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爱迪生的故事50个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0269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人爱迪生的故事50个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名人爱迪生的故事50个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名人爱迪生的故事50个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名人爱迪生的故事50个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名人爱迪生的故事50个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人爱迪生的故事50个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名人爱迪生的故事50个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人爱迪生的故事50个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人爱迪生的故事50个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他的实验开始着手于灯丝的材料:

用传统的炭条作灯丝,一通电灯丝就断了。

用钌、铬等金属作灯丝,通电后,亮了片刻就被烧断。

用白金丝作灯丝,效果也不理想。

就这样,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

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很多专家都认为电灯的前途黯淡。

英国一些著名专家甚至讥讽爱迪生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

一些记者也报道:

“爱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

”爱迪生面对失败,面对所有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

他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每一次的失败,意味着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

 

1

1879年10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爱迪生的老朋友麦肯基来看望他。

爱迪生望着麦肯基说话时一晃一晃的长胡须,突然眼睛一亮,说:

“胡子,先生,我要用您的胡子。

”麦肯基剪下一绺交给爱迪生。

爱迪生满怀信心地挑选了几根粗胡子,进行炭化处理,然后装在灯泡里。

可令人遗憾的是,试验结果也不理想。

“那就用我的头发试试看,没准还行。

”麦肯基说。

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爱迪生,但他明白,头发与胡须性质一样,于是没有采纳老人的意见。

爱迪生走身,准备为这位慈祥的老人送行。

他下意思地帮老人拉平身上穿的棉线外套。

突然,他又喊道:

“棉线,为什么不试棉线呢?

麦肯基毫不犹豫地解开外套,撕下一片棉线织成的布,递给爱迪生。

爱迪生把棉线放在在U形密闭坩埚里,用高温处理。

爱迪生用镊子夹住炭化棉线。

准备将它装在灯泡内。

可由于炭化棉线又细又脆,加上爱迪生过于紧张,拿镊子的手微微颤抖,因此棉线被夹断了。

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爱迪生才把一根炭化棉线装进了灯泡。

此时,夜幕正在降临,爱迪生的助手把灯泡里的空气抽走,并将灯泡安在灯座上,一切工作就绪,大家静静地等待着结果。

接通电源,灯泡发出金黄色的光辉,把整个实验室照得通亮。

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但是,这灯究竟会亮多久呢?

1小时,2小时,3小时„„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这盏电灯足足亮了45小时,灯丝才被烧断。

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

后来1879年10月21这一天被人们定为电灯发明日,标志着可使用电灯的诞生。

虽然这样,爱迪生并没有满足,他没有陶醉于成功的喜悦之中,而是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45小时,还是太短了,必须把它的寿命延长到几百小时,甚至几千小时”。

有一天,天气闷热,他顺手取来桌面上的竹扇面,一边扇着,一边考虑着问题。

“也许千篇竹丝炭化后效果更好。

”爱迪生简直是见到什么东西都想试一试。

试验结果表明,用竹丝作灯丝效果很好,灯丝耐用,灯泡可亮1200小时。

经过进一步试验,爱迪生发现用炭化后的日本竹丝作灯丝效果最好。

于是,他开始大批量生产电灯。

他把生产的第一批灯泡安装在“佳内特号”考察船上,以便考察人员有更多的工作时间。

此后,电灯开始进行寻常百姓家。

后来,人们便一直使用这种用竹丝作灯丝的灯泡。

几十年后,又对它进行了改进,即用钨丝作灯丝,并在灯泡内充入隋性气体氮或氩。

这样,灯泡的寿命又延长了许多。

我们现在使用的这是这种灯泡。

在爱迪生发明创造的过程当中,爱迪生常对助手说: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

“你量量灯泡的容量。

”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

“容量多少?

”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正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

他便说:

“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

”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

“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

爱迪生说:

“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

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

“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通过这件小事,我们不仅看到了爱迪生的睿智,更多的是看到了爱迪生惜时间如生命思想,这也是为什么爱迪生能够吧所有精力集中在试验上的原因之一吧!

爱迪生在为我们创造出那么多的新型发明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许许多多的的人生道理。

众所周知,爱迪生未成名之前的生活并不富裕。

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见他,关心地说:

“看你身上这件大衣破得不象样了,你应该换一件新的。

”“用得着吗?

在纽约没人认识我。

”爱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几年过去了,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

有一天,爱迪生又在纽约街头碰上了那个朋友。

“哎呀”,那位朋友惊叫起来,“你怎么还穿这件破大衣呀?

这回,你无论如何要换一件新的了!

这儿已经是人人都认识我了。

”爱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表面上的光鲜靓丽永远比不上踏踏实实的做好手上的事情。

爱迪生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不是因为他的着装华丽,而是因为他的成就卓越。

电灯的发明知识他众多发明中的一点,但它带来的影响却是无可比拟。

名人爱迪生的故事50个字二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

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

“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

”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

他说:

爱迪生说:

”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

”爱迪生未成名前是个穷工人。

名人爱迪生的故事50个字三美国大工业城市底特律,距离休伦镇70多公里。

爱迪生12岁时,由美国中部延伸过来的铁路穿过休伦镇,通到了底特律。

一天,爱迪生听说从休伦到底特律的列车需要一个男孩在火车上当报童,兼卖水果和食品。

爱迪生觉得,这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晚上,爱迪生对南希说:

“妈妈,我想到火车上卖报。

“你说什么?

”妈妈十分诧异。

“我想独立生活,自己赚钱后,买实验材料,搞发明。

“这不行,”妈妈摇着头,“等你再长大点儿,我会答应的。

“妈妈,我已经不小了,都12岁了,您很早就说过,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非常可贵,我想就从现在开始锻炼自己。

妈妈沉默了许久,才抬起头,说道:

“你真的想好了吗?

爱迪生说:

“想好了。

妈妈,我如果是一麻袋小麦,这袋小麦已经有80磅重啦!

妈妈点头说:

“既然如此,就试一试吧。

祝你成功。

第二天早晨,爱迪生如愿以偿,顺利地拿到了铁路公司的工作许可证。

从此,爱迪生每天早晨7点钟上火车,10点钟火车到达底特律后,就到报社去购买报纸,在火车返回休伦的途中,将报纸卖完。

如果没卖完,就到休伦镇再接着卖。

这样,加上他去底特律时卖水果、食品赚的钱,除了买书和实验材料外,还可补贴家里的部分开支。

虽然是个报童,爱迪生却一点儿也没有忘记当发明家的理想。

每当看见新鲜的东西,他总要反复观察、琢磨,直到搞清楚为止。

一天,爱迪生在底特律的一家杂货店里意外地发现了一台印刷机。

他马上被印刷机吸引住了。

由于每天都要到报社,他对报纸的采编、印刷等工序都有了大致的了解。

一个大胆的念头出现在他脑子里。

爱迪生向店主说:

“大叔,请您把这台印刷机卖给我吧!

“你买印刷机干什么?

是呀,买来干啥呢?

真要自己办报吗?

《底特律时报》的记者、编辑、工人共有一百多人,而一个人办报纸,就算一周出一期,能行吗?

那天夜里,爱迪生想了很久。

最终,他买下了那台印刷机。

爱迪生为自己要办的报纸确定了方向:

采编铁路沿线工作的人以及他们的家庭所发生的事情。

他把各地所发生的事情收集起来,每周一期,还给报纸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先锋周报》。

《先锋周报》的报头下面,正规地印着:

主编托马斯·

阿尔瓦·

爱迪生。

报纸篇幅虽小,内容却很丰富,很受读者欢迎。

爱迪生每份报纸卖8美分,每期大约卖出四百多份。

一天,一位来自英国伦敦的工程师在火车上买了一份《先锋周报》后,便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

当他看到报童从车厢前部折返路过时,便问道:

“《先锋周报》的主编爱迪生是怎样一个人?

”报童答道:

“我就是。

”工程师简直不敢相信:

“就是你?

如果真是你,总编还要出来卖报?

”爱迪生笑道:

“实际上,从采编到排版,从校对到印刷,都是我一个人。

”工程师惊讶不已:

“如果真是这样……实在不可思议!

一个人承担一种报纸的全部工作,这在全世界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你可真是名副其实的先锋啊!

”说完,工程师向爱迪生订了1000份《先锋周报》。

不久,世界第一流的《伦敦泰晤士报》登出了介绍和赞美《先锋周报》的文章。

爱迪生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了大西洋彼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