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保持继电器要点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1316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磁保持继电器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磁保持继电器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磁保持继电器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磁保持继电器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磁保持继电器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磁保持继电器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磁保持继电器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磁保持继电器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磁保持继电器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磁保持继电器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磁保持继电器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磁保持继电器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磁保持继电器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磁保持继电器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磁保持继电器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磁保持继电器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磁保持继电器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磁保持继电器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磁保持继电器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磁保持继电器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磁保持继电器要点文档格式.docx

《磁保持继电器要点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保持继电器要点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磁保持继电器要点文档格式.docx

     8·

仪器的工作过程·

 第三篇 使用手册·

仪器的安装·

参数设置·

参数储存·

11

测试前准备·

测试操作·

打印机操作·

12

校验方法·

仪器检测精度统调方法·

13

     9·

仪器检测精度校准方法·

14

     10·

被测继电器接入方法·

16

  R3CB磁保持继电器综合参数试仪

   用 户 手 册

第一篇:

总则

  R3CB型磁保持继电器综合参数测试仪是专门用于测试磁保持继电器的智能测试仪器。

  1.产品规格

1.1名称说明

R3CB──设计序号

└──────RELAY(继电器)

1.2设备采用两个专用机箱整体结构

1.3机箱外型尺寸(单个)

420mm×

440mm×

180mm

1.4重量<20kg(不含计算机)

2.使用环境

2.1电源供电市电单相220V功耗<50VA

  2.2环境温度10~35℃

2.3相对湿度<80%

2.4本仪器应水平放置在无尘、无振动、无酸硷污染和无强磁场干扰的环境下使用。

2.5本仪器不用时,每月至少应通电一次,不少于一小时。

3.主要功能

3.1能测试动断、动合、转换型单、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电阻、接触电阻、动作置位电压、复位电压、置位时间、复位时间、置位回跳时间、复位回跳时间等参数。

它可将线圈电阻值换算成在20℃温度时的数值。

3.2一次最大能测一只1组转换的电磁继电器。

3.3可选用快速测试或精确测试两种方式。

快速测试时采用参数比较法以“通过”或“失误”指示被测继电器的好坏及何种参数失误。

精确测试时能将各参数具体数值在计算机上显出来,也可储存在磁盘存储器里,供数据处理用。

3.3快速测试时,每只继电器的测试时间<3秒。

4.主要技术指标

4.1线圈电阻测试

4.1.1测试条件,测试电流<15mA

4.1.2测试范围

10–511Ω时分辨率0.1Ω

测量误差±

1%+0.5Ω

511-8000Ω时分辨率1Ω

1%

4.2接触电阻测试

4.2.16VDC10mA时测量范围0-200mΩ,电压误差±

5%

电流误差±

1%±

1mΩ

4.2.26VDC100mA时测量范围0--200mΩ,电压误差±

4.2.36VDC10A时测量范围0-200mΩ电压误差±

4.3置位/复位电压

测量范围0-30VDC时,(线圈电流≤300mA)

分辨率30/4096(V)

1%+20mV

测量范围0-50VDC时,(线圈电流≤80mA)

分辨率120/4096(V)

1%+0.1V

4.4置位/复位时间(注)

0-60mS分辨率10μS(示波器观察)

4.5置位/复位回跳时间(注)

0-20mS分辨率10μS(示波器观察)

4.6环境温度

测量范围:

5-40℃测量误差±

1℃

5.R3CB系统软件功能

5.1软件使用环境586以上计算机VGA或TVGA彩显,内存>16M

在WIN98,WIN2000等操作系统下工作.

5.2功能

5.2.1从键盘上设置测试条件参数

5.2.2从键盘上修改测试条件参数

5.2.3屏幕显示测试结果,(存贮或不存贮)

5.2.4打印测量结果及统计表

5.2.5显示和打印各参数分布直方图和其它图型.

(详见R3CB继电器综合参数测试系统(软件)说明)

注:

动作时间+动作回跳时间必须<60mS;

释放时间+释放回跳时间

必须<60mS.

第二篇:

技术说明

R3CB型继电器综合参数测试仪采用AT89C55单片机作为测试仪主机的核心控制器件,以产生控制信号和采集数据,并将测得的数据送到上级机.上级机可以是586以上的计算机.在计算机上可以显示测试结果,用户可设置和修改测试条件和极限参数,将测试仪送来的数据打印成各种表格和分布图.

主机原理框图如下:

计算机被测继电器

键盘显示CPU板-------测试板

程控电压源和6V10A触点电源

图一主机原理框图

1.CPU板

CPU板采用AT89C55单片机,晶振12MHZ、内存RAM62648K、EEPROM28648K、程序存贮器20K,通讯口采用光隔离以保护CPU不被外电路损坏。

板上还A/D和D/A电路、温度测量电路、掉电保护和看门狗电路,使它工作更可靠。

一路12位D/A输出,既用于驱动继电器线圈又用作A/D用.A/D电路原理:

经信号调理后的线圈电阻和接触电阻等信号,通过多路开关送到比较器LM311的输入端与D/A输出进行比较,以确定所测的数值。

原理如下图:

PA0D1Q1D0

PA7D8Q8D7R+5V

D0Rfb

D7

R

PC4Vout

WR*L1

RD*

CS*L2INTO

PC0D1Q1D8Vin

PC#D4Q4D11

74LS175

8255AD7521

图二D/AA/D转换原理图

Vout是D/A转换后的电压,Vin是被测的模拟输入电压。

A/D转换的程序采用逐次逼近法,具体方法为:

先使D/A的最高位为1,其余为0,若INT0=1,表示Vout>Vin,该位不保留;

若INT0=0,表示Vout<Vin,该位保留,再使次高为1.进行Vout和VIN的比较,把本次的结果和上次得到的结果合并,一共进行12次比较,求得与Vin最接近的数值。

2.显示电路配有4只数码管用于显示一些数值和项目;

15只发光二极管,测试时指示“通过”和“失误"

和哪项参数失误。

3.置位和复位电压测试

继电器的驱动电压,通过软件进行程控。

原理图如图三:

程控电源

Vin30V/50V

Vout

RR

开RR

图三可编程恒压源

D/A转换后的电压信号,经功放缓冲,控制继电器线圈驱动电路,通过多路开关改变反馈电压来实现电压分档.

5.线圈电阻测试

+12V

RRcoil开

关A/D

图四线圈电阻测试原理图

线圈电阻(Rcoil)的测试是通过一只恒流管送出一个恒定的电流I,使Rcoil上产生相应的电压Vout=I×

Rcoil。

然后经多路开关送到A/D转换电路,然后计算电阻值.

6.接触电阻测试

测试原理框图如下:

开AD625多

关路

A/D

多程控放大器关

图五接触电阻测试

当每一组的触点压降Vin(NC常闭触点,NO常开触点,M动触点)经多路开关选择进入AD625程控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经多路开关再送到A/D转换电路.

7.时间参数的测试

时间参数测试电路主要是S1、LM339、8155等组成。

当水银继电器S1触点闭合时,P1.7为1,作为继电器的置位开始信号,并使计算机开始不停地采集PA口的数据,检查常开触点是否闭合(无常开点时,检查常闭点是否断开),记录置位时间和置位回跳时间.复位时,当水银继电器S1触点闭合时,P1.7为1,作为继电器的复位开始信号,并使计算机开始不停地采集PA口的数据,检查常闭触点是否闭合(无常闭点时,检查常开点是否断开),记录复位时间和复位回跳时间.

8.仪器的工作过程

仪器的工作过程:

预先通过计算机以不同的器件码输入一系列的继电器测试条件和极限值(最多99组),储存在永久存储器中,工作时,选定要测继电器的器件码,然后,将要测试的继电器插到继电器插座上,按“测试”键或“精测”就可以测试.测试仪通过D/A和功放电路给线圈激励,同时采集线圈、触点两端的信号送到A/D转换,由CPU处理,并和极限条件比较,确定继电器的好坏,若是精确值测量,会直接显示采集到的数据.

整个测量分为两种方式:

(1)方波测试:

对继电器的每个参数建立一个通过的窗口,即允许的上下限条件.若上限为0,此参数不测试.把测量得到的参数和其上下限条件比较,在此范围内参数合格,否则不合格。

当继电器的所有参数均合格时,仪器“通过”,表示继电器合格。

在测量继电器置位和复位电压时,其线圈电压波形如图七:

T

磁保持继电器线圈驱动电压波形

V

置位上限

置位下限

0T

复位下限

-V

复位上限

图八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驱动电压波形

V↑置位线圈复位线圈

置位上限复位上限

置位下限复位下限

图九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驱动电压波形

(2)精确测试:

把测量得到的各参数值逐一在CRT上显示.

第三篇:

使用手册

1.仪器的安装

1.1新购或经过长距离搬运后,安装使用此仪器时,应先打开主机箱,检查内部螺丝是否有松动,线路板和连接电缆是否接触好。

如有松动或脱落应按图纸连接好确定无误后方可插上电源。

1.2将电源插头插到两个机箱后面的电源插座上。

1.3将继电器插座电缆连接到RUT插座上。

1.4按照说明书,先装好计算机,再通过RS232C电缆将测试仪和主机连接好。

1.5检查无误后方可将电源插头插入220V市电电网。

注意:

在打开电源之前应把继电器插座上的被测继电器拨下,待通电后再插上。

1.6打开上下两个箱的电源开关,此时POWER灯应亮数码管应显示“Cnn”,其中nn为器件码如显示不对应查找原因,待修复后再用。

2.参数设置

2.1R3CB带微机,通过键盘在菜单提示下,输入条件,上、下极限等,十分访方便。

注意:

线圈接线方式为:

A:

PIN1接线圈+,PIN3接线圈-;

PIN2空

B:

PIN1接线圈-,PIN3接线圈+;

C:

PIN1接第一线圈+,PIN3接第二线圈+,PIN2接COM-,

D:

PIN1接第一线圈1,PIN3接第二线圈1,PIN2接COM+,

2.3.1复位键.测试键,检查键,精测键

2.3.2复位键测试仪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按此键都会进入准备状态.

2.3.3测试键快速测试按此键,在检查条件下作线圈电阻1、线圈电阻2、接触电阻、置位电压、复位电压等单项测试开始键.

2.3.4检查键按此键进入测试仪检查功能。

2.3.5精测键精确测试按次键.检查时也作(进位)下一项用.

2.4.2测磁保持继电器测试的顺序是:

1.线圈电阻2.第二线圈电阻

3.接触电阻4.复位电压

5.置位电压6.复位时间

7.复位回跳时间8.置位时间

9.置位回跳时间

快速测试时,如果某个项目不合格,红色的“失误”灯亮,后续各项就不再测试了。

各参数全合格时绿色的“通过”灯亮.

精确测试时,测试完后会在屏幕上显示线圈电阻、接触电阻、置位电压和复位电压等的精确值

参数储存:

3.1参数设置完发送到测试仪后会自动储存到永久存储器中去。

测试前准备

4.1选定器件码,检查该器件码所对应的各种参数、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可在电脑上重新设置或修改。

重新发送到测试仪。

注意:

在没有设定正确的极限参数之前,不能按TEST键进行测试。

否则,有可能损坏本机!

5.测试操作

5.1.1准备好后,打开电源,选定被测继电器的器件码。

5.1.2快速测试时将继电器插入插座按“测试键”,先后将各参数测试完。

如合格,“通过”灯亮,如不合格,“失误”灯亮。

5.1.3测试不合格时,对应不合格项的灯会亮,指示出何种参数不合格。

例如“失误”灯亮,“吸合”键灯亮,“上限”键灯亮时,表时置位上限不合格。

5.1.4按“精确测试”进入精确测试。

5.1.5不带计算机时精确测试时,只显示“通过”或“失误”,不显示数值。

5.1.6线圈短路保护,无论是快测还是精确测试,当线圈过流时,过流灯亮,此时测试处于状态。

按清除键,清除过流保护。

5.1.8自动测试开始或一班结束时,欲清除测试个数的累计值,按“检查”键,进入检查状态,再按“精测”一直到显示“C000”时,再按“测试”键,就会将原来记录的测试次数清零。

7.检查

本仪器可以检查保存在2864里的测试条件和单测线圈电阻,第二线圈电阻,线圈置位、复位驱动电压、N.O,N.C接触电阻、温度等参数;

可检查CPU,6264、2864的存储器,检查继电器加电状态;

检查线圈正反是否接错.

具体操做如下:

1)检查测试条件:

检查刚送来的条件:

只要按“检查”键,数码管显示“CHEC”,再按“测试”键,数码管先后显示:

额定电压,线圈电阻上限,线圈电阻下限,接触电阻上限,接触电阻下限,置位电压上限,置位电压下限,复位电压上限,复位电压下限,置位时间上限,置位时间下限,置位回跳时间上限,置位回跳时间下限,复位时间上限,复位时间下限,复位回跳时间上限,复位回跳时间下限,第二线圈电阻上限,第二线圈电阻下限。

检查其它组号的条件:

只要按“检查”键数码管显示“CHEC”后,再按一次“检查”,数码管显示“FXX”。

“XX”为器件码。

按一次“精测”XX+1,按一次“测试”XX–1;

当选定所需器件码后,按“检查”键,数码管先后显示新器件码下的各极限值。

2)检查各单项测试值:

按“检查”键,数码管显示“CHEC”再按“精测”,显示“COL1”,此时按“测试”键,数码管显示接在线圈1上继电器线圈的电阻值.若接的是标准电阻,可以用来校验本仪器线圈电阻测试是否准确.也可调整仪器的检测精度.

再按“精测”键,显示“COL2”,此时按“测试”键,数码管显示线圈2上的电阻值.

再按“精测”键,显示“CONT”,此时按“测试”键,数码管显示“N.C1”,表示测试常闭点的接触电阻,可以通过按再按“检查”键,选“N.C2”,“N.C3”,或“N.O1”,“N.O2”,“N.O3”N.O表示常开触点;

1,2,3是测试条件,(1—6V10mA,2--6V100mA,3--13.5V10A)选定好一项后,按“测试”键,数码管显示被测接触电阻值.若用精密毫欧电阻代替接触电阻可校验测试仪.

再按“精测”键,显示“PULL”,此时按“测试”键,数码管显示额定电压值,然后降到零,再慢慢往上爬,数码管显示的数值就是测试仪送给线圈的的电压值.如接的是继电器,当继电器置位(常开触点闭合)时,线圈电压会停下来.此电压值即为置位值.

再按“精测键”,显示“DROP”,此时按“测试”键,数码管显示额定电压值,然后降到零再慢慢往上爬,数码管显示的数值就是测试仪送给线圈的的电压值.如接的是继电器,当继电器复位(常闭点接通,无常闭点时,常开点断开)时,线圈电压会停下来.此电压值即为复位值.注意,此时电压是加到第二个线圈上(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或反向加到线圈上(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

再按“精测键”,显示“CEU”,此时按“测试”键,进入检查CPU,6264,2864的RAM是否有错.

没错,绿灯亮;

有错,红灯亮。

检查完后,分别给每个继电器加电,可以听到继电器动作的声音。

再按“精测键”,显示“F---”,此时按“测试”键,进入线圈接线正反检查。

如接反会显示“F—F”,红灯亮。

3)时钟频率校验

本仪器对时间参数测试,在时钟频率准确条件下,利用软件采集触点信号来完成的。

对时间参数的校验,只需对仪器的时钟频率进行验证,利用频率计或示波器把时钟信号从仪器中引出,即可完成时钟频率验证,时钟信号CLOCK测试点为R3CB01板的JP4。

表1:

┌───────┬────┬────┬────┬────┐

│测量点│VTP2│VTP3│VTP3±

│VTP5│

├───────┼────┼────┼────┼────┤

│PCB板号│HW070402│HW070402│HW070405│HW070402│

│电压及误差(mV)│0,±

0.5│0,±

0.5│

│调整电位差│W7│W6│W2│W2│

└───────┴────┴────┴────┴────┘

d.待显示电压升到119.9V时按ROTATE,对表2中各点逐个校准,(表笔接法及顺序同C),结束后按ESC退出校验状态。

表2:

┌───────┬────────┬───────┬───────┬──────┐

│测量点│VTP1│VTP2│TP3│TP3+│

├───────┼────────┼───────┼───────┼──────┤

│PCB板号│HW070402│HW070402│HW070402│HW070405│

│电压及误差(V)│-5.0000,±

0.001│4.999,±

0.001│120.0,±

0.1│

│调整电位│W3│W5│W4│W4│

└───────┴────────┴───────┴───────┴──────┘

e.将线圈电压设置成30V,其他参数不变,进入校验状态,按PULLIN,显示

29.99V时,按ROTATE,调整FW070405板上W3使VTP3+=30.00V±

0.02V,按ESC键退出9.2.2线圈电流(此功能一般不加,如用户需要,订货时注明)

在线圈电压校准后,线圈电流的测量精度由R27、28自身精度保证,这两个电阻出厂时已调好,不需再调试。

9.2.3线圈电阻

a.电流表负极接地(AGND),用适当的量程(如20mA,2mA)对HW070405板上,三个测试点电流进行校准,见表3。

表3

┌───────┬───────┬───────┬───────┐

│测量点│ITP4│ITP5│ITP6│

├───────┼───────┼───────┼───────┤

│电流及误差(mA)│12.207±

0.03│1.2207±

0.003│0.3052±

0.001│

│对应量程(Ω)│0-40.95│40.96-4095│4096-16380│

│调整电位器│W5│W6│W7│

└───────┴───────┴───────┴───────┘

b.取三个接近量程上限的电阻值(如400、4000、16000Ω,按8.5进行校验,在校验过程中可微调相应电位器以求误差最小。

9.2.4接触电阻

a.将电流表正、负极跨接在HW070402板,10mA/6V与地(AGND)之间,调整W9,使电流表读数为10±

0.03mA。

b.将电流表正负、极跨接在HW070402板100mA/6V与地之间,调整W10,使电流表读数为100±

0.3mA。

c.将电流表正、负极跨接在HW070402板1A/24V正、负测量点之间,调整HW070407板(电源板)上W1,使电流表读数为1000±

3mA。

d.接触电阻测试的0点调试

设置接触电阻测试条件为10mA/6V,触点码为1C01,2C00,3C00,4C00上、下限为0.050、0(具体操作见2.5.7),将10mΩ标准电阻按四线制接入第一组常闭点,进入校验状态,按CONTRES,如果显示结果不正确,可调整HWO7O4O5板上W1,再按CONTRES,如此反复直至显示结果不正确,可调整HO070405板上W1,再按CONTRES,如此反复直至显示结果为0.010±

0.001Ω。

e.将900-990mΩ电阻按四线制接入第一组常闭点,按CONTRES根据显示结果,可微调HW070402板W9,再按CONTRES,如此反复,直至测量误差最小。

f.退出校验状态,将接触电阻测试条件置为100mA/6V,其它不变,用e中所用的电阻和方法,微调W10,即可校准条件下的满量程精度。

g.10A/13.5V条件下满量程校准方法与f相同,只是测试条件为1000mA;

电阻为500mΩ;

微调电位器为HW07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