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技能人才需求状况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0826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接技能人才需求状况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焊接技能人才需求状况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焊接技能人才需求状况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焊接技能人才需求状况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焊接技能人才需求状况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焊接技能人才需求状况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焊接技能人才需求状况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焊接技能人才需求状况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焊接技能人才需求状况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焊接技能人才需求状况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技能人才需求状况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焊接技能人才需求状况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机电总厂

国有大型企业

需求量大

供小于求

煤机厂

合资大型企业

逐年递增

太湖锅炉厂

共有制中型企业

老龄化严重

三、调研内容

由于我们学校的大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是北方的各大、中型企业。

特别是近两年,随着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鸡西各企业的招工人数有供不应求的态势,故这次企业调研的区域设定为鸡西。

调查显示,区内机械行业的机械制造、机械加工企业近二百家,包括中外合资、国营和个体等。

在这众多的企业中,侧重选择那些与我们学校合作较久,了解较多的规模企业作为调研对象。

四、调研任务

1、了解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焊接制造技术专业学生的需求状况;

2、明确企业中适合本专业中职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群;

3、确定与本专业培养方向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4、了解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本专业课程建设情况,提出课程改革建议;

5、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服务当地经济为宗旨,做好本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企业调研报告。

五、调研企业的基本情况

(一)企业的性质、经营范围

鸡西市煤机厂(中国)有限公司是一个合资企业。

主要生产和经营挖掘机、叉车、精密数控机床和发动机,以后还将生产起重机、煤矿掘进机等建设用重装备,是生产和销售工程机械的龙头企业之一,连续多年该企业产销量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二)企业里一线员工的规模

企业员工总数

一线员工数

一线员工占总员工的比例

8000人

3000人

67%

调查显示,一线员工数占总员工数的比例达67%,是企业这个大家族的重要成员。

(三)一线主要技术性岗位的设置情况

典型工作岗位

典型工种

组装

铆工

焊接

焊工

数控加工中心

数控操作工

机械加工中心

车工\铣工\磨工

涂装

涂装工

(四)一线员工的职业资格构成

据资料调查,目前工程机械业员工的技能评定仍沿用国家统一制定的职业资格制度与企业自我等级制度并举的模式。

斗山工程机械(中国)有限公司一线员工的职业资格构成比例情况见下表:

数量(人)

初级工

中级工

高级工

技师及高级技师

1600

700

500

100

300

比例

44%

31%

6%

19%

从上表不难看出,一线员工中初级工和中级工所占比例较大,占一线员工总数的75%,高级工、技师及高级技师所占比例仅为25%。

初级工和中级工在现在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是工程机械制造行业一线员工的主要组成成员。

(五)一线员工的文化程度

初中

高中

中专

专科

本科

本科以上

3000

200

640

650

15

 15

12%

40%

41%

10%

20% 

调查显示,中专学历和专科学历的员工占有的比例是81%,在企业里是主流人群。

(六)一线员工的年龄结构

20岁以下

20岁-35岁

36岁-55岁

55岁以上

1800

13%

81%

从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的一线员工中,94%的员工的年龄不超过35岁。

35岁以下年龄的男性,他们恰恰年富力强、精力充沛。

正是他们活跃在企业生产的第一线,他们是企业创造财富的生力军。

(七)一线员工的来源

根据调查显示,一线员工的来源渠道主要有:

学校推荐、职业培训、广告招聘、职介所介绍和熟人介绍等几种情况。

新员工的来源以职业学校和技工类学校的毕业生为主。

因为从学校招工来的毕业生一般都是相关(或相近)专业的毕业生。

他们学习过比较完整的专业基础知识,也接受过相关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一般都取得了相关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以及相关专业的操作证和上岗证。

只要进企业后根据工种需要再继续短期培训即可上岗。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普遍年龄较小(19岁左右),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对于企业文化的接受以及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教育具有潜在的优势。

所以,工程机械技术专业的职校毕业生在企业的就业前景好。

六、调研企业对焊接技术专业学生的用工需求

企业最近三年的用工情况:

年份

需求数量

用工形式

用工来源

2009

正式录用

学校+社会

2010

400

2011

数据显示,斗山工程机械(中国)有限公司近三年向机械制造、机械加工专业的招工的人数在逐年减少。

而且要求的条件也越来越高。

说明该企业对相关专业的学生的需求量已经处于饱和状态。

内部调查:

该企业每年2、3、4月为生产旺季,随后产量走低,下半年8、9、10月又出现第二个小旺季。

但今年大旺季不旺,小旺季也未出现,呈逐渐走低之势。

其原因多方面:

主要受同行业产能多,市场需求力,国际金融形势恶化及国内个别企业对该企业的恶应冲击造成,导致内部轮流放假,对外用工全部停止,短期内用工为零。

(一)企业对学生素质和能力要求情况,是否要求持证上岗

调查表明,企业承认各类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及职业教育取得的各种学历证书和各种技术等级证书。

企业对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前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是有明确规定的。

对职业学校毕业生来说只有考取初级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获得进入各类企业的资格。

企业还表示,由于中级证书并不等同于上岗证,所以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应该持有上岗证。

这是很多企业录用员工的基本条件,同时鼓励员工继续学习,争取能取得更高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

也有相当多的企业,制订了自己员工的培训和考评制度与考评标准,通过严格考评后给予员工相应的级别称号和待遇,而这种级别评定是以企业制订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为标准,以企业自己的评定作甄别依据的,与国家规定的职业资格标准毫无关系。

由于有了这种灵活的评定制度和标准,企业里各层次的员工都可以根据自己在企业中的不同岗位,而考取不同的称号,并获取相应的工资、奖金待遇,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企业与行业的发展前景及典型工种、典型工作岗位需求预测

据企业相关人员透露:

在全省范围内,该行业在近几年发展迅速,目前全省已有超过三十多家企业生产同类产品。

放眼全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就更多了。

故本行业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焊接工种是未来本企业用工需求的主体,一部分非焊接岗位,企业也倾向于招聘应届焊接专业毕业的学生,原因是方便未来企业内部的轮动。

1、所调研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校企合作情况:

根据调查,大部分企业都愿意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专业人才。

对学校的要求是学校要再主动、再积极一些。

有些企业提议:

学校提供教员进企业集体对员工进行培训;

有的企业建议:

企业提供教员进学校对即将就业的学生集体培训。

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当然可以根据企业和学校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协调进行。

2、企业接受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情况:

项目

要点

备注

是否愿意接受

愿意

安排的方式

顶岗实习

实习内容

看情况而定

管理方式

企业、学校共同管理以企业为主

顶岗实习的要求

脱产、全职

七、调研结论

(一)焊接专业的发展需要

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生产力。

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

机械制造业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对于技工的文化水平,技术、技能要求越来越高。

现在很多设备采取的是焊接技术,人机操作界面,需要操作者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有的新材料、新工艺需要操作者有较为多样化的知识,对于外向型机械制造业,可能还需要我们的工人有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

这些都需要我们职校根据企业需求,调整教育模式,为企业服好务。

(二)焊接专业的中职学生的岗位定位

机械制造、机械加工专业对应的主要工作岗位有:

1、机械类:

装配钳工、车工、铣工、磨工、数控操作工等。

2、电焊工:

气割工、氩弧焊工等。

3、电工:

维修电工、电讯工、电器钳工、机械电器安装工等。

可拓展的岗位。

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的仓储管理(库管)、配件采购(计划)、配件销售以及各类机械设备的销售等相应岗位。

机械制造、机械加工专业的中职毕业生经过职校教育和企业简单的短期培训,可以较快达到这些岗位的入门工作要求。

可发展的岗位。

现代中职生一般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学习能力以及上进心会大大增强。

那时,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上进一步深造学习,有的会走上一些准技术性岗位或初级管理岗位,如机械设备性能检验、机械设备监造、生产调度、生产计划、生产安全等岗位,事实证明这些中职生正是这些岗位的重要后备军和有生力量。

(三)焊接专业教学模式及课改方向

1、对于基础课程要区分对待,加强职业素养,个人修养等德育课程的改革,使之针对性强有效,结合企业文化,职场文化使之有趣有用;

强化文化基础课程,结合专业课程需求,点面结合,重点突出。

2、对于专业课程,则针对不同岗位有侧重点的区别对待,有轻有重。

在教学中轻原理重结论。

如有可能采取通用模式与特别模式相结合方式,引进企业文化,采取通用设备、工艺与企业设备、工艺吻合相结合模式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实用性。

3、对于专业实训课,采取与专业理论课相结合,采取模块化教学,引进课程结业概念。

同时针对岗位的不同,结合资格证考试、操作证及上岗证的考取强化教学,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针对性强技工。

4、对于选修课的安排主要针对拓展岗位知识需求进行,同时扩展职校生的就业面,提高职校生的自主创业机会及相关知识储备,提高职校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针对一些有较高职业要求与预期的学生开展拓展课程教学,为他们进一步提高知识广度与深度,为冲击更高的职业岗位做好准备。

八、重大意义

随着国家加大对资源类工业区的支持,鸡西煤炭设备制造业蓬勃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焊接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焊接技术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巨大的行业需求、企业需求和区域经济建设强劲的发展势头的背景下,为了满足本地区支柱产业煤炭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焊接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服务煤炭区域经济发展的黑龙江技师学院根据市场人才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及方向,本着支持地方、建设地方、服务地方的三大原则,大力发展焊接技术人才培养,为区域建设贡献源动力。

(附表:

调研人员明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