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摘录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0769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摘录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摘录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摘录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摘录文档格式.doc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摘录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摘录文档格式.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摘录文档格式.doc

异常心理:

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发生改变,不能按社会公认的方式行动,产生不适应社会生活的后果。

系统脱敏疗法:

在治疗恐怖症时将焦虑刺激由弱而强与抑制焦虑反应的松弛反应多次结合,结果,原来的焦虑刺激与焦虑反应之间的联系逐渐减弱,患者对焦虑刺激的敏感性逐步的减轻,最终恐惧被克服了。

松弛疗法:

只在医生指导下,患者通过各种固定程式作反复训练,使自己的思想、情绪及全身肌肉处于完全松弛、宁静状态的一种重要行为治疗方法。

暗示:

就是不明白表示的意思,暗示者利用间接地、含蓄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

信度:

指不同的被试者在不同的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方法重复测量,所得结果一致性程度。

效度:

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行李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或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准确性。

常模:

指测量的参照分数,是解释测验结果的依据。

意识:

人能直接感知到的心理活动。

如感知觉、情绪、意志、思维等。

潜意识:

称为无意识或下意识,是个体自己不能察觉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

如心理创伤,童年不愉快的记忆等。

心理过程:

认识、情绪和意志过程之间既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统称为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

是指个体对来自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器官加以选择、接受,在神经通路和脑中进行编码、储存,确定其意义,并运用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知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觉:

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气质:

是不以活动目的的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

(主要表现为个人心理活动过程的速度和灵活性,心理过程的强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面)

性格:

是个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记忆记忆记忆记忆:

是指个体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心理应激:

个体在察觉到威胁或挑战、必须做出适应或应对时的心身紧张状态。

心理冲突心理冲突心理冲突心理冲突:

是相互对立或排斥的目的的、愿望、动机或反映倾向同时表现时引起的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

应激相关障碍:

是指一组主要由于强烈或持久的心理和环境因素引起的异常心理反映而导致的精神障碍。

人格障碍:

又称变态人格,是指18岁以上的成年人在认知内容、情绪发放,冲动行为控制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异常。

心理干预:

心理学家这种有目的地引导人的行为、思维或情感发生改变,以改善其生活状态的工作称为心理干预。

心理治疗:

是心理治疗师在一定的理论体系指导下,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的过程。

注意:

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两个基本特征。

分类: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想象:

是对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个性:

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能力:

是指人能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智力:

属于一般能力,是知识方面各种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病人:

是社会人群中患有疾病并有求医和治疗行为的人群。

医患关系:

就是指在医疗领域中以医生为主体的人群和以病人为中心的人群之间所形成的一种人际互动关系。

(医患关系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医患双方的心理满足程度)

二.填空

常用智力测验:

韦氏智力量表、斯坦弗-比奈量表、考夫曼儿童能力成套测验

常用的人格自测量表: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

常用的投射测验:

洛夏测验,主题统觉测验

评定量表包括:

症状评定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

行为主义理论:

华生;

人本主义理论:

马斯洛;

精神分析理论:

佛罗尹德

行为治疗方法有:

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自我控制法、操作条件法、示范疗法、生物反馈疗法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内容:

心理结构理论、人格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

心理活动分为:

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次。

人格理论:

本我、自我、超我。

应激原主要来源:

1、外部物质环境2、个体的内环境3、心理社会环境

医患关系三种模式:

1、主动-被动型2、指导-合作型3、共同参与型

疼痛反应包括:

心理反应、行为表现、生理反应

心理咨询的原则:

1、保密性原则2、助人自助原则3、价值观干预原则4、综合性原则5、灵活性原则

孕期心理卫生:

1、良好的夫妻感情基础2、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3、调控孕妇情绪4、胎教行为学习理论:

1、巴浦洛夫经典条件反射2、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3、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学心理学基础研究方法:

1、观察法2、调查法3、测量法4、实验法5、临床法。

医学心理学的技术方法:

1、观察法2、调查法3、心理测验法4、实验法5、个案研究与抽样研究6、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思维的过程:

1、分析和综合2、比较和分类3、抽象和概括4、具体化和系统化

心理咨询的种类1、门诊心理咨询2、信函心理咨询3、电话心理咨询4、专题心理咨询5、计算机网络心理咨询

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

记忆的基本过程:

识记,保持与遗忘,再认和回忆。

心理危机:

是个体面临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人祸等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应对时所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

心理测验的基本要求:

1、标准化原则2、保密原则3、客观性原则IQ=100+15(x-X)/SD

简答

1、行为学理论经典条件反射的几个重要现象?

1、季刺激地个体行为反应产生促进作用的过程称为强化。

2泛化,反复强化的结果,不仅条件刺激本身和与之相似的刺激都可以引起条件反射的效果。

3、消退,如果非条件的刺激长期不与条件刺激结合,即取消强化作用,已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失。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人们的需要分为五层?

1、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2、认识需要和审美需要3、超越自我指向更高的境界。

3、心理应激与健康的关系?

积极的影响:

1、适度的应激是人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如:

挫折教育2、适度的应激是维持人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

比赛,考试前适度的紧张、压力。

消极的影响:

1、使机体处于易感状态。

2、是心身疾病的主要原因。

3、加重原有的躯体和精神疾病,或使之复发。

4、是机体磨损、慢性疲劳、适应性减弱。

5、是导致物质滥用及依赖的主要原因之一。

4、决定应激后果的因素?

1、危险因素:

应激原的强度、发生的可预测性、可控制性、数量及累积作用、应激原的性质2、易感因素:

需要、认知评价、个性特征、经历与适应性、心理防御机制的运用和应对方式、机能状态、遗传基础。

3、资源因素:

自然环境、社会因素。

5、精神分析疗治疗的方法和技巧和应用价值?

1、自由联想2、分析阻抗3、处理移情4、诠释梦境5、阐释和疏泄。

价值:

用于治疗各种神经症、癔症、某些心境障碍适应障碍患者和心身疾病的某些症状和人格缺陷者。

6、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

相同点:

1、理论和方法基本相同2、咨询与治疗不能完全分开3、两者虽然有差异,但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区别点:

1、工作任务不同2、工作对象不同3、工作方式不同4、工作者不同

7、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心身疾病危险因素1、生物性因素器官先天性缺陷和后天性损害2、社会文化因素环境污染、噪声干扰3、个体的心理因素个人性格特征、情绪;

心理学理论分析1、心理动力理论个人心理冲突2、心理生理学理论心理-神经途径、心理-神经-内分泌和心理-神经-免疫学途径。

3、行为学理论社会环境刺激。

8、心身疾病的治疗及预防?

治疗:

1.强调心身同治的原则、2强调心理咨询精神卫生和早期心身保护的积极意义3、同时治疗具体的患者,治疗侧重点应有不同。

预防:

一级预防防止心理社会因素长期反复刺激而导致心理功能失调;

二级预防防止心理功能失调进一步发展为心身疾病;

三级预防是针对已经发生心身疾病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9、病人的心理需要:

1、被认识和接纳的需要2、接收信息刺激的需要3、安全与早日康复的需要4、关心、体贴、尊重的需要

传染病人心理问题:

焦虑、恐惧;

自卑;

孤独/慢性病人的心理问题:

抑郁心境、投射心理、疑虑心理、依赖心理/ 晚期和濒死病人的心理问题:

1、否认阶段2、愤怒期3、讨价还价阶段4、抑郁阶段5、接受阶段

10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2、人际关系和谐、积极3、情绪正常,情感生活健全4、适应环境5人格完善6、有一定的自知力,能正确评价自己7、行为符合年龄与性别特征。

11、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1、以经验为标准2、社会适应性标准3、症状和病因学的标准4统计学标准和心理测量的标准5健康心理的标准

12、痛觉的特征?

1、没有特定的适宜刺激,也没有特定的感觉结构2、与其他感觉并存构成符合的感觉3、刺激与痛觉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关系4、痛不易适应5、疼痛的不愉快感受

13心理治疗的方法:

一、精神分析治疗:

1、自由联想2、梦的解析3、分析阻抗4、移情处理5、阐释和疏泄二、行为疗法:

1、系统脱敏法2、满灌疗法3、厌恶疗法4、自我控制法5、操作条件法6、示范疗法7、生物反馈治疗8、催眠疗法三、人本主义疗法四、认知疗法:

1、理性情绪疗法ABC理论:

A诱发事件B指个人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C指继该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五、松弛疗法1、静默法2、松弛反应法六、暗示与催眠疗法七、森田疗法

情绪和情感:

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区别:

1、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体验,而情感是指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是比较复杂的体验2、情绪带有情境性,变化快,某种情境的消失就会使得某种情绪消失,而情感是对事物的稳定态度,受情境的影响小。

3、情绪往往由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因此带有冲动性,情感的产生则与对事物的深刻认识相联系,因而较少有冲动性。

情绪、情感总是彼此依存、相互交融的,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

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含着情感。

人格特征:

独特性、统一性、恒定性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心理障碍:

广义:

泛指健康心理的偏离,是对各种心理或行为异常的总称;

狭义:

是指这种异常应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已明显影响了个人的正常生活和职业功能,或自感痛苦。

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

又称异常心理学,也称病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异常心理和行为及其规律的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异常心理的特征:

1、异常心理是痛苦的体验2、异常心理是行为功能障碍3、异常心理是社会规范的偏离4、异常心理是统计学的偏离5、对上述特征的综合考虑

异常心理的基本症状:

一、认知过程障碍:

1、感觉障碍2、知觉障碍3、感知综合障碍4、思维障碍(思维形式障碍包括思维的量和速度的变化、思维联想过程的障碍、思维逻辑障碍;

思维内容障碍包括妄想、超价观念和强迫观念)5、注意障碍6、记忆障碍7、自知力障碍8、定向力障碍二、情感过程障碍三、意志障碍四、行为障碍五、意识障碍六、定向障碍

心理健康的发展标准:

1、认知健全适应2、情绪饱满适度3、意志坚强可控4、个性和谐统一5、人际关系和谐6、杜绝异常心理。

心理健康水平评估指标:

1、适应能力2、应急耐受力3、自我调控能力4、人际交往能力5、心理康复能力。

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1、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2、医患关系影响就医行为3、医患关系影响遵医行为4、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最好的治疗。

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

1、心理应激2、医患冲突3、医务人员心态4、病人对医务人员的角色期望与信任5、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

性格和气质:

不同:

1、在个性中的地位不同:

气质是从属地位,性格是核心地位,反映人的本质2、形成过程不同:

气质具有很大的先天性,形成早,不易改变。

性格具有很大的社会性,形成晚,可塑性大。

3、表现形式不同:

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强度速度稳定性和指向性),性格表现在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上。

联系:

1、性格对气质的掩蔽作用,气质虽然具有很大的先天性,但受性格影响,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变2、某种气质对某种性格的形成可能有促进或阻碍的影响性格表现方式涂有气质色彩

行为治疗的基本原则:

1、通过行为分析确立病人的靶症状和靶行为,以便能够有的放矢地帮助病人解决其主要问题2、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逐步给予一系列的练习作业,病人在处理比较简单的问题中获得信心后,再处理较严重的问题3、强调实践或练习,通过自我练习达到目的,表示治疗成功,没有达到目的的则可能存在其他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认识,重新考虑治疗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