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中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1400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期中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期中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期中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期中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期中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一期中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一期中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一期中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一期中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一期中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一期中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一期中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一期中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一期中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期中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一期中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期中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期中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5、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

作品有《沉沦》、《屐痕处处》、《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中国现代作家,被称为“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龙须沟》等。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有《苏东坡集》。

《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是他在黄州时的作品。

D.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今存《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作。

6、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冯虚御风B、虽有槁暴

C、或师焉,或不焉D、横槊赋诗

7、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游于赤壁之下B.学于余

C.不拘于时D.青,取之于蓝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

而耻学于师

A、侣鱼虾而友麋鹿B、舞幽壑之潜蛟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9、下列句子中跟“句读之不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而今安在哉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B.用心一也

C.歌窈窕之章D.今之众人

11、依照句式,补写填空。

(4分)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

爱心是,。

12、阅读下面一段话,试概括出“草根文化”的四个主要特性。

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在《改革开放30周年解读》中对草根文化这样界定:

“草根文化,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潮流,它实际是一种‘副文化、亚文化’现象。

它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属于一种没有特定规律和标准可循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动态的、可变的文化现象。

它有区别于阳春白雪的雅文化、上流文化、宫廷文化以及传统文化。

”他认为。

健康向上的“草根文化”会形成对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但愚昧落后的“草根文化”无可否认也会对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带来辐射、腐蚀和冲击。

“草根文化”的特性:

①②③④

二、古诗文阅读(3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22分)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

安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

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

安曰:

“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待。

”辞不肯受,从事惧然而止。

永平十三年,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复考。

明年,三府举安拜楚郡太守。

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显宗怒甚,吏按之急,迫痛自诬,死者甚众。

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

府丞掾史皆叩头争,以为阿附反虏,法与同罪,不可。

“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

”遂分别具奏。

帝感悟,即报许,得出者四百余家。

建初八年,迁太仆。

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书:

“北虏既已和亲,宜还其生口①,以安慰之。

”诏百官议朝堂。

公卿皆言夷狄谲诈,求欲无厌,既得生口,当复妄自夸大,不可开许。

安独曰:

“北虏遣使奉献和亲,有得边生口者,辄以归汉,此明其畏威,而非先违约也。

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

”司徒桓虞改议从安。

太尉郑弘恨之,曰:

“诸言当还生口者,皆为不忠。

”司隶校尉举奏,安等皆上印绶谢。

肃宗诏报曰:

“久议沉滞,各有所志。

盖策由众定,君何尤而深谢?

”帝竟从安议。

章和元年,代桓虞为司徒。

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后兄车骑将军宪北击匈奴,安与九卿诣朝堂上书诔,以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徽功万里,非社稷之计。

书连上辄寝。

诸卿稍自引止,惟安独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

太后不听,众皆为之危惧,安正色自若。

窦宪既出,而弟执金吾景专威权,公于京师使客遮道夺人财物。

有司畏惮,莫敢言者。

安乃劾景惊惑吏人,当伏显诛,寝不报。

窦氏大恨。

但安素行高,亦未有以害之。

(节选自《后汉书·

袁张韩周列传》)

[注]①生口:

指俘虏。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复考考:

刑讯

B.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按:

查办

C.帝感悟,即报许报:

报告

D.公于京师使客遮道夺人财物遮:

拦阻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安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②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B.①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C.①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②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D.①众皆为之危惧,安正色自若②如姬为公子泣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王英阴谋叛乱,朝廷严加查处,受牵连获罪的人很多。

袁安认为他们都是因酷刑而屈招的,就不顾风险上书要求释放他们,最终使四百多家得以出狱。

B.武威太守孟云和袁安都主张对已和亲的匈奴,应当归还俘虏以示抚慰。

但公卿最初都反对,太尉郑弘甚至指责主张归还俘虏的都是不忠之人。

C.窦宪为求取功劳,北击匈奴。

袁安认为匈奴不犯边塞,却兴师远征,不是为国考虑的上策,他多次力谏,尽管奏章都被搁鼍,但他毫不动摇。

D.袁安平素行为高尚,起初任县功曹时,就拒绝了从事的私请。

后来弹劾窦景,尽管窦氏家族对他十分忌恨,但也找不出什么陷害他的把柄。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3分)

⑴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

(3分)

译文:

⑵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

译文:

⑶盖策由众定,君何尤而深谢?

(3分)

⑷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二)1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日 暮①

杜 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

 

②花烬:

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1)诗中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与颔联有什么内在联系?

   

(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

(三)18、名句默写(10分)

(1)漫江碧透,。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3)师者,。

人非生而知之者,。

(韩愈《师说》)

(4)寄蜉蝣于天地,,,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5),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

三、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

背着灵魂上路

郭翠华

①人在一个环境呆久了,就想出去走走,走出家门的刹那,仿佛丢了什么,就会有一丝的犹豫,但脚还是把人带出了家门。

②外面的世界很大,人很容易迷失方向。

曾经一个人去一个城市出差,走在黄昏里,看见如流的人群头也不回地往前赶,只有我像一只掉队的孤雁,找不到可以栖息的枝头,那种迷茫的感觉很像一滴水落在了沙漠里,顿失了自己的踪影,自己的踪影是什么,我一是自己的影子,会踩着自己的脚后跟;

如果和家人在一起,就是一种可以触摸到的温度;

如果和朋友在一起,应该是一种可以呼应的声音;

如果落在自己的心里,那是一种踏实的感觉。

外面的世界不论多好,但我们首先失去的就是踏实的感觉。

③曾经看过一个外国影片,一个挑夫挑了一个担子,走着走着,他突然停了下来,别人问他不走的原因,他说我的灵魂跟不上了,我要等等我的灵魂。

那时我突然明白了,出门在外,匆匆忙忙的,如果我们把什么落在家里了,那一定是我们的灵魂。

④出了家门,我们就会发现,人走了,心却没有走。

人的身躯在偌大的世界里晃悠着,多少美景尽收眼底了,但心却像一只空匣子,什么也没装进去。

孤寂悄然而至,潮水般地席卷而来,心却在远处,不知道自己的心还在眷恋着什么。

不出门的时候,人就会盼着出门的机会,出了门,人又会多了许多牵挂,人性的两难由此可见。

⑤我最怕一个人出门,多半是承受不了那分孤寂,因为灵魂总是跟不上趟。

⑥不愿意一个人出门,决不是我一个,我认识的几个男人,也怕出门,但只要有朋友一道,去再远的地方也在所不辞。

满世界的景物在他们眼里和自家院子里的花草没什么两样,但有朋友在身边却是另番感觉,借助出门,些许心智的火花就有了一个可以碰撞的机遇,他们要的是精神的享受。

前些日子,带了一些作者出去采风,当别人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那几个70年代出生的人半夜出去找酒喝时,他们的目光已经在酒的作用下风起云涌、花开叶绿,不知出现了多少景致。

把自己关在酒里,把人生关在酒里,把陌生的世界也融化在酒里,恍惚之间,他们说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都变得十分温暖。

⑦做一个出门人,我喜欢静静地看左来右往的人群,喜欢看人像蚁一样地把自己搬来搬去的,我知道那也是我,只不过当我如蚁般忙忙碌碌的时候,我看不见自己。

忽然间,我看见自己的灵魂就站在自己走过的日子里,而我却站在生活的门外。

⑧做一个出门人,我喜欢背上几本自己喜欢的书,打开书本,熟悉的气息迎面而来,阅读的时候,我看见自己的灵魂游动在书的字里行间,心一下就踏实了,时空就定格在书页之间。

⑨做一个出门人,最好是能在另一个城市找到自己的朋友。

那天晚上,几个久未谋面的朋友坐在一家茶馆里,茶的清香弥漫在异乡的空气里,我们闲闲地聊着,我们仿佛从没有分离过,也不曾生活在彼此不同的城市,那种突然涌动的温馨十分的奢侈,就像一片片舒展着的茶尖,碧绿了我们的心情。

朋友突然提到灵魂,他说现在的人天天都在忙,忙来忙去,已经顾不着灵魂了。

心角有盏灯跟着忽闪了一下,灵魂原来和物质是无关的,灵魂在哪里,心就在哪里。

那天晚上,背着自己的灵魂走在异乡的路上,我的内心感到了从没有的踏实。

19.选文开头说“走出家门的刹那,仿佛丢了什么,就会有一丝的犹豫”,请结合全文说说句中的“什么”指的是什么?

20.简析下列句子的含义。

21.下列两个细节任选其一,分析其作用。

一个挑夫挑了一个担子,走着走着,他突然停了下来,别人问他不走的原因,他说我的灵魂跟不上了,我要等等我的灵魂。

前些日子,带了一些作者出去采风,当别人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那几个70年代出生的

人半夜出去找酒喝时,他们的目光已经在酒的作用下风起云涌、花开叶绿,不知出现了多

少景致。

把自己关在酒里,把人生关在酒里,把陌生的世界也融化在酒里,恍惚之间,他

们说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都变得十分温暖。

22.谈谈你对选文主题的解读。

需观点明晰,言之有据,适当分析。

(6分)

四、写作表达(60分)

请以“爱的味道”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角度自选;

②立意自定;

③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1、B(A、qiá

o,bì

C、biěD、ché

2、D(A、良晨美景改为良辰美景,B、孺染改为濡染C、正确D、.怨天忧人改为怨天尤人寒喧改为寒暄)

3、D(粉墨登场:

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味 

耳濡目染:

多指较长时间的影响,宜改为“耳闻目睹”。

东山再起:

比喻某人失势后又重新恢复地位。

4、A(B项,“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成分残缺,可在“学雷锋”前加“开展”;

C、搭配不当D、语序不当应为“五折、四折、三折”)

5、B(《龙须沟》是话剧)

6、D(A、冯通凭B、暴同曝C、不通否)

7、C(C句中的“于”和例句相同表被动A、介词在B、向D、从)

8、A((例句为意动用法以……为耻A、以……为伴侣,以……为友B、使动用法使……起舞C、名词活用作状语向上向下D、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东进军))

9、C(C句和例句同为宾语前置句A、定语后置句B、使动用法使……起舞C、被动句D、介词结构后置句)

10、C

11、

(1)爱心是一瓢纷洒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

爱心是一泪流淌在夏夜的清泉,使燥热不寐的人领略诗般的恬静。

(2)爱心是一柄撑起在雨夜的小伞,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亲情的荫庇;

爱心是一道飞架在天边的彩虹,使满目阴霾的人见到世界的美丽。

(3)爱心是一杯泼洒在头顶的冰水,使高热发昏的人得能冷静地思索;

爱心是一块衔含在嘴里的奶糖,使久饮黄连的人尝到生活的甘甜。

12、①社会性②平民性③动态性(或可变性)④两面性(答“非主流性”亦可)

13、C(批复)

14、A(介词,表示被动。

B.介词,通过;

介词,趁机。

C.代词,其中的,释作那些亦可;

副词,表婉商。

D.介词,替;

介词,对)

15、A.(“袁安认为他们都是因酷刑而屈召的”不正确,应是袁安要求将其中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释放)

16、⑴如果有不符合实情的,我自当承担罪责,不会因此连累你们。

(每句1分,得分点为“合”“坐”“相及”)

⑵不应该对戎狄失信,放俘虏回去足以显示我们中原的优待和宽容,又使边境百姓得到安定,确实是有利的。

(每句1分,得分点为“负信”“还”“贷”“诚便”)

⑶凡政策都由众人决定,你有什么过错而深深谢罪?

(3分,得分点为“定”“尤”“谢”)

⑷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里要了解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

(3分,得分点为“师”“庸”“于”)

附参考译文: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

袁安为人严肃庄重有威望,受到当地人尊敬。

起初任县功曹,携带着檄文见从事,从事通过袁安送信给县令。

袁安说:

“公事有邮驿办理,私下请求则不是功曹所应做的。

”推辞而没有接受,从事因害怕而没再请托。

永平十三年,楚王刘英阴谋叛乱,此事交由郡审理。

第二年,三府推举袁安任命他为楚郡太守。

此时刘英供辞所牵连并被逮捕的有数千人,显宗十分愤怒,官吏追查十分急迫,被捕的人因痛苦不堪而屈招,惨死的人很多。

袁安到郡后,不进官府,先去审查案件,查出那些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上奏要求放他们出狱。

府丞、掾史都叩头力争,认为这是偏袒附和反叛之人,在法律上是同罪,不同意他的做法。

“如果有不符合实情的,我自当承担罪责,不会因此连累你们。

”于是分条详细上奏。

皇帝醒悟了,立即批复同意,因此有四百多家得以出狱。

建初八年,升任太仆。

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奏:

“北虏既然已经和亲,我们应该将俘虏归还他们,以此来安抚他们。

”皇帝召百官在朝堂上商议。

公卿都说夷狄狡诈,贪心从不满足,得到我们归还的俘虏之后,就会狂妄自大,因而不能同意。

惟独袁安说:

“北虏遣使奉献贡礼和亲,在边境捕获到人口时,便把他们交还我方,这是表明他们畏惧威严,而不是首先违背誓约。

不应该对戎狄失信,放俘虏回去足以显示我们中原的优待和宽容,又使边境百姓得到安定,确实是有利的。

”司徒桓虞改变看法而依从袁安。

太尉郑弘不满,说:

“各位说应当归还俘虏的,都是不忠之人。

”司隶校尉也上奏,袁安等人都上交印绶谢罪。

肃宗下诏回复说:

“议而不决,各持己见。

凡政策都由众人决定,你有什么过错而深深谢罪?

”皇帝最终听从了袁安的建议。

章和元年,代桓虞任司徒。

和帝即位,窦太后掌管朝政,太后兄车骑将军窦宪北击匈奴,袁安与九卿到朝廷上书劝谏,认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我们却无故兴师远途跋涉,浪费国家财用,到万里之外去求取功劳,这不是为国家考虑的上策。

然而接连几次上书都被搁置不发。

九卿也都渐渐不再上奏。

惟有袁安坚持正道不肯改变,直至摘下官帽在朝廷上争论了十几次。

太后不听从,众人都为他感到危险恐惧,然而袁安神色自若。

窦宪出征之后,他的弟弟执金吾窦景专掌大权,公然在京师派门客拦路抢夺百姓财物。

有关主管官员害怕,不敢上报。

袁安便弹劾窦景使官民不安,应当受到公开的处罚。

奏章被搁置没有回音。

窦氏家族十分忌恨。

但袁安平素行为高尚,因此也找不出什么陷害他的把柄。

17、

(1)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柴门深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

(点出景物1分,说明特点1分。

)牛羊归来、柴门深闭则使人从寂静而冷清的村落想象到户内人们享受天伦之乐的景况。

这就隐隐透出一种思乡念亲的情绪。

为颔联发出“江山非故园”打下铺垫。

(2分)

(2)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念亲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

(点出“思乡”2分,点出“迟暮”2分。

意合即可。

18、略

19、文中第三段说“如果我们把什么落在家里了,那一定是我们的灵魂”,由此可知,“什么”应指“我们的灵魂”。

20、

(1)因眷恋和牵挂(家人、朋友),心中感到孤寂而不踏实。

(或:

尽管外面的世界风景诱人,但因眷恋和牵挂(家人、朋友),心中感到有一种怅然若失的虚浮,百无聊赖的空茫。

如答到这样的意思,亦给满分。

答案合情合理即可。

点到眷恋、牵挂得1分,点到孤寂、孤独得1分,点到不踏实1分,表达1分)

(2)只顾为物质生活奔波忙碌,来不及享受温馨,细品生活,感悟人生,却将真我远远的抛在身后,成了自己生活的局外人。

(意思对即可。

答到为物质生活奔波忙碌1分,答到享受精神生活1分,答到成为生活局外人得1分,表达1分)

21、

(1)内容:

这一细节意在表明生活忙忙碌碌间,很容易忘却生活的本身意义。

结构:

用以引出感悟:

匆匆忙忙的,如果我们把什么落在家里了,那一定是我们的灵魂。

答到因忙碌而忘却生活真意的得2分,答到过渡等结构作用的得2分)

(2)这一细节表面上看是说朋友们在酒精作用下迷迷糊糊间已不觉身在异乡,实则不然,只不过是借喝酒让自己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停歇,得以细品生活,欣赏人生。

答到表面意思得2分,答到深层意思得2分)

22、有人解读的是浓浓的思乡恋家情结,有人解读的是现代都市人生活工作节奏太快无遐顾及品味生活的无奈,也有人解读的是一种对普通人生命意义的严肃思考……(言之成理即可。

观点明确合理2分,从选文中恰当引述论据2分,能结合引述论据围绕已定观点作分析论述2分)

作文:

参照2011年江苏省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