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1223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56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

《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

职位不高,决策不少,“麻雀”虽小,责任不小。

使命是最根本性的任务。

班组长的使命就是在生产现场组织创造利润的生产活动。

班组长的使命通常包括四个方面。

◆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关系到市场和客户,班组长要领导员工为按时按量地生产高质量的产品而努力。

◆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生产效率是指在同样的条件下,通过不断地创新并挖掘生产潜力、改进操作和管理,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高质量的产品。

◆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包括原材料的节省、能源的节约、人力成本的降低等等。

◆防止工伤和重大事故

有了安全不一定有了一切,但是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

一定要坚持安全第一,防止工伤和重大事故,包括努力改进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监督职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等。

很多事故都是由于违规操作造成的。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无论什么行业、工种,它的共性就是拥有共同的劳动的手段和对象,直接承担着一定的生产任务,其中也包括服务产品,因此班组长有三个重要作用:

◆班组长影响着决策的实施,因为决策再好,如果执行者不得力,决策也很难落到实处。

所以班组长影响着决策的实施,影响着企业目标的最终实现;

◆班组长既是承上启下的桥梁,又是员工联系领导的纽带;

◆班组长是生产的直接组织和参加者,所以班组长既应是技术骨干,又应是业务上的多面手。

班组长是企业中人数相当庞大的一支队伍,班组长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政策能否顺利地实施,因此班组长是否尽职尽责至关重要。

班组长的职责主要包括:

◆劳务管理

人事调配、排班、勤务、严格考勤、情绪管理、技术培训以及安全操作、卫生、福利、保健、团队建设等都属于劳务管理。

◆生产管理职责

生产管理职责包括现场作业、工程质量、成本核算、材料管理、机器保养等等。

◆辅助上级

班组长应及时地向上级反映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做好上级领导的参谋助手。

但不少班组长目前却仅仅停留在通常的人员调配和生产排班上,没有充分发挥出班组长的领导和示范作用。

第2讲班组长的现状和基本标准

班组长的管理水平现状

角色认知

成就动机

技能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上了班组长的岗位,但他们大部分都是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或靠自己平时摸索,积累经验来了解、感悟什么是管理,因此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

经验很重要,但是经验毕竟不系统,存在一些盲区,所以必须经过系统的理论培训来提高管理水平,使管理工作由自发上升到自觉的层次。

现在企业的班组长的管理水平现状主要有以下几大类型:

1.生产技术型

生产技术型的班组长往往都是些业务尖子,但缺乏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工作方法通常都比较简单,常常用对待机器的方法来对待人,用对待自然科学的方式对待很多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因此对这一类的班组长有必要进行人际关系方面的培训。

2.盲目执行型

盲目执行型的班组长带有比较浓厚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特点,他们往往缺乏创新和管理能力,常常表现为态度和作风生硬,给人一种官僚主义的感觉。

3.大撒把型

在企业中,有些班组长本身不是很乐意担任这一职务,所以上任后往往采取无为而治的做法,在工作中往往表现为得过且过,对工作没有责任心。

所以这样的班组长实际上完全是徒有虚名,因此在班组成员中势必也没有任何威信。

4.劳动模范型

在工作中,劳动模范型的班组长一般能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但却不适合担任领导工作,因此对这部分人如果不进行管理能力方面的培训是很难胜任领导工作的。

5.哥们义气型

哥们义气型的班组长对待班组成员常常是称兄道弟,像哥们一样,在工作中自然也容易义气、感情用事,缺乏原则性,实际上早已把自己混同于非正式的小团体的小头目,没有发挥应有的班组长的作用。

总之,现在的班组长由于种种原因,普遍缺乏令人满意的管理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所以导致了很好的企业决策在最基层却得不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最终效益,甚至还严重地损害了企业的良好形象。

为了提高管理水平,班组长应提高自己的角色认知能力。

角色认知是组织行为学里中的一个概念,意思是指每个人都像生活在一个大舞台上,都在充当着一定的角色,在这个舞台上你是什么角色就唱什么调,绝不能反串。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出现反串,就属于角色错位。

1.对自己角色的规范、权利和义务的准确把握

班组长要代表三个立场:

对下代表经营者的立场,对上代表生产者的立场,对待直接上司既代表员工的立场,同时又代表上级的辅助人员的立场。

如果班组长不清楚这一规范,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权利、义务、职责,应扮演何种角色,那么他虽然占据着班组长的位置,却未能发挥班组长的作用,是没有实际价值的班组长。

当然,在对自己角色的把握上也不可过激,西方把这种现象称为印象整式,说得通俗些就是“装蒜”,以至不认识或不了解下级群众。

2.了解领导的期望值

作为下级,必须准确地了解领导的指示,以及领导指示的背景、环境和领导的风格。

有时候作为下级的你费了很大的力气做某事,但并不是领导所希望的,结果费了力气反而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当然也有可能你是正确的,但是领导不了解,怎么办呢?

这时要选择适当的时机把自己的建议呈上,让领导比较全面、准确地接受或者采纳你的建议。

现在西方有一种说法:

驾驭好你的领导,即要了解领导的风格,才能更好地协调好关系,开展好工作。

3.了解下级对你的期望值

下级对上级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期望:

◆办事要公道

办事要公道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非常难。

我国由于过去长期受传统的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公平常常被错当成平均主义,所以需要班组长在分配工作中做到办事公道,奖罚分明,分配利益时也要做到公道,只有这样才能够服众。

◆关心部下

缺乏对员工在工作、生活上的关心和了解,员工自然也会不满意你。

◆目标明确

目标明确是做领导的一个最重要和最起码的前提。

作为一个班组长,目标也应非常明确,否则就纯粹是一个糊涂官。

◆准确发布命令

班组长作为一线的指挥者,发布命令的准确程度应像机场上的管制员给飞行员发布命令一样的准确,否则容易产生歧义,在命令的传播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造成工作中的事故。

◆及时指导

工作中,下属总是希望自己能时常得到上司的及时指导,因为上司的及时指导就是对下属的关注和培训。

◆需要荣誉

作为班组长还应做到非常慷慨地把荣誉和奖金分给大家,你部下的劳动模范越多,你的工作就能做得越好。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以把管理者的成功与否分为三个层次:

成功的领导者、一般的领导者和不成功的领导者。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有五个需求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

当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需求满足之后又会有另外一个新的需求产生。

当好班组长,除了有较明确的决策认知之外,还应具备强烈的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组织行为学上的一个名词,把它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结合起来,如图2-1所示,凡是成功的班组长其需求层次也相应地都比较高,通常都有较强的自我价值实现和尊重的需求。

如果担任班组长的职务仅仅是为了追求以下的愿望:

每个月多拿几十块钱的岗位津贴、分房时的多几平方米这些最基本的生理上的需求和安全上的需求,这样的班组长就不是一名成功的管理者。

图2-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领导者的关系

1.对于管理层的技能要求

以纵向结果来划分,企业的管理层可分为高层(总经理、董事长一级)、中层(车间主任一级)和基层(班组长一级)。

对于管理层的技能主要有三类要求:

见识、人情和技术。

2.不同管理层的三项技能的权重比例

对于不同的管理层而言,三项技能所占的权重也各不相同。

表2-1管理者的技能要求及权重

见识

人情

技术

高层(总经理、董事长一级)

47

35

18

中层(车间主任一级)

31

42

27

基层(班组长一级)

◆高层领导

对于高层领导,见识所占的权重最高,也就是说高层领导需要制定政策、预见未来、指引方向;

技术所占的权重最低,当然高层领导并不一定是门外汉,只要懂得就可以,高层领导的主要精力应用在制定政策和战略方向上。

◆中层领导

对于中层领导,人情所占的权重最高,也就是说在实际管理中应发挥柔性管理,重在监督。

◆班组长

对于班组长,技术所占的权重最高。

作为一个兵头将尾,一定是业务尖子,行家里手,只有如此才能说话有分量、有权威,当然班组长的人际协调能力也应较强,所占的权重是35。

见识所占的权重最低,实际上班组长也需要一些见识,但是班组长的工作精力主要应用在一线操作上。

3.中国传统思想对管理者的要求

中国传统思想对管理者的要求是德、法、术。

◆所谓德,是指德行、品德,领导者一定要有好的品德。

◆所谓法,是指制定规章制度的能力,以及执行规章制度的能力。

◆所谓术,是指领导艺术,要有灵活应变的能力,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刻,一定要具备很强的灵活应变能力。

因此新时期的班组长,要德、法、术三者兼具,才是一名好的领导者。

【自检】

请你根据A、B、C三人的三项技能权重的不同,判断他们分别属于那一层的领导者。

领导者

所属层级

A

□高层□中层□基层

B

C

第3讲如何做计划

如何做好计划

计划的实施

在实践中,发现有的基层管理人员“胸有无数点子,情况不明却胆子大”,这些都属于工作没有计划。

无论那一级的管理者都应做好计划,尤其是班组长在一线操作,更应有详细、周密的计划才成。

做计划的基本程序具体包括:

调查研究,发现问题

班组长在制定工作计划之前要对自己的工作、内外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找出问题所在。

这里讲的问题是广义的概念,例如出了差错称为问题;

为自己制定更高的奋斗目标也称之为问题;

上级给你下达了新的指标,也称之为问题,在此,问题是个中性词。

1.弄清楚问题的性质

对于问题首先要弄清楚问题的性质,看看这一问题是常见问题,还是纯属个案。

如果是常见问题,就应作出规律性的解释以及用相应的政策来解决。

如果纯属个案就应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此外,还要分清楚有些事情属于常见问题的首次出现,还有些事情过去没有遇到,因此在规章制度中没有,现在第一次出现,以后可能还会重复地出现,此时就应对计划、规章制度进行重新修订。

2.查找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

这一步骤称之为为本部门进行诊断并确诊的过程。

如果条件不具备,那么计划的标准可以适当地定得更切合实际一些,不要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

决定事物性质的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一旦解决,其它矛盾就都会迎刃而解。

例如最近一段时间的客户投诉比较多,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通过调查发现有以下原因:

①客户比较刁难;

②新员工多,需要培训;

③两个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沟通;

④领导重视不够;

⑤整体需要管理培训。

此时就需要通过排除法,在众多的原因中找出最主要的原因,这个最主要的原因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确立目标

目标错了,一切都将随之也错,南辕北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目标应符合明确、具体、协调、可行的要求。

班组长一级的计划,一般来说属于战术性的计划,因此需要量化的要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也要说明结果。

管理大师比德·

德鲁克曾说过,在确定目标时一定要确定边界条件,或者说要实现这一目标,一定要具备哪些最基本的条件。

边界条件又称为原则,在很多情况下原则比目标更重要,也就是说制定什么样的目标取决于你的办事原则。

此外,确立目标时要适当地留有一定的余地,不要把元气全部耗尽,以保持可持续发展。

计划拟定

有了目标,就要开始拟定计划。

在拟定计划的过程中,应尽量地多征求部属的意见。

1.征求部属意见的两个原则

◆独立性原则

所谓独立是指员工在提建议时应保证让其畅所欲言,独立并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地提出自己的观点,防止从众心理起作用。

从众有盲目从众与被迫从众的区别。

盲目从众的人,一般说来大多文化素质比较低,没有自己的主见;

被迫从众的人虽然也有自己的观点,但是因怕影响某人的的观点及权威而不提出自己的意见。

不管哪一种从众心理,都影响了员工独立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所以既然想集思广益,就要号召员工充分地发表意见,把心里想说的都说出来。

◆排斥性原则

排斥性原则是指提出的方案最好互相排斥。

只有一个方案的方案,不是好方案,为什么呢?

根据成功与失败概率各占50%的原理,只有一个方案失败的概率占50%,所以应另外再提出一个互相排斥的方案。

例如春运时为了解决人多,坐不上车的困难,有人提出增加机车的数量,这是一种方案;

还有人提出增加车皮的数量,这从表面看来,似乎是另外一种方案,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方案,因为增加了机车就得增加车皮,增加车皮势必要增加机车的数量,所以这两个方案并不互相排斥。

如果提倡民工不回家过春节,那才是另一种不同的方案,是与前一方案相排斥的方案。

这种不同的意见能保证我们的头脑清醒,可以使我们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即使员工提出的方案不正确,也便于我们及时把握员工的脉搏。

当一个班组中的大多数意见高度一致时,常常容易做出比较冒险的决策,因为这时容易轻视对方或轻视困难,做出的决策容易远离实际。

所以我们希望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我们把它称为众谋和详虑,众谋是指大家共同策划,详虑是指仔细论证,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民主决策。

2.员工的参与度

图3-1员工的参与度

如图3-1所示,决策的认可度表示员工对决策的关心程度,决策质量表示决策对班组有哪些至关重要的、关系成败的影响。

◆低认可,低质量

Ⅲ象限称之为双低,即低认可,低质量,也就是说员工对这项决策不是很关心,而且决策对班组前途的影响也不大,这样的事情就没有必要让大家参与。

例如过年、过节安排值班。

◆高认可,低质量

Ⅱ象限为高认可,低质量,是指某一部分人对这一决策非常关心,但决策对整个班组的命运影响不大。

例如班组要买一台新机器,这台机器只有少数几个人使用,其他人由于工种不同,并不使用这台机器,对这件事情就没有必要整个班组进行讨论,与使用这台机器的员工商量一下即可。

◆高质量,低认可

Ⅳ象限为高质量,低认可,是指这项决策确实影响到班组的前途,但是有一部分人由于技术原因不懂或由于利益问题不关心,这样的决策与相关专家,相关人员研究一下即可。

例如涉及一些技术问题,有一部分人可能不懂,因此只与某些高级技工商讨即可。

◆高认可,高质量

Ⅰ象限为高认可,高质量,是指这项决策既关系到大家的命运,又关系到组织的命运。

例如分配制度的改革,整个班组计划的制定等,这些决策应集体研究。

计划的制定

当方案拟定之后,就应对方案进行制定,此时,就需要班组长定夺。

这时班组长要避免成为人云亦云的群众的尾巴。

计划拟定之后,一般会出现三种情况:

◆三个草案或者五个草案都不错,这时制定计划比较轻松,能够优中选优,好中选好;

◆草案虽然都不错,但实施的条件不具备,暂时搁置,创造时机,以待实现;

◆几种草案都不好,但只能实行几个草案之中的一个,从不好的草案中选出一个相对较好的草案。

无论遇到哪种情况,班组长在计划制定时都应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

计划制定好了实施更重要,如果实施不力,再好的计划也不能发挥作用。

1.浴盆曲线规律

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常常会呈现浴盆曲线规律。

如图3-2所示:

图3-2浴盆曲线规律

纵轴是失效率,横轴是过程。

在整个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早期的失效率比较高,因为计划本身有不甚完善的地方,这是正常现象。

中期的失效率则降低了,即计划的有利条件和优越性已经充分显示出来。

这就提醒管理者,防止半途而废,防止中途效应,一定要坚持,因为计划既然经过了充分论证,那么就要果断地坚持。

后期的失效率又会升高,因为计划已经老化,需要被新的计划所取代。

2.改变计划的原则

◆积极原则

所谓积极原则是指既然有不适合实际情况的地方,一定要积极改正,但是一般情况下应以微调为主。

◆慎重原则

大方向既然论证了就不要轻易改动,如果轻易改动大方向,会给员工造成很多迷惑,中国有句古话叫“政多变则民惑”,政策变来变去,员工就会不知所措,另一方面政策的糊涂也证明管理者的头脑糊涂。

第4讲如何组织生产(上)

岗位之间的接口处理

如何执行规章制度

1.缺乏应有接口的弊端

在生产管理中的班组长组织水平的高低,关键体现在如何协调各岗位之间、各道工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体现在多岗一事和交接班的接口中。

一台计算机的配置再高,如果接口处理不好,也不能正常运转。

班组类似一台机器,每个员工的素质都很高,如岗位之间的接口处理不好,就可能出现较大的问题。

在接口处理上,应该明确谁负主要责任,谁负次要责任,做到分工明确。

如果分工模糊,一旦出现问题,容易出现互相推诿,导致不良的后果。

2.管理零空白

一个班组是一条工作链或一条服务链,如果职责不清,出现互相推诿现象,就会给工作带来掉棒的危险,所以在交接处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现象称之为交棒和接棒。

在交接棒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提倡一个原则:

管理零空白。

所谓管理零空白是指必须做到不能有人没事儿干,也不能有事儿没人干。

接棒的人要带跑一段,交棒的人跟跑一段,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分清责任,还要突出协作精神,才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3.原始台账

一件货物从始发地到终点,要经过很多的环节、岗位、人,在交接过程中,必须有原始台账。

此外上个班次和下个班次交接班的时候,也必须有非常明确的原始台账记录。

只有这样才能清楚地划分责任人,才能准确查找事故的原因。

4.海尔经验

一般的班组管理叫5S,海尔创造性地发展为6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海尔将6S非常醒目的贴在工作现场。

6S又称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即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每天工作要清理并要每天有所提高。

为了有效地贯彻这些思想,海尔还创造性地将市场链的概念运用于企业内部管理,即每一个岗位、部门,都把下一个岗位、部门当做客户一样对待。

下一个环节有权向上一个环节提出必须提供满意服务的要求。

这就把市场的压力和来自客户的压力层层加压到每个工作环节中,每个工作环节即使没有直面市场和客户也感到了来自市场的压力,因为员工的下一个环节就是员工的用户。

这样就把来自市场的压力层层施加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如果将岗位责任明确地比作计算机的硬件,那么规章制度的执行就是计算机的软件。

班组长是生产的直接组织者,也是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者。

作为班组长,必须严格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有些企业规章制度非常完善,但是管理水平却始终得不到提高,原因就在于完善的制度完全成了一种摆设,造成企业中有法不依,有规章制度不循的现象。

要处理这一问题,班组长应充分运用手中的奖惩大权,凡是认真地执行规章制度的,进行奖励,如果违反了操作规章制度,就坚决进行惩罚。

有些班组长不愿意使用惩罚权,结果就造成了战斗力低下,组织纪律松懈,实际上对自己的管理十分不利。

2.执行规章制度时应遵循的原则

◆先严后宽

千万不要让员工认为规章制度只是一种摆设,没有权威性。

交朋友时有这么一句话:

先小人后君子,在管理中也是这样,规章制度一定要说在前面。

遵守规章制度的,奖励;

违反规章制度的,惩罚,经过“循环往复”的奖与惩,最后使其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良好行为,以后不用再监督,员工也会自觉地遵照规章制度来办事。

◆对事不对人

企业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某个员工触犯了规章制度,但是由于触犯规章制度的是个劳模,为了维护他的威信,就免于处罚。

如果用这种方法来处理,规章制度就失去了权威性,不能服众。

要维护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就要一视同仁,使其产生“炉火效应”,即谁摸它都烫手,老总也不例外。

流程再造

随着改革的发展,组织机构的变更,很多机构的硬件变了,软件也发生了变化,作为班组长应做到与时俱进,对生产流程进行再造。

流程再造分为四个方面:

清除、简化、整合、自动化。

表4-1流程再造

清除简化整合自动化

过量生产表格工作脏活

等待时间程序团队难活

运输沟通顾客险活

加工技术供应商乏味的工作

库存流程数据采集

缺陷/失误问题区域数据传送

重复(水平或用人不当)数据分析

重排格式

检验

协调

◆清除

等待时间,由于上一个环节总是不到位,出现虚耗,这就是一种浪费,必须清除。

缺陷/失误,由于失误,在工作中产生了残次品,而每生产一个残次品就是对成本的提高,就是对资源的浪费,必须清除。

重复性劳动,单位中有时会存在因人设事或重复性的劳动,这些都是要坚决清除的。

◆简化

某些表格很繁琐,为了拿一只灯泡,要经过好几个部门签字,而这些部门还振振有词地问,你怎么连表都不会填,像这些就需要简化。

问题区域也需要简化。

某个环节经常出现问题,称之为问题区域。

问题区域往往是因工作水平问题或用人不当造成的,这是应该关注的一个重点。

◆整合

对工作进行整合有这样一个原则,凡是一个人能干的活就不要安排两个人干,安排两个人干,多一次交接就多一次掉棒的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