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0959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地理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地理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地理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地理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地理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地理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地理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地理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地理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地理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地理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地理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地理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地理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地理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地理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地理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地理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③为过渡型(增长减缓阶段;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④为现代型(低速增长阶段;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值出现在③阶段,选C。

5.②为传统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漫长的历史过程,都属于此类型。

选B。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

6.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比发达国家快的主要原因是()

A.生存环境比发达国家优越B.人口的死亡率比发达国家低

C.生产力水平比发达国家高D.人口的出生率比发达国家高

【答案】D

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比发达国家高,所以人口增长比发达国家快;

而生存环境对人口增长影响不大;

死亡率两者相差不大,对人口增长影响不大;

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比发达国家低。

故选D。

人口数量的变化。

下图是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7.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8.和德国人口死亡率、出生率相似的国家应该是()

【答案】7.C8.A

【解析】

7.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

读图,根据图中数值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③,C对。

读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估算的部分数据表,回答以下两题。

9.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是(  )

①光照 ②地形 ③水源 ④热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0.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答案】9.D10.D

9.两地区土地潜力差异大的原因主要是两个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青藏高原地区以山地和高原为主,而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较高,热量不足,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内,热量充足。

D正确。

10.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尽管资源丰富,但环境承载力小;

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典型特征,不是青藏高原特点。

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是可以不断变化的,随着技的进步,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会不断增加,青藏地区太阳能丰富,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B正确。

【考点定位】区域地理特征,环境承载力。

“木桶效应是指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完成以下两题。

11.某一封闭区域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6000、4500、10000,则该地的人口容量取决于()

A.耕地B.森林C.淡水D.矿产

12.下列决策有助于提高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提倡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B.为发展经济引进有污染的企业

C.追求更高消费,改善生活质量D.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高耗能企业

【答案】11.C12.A

11.资源是决定一地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而一地的人口容量由当地最短缺的资源决定。

根据题中的资源数量,淡水最少,故选C项。

12.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

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

其中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科技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而资源状况则是影响人口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

提倡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可以节约消费,提高环境人口容量。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环境人口容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13.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家,虽然土地、矿产资源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原因是()

A.气候适宜B.自然灾害少

C.大量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D.人口素质较高

【答案】C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有:

生产力和科技水平、自然资源、对外开放程度、人类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家是发达国家,虽然土地、矿产资源不足,但对外开放度高、科技水平高,进口资源发展生产,人口的合理容量高。

选C正确。

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

14.下列有关制约环境人口容量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越多,环境人口容量也越大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D.地区越开放,出口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越多,环境人口容量也越大,A对;

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B错误;

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消费的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C错误。

地区越开放,进口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D错误。

故选A项。

点睛: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因素

相关性

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资源丰富程度

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资源越贫乏,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科技发展水平

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科技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经济发达程度

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经济越落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人口受教育水平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地区开放程度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地区越封闭,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生活消费水平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15.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工业社会

B.农业社会→原始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C.工业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解析】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水平不同,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手段、方法就不同,因而影响着资源的供应能力。

一般情况下,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越高,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种类、范围越广,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

故答案选D项。

16.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

B.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别不大

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

D.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能够容纳的最大的人口规模,故A不符合题意;

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别很大,故B不符合题意;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故C不符合题意;

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的影响,故D正确。

17.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时是经济水平最高的时期

B.③到⑤期间,人口的数量不断减少

C.④时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量稳定

D.①到⑤期间,④时人口问题最不突出

【解析】随着时代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⑤时是经济水平最高的时期,A错。

③到⑤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的数量不断减少,B对。

④时人口变化幅度较大,人口总量减少快,C错。

①到⑤期间,④时人口问题突出,劳动力严重短缺,D错。

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与该国人口增长状况有密切关系。

下表为世界部分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表。

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18.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其他三个国家不同的是()

A.瑞士B.巴西C.英国D.意大利

19.英国等西欧国家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A.养老制度B.医疗技术C.婚姻生育观D.生产力发展水平

【答案】18.B19.D

18.选项种四个国家只有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其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与发达国家的“三低”人口增长模式不相同。

故答案选B项。

19.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上的富足,养老制度的不断完善,医疗水平的提高,改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20.人口迁移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中国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社会文化因素

B.图瓦卢举国搬迁新西兰——生态因素

C.美国人口由东北部向南部迁移——政治因素

D.伊拉克难民逃离家园——经济因素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影响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图瓦卢因海平面上升,将被淹没,故举国搬迁新西兰,其影响因素是生态环境因素;

美国人口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南部阳光地带迁移是因为美国经济发展的转移和气候因素的影响;

伊拉克难民逃离家园是受政治因素影响。

21.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资源越丰富,则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①正确;

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错误;

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③错误;

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应影响对资源的利用,故对环境人口容量也有影响,④正确。

因此①④正确,故答案选D项。

22.县城与集镇相比较(  )

①县城的服务范围比集镇小 ②县城的职能比集镇复杂

③县城等级较高,不具有等级较低的集镇的一些职能 

④集镇等级较低,不具有较高级的职能

【解析】县比镇的等级高,县城与集镇相比较县城的服务范围比集镇大,①错。

县城的职能比集镇复杂,②对。

县城等级较高,具有低级集镇的各种职能,③错。

集镇等级较低,不具有较高级的职能,④对。

D对,A、B、C错。

23.有关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定区域内,服务范围大的城市数量相对较少

B.城市的服务范围仅指该地区的人口,不包括外来人口

C.服务范围大的城市等级一般较高

D.服务范围大的城市彼此之间相对距离远

【解析】本题考查中心地理论。

城市等级越高,在区域中的作用越大,服务范围越广;

数目越少。

在一定区域内,服务范围大的城市数量相对较少,A对;

城市的服务范围是指城市周围的地区,包括周围所有的人口,B错误;

服务范围大的城市等级一般较高,C对,服务范围大的城市彼此之间相对距离远,D对。

读“我国东南部某大城市住宅小区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24.在“爱我城市,共建家园”的民意调查中,小区居民集中反馈的问题如下:

①高架公路需要改线;

②火电厂应搬迁;

③住宅区西北部的绿地改建为学校;

④小区的绿地面积较小。

你认为合理的有(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5.如果在图中甲处增加商业小区布局,其合理性是(  )

A.人口密集B.交通方便C.靠近学校D.靠近市中心区

【答案】24.B25.A

【解析】24.本题考查城市合理布局。

高架公路穿越住宅区,噪声污染影响居民生活;

火电厂位于东南季风的上风向,会给住宅区带来严重的大气污染;

图中所示的绿地面积较小;

住宅区西北部的绿地介于住宅区与市中心区之间,该处人流和车流量大且噪声污染严重,不适宜改建为学校,因而本题选B。

25.题图中甲处位于住宅楼之间,这里人口密集,属于符合便民最优原则的商业小区布局类型。

故答案选A项。

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体现在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两个方面。

结合下图完成以下两题。

26.图中曲线能表示城市地租由市中心向外变化特点的是(  )

27.近年来,一些城市的大型综合商场从市中心向二环路以外迁移,主要原因是(  )

A.二环路以外地租上升B.二环路以外人流量更大

C.市中心人口不断减少D.城市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答案】26.C27.D

26.影响地价高低的因素有距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的便捷程度。

所以总的趋势是距市中心距离的增加地租下降,但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地租也出现一个次高值。

所以C项正确。

27.二环路以外地租水平比市中心低,随着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大型商场从市中心向二环路以外迁移。

28.下列不属于城市化现象的是(  )

A.北京市向外扩展的过程中,许多农村居民户口变为城市居民户口

B.由于济南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打工者越来越多,造成人口规模不断加大

C.上海市的发展过程中,新建了许多卫星城

D.北京市的一位市民到济南创业,开公司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

城市化是指人口由乡村向城市集中,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故D项不属于城市化。

29.关于当前世界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正以空前的规模不断增长

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发展中国家

C.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出现停滞状况,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解析】当前,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后期,城市人口增长速度下降,故A错。

目前,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城市化中期,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尽管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比发达国家晚,但发展中国家随着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已超过了发达国家。

故B错误,C正确;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突然加速,目前仍处于高速增长时期。

相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出现停滞状态,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故D错。

故答案选C项。

30.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城市发展的特点是(  )

A.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高于发展中国家

B.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高于发达国家

C.城市人口比重保持稳定,大城市不断涌现

D.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乡村人口

【解析】试题分析:

A项的叙述,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高于发展中国家是不正确的。

二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变慢,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高于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低于乡村人口,整体上城市化水平较低。

故该题选B项。

【考点定位】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名师点睛】二战后世界城市化的发展:

二战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都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城市化增长尤其迅速。

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由于受信息化影响呈现后现代特点。

当代城市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出现了都市区、城市群以及大都市带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发达地区的城市化始于18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

二战以后,由于发达国家在经济上普遍得到恢复和发展,以及经济动力主要从工业化转向信息化,所以城市的进度进一步加快并带有后现代的特征。

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也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增长尤其迅速,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当代城市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大城市的数量都在急剧增加,而且出现了城市集聚区和大都市带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读“①②③④四国某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示意图”,回答问题。

⑴③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其基本特征为。

⑵针对不同的人口问题,下列两国应采取的主要人口措施分别是:

②国:

③国:

【答案】

(1)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⑵②国应鼓励生育,适当接纳移民;

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③国应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2.读下面“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②两曲线的数值差值表示人口的____________。

(2)图中A阶段,人口的出生率__________,死亡率___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___。

(3)图中C阶段,人口的出生率__________,死亡率___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___。

(4)目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人口增长模式的________阶段。

发达国家一般处于人口增长模式的________阶段。

我国由于大力开展________工作,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速度较________,已属于或接近于人口增长模式的________阶段。

(1)自然增长率

(2)高 高 低

(3)低 低 低

(4)B C 计划生育 快 C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

(1)①表示人口的出生率,②表示的是人口的死亡率,阴影部分表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为人口自然增长率;

(2)读图分析可知,A阶段的特征为: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为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

(3)读图分析可知,③阶段的特征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4)目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对应B阶段。

发达国家一般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对应的为C阶段。

我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速度较快,已属于或接近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对应的为C阶段。

33.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土地租金高低取决的主要因素有(多选)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B.土地利用方式

C.交通通达度D.企业的支付能力

(2)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原因是?

(3)图中C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该功能区布局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城市外缘地带所考虑的因素是。

(1)AC

(2)住宅区既方便上下班,又利于购物

(3)工业区地价便宜;

对市中心影响少(或降低地价,保护环境)

(1)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分化影响显著。

一方面,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等条件的不同,造成土地价格或地租水平的不同。

另一方面,商业、工业、住宅对用地的竞争能力也不同,主要表现在支付土地租金的能力。

(2)B位于A的外围,区域住宅活动经济竞争能力介于商业活动和工业活动之间,为住宅区。

该区域为普通住宅区,距商业区和工业区均较近,既便于上下班,又便于购物。

(3)C区域距离市中心较远,低价便宜,因此该地适合发展工业区,不会对市中心产生污染。

城市功能区的分布。

【名师点睛】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

(1)历史因素:

①历史背景:

很大程度上决定功能分区的现状。

例如:

北京的商业区,上海的中心商务区;

②历史变化:

城市土地利用随历史而变化城市中心附近住宅区的班落、城内污染工厂外迁。

(2)经济因素: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或地价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城市中心形成商业区,商业区外圈形成住宅区,城市外缘形成工业区。

②交通通达度:

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反之则低。

市中心附近若通达度低,则往往形成住宅区

(3)社会因素:

①收入:

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②社会群体:

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

住宅区出现分化,高、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③知名度:

对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影响,还影响到商业区和工业区的发展变化。

高收人阶层集聚形成高级住宅区

④种族:

对住宅区分异的影响很大。

西方城市中的种族聚居区,如唐人街等

(4)行政因素: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顶城市社会经济的自由发展,通过合理引导明确划定不同功能区。

北京方庄住宅小区

34.下图表示某地理事物由t1至t4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t1至t4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

①__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_。

(2)此过程被称为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

(1)①城市数目增多 ②城市用地面积扩大 ③城市形成城市群(带) 

(2)城市化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1)图示过程反映城市化。

该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

一是从城镇面积大小的变化来看;

二是从城镇数目的多少来看;

三是从分布的分散与集中程度和城市规模来看。

图示反映的城市化的表现:

城市数目增多、郊区面积增多、形成城市群。

(2)该过程为城市化过程,从这个过程中城乡人口比重变化趋势来分析,由城市面积的增加、城镇数目的增多、分布由分散到集中等现象可以推导出,城市人口比重在总人口中的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