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49614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胸痹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胸痹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胸痹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胸痹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胸痹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胸痹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胸痹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Word格式.doc

《胸痹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痹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Word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胸痹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Word格式.doc

⑶.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心律、心率、呼吸、血压、脉象、

胸痛等变化,并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变化。

⑷.中医治法:

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方药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汤药宜温热服。

⑸.康复指导:

若畏寒甚者,可适当提高室温或放热水袋以缓解患者疼痛及畏寒症状。

2.心血瘀阻症候:

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们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⑴.严密观察病人胸闷心痛发作的时间,性质,程度,部位,注意监测心率、心律,发现及时报告医师。

⑵.保持大便通畅,切勿努责,以免诱发心痛。

便秘时及时给予通便治疗和护理。

⑶.饮食宜少食多餐,不应过饱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宜多食用禽类、鱼类、核桃、花生、葵花子等低脂、低胆固醇、清补为原则。

可少量饮酒以直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平时可每日小酌红花酒30ml以活血。

⑷.心肌梗死1周内给予半量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急性期后宜少量多餐,控制食量,切忌饱餐,合理摄入足够的纤维素和维生素。

⑸.中医治法: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汤药宜少量多次温服。

⑹.康复指导:

病人心痛发作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处舒适体位,解开衣领;

发作不严重时鼓励适当活动;

严重心痛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3.痰浊闭阻症候:

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白滑或浊腻,脉滑。

⑴.病室环境不宜潮湿,若地面温度偏高时,要在墙角撒些石灰,开窗保持保持空气流通。

协助病人取半卧位,必要时吸氧。

⑵.饮食不可过咸,慎食辛辣刺激之品,宜以素食为主,忌食肥甘厚味之品,戒烟酒,以防助湿生痰。

肥胖者要控制饮食、体重;

可配食橘子、萝卜、薏米之类以健脾化痰。

⑶.咳嗽痰多者,应定时翻身拍背,有利于排痰。

⑷.胸痛发作时可用宽胸气雾剂,或用速效救心丹。

⑸.中医治法:

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方药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

汤药宜温热服;

宜静养,活动后自觉无不适为准;

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排便。

4.阴两虚症候:

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乏力,声息低微,面色晄白,易汗出,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

⑴.者应绝对休息,要减少视次数,使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⑵.食应有规律,以清淡为主,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不宜饱食。

可适当配合补气养阴之品如山药粥、莲子羹、黄芪粥、百合粥、红枣、桂圆等。

⑶.导患者自我按摩天庭、神门穴。

⑷.医治法:

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方药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

汤剂宜温服。

⑸.康复指导:

关照患者静心养病,切勿过早操劳,平时以休息为主,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活动,出汗多者及时擦干,以免感冒。

5.心肾阴虚症候:

心痛憋闷,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促代。

⑴.病室宜保持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严防受凉,避免噪音和喧哗。

⑵.饮食有节,以清淡为宜,忌肥甘厚味,戒烟酒、浓茶,可配合食疗,常食银耳羹、莲米粥、百合绿豆汤调补。

⑶.中医治法:

滋阴清火,养心和络;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

汤剂宜饭后稍凉服用。

⑷.康复指导:

保持居室安静、舒适,室内温度、湿度适宜。

胸痛发作者宜卧床休息,不可动怒,远房事,清心寡欲,已婚女子暂时不宜生育。

6.心肾阳虚症候:

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更甚,自汗,面色晄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温或肿胀,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迟。

⑴.室内阳光充足,防寒保暖,保持室内整洁干燥。

⑵.饮食宜以低脂、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温热之品为主,可适当选食羊肉汤、牛肉汤、黄芪粥、洋葱、大蒜、韭菜、高粱粉、或饮少量米酒或低度葡萄酒。

禁食生冷瓜果等寒之品。

⑶.注意皮肤卫生,宜穿松软鞋袜,尽量避免在水肿部位进行注射,以防感染。

⑷.使用利尿剂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并正确记录好尿量。

⑸.中医治法:

温补阳气,振奋心阳,方药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汤药宜浓煎温服。

⑹.康复指导:

胸痛时注意休息,水肿者不宜站立过久,如卧床休息时下肢宜抬高15°

——30°

保护皮肤预防褥疮的发生,汗出衣湿时随时更换,加强安全措施,以防坠地。

情志护理:

避免激动、焦虑、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刺激,使其心情愉快,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积极配合患者的治疗。

二.中医特色治疗:

针灸时多用温针法或灸法。

1.寒凝心脉型:

胸痛发作时可针刺心俞、厥阴俞、内关、

膻中、郄门、劳宫等穴位。

2.心血瘀阻型可用王不留下籽粘压耳穴的心、冠状动脉区、小肠穴前列腺穴位,以扩冠动脉而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

3.痰浊闭阻型、心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

可针刺心俞、厥阴俞、内关、膻中、郄门、巨阙、丰隆、劳宫等穴位。

4.心肾阳虚型:

可针刺心俞、厥阴俞、内关、劳宫等穴,或灸巨阙、膻中等穴。

三.出院指导

1.生活起居有规律性,注意寒温适宜,防止感冒。

2.不吸烟,不饮浓茶及烈性酒。

3.合理调配膳食,饮食宜清淡,低脂、低盐,少食辛辣刺激、肥厚油腻之品,减少动物内脏的摄入,少食多餐,忌饱餐,宜多进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品。

肥胖注意控制食量,以减轻体重。

4.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进行适当体力劳动或运动,指导患者配合适当的体育疗法,如太极拳,动静结合,以增强心血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但切忌过度,体力活动的强度应以不引起胸痹发作为原则。

5.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忌恼怒忧思。

6.保持大便通畅。

7.积极防治有关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原发性高血压等。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