  夏天气候炎热,人体出汗多,汗液浸渍皮肤,尘埃黏附,很容易招致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真菌的感染,往往会引起毛囊炎、脓疱疮疖、体癣、汗斑和股癣。

在医学上将这类病称为微生物感染类皮肤病。

所以,专家们提醒,夏季宜防微生物感染类皮肤病。

在夏季日常生活中,勤洗澡、勤换衣服,避免汗渍,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02

夏季宜防股癣

  股癣是由于皮肤癣菌的感染引起的,夏季发病率较高。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此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夏天气温高,湿度大,适宜于癣菌的滋生和繁殖。

因此,夏季宜防股癣。

  股癣初起先在大腿内侧靠阴部处出现一个或数个小红斑,以后红斑扩大呈环状,边界清楚,皮损逐步扩大,可发展至外阴和肛门周围,瘙痒明显。

患有手癣、足癣、甲癣者,最容易通过手引起自身传播。

夏季,在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患股癣,也可通过手、浴盆、浴巾、衣物等互相传播。

  预防股癣和治疗的方法:

一.选用温和的复方雷琐辛搽剂效果较好。

克霉唑霜、咪康唑霜、达克宁霜剂,每日2次外用,一般2~3周可达到理想效果。

久治不愈者,可口服广谱抗真菌药伊曲康唑,对所有皮肤真菌感染均有效,每天200毫克,饭后即服,连服1~2周。

二.患者要同时治疗自身的足癣、手癣和甲癣。

三.要勤洗澡和勤换内裤,选用透气、吸湿性能好的棉织品内裤为好。

四.患者的内衣、内裤、被单、袜子要单独洗,或用开水烫洗,不要与家庭成员的衣物混洗,避免交叉感染。

03

  夏季宜防鼻面部疖肿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多,稍不注意鼻面部的清洁卫生,就易发生鼻面部疖肿。

因此,专家们提醒,夏季宜防鼻面部疖肿。

  在人的面部,有一个三角形区域(自两侧口角至鼻根部)称为面部危险三角区,该区及其周围静脉血管相当丰富。

但是,缺乏防止血液倒流作用的瓣膜很容易生鼻面部疖肿。

如果对鼻面部疖肿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或进行了挤捏,病菌就会很快由面静脉进入内眦静脉,经眼上静脉向上直达颅内海绵窦,引起海绵窦血栓,或引起其他颅内外并发症,对生命构成威胁。

  夏季生鼻面部疖肿,一定要抓紧治疗。

疖肿初起时局部红肿,可肌肉注射消炎药。

局部红肿隆起有脓头时,可在无菌操作下切开排脓引流。

有并发症者需要住院治疗。

  在夏季日常生活中,勤洗澡、勤洗脸,保持鼻面部清洁,戒除挖鼻孔、拔鼻毛或拔胡子等不良习惯,是预防鼻面部疖肿的有效方法。

  夏季宜防拖鞋皮炎

  据研究,新的塑料凉鞋或拖鞋在短时间里很少会使人生病。

大多数在穿了一段时间之后,更多的是在第二年、第三年的夏天,再穿的时候,有些人的脚往往就会患皮炎,通常称为“拖鞋皮炎”。

因此,夏季宜防拖鞋皮炎。

  拖鞋皮炎初起时脚背上的皮肤瘙痒、发红、出现丘疹,严重者还会起水疱、糜烂、渗液、脱屑等,时间长了可呈湿疹样改变,皮肤变得粗糙,皮纹沟消失。

病变的范围以脚背前半部最多。

另外,脚趾背、脚侧缘及脚跟处也会发生。

发病的时间多在炎热的夏季。

  穿塑料拖(凉)鞋同时穿袜子的人,发生皮炎的机会不多。

因为这种皮炎实质上是一种过敏性皮炎,只有少数人会患病。

  那么,为什么已经穿过的拖鞋又突然会使人过敏呢?

  这是因为,过敏反应并不是第一次接触就发生的,要经过一个“致敏”阶段,至于致敏时间的长短,常因每个人“敏感性”的高低和致敏物质“抗原性”的强弱而不等。

  预防拖鞋皮炎最根本的办法是:

对橡胶和塑料过敏的人,与拖(凉)鞋彻底“决裂”,改穿布底或皮革制成的拖(凉)鞋。

实在喜欢穿这种塑料拖(凉)鞋,则要穿上袜子,避免脚部皮肤与拖(凉)鞋直接接触。

  拖鞋皮炎的治疗原则与一般的皮炎、湿疹差不多:

口服抗组织胺类药物以及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等。

症状较轻者,可用氟氢松、地塞米松软膏涂抹;

症状较重者,可用糖馏油糊膏外涂,再以敷料包扎;

皮损局部有渗液时则需用3%硼酸水湿敷。

04

  夏季宜防接触性皮炎

  夏季气候炎热,细菌易于繁殖,如果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