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0330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8.2项目实施进度表27

第九章组织机构和项目管理28

9.1组织机构28

9.2项目管理28

9.3项目建成后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能划分32

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3

10.1投资估算33

10.2资金筹措方式与来源34

10.3资金使用计划34

第十一章项目经济效益分析36

11.1财务评价依据36

11.2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37

11.3营业收入估算37

11.4财务效益分析37

11.5不确定性分析38

11.6财务评价结论38

第十二章项目社会效益评价44

12.1项目社会效益分析44

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46

13.1主要结论46

13.2问题与建议46

第十四章招标方案47

14.1招标范围47

14.2招标方式与招标组织形式47

附图

1、项目地理位置图

2、总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

2、建设地址:

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县##镇。

3、建设性质:

新建

4、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要求,改善历史文化名镇##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

主要改造近代特色街区西街段道路1380米,改造镇区旧街巷道1100米,铺设鹅卵石路面步行道2800米,同步配套改造道路给排水管线5280米,修建公厕3座180平方米,配套景区内消防安全系统和环卫设施。

5、总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1208万元,其中建安投资1008万元,设备购置2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80万元。

6、建设期:

建设期一年,从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

7、资金来源:

业主单位自筹1208万元。

项目拟申请省级以上财政配套资金800万元。

主要财务指标见表1-1。

财务经济指标汇总

表1-1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总占地面积

 

2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3

年旅游人数

万人

6

4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208

5

年平均销售收入

313

年平均总成本

111

7

年平均经营成本

60

8

年平均销售税金

7

9

年平均利润总额

195

10

年平均所得税

49

11

年平均净利润

146

12

投资利润率

16.16%

13

投资利税率

16.73%

14

内部收益率(全投资)税前

18.10%

15

内部收益率(全投资)税后

14.36%

16

净现值(全投资)税前

390

基准折现率12%

17

净现值(全投资)税后

146

18

静态投资回收期(全投资)税前

6.91

含建设期2年

19

静态投资回收期(全投资)税后

7.93

20

动态投资回收期(全投资)税前

9.82

21

动态投资回收期(全投资)税后

10.58

1.2建设单位概况

项目业主单位为##镇人民政府,法人代表:

##镇是闽南金三角经济开发区中的一个重要的农业综合开发生产基地,位于##县东北部,东邻龙海,南连漳浦,北接南靖,是##县的东大门,省道郊柏线直通##境内。

##镇全镇总面积211平方公里,人口46000多人。

山地面积24.8万多亩,耕地面积2.6万多亩,下辖2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为辅的村镇,主要种植水果、奇兰茶以及反季节蔬菜、台湾芭乐等经济作物。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1)《2010年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2)《漳州市##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3)《##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

(4)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5)项目业主单位相关资料。

1.4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作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作范围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旅游市场需求分析和预测、物料供应及公用设施状况,总体建设方案、建设条件和选址条件、环境保护、消防、节能等措施、总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分析评价,并对本项目提出结论和建议。

1.5可行性研究结论

1、项目建设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名镇。

项目建设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要求,改善历史文化名镇##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展示古镇优秀的历史文化、丰富古镇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明显改善名镇区域内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周围环境,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

2、项目建设有利于带动##镇以及##县的旅游开发。

##县历史文物丰富,自然景观多样,开发潜力巨大,近年来,##县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加大旅游投入力度,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项目的建设对##县##镇重点旅游景区、点进行改造升级,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把历史文化名镇旅游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使人文休闲旅游成为##县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县旅游产业开发。

3、项目的建设给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带来更大的商机。

项目通过加大投入,改善历史文化名镇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建立保护与发展的协调机制,采取科学指导与加强管理等措施,使##镇的传统风貌和历史环境基本得到保存,保护体系日臻完善,使古镇成为展示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

项目在抢救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将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群众收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4、项目建设有利于##县的经济发展。

本项目建成将有利于##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县的旅游业品牌。

通过开发、利用文化名镇,推动相关第三产业发展。

项目的建设将极大促进##县的经济发展。

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美化地方环境,推动##镇城镇建设工作,并进一步拉动地方经济,项目的建设将提高##古镇特色旅游业的知名度,对带动区域内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项目建设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5、项目建设响应国家扩大内需政策,自筹资金投入社会事业建设,通过1208万元的固定资产投入,形成新增实物工作量,将带动不少于3倍的投资拉动效益。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历史文化名镇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文明历程的具体体现,不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完善历史文化名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对于提高当地城市居民和农村群众居住环境,保护镇村的珍贵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多样性,以及城镇化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现实的迫切要求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已列入《全国“十一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建设的规划》,加强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和建筑风貌完整,改善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是延续历史文化环境的重要内容;

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群众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的重要途径;

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

##县##镇是漳州市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该镇地理条件优越,自然风光优美。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4A级三平风景区、##最古老寺庙曹岩寺、万亩蜜柚果园、以及国家级生态村三坪村、农民休闲公园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目前业主单位已完成古镇保护总体规划,对古镇的古建筑、文化等进行挖掘整理、登记造册,实施挂牌重点保护,启动卫生保洁预案等工作,但由于财力困难,古镇保护开发难以深入推进,严重影响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全面改善该镇的文化站设施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为全面加强古镇保护,完善古镇保护设施建设,##镇将陆续投入资金对古镇保护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完善镇区道路、供排水、供电、垃圾收集等基础设施,保障传统建筑,逐步消除历史文化街区的火灾隐患和险情等。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完善##镇历史文化名镇景区配套基础设施的需要。

目前,##古镇整体风貌受到不同程度破坏,传统街巷旁的明沟很多被堵塞,以致污水漫流,影响古镇风貌。

同时,民居电线、光缆、闭路线等管线在街巷中往来交织,破坏街市景观,也带来安全隐患,而且镇域和镇区没有统一的垃圾处理场所和处理设施,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影响旅游产业的开发。

项目建设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要求,改善历史文化名镇##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名镇区域内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周围环境,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2、项目建设是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

历年来,##镇都投入一定资金对##古镇历史建筑物和基础设施进行修缮维护,但由于旅游资源开发品位不高,力度不够,缺乏统一规划,特色不突出,产品不配套,文化内涵还未充分挖掘出来,缺乏具有影响力、吸引力的拳头产品和品牌。

项目建设充分打造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名片,扩大产品知名度,吸引广大厦漳泉游客,促进##县及##镇旅游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3、项目建设是加快海西建设,加强两岸经贸合作的需要。

今年5月,国家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建立海峡两岸旅游合作机制,共推双向旅游线路,培育“海峡旅游”品牌,以滨海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文化旅游为重点,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景点及配套设施建设,办好各类旅游节庆活动,丰富旅游产品,开拓旅游市场,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效益的旅游精品。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对台文化交流的需要,通过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必将带来台、港、澳同胞的大量游客,促进国外旅游需求的上升。

4、项目建设是响应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需要。

为应对全球金融风暴,中央在2008年11月提出扩大内需的战略决策,鼓励实施积极的投资政策,大量建设社会事业项目。

该项目的建设,总投资1208万元,通过业主单位自有资金的投资,将带动不少于3倍的投资拉动效益,并将带动相关建材生产、建筑、运输等行业,因此有必要进行建设。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后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建设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章市场需求分析和市场预测

3.1市场需求分析

3.1.1旅游市场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将成为人们的第一首选休闲方式,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不断上升,旅游业进入其黄金发展期,从而带动餐饮、运输、旅游用品贸易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由于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旅游市场的拓展以及特色旅游和休闲旅游宣传等旅游营销策略的实施,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旅游市场仍将保持快速的增长,带动景点区域范围内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从而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国际上看,旅游业正迈入发展加快,竞争加剧的新阶段,全球旅游业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从国内看,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国民休假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带薪休假制度的全面落实,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的举办,将形成巨大的旅游消费市场,我国旅游业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处于发展的黄金期。

据统计,2009年,全国旅游行业保持总体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26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96.75亿美元;

国内旅游人数19.02亿人次,收入10183.69亿元人民币;

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4765.63万人次;

旅游业总收入1.29万亿元人民币。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休闲时间和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多,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旅游市场的经济发展潜力将是巨大的。

3.1.2漳州现有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自1998年以来,漳州市旅游业发展良好,接待游客人次一直呈上升态势,从现有旅游统计数据看,漳州市的旅游已有一定规模,2009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6.42万人次,其中境内一日游旅游已有一定规模,年接待旅游游客人次每年基本稳定在20——25万人次数之间。

1、市场现状

##县地处漳州市西南部,位于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交通便捷。

从总体规模看,##县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规模很小,主要游客为境内游客。

2、客源市场影响因素

影响客源市场的因素包括游客地域结构、旅游动机、行为特征以及游客对旅游地的评价等方面。

(1)地域结构

据统计,来漳旅游游客有55%来自于厦、漳、泉地区,39.9%来自于省内其他地方,省外游客仅占5.1%,目前周边和省内地区游客占漳州市国内游客的绝对主体。

根据游客数随空间距离增加而递减的规律,而且闽南金三角居民出游能力较强,周边客源将是本项目旅游开发的重点目标市场。

(2)旅游动机

36.5%的游客选择“旅游观光”为出游目的,而选择“商务/会议”、“探亲访友”、“宗教朝拜”、“其他”等选项的游客比例在15%到20%之间,相差不大,可见目前出游漳州市的游客具有多种动机,本项目应注意开发观光旅游、宗教朝拜等类型互相融合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主次分明而又相辅相成的旅游产品体系。

(3)游客行为特征

首先,在交通工具上,有83.7%的游客选择公路进入漳州市,其中有63%的游客乘坐长途汽车,这主要由目前漳州市以省内游客为主的市场特征所决定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18.1%的游客选择了自驾汽车出游,这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对于以近距离游客为主要目标市场的本项目而言更是值得注意的方面。

另外,仅有11.8%的游客选择火车,因此本项目要吸引中远距离游客还需要更大的努力。

其次,在出游方式上,选择“独自出行”和“亲友结伴”的占62.99%,目前漳州市游客以散客为主,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度假旅游的特征。

团体游客比例则很低,仅为11.81%。

第三,游客停留天数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综合水平的体现,这种综合水平包括了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大小以及旅游接待服务的能力的高低。

据统计,有占66.1%的到漳游客停留1-2天,而停留3-5天的占21.3%,这表明,目前漳州市对大多数游客而言,还不是一个理想的旅游目的地,今后应加强旅游吸引物的打造和旅游服务接待设施的建设,以提高游客的平均停留时间,增加旅游业收入。

(4)游客评价

游客对本次漳州之旅的评价,普遍获得满意的是社会治安和市民态度,而最不满意的是交通条件、景区环境、购物环境等。

可见本项目的旅游开发一方面要做好、做强游客满意的项目,另一方面作为旅游目的地,要加大对旅游环境的整治力度,营造一个好的旅游环境,并注意旅游各要素的组合搭配,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旅游产品。

3.1.3目标客源市场需求分析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在全省,厦门属居民出游能力极强的地区;

福州、泉州、漳州等三市属潜在出游能力强的地区;

莆田、宁德等两地市属潜在出游能力一般的地区;

而三明、南平、龙岩等三地市的居民潜在出游能力较弱。

根据以上分析,呈现出来的市场需求总体特征具体如下:

1漳州作为近距离旅游目的地,存在许多潜在的客源。

漳州本地及厦泉、深圳两外地区域是本项目的主要目标客源市场,因此项目旅游产品的需求设计应以该两区域游客的旅游动机、旅游出行方式及游客对旅游景点的评价为依据。

其中:

1、漳州作为近距离旅游目的地,存在许多潜在的客源,因此漳州各县市区及周边的厦门、泉州两地构成旅游市场需求的最大份额。

因为居民出游成本随距离增加而增加,近距离的景区(点)一般容易成为居民出游时的首选对象,当地居民容易形成比较稳定的客源。

由于本地游客比较青睐自然风光及人文历史等,这与该旅游项目的资源禀赋不谋而合。

项目区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旅游景点为依托,通过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旅游组合,可吸引漳州下辖各县市的居民进行旅游。

2、时兴的休闲度假旅游是发展趋势,度假旅游者往往产生于社会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

因此泉州、厦门和深圳也应作为本项目重要的客源市场。

项目区域位于厦门、深圳两大经济特区之间,堪称是其后花园,与此同时,历史名镇文化宣传在漳州和闽南地区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旅游市场推广中,可以利用其独特性吸引周边旅游者。

厦门、泉州这两地区居民由于经济的较快发展,两地居民的潜在出游能力极强。

因此,如果通过对休闲旅游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厦泉两地的旅游需求仍可继续上升。

周边省份(如广东、浙江、江西)由于距离较近,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发达,居民出游愿望强烈,消费水平较高,可以通过旅行社组团多日游的方式,吸引他们进行周边地区的文化、生态旅游,扩大旅游需求。

②不同细分市场对资源的喜好略有偏重,但不明显。

漳州吸引目标市场游客的主要有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民俗风情、休闲观光等,这与本项目依托景点的资源禀赋相吻合。

本项目的旅游产品开发一方面要注意这些资源的挖掘利用,另一方面要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宣传力度,把握旅游发展趋势,结合旅游产品开发和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增强产品的区域市场竞争力。

3.2旅游市场预测

3.2.1旅游客源市场拓展层次

根据漳州市的旅游资源状况、旅游资源的总体吸引力水平、休闲旅游产品的感召力、各地旅游客源市场特征以及福建各地市的潜在出游能力,本项目的旅游客源市场可以分成如下三级市场进行分析。

1、一级市场(漳州本地,厦门、泉州两地)

一级市场主要由二大部分组成。

一是漳州本地区的居民,二是厦门、泉州两个地区。

在现有的资源中,有较大比例的游客也是来自厦、泉两地。

因此,如果通过进一步加强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则还能吸引更多的两地游客。

2、二级市场(省内其他地区)

二级市场以福州地区为主,福州作为福建省会城市,与漳州有直接高速公路相连,往来较为方便,而且居民的潜在出游能力较强,可以把福州作为二级市场的重点市场来拓展。

此外,也要注重莆田市场。

3、三级市场(省外地区)

周边省份(如广东、浙江、江西)由于距离较近,是本项目旅游市场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发达,居民出游愿望强烈,消费水平较高,可以利用这些区域的旅游者来厦门旅游的同时,吸引他们进行周边地区的文化、休闲、生态旅游。

3.2.2项目旅游市场规模预测

漳州市旅游市场预测主要考虑的定性因子是厦漳两地区域旅游合作的政策因素。

漳州市通过合作可以争取到更多来厦门的游客,策划期内漳州市将逐渐纳入到泛厦门旅游圈内,与厦门共同开拓和分享客源市场,厦门游客将是市场拓展计划的主要突破口。

在预测来漳游客数发展目标的时候,主要考虑来厦游客数量对漳州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根据厦门旅游发展的游客数量,见表3-1:

厦门旅游客源市场预测

表3-1

目标

内容

近期(2012年)

中期(2020年预测)

远期(2030年预测)

发展

接待游客总量(万人次)

1700.0

2200.0

3520.0

海外旅游者/年增长率

90/6.3%

136

184/5~6%

国内旅游者/年增长率

1610/5.3%

2064

3340/3~4%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接待项目区三个地区游客总数为20.67万人次,2005年接待游客总数为21.33万人次,而同时期厦门游客总数分别为1020.02万人次和1001万人次。

可见项目区的游客总数仅有厦门游客数量的2%左右。

由于厦、漳两地旅游资源有较强的互补性,双方合作能够起到互惠、双赢效果。

现根据两地的合作进程来确定本项目未来游客总数的目标:

近期内,通过一系列的合作措施,本项目结合相关景点可吸引来厦3%的游客数量,则游客总数可达51万人次。

中期内,随着双方合作程度的加深,本项目可吸引来厦3%的游客数量,则游客总数可达66万人次。

远期内,合作的体制得到完善,本项目可吸引来厦5%的游客数量,则游客总数可达105万人次。

3.2.3预测结论

根据漳州市旅游发展统计数据,按照年均增长这一旅游市场预测方法预测,为保守估算项目经济效益,我们采用预测值的低增长方案,即2012~2014年:

年增长率以5%计,到2014年,游客总量为36.47万人次;

2014~2020年:

年增长率以8%计,到2020年,游客总量为57.87万人次;

2020~2030年:

年增长率以10%计,到2030年,游客总量将达150万人次。

同时,考虑到本项目将在扩大厦门、龙岩、汕头、潮州的区域旅游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特别是近期内通过一系列的合作措施,可吸引来厦3%的游客数量,则游客总数可达51万人次。

结合本项目及临近景点旅游资源特色和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因为预测的旅游市场不限于本项目而包括周边的多个旅游景点,因此项目旅游市场预测除了结合本项目接待人数外还需考虑周边旅游的带动效应及突发事件的影响,本项目根据综合因素按保守年接待旅游人数6万人次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第四章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4.1建设地点和地理位置

项目建设地址位于漳州市##县##镇。

##镇位于##县西南部,闽粤交界处,地处博平岭南段、大芹山西侧,东与国强乡、秀峰乡毗邻,西与广东省饶平县、大埔县交界,南与诏安县接壤,北与长乐乡、秀峰乡、崎岭乡相连。

镇区东北距##县城47公里,距漳州108公里,东距厦门179公里,南距潮州115公里,距汕头165公里,西距梅州120公里,北距龙岩200公里,处于厦门、龙岩、梅州、潮州、汕头等城市构成的闽南-粤东经济圈的中心,是##县西部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水果基础镇之一。

4.2场址条件

4.2.1地形地貌

##镇地处大尖山和九禾山下的##溪畔,镇区地势呈东北-西南走向,东北面较高,西南偏低,平均高程280米,西北和东南多为丘陵。

4.2.2地质条件

项目正着手地质勘探工作,应抓紧该项工作的开展,为下一步单项工程的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4.2.3气象条件

##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春秋冬温差小、气候温暖。

年平均气温21.3℃,极端最高气温37.5℃,极端最低气温3℃。

年平均降雨量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