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提纲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0878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育心理学提纲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育心理学提纲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育心理学提纲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育心理学提纲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教育心理学提纲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教育心理学提纲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教育心理学提纲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教育心理学提纲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教育心理学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教育心理学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教育心理学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教育心理学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教育心理学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教育心理学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提纲Word下载.docx

《教育心理学提纲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提纲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提纲Word下载.docx

(2)制定观察计划

(3)进行观察

(4)记录观察结果

(5)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6)得出结果

3、观察法应注意的问题

(1)目的明确

(2)计划详细

(3)及时记录

(4)进行统计分析

4、观察法的优点与不足

(四)教育经验总结法

1、定义

2、教育经验总结法的优点与不足

(五)行动研究法

1、行动研究法流行的主要原因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际教学存在较大的距离,研究所提出的理论、规律、所得到的数据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

2、行动研究法的定义

所谓教育行动研究法,就是以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采取行动进行干预,并在教学中检验它的效果,再进一步调整教育的方式。

3、行动研究的特点

(1)情境性,目的是解决和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下一步应该如何去做;

(2)合作性,要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业研究者共同合作,通过共同的讨论、说课、评课、写教案、写教学日记等活动,增加对问题的理解,达成一致的教学目标;

(3)参与性,全体成员参与活动

(4)自我评价,在行动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

4、具体步骤

1)从日常教学、教育当中确定要研究的问题;

2)共同商讨,形成初步的意向;

3)查阅相关文献,汲取其它人的经验;

4)重新定义和修改问题

5)选择研究程序,确定如何去做

6)选择评价行动效果的方法和标准

7)实施干预,照制定的计划开展教学

8)解释研究的效果,对活动进行评价。

六、问卷法

1、定义:

指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学习行为规律的一种方法。

目前是学习行为研究中一种非常常见的方法。

问卷法与结构访谈法非常相似。

不同之外是后者主要以纸笔的形式出现,后者以问答方式出现。

2、问卷的种类:

开放型问卷;

封闭型问卷;

混合型问卷

3、问卷设计的过程

设计一份良好的问卷是问卷法的关键。

步骤如下:

根据相关理论和研究,设计问卷初稿;

试测;

对试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形成正式调查问卷。

4、问卷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说明:

详细说明目的、过程和方法及注意事项;

(3)正文:

一般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为背景资料调查;

另一部分为学习行为调查。

5、正文调查问卷的常见形式

(1)是非题;

(2)多项选择题:

(3)分类题;

(4)填空题:

(5)匹配题;

(6)等级排列题;

(7)对偶比较题;

(8)语义分化题。

6、设计问卷应注意的事项

(1)以一定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注意科学性和系统性;

(2)文字通俗易懂;

(3)避免误导;

(4)封闭性问卷和开放型问卷有机结合;

(5)注意调查的抽样范围。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本历史

(一)教育心理学在欧美的发展

1、1903年之前:

教育心理学思想萌芽阶段

2、1903年-1940:

教育心理学体系初步确定阶段

3、1940-1960:

教育心理学发展停滞阶段

4、1960-现在:

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广泛应用阶段。

(二)教育心理学在前苏联的发展

1、教育心理学诞生之前(10月革命前):

萌芽阶段

2、10月革命至二战结束:

发展停滞阶段

3、二战至1960年:

起步阶段

4、1960年后:

理论体系初步形成阶段。

(三)教育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1、1979年前:

2、1979年到今:

发展阶段,以西方教育心理学体系为主

第二讲学习理论及其发展

第一节学习的概述

一、学习的定义

1、广义定义:

指因经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或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包括动物学习和人的学习;

2、狭义的定义:

指人的学习。

指学生按照一定的目标,系统地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二、学生学习的特点

1、以间接经验学习为主体;

2、以语言为中介

3、以教材为基础

4、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在教师指导下完成

5、受到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影响

三、学习的生理机制

1、电生理机制

2、突触机制:

导致突触结构发生变化

3、生物化学机制:

使乙酰胆碱及其酯酶等发生变化

4、皮层基础

5、知识能否直接传递?

四、学习的分类

1、一般的分类

知识学习、品德学习、技能学习、情感个性学习、方法学习

2、布鲁姆的学习分类

根据学习的结果分为:

认识学习、技能学习、情感学习

3、加涅的分类

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巴浦洛夫经验条件反射理论

1、学习的实质:

形成经典条件反射

2、学习的过程:

形成经典条件反射的过程

3、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

时间的接近

二、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尝试错误的过程

3、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规律)

(1)、准备

(2)、练习

(3)、效果

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行为分为两类:

应答行为与操作行为

反射分为两类:

刺激型条件反射与反应型条件反射

形成S——R条件反射

形成操作条件反射的过程

3、影响因素:

强化和强化程序

强化:

增加或减少某种刺激,增加某种行为出现概率的过程,分为正强化与负强化

4、教育意义

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

(一)格式塔学习理论

由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等人提出

完形

领悟/顿悟的过程

3、影响学习的因素:

先天的能力、问题的复杂性

(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形成认知结构

发现学习

学习动机、知识基础、知识的结构

(三)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能力只代表学习再度的快慢

1、学习的过程:

掌握学习的过程

2、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

学习的时间。

大多数人只要提供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就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第四节人本主义理论

一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的过程

3、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

(1)创造良好的班级气氛

(2)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3)高峰经验

(4)基本需要的满足

(五)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模仿

模仿的过程

3、影响学习的因素

1)外部强化

2)内部强化

3)替代强化

4)预期

第三讲知识学习

一、知识学习的过程

识记——理解——保持——解决问题(应用)——创造性解决问题

二、知识的理解

掌握事物的本质理解是一个过程

2、理解的种类:

(1)语言理解

(2)对事物意义的理解

(3)对事物类属的理解

(4)对因果关系的理解

(5)对逻辑关系的理解

(6)对事物构成和组织的理解

3、如何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

(2)运用变式与比较

A、变式

B、比较

(3)使知识系统化

三、知识的保持

1、遗忘曲线

2、保持的测量

(1)再现法

(2)再认法

(3)重学法

3、如何提高知识保持的效果

(1)增加学习内容的意义

(2)对学习材料进行适当组织

(3)进行熟记或过度学习

(4)根据个人特点采用适当的复习方式

四、学习的迁移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种类:

正迁移与负迁移

3、迁移理论

(1)官能理论

(2)共同要素理论(桑代克)

共同要素

(3)概括理论(贾德)

概括

(4)关系理论(格式塔)

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4、如何促进知识学习的迁移

(1)教学生基本知识

(2)提高学生概括水平

(3)增加学生迁移知识的动机

(4)加强对学生知识学习的指导

五、知识的应用和创造性应用

1、知识应用

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2、知识应用的四个阶段

(1)提出问题

(2)提出假设

(3)验证假设

(4)得出结论

2、知识的创造性应用

(1)创造性思维

(2)创造性思维的种类

(3)影响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因素

(4)如何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四讲品德的形成

一、品德

2、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3、几种道德理论

(1)皮亚杰理论

从他人到自己;

从他律到自律;

从效果到动机;

从片而到全面

(2)柯尔伯格理论3个水平、6个阶段

3、品德的结构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唯智派强调道德认识

唯行派强调道德行为

4、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1)提高道德认识

(2)丰富道德情感

(3)锻炼道德意志

(4)培养道德习惯

第五讲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定义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

1、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2、认知动机、权力动机与成就动机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三、动机与需要的关系

需要——内驱力刺激-——行为——目标——动机

四、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

(1)、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一致

(2)、学习动机与成绩不一致

如动机高——学习成绩差、动机低——学习成绩差、动机低——学习成绩好

3、影响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

1、社会

2、家庭

3、学校教育

4、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明确每节课的目的与意义

(2)保持教学方法的新颖

(3)设置问题情境

(4)适当开展竞赛

(5)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

(6)正确评价

第六讲影响学习的认知因素

一、认知发展与学习

指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

2、认知发展的动力

心理的内部矛盾:

新的教学要求与原有心理发展水平的差距。

三、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1、认知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2、认知发展有一定的顺序

3、认知发展过程中前后相邻的阶段有规律地更替

4、认知发展与心理的各方面的发展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5、同年龄儿童的认知发展可能存在显著的差异

四、认识认知发展的教育意义

1、教育受认知发展有限制

2、教育对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有限度的

五、因能力施教

1、异质分班

2、同质分班、班内分组

3、留级

4、跳级

第七讲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适应水平与状态

二、心理健康与学生学习的关系

三、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1、积极情绪情感多于消极情绪情感;

2、行为保持稳定

3、有良好人际关系

4、刺激与反应一致

5、行为与大多数人一致

四、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原因

1、过多的失败与挫折;

2、不良的亲子关系;

3、不良的早期经验;

4、学校教育失当。

五、课堂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

1、适当的课程;

2、适当的学习目标;

3、保持教师的心理健康;

4、形成良好的班组和课堂气氛;

5、师生及时的交流与沟通。

六、如何帮助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

1、提供适当的课程

2、督促同学关系

3、与家长联系

4、对学生进行开导

5、由专家进行咨询帮助

第八讲学习的评定

一、学习评定的定义

二、学习评定的分类

1、配置性评定、形成性评定、总结性评定

二、学习评定的作用

三、学习评定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有效测验的条件

1、信度

2、效度

3、区分度

4、复盖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