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负荷计算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9752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8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负荷计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电气负荷计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电气负荷计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电气负荷计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电气负荷计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电气负荷计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5页
电气负荷计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5页
电气负荷计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5页
电气负荷计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5页
电气负荷计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5页
电气负荷计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5页
电气负荷计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5页
电气负荷计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5页
电气负荷计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5页
电气负荷计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5页
电气负荷计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5页
电气负荷计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5页
电气负荷计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5页
电气负荷计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5页
电气负荷计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气负荷计算Word文件下载.docx

《电气负荷计算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负荷计算Word文件下载.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气负荷计算Word文件下载.docx

⑤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应有防腐措施.

(6)其它

①图中未尽事宜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协商解决.

②本工程所用配电箱的生产厂家应具有证认.

2)图例

3)选用标准图集

(1)《室内管线安装》03D301-1~3(2004合计本)

(2)《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及灯具安装》D702-1~3(2004年合订本)

(3)《防雷与接地安装》D501-1~4(2003年合定本)

(4)《等电位联接安装》02D501-2

(5)《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03)D501—1

(6)《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03D501-3

4)配电箱系统图

由此配电系统图可以看出,电源进线"

BV-(3*10).PC32"

为3根10mm2的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线穿直径为32mm塑料管敷设,进线总开关"

63A/4"

为63A的4极空气断路器.

电源进入配电箱后分为10个支路出来.其中N1,N2支路的断路器"

16/1P"

为16A的单极开关,出线"

BV-(2*2.5).PC16"

为2根2.5mm2的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线穿直径为16mm的塑料管敷设.N3,N4,N5,N6支路的断路器"

20/2P"

为20A的双极带漏电功能的开关,出线"

BV-(3*4).PC20"

为3根4mm2的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线穿直径为20mm的塑料管敷设.N7,N8,N9,N10支路的断路器"

为20A的双极开关,出线"

为3根4mm2的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线穿直径为20mm的塑料管敷设.

另外,由此图还可看出,此配电箱分别装有零排和保护线端子排,此配电箱为3号配电箱"

P3"

.

5)电气平面图

一层电气平面图

二层电气平面图

由平面图可以看出,N1,N2为照明支路,其中N1支路为一层照明支路,向6盏灯供电;

N2支路为二层照明支路,也是向6盏灯供电.在看照明支路图时,注意导线上的短斜线表示该导线的根数,如3根短斜线表示该导线的根数为3,如4根短斜线表示该导线的根数为4.

N3,N4,N5,N6,N7,N8,N9,N10为插座支路,其中N3,N4,N5,N6为普通插座,N7,N8,N9,N10为空调插座,所有插座线均为3根.N3为4个厨房的插座供电;

N4向8个插座供电,一层,二层各4个,注意表示上引线,即在此有一根竖直向上的管子,导线穿在管中;

N5向一层客厅和餐厅的插座供电,共7个;

N6通过上引线向二层的6个插座供电.N7向2个空调插座供电,一层,二层各1个;

N8也是向2个空调插座供电,一层,二层各1个;

N9向一层的空调插座供电;

N10向二层的空调插座供电.

另外,分别在一层,二层各安装有一个电话,电视插座.

6)防雷,接地平面图

由此防雷,接地平面图可以看出,外圈的虚线表示接地体的敷设,此图表示用Ф10圆钢作接地体在外墙基础垫层外边缘内敷设,具体作法见《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03)D501—1,《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03D501-3.其中"

"

表示引下线,此工程共有7根引下线,是利用建筑物柱内主钢筋兼作的引下线,其上端与屋檐内避雷带钢筋焊接,下端与基础垫层内接地体和地梁主钢筋焊接.

内圈上有"

×

"

符号的线条表示避雷带,由图上可以看出,Ф10圆钢避雷带在屋脊,屋檐内暗敷设,具体作法见《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03)D501—1,《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03D501-3.同时要求屋面所有金属管道均应与避雷带焊接成电气通路,具体焊接要求见设计说明.

另外,在离地0.5m处,在兼作引下线的建筑物柱内主钢筋上暗设测试端子,用于测量接地电阻,具体作法见《防雷与接地安装》D501-1~4(2003年合定本).此工程共设2处测试端子.

思考:

根据以上所述的识图原则,我们大致掌握了建筑电气施工图的组成以及图纸读识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在掌握建筑电气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应该对国家现行的标准规范和施工流程有一定的了解.请思考以下题目,并读识配套的电气施工图.

1)该建筑属于哪种类型进行电气施工图设计时参考并引用了哪些规范和图集

2)本建筑电气设计的范围和包含的内容有哪些

3)本建筑电源从哪里引来电力系统的构成方式采用哪一种

4)电气设计说明中包含了哪些内容

5)对照平面图和主要材料表,该建筑内用到了哪些电气设备

6)读识系统图,每个配电箱中包含有哪些电气元件,其作用及相互关系是什么

7)仔细对照平面图和系统图,平面图上的元件,回路以及配电箱是否跟系统图一一对应

8)从每一个配电箱为开始读识平面图,找到其进线的位置和出线的数量;

验证导线的根数是否正确.

9)读识防雷平面和接地平面图,判断其系统构成和做法是否与电气设计说明中的要求相一致.图面上的各种标注,其含义是什么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我们可以初步掌握这套电气施工图的一个概况,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远远不够的,图纸上表示的许多数值和做法,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数据得来的依据是什么呢通过以下几个部分内容的学习,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2,用需要系数法和单位用电量指标法进行负荷计算

1)负荷计算的目的及相关物理量

(1)负荷曲线

负荷曲线按纵坐标所表示的功率可分为有功负荷曲线和无功负荷曲线.按横坐标所表示的时间范围可分为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

a)日负荷曲线

(a)日负荷曲线的绘制日负荷曲线是以一昼夜24h为时间范围绘制的,日负荷曲线的绘制方法有:

①根据某一监测点24h内各个时刻的功率表中显示的数据,逐点绘制而成的平滑曲线,如图1.1-1所示,这样得到的负荷曲线最为准确.

②工程上,为了表达和计算简单起见,往往将负荷曲线用等效的阶梯形曲线来代替,与精确的负荷曲线之间会有一定的误差,但这种误差是可以允许的.最为常见的负荷曲线是以半小时为时间间隔所绘制的曲线,如图1.1-2所示.

图1.1-1有功日负荷的平滑曲线图1.1-2有功日负荷的阶梯形曲线

(b)日负荷曲线的特征参数

①日电能耗量

②最大功率:

表示负荷曲线上功率最大的一点的功率值.

③平均功率:

表示日负荷曲线上日电能耗量与时间(24h)的比值,即:

④有功负荷系数(为:

通常(=0.7~0.75.

⑤无功负荷系数(为:

通常(=0.76~0.82.

b)年负荷曲线

(a)年负荷曲线的绘制

①运行年负荷曲线,即根据每天最大负荷变动情况,按一年12个月365天逐天绘制,绘制方法与日负荷曲线相同.

②电力负荷全年持续曲线,它的绘制方法是不分日月的时间界限,而是以全年8760h为直角坐标系的横轴,以负荷为纵轴按大小依次排列绘成.

绘制方法如下:

选择典型的夏季日负荷曲线和冬季日负荷曲线各一条;

一般认为在南方地区,冬季为165天,夏季为200天,在北方地区,冬季为200天,夏季为165天;

从两条典型日负荷曲线的功率最大值开始,依功率的递减顺序依次绘制.如图1.1-3a),b)所示在北方地区,功率P1在年负荷曲线上所持续的时间T1是:

以此类推,绘制出整个年负荷曲线,如图1.1-3所示.

图1.1-3电力负荷全年持续曲线

a)典型冬季日负荷曲线b)典型夏季日负荷曲线c)电力负荷全年持续曲线

(b)年负荷曲线的特征参数

①年电能耗量:

②最大负荷:

表示年负荷曲线上出现的最大的负荷值.也即典型日负荷曲线上的最大负荷.

③年平均负荷:

即全年消耗电能与全年时间8760h的比值:

④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若用户以年最大负荷持续运行小时即可消耗掉全年实际消耗的电能,则称为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2)计算负荷的概念

计算负荷是一个假想的持续负荷,其热效应与同时间内实际变动负荷所产生的热效应相等.在供配电系统中,以30min的最大计算负荷作为选择电气设备的依据,并认为只要电气设备能承受该负荷的长期作用即可在正常情况下长期运行.一般将这个最大计算负荷简称为计算负荷.

反映在30min阶梯形负荷曲线上,就是最大负荷.即计算负荷

为什么要以30min作为确定计算负荷的依据呢当通过载流导体的电流过大时由于发热,导体温度会持续上升,直至被损坏.当正常工作电流通过载流导体时,导体发热达到某一热平衡状态,此时导体温度也相应升高到某一可以允许的较高的温度值.分析表明,载流导体一般经过(3~4)(为发热时间常数),即能达到稳定温度,而导体的一般为10~30min左右,因此达到稳定温度需30~120min时间.为了保证当载流导体上长期通过计算电流时的最高稳定温度不超过其允许温度,因此取负荷曲线上的30min最大负荷作为计算负荷其实是一种较为保守的取法,它是以发热时间常数较短的导体达到热平衡的时间为取值依据.在负荷曲线上,时间值取得越短,最大的等效负荷(即计算负荷)就越大.

3)负荷的工作制

a)连续运行工作制(长期工作制)即电气设备投入工作的持续时间较长,负荷稳定,在工作时间内,电气设备截流导体可以达到稳定的工作温度.

连续运行工作制的负荷是指其持续工作时间超过导体达到热平衡所需的时间,即:

若导体在此时能安全工作,则该导体即可在同等条件下一直安全持续工作下去.连续运行工作制设备很多,如:

照明设备,电动扶梯,空调风机,电炉等.

b)短时运行工作制(短时工作制)即电气设备的工作时间短而停歇时间长.在工作时间内,电气设备来不及达到稳定温度就停止运行并开始冷却,其发热所产生的温升可以在停歇时间内冷却到周围的介质温度.

因此,同样的电气设备,在短时运行工作制下将比在连续运行工作制下可以承受更大的负荷.

短时运行工作制设备很少,如:

金属切削用的辅助机械(龙门刨横梁升降电动机,刀架快速移动装置),水闸用电动机等.

c)断续运行工作制(反复短时工作制)即电气设备以断续方式反复工作,其工作和停歇相互交替.在工作时间内,电气设备来不及达到稳定温升就停止运行并开始冷却,但其发热产生的温升不足以在停歇时间内冷却到周围的介质温度.

这种电气设备运行时的可承受功率与其工作时间和停歇时间的相对长度有关,一般用负荷持续率(%来表示,即:

断续工作制的电气设备较多,如起重机,电焊机,电梯等.断续工作制电气设备的额定容量是与其额定负荷持续率相对应的,当负荷持续率不同时,电气设备可承受的功率也将发生变化.下面推导其换算公式.

设工作周期内为绝热过程,即发热不向四周散失.

(a)当负荷持续率为:

对应的电气设备功率为:

(b)当负荷持续率为;

设上述两种情况下的工作周期时间T相同,要使电气设备在不同负荷持续率下,工作温度不变,需使其工作周期内发热相等,即:

即:

可得:

上式即为不同负荷持续率下,功率的换算公式.

4)负荷计算的方法

对于一个尚未建立和运行的供配电系统,其负荷曲线是未知的,我们无法直接得到计算负荷,而要根据已有的同类型的用户的用电规律来进行计算.

若已知一个供电范围内的所有电气设备的容量之和为,当这些设备正常使用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该供电范围的负荷曲线中的计算负荷总会比电气设备的总容量小,即:

式中K——是一个小于1的数.

确定这个K值常用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二项式法和利用系数法等.这些方法都要大量使用到经验数据.

若在电气设备数量和容量都不清楚的情况下,要想得到某种使用功能场所的计算负荷,可采用各种用电指标进行负荷计算,其方法有:

负荷密度法,单位指标法,住宅用电量指标法等.

a)需要系数法

(a)需要系数的确定

因为

所以,需要系数为:

影响需要系数的因素有:

①并非供电范围内的所有用电设备都会同时投入使用.以同时系数表示.

②并非投入使用的所有电气设备任何时候都会满载运行.以负荷系数表示.

③电气设备额定功率与输入功率不一定相等.以电气设备的平均效率表示.

④考虑直接向电气设备配电的配电线路上的功率损耗后.电气设备输入功率与系统向设备提供的功率不一定相同.以线路的平均效率表示.

上式中,,,均为小于1的系数.

工程实际中,很难通过求上述四个系数来得到需要系数,而是根据已运行的实际系统的统计数据,得到需要系数的经验值.

需要系数是以电气设备的性质为分类原则分类得到的,因此使用时应首先对所要计算的设备进行归类.给出的需要系数常常是一个范围,使用时应根据实际设备的数量决定取值的大小,设备数量越多,需要系数取值应越小,反之则大.

(b)负荷计算的需要系数法

在计算某供电范围内的计算负荷时,先根据负荷类别进行分组,然后按照下列步骤进行计算.

①设备功率每组中只有一台(套)电气设备时,应将设备实际向供配电系统吸取的电功率作为计算负荷,又常把单台设备的计算负荷称作设备功率以表示.对于

连续工作制负荷:

式中——为设备额定输入功率,单位为kW.

断续运行工作制电动机类负荷:

应将其额定功率换算成负荷持续率为25%时的等效功率以便于计算.即:

——额定负荷持续率.

断续运行工作制电焊机类负荷:

应将其额定功率换算成负荷持续率为100%时的等效功率,以便于计算.即:

成组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是指除备用设备以外的所有单个用电设备额定输入功率的总和.

(e)

照明设备的设备功率应考虑辅助其正常工作的镇流器等元件上的功率损耗.

白炽灯光源的照明设备:

荧光灯光源的照明设备:

(考虑电感型镇流器)

高强气体放电灯光源的照明设备:

②单组设备计算负荷当分组后同一组中设备台数>

3台时,计算负荷应考虑其需要系数,以第j组为例,即

式中n——第j组设备数量;

——第j组设备总功率,单位为kW;

——第j组需要系数;

——第j组设备计算有功功率,单位为kW;

—一第j组设备计算无功功率,单位为kVar;

——第j组设备计算视在功率,单位为kVA;

——第j组设备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

——电气设备额定电压,单位为kV;

——第j组设备计算电流,单位为A.

当每组电气设备台(套)数≤3台时,考虑其同时使用率非常高,将需要系数取为1,其余计算与上述公式相同.

③多组设备的计算负荷当供电范围内有多个性质不同的电气设备组时.先将每一组都按上述l)~2)所述步骤计算后,再考虑各个设备组的计算负荷在各自的负荷曲线上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一个同时系数来表达这种不同时率,因此其计算负荷为:

式中m——设备组数

——有功功率同时系数.对于配电干线所供范围的计算负荷,取值范围一般在0.8~0.9;

对于变电站总计算负荷,取值范围一般在0.85~1.

——无功功率同时系数,对于配电干线计算负荷,取值范围一般在0.93~0.97;

对于变电站总计算负荷,取值范围一般在0.95~1.

——总计算有功功率,单位为kW;

—一总计算无功功率,单位为kVar;

——总计算视在功率,单位为kVA;

——总计算电流,单位为A.

例1.1-1某旅游宾馆变电站负荷情况如下列设备清单所示,用需要系数法计算变电站总计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计算电流.

设备清单:

大堂,走道,餐厅,多功能厅等处照明设备容量:

150kW(带电容补偿,cos(=0.9)荧光灯;

180kW白炽灯

客房照明设备容量:

70kW白炽灯

冷水机组容量:

120kW×

4台

冷冻水泵容量:

30kW×

5台(其中一台备用)

冷却水泵容量:

22kW×

冷却塔容量:

7.5kW×

送,排风机容量:

11kW×

5台;

3台;

17.5kW×

5台

电梯容量:

30kw×

3台()

厨房设备容量:

15kW×

2台;

5kW×

2.2kW×

6台

洗衣设备容量:

6kW×

4kW×

解:

1)分组计算

①大堂,走道,餐厅,多功能厅等处荧光灯照明设备()

考虑电感型镇流器:

②大堂,走道,餐厅,多功能厅等处白炽灯照明设备()

③客房白炽灯照明设备()

④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设备()

⑤送,排风机()

⑥电梯()

⑦厨房设备()

⑧洗衣设备()

2)计算总计算负荷

因为,对于变电站总计算负荷,取值范围一般在0.85~1;

取值范围一般在0.95~1.所以取,.则:

3,利用各种用电指标的负荷计算方法

当用电设备台数及容量尚未确定,但需作初步的负荷计算时,如:

供配电系统处于规划阶段时,具体设备尚未明确;

处于初步设计阶段时,部分主要的,大容量的用电设备已经清楚,但某些分散的,小容量用电设备(如:

照明设备等)并未确定.这时,均需借助用电指标进行负荷计算.有的电能用户,如住宅,对其设计供配申系统时,始终无法得知每个住户的实际用电设备台数及容量,只能借助用电指标进行负荷计算.常见的方法有:

负荷密度法,单位指标法和住宅用电量指标法.

上述方法中所涉及到的负荷密度指标,单位用电量指标或住宅用电量指标也都是由经统计和处理的经验数据得到的.

1)负荷密度法

式中S——计算范围的使用面积,单位为m2;

——负荷密度指标,单位为kW/m2.

表1.1-1中所示数据为一些常见的工业与民用电能用户的负荷密度指标.

常见的工业与民用电能用户的负密度指标表1.1-1

用途

负荷密度指标

/(kW/m2)

铸钢车间①

0.06

旅游宾馆②

0.07~0.08

焊接车间

0.04

商场②

0.12~0.15

铸铁车间

科研实验楼②

0.08~0.10

金工车间

0.10

办公楼②

木工车间

0.66

中,小学(有空调)

煤气站

0.09~0.13

中,小学(无空调)

0.03~0.04

锅炉房

0.15~0.20

医院②

0.08~0.1

压缩空气站

博展馆

0.06~0.07

①不含电弧炉,

②有中央空调.

2)单位指标法

式中——单位用电指标,单位为kW/人,kW/床,kW/产品等;

——单位数量,单位为人数,床数,产品数量等.

3)住宅用电量指标法

式中——住宅用电量指标,单位为kW/户;

——供电范围内的住宅户数;

——住宅用电同时系数.

住宅用电量指标相当于一户住宅的计算负荷,其值的大小与住宅的建筑面积,档次,所处地区有很大的关系,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住宅用电量指标增长相当迅速;

住宅用电同时系数表示不同住户的计算负荷的出现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性,因此随着供电范围的增加(住户数量的增加),住宅用电同时系数应呈减小的趋势.

表1.1-2为中国大陆和香港,美国的住宅用电量标准比较,按照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我国住宅用电负荷标准如表1.1-3所示.

中国大陆和香港,美国的住宅用电量标准比较表1.1-2

中国大陆

香港

美国(基本配置)

美国(标准配置)

住宅用电量指标/kW

2.5~4

13.2

18.6

25

住宅用电负荷标准表1.1-3

套型

居住空间个数(个)

不包括阳台的使用面积/㎡

用电负荷标准/kW

一类

2

34

2.5

二类

3

45

三类

56

4

四类

68

按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4DX101-1建筑电气常用数据,表1.1-4中为住宅用电同时系数推荐值.

住宅用电同时系数推荐值表1.1-4

按单相配电计算时所连接的基本户数

同时系数

通用值

推荐值

9

1

12

0.95

6

18

0.75

0.80

8

24

0.70

10

30

0.58

0.65

36

0.50

0.60

14

42

0.48

0.55

16

48

0.47

54

0.45

21

63

0.43

72

0.41

25~100

75~300

0.40

125~200

375~600

0.33

0.35

260~300

780~900

0.26

0.30

在对大型住宅小区进行规划时可使用表1.1-5推荐的供电指标.

规划供电指标推荐值表1.1-5

普通住宅

全电气化住宅

户均人口/人

2.9

近期户均指标/kW

1.3

2.3

远期户均指标/kW

1.8

2.8

这一部分我们主要学习了负荷计算的相关知识.负荷计算可以说是整个建筑电气设计到施工的基础,通过负荷计算,我们可以很准确地确定每一条回路上的计算电流的大小,以此为依据,就可以选择合适的导线和开关设备.例如说,我们都知道空调回路一般要比照明回路的功率大很多,在电压相等的情况下,功率越大,意味着通过这些设备的电流就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为这些大功率的设备选择较大截面的导线和允许通过电流值较大的开关设备.上面讲到了几种不同的负荷计算的方法,我们仍然以图集中的配电箱为例来计算,验证配电箱系统图中所标示的计算负荷是否准确.在计算之前,有两个问题需要强调:

首先,对于住宅建筑我们一般选用需要系数法和用电量指标法相结合的方式;

其次,由于需要系数表中给出的需要系数一般是一个范围,所以在计算过程中由于需要系数选取的不同有可能影响最后的计算结果.思考以下问题并进行计算验证:

1)图中AW1配电箱中,标示的设备容量为98KW,当需要系数和功率因数分别取0.7和0.9时,最后计算电流为115.8A.

2)图中AL1配电箱中,标示的设备容量为8KW,当需要系数和功率因数分别取1和0.9时,最后计算电流为40A.

通过计算电流选择导线和电缆以及开关设备的方法在后面详述.供配电系统能否正常稳定地工作,除了与自身系统构成有关之外,还跟其配套的安全保护部分息息相关.雷电流是导致建筑供电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