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1501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Word格式.docx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Word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Word格式.docx

应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体规划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分期实施。

2.1.3规划中应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达到投资省、效益高、节水、节能、省地及便于管理的目标。

2.1.4在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时,宜以年费用最小为主要依据选定规划方案。

2.1.5水源水质应符合GB5084《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的规定。

2.2主要技术参数

2.2.1灌溉设计保证率,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确定,宜不低于75,。

2.2.2管系水利用系数应不低于0.95。

2.2.3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灌区,应做到田间工程配套齐全、灌水方法合理、灌水定额适当,其田间水利用系数应不低于0.85。

2.2.4灌溉水利用系数应不低于0.80。

2.2.5灌水定额应根据当地灌溉试验资料确定,无资料地区可参考邻近地区试验资料确定,也可按下式计算

m,1000γ,(β—β)(2.2.5)s12

32式中m——灌水定额,m/hm;

3γ——计划湿润层土壤干容重,kN,m;

s

h——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m;

β——适宜含水量(重量百分比)上限,可取田间持水量的0.85,0.95;

1

β——适宜含水量(重量百分比)下限,可取田间持水量的0.60,0.65。

2

2.3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2.3.1应根据规划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所提供的不同典型年地下水可采量,结合配套设备能力,确定可供水量;

已成井区还应根据多年采补资料,对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加以复核,分析确定可供水量。

2.3.2需水量中应包括灌溉、牧副渔业、工业及生活等用水量,并应考虑发展计划。

2.3.3不同保证率相应典型年的灌溉用水量,应根据作物组成、复种指数、作物需水、降水可利用量等计算确定。

2.3.4可采用典型年法进行水量供需平衡计算。

2.3.5需水量大于供水量时,宜调整种植比例,减少灌溉面积或增辟水源。

2.4管道系统布置与畦沟灌水要素

2.4.1一般宜用单井管道系统;

采用多井汇流系统,应经技术经济论证。

2.4.2应根据机井位置、地块形状、种植方向及田间工程配套等因素,通过比较确定采用树状管网或环状管网。

2.4.3管道级数,应根据系统灌溉面积(或流量)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确定;

旱作物区,当系

33统流量小于30m,h时,可采用一级固定管道;

系统流量在30,60m,h时,可采用干

3管(输水)、支管(配水)两级固定管道;

系统流量大于60m/h,可采用两级或多级固定管道。

对于渗透性强的沙质土灌区,末级还应增设地面移动管。

2.4.4应力求管道总长度短、管线平直、减少折点和起伏。

22.4.5干、支两级固定管道在灌区内的长度,宜为90,150m,hm

2.4.6支管走向宜平行于作物种植行;

支管间距宜采用50,150m,单向浇地时取较小值,双向浇地取较大值。

2.4.7给水栓(或出水口)应按灌溉面积均衡布设,间距宜为50,100m,单口灌溉面积宜

2为0.25,0.6h/m,单向浇地取较小值,双向浇地取较大值。

2.4.8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条件下的畦田与灌水沟规格及适宜流量,应根据当地试验资料确定;

无资料地区可参照表2.4.8-1和表2.4.8,2选定。

表2.4.8-1畦田灌水要素表

地面

灌水坡度0.002,0.0050.005,0.01?

0.002

单宽流量要素畦长单宽流量畦长畦长单宽流量

[L/(s?

m)]

(m)[L,(s?

m)](m)(m)[L,(s?

m)]土壤

透水性

强25,5030,60

5,65,650,704,5

中30,6040,70

5,64,560,804,5

弱40,7050,80

4,53,480,1003,4

表2.4.8-2沟灌灌水要素表

要素

土壤沟长流量沟长流量沟长流量

透水性(m)(L,s)(m)(L/sm)(m)(L,s)

30,401.0,1.540,600.7,1.060,800.6,0.9

40,600.7,1.070,900.5,0.680,1000.4,0.6

50,600.5,0.680,1000.4,0.590,1200.2,0.42.5规划成果

2.5.1应提交工程规划报告,报告内容宜分为下列部分:

(1)序言;

(2)基本情况与资料;

(3)主要技术参数;

(4)水量平衡计算;

(5)规划方案及比较;

(6)田间工程;

(7)机井装置;

(8)实施安排;

(9)投资估算;

(10)经济效益分析;

(11)附图。

2.5.2附图中应有下列主要图件:

(1)1,5000或1,10000水利设施现状图;

(2)1,5000或1,10000管道灌溉工程规划图;

(3)1,1000或1,2000典型管道系统布置图。

3工程设计

3.1设计流量

3.1.1灌溉系统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3.1.1)

3式中,——灌溉系统设计流量,m,h;

0

α——控制性的作物种植比例;

2,——灌溉系统设计灌溉面积;

m;

ε——灌溉水利用系数;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d;

t——日工作小时数,h。

当,大于水泵流量时,应取,等于水泵流量,并相应减小灌溉面积或种植比例。

00

3.1.2树状管网各级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3.1.2)

3式中,——管道设计流量,m/h;

n——管道控制范围内同时开启的给水栓(或出水口)个数;

——全系统同时开启的给水栓(或出水口)个数。

3.1.3环状管网各级管道设计流量,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单井单环网管道设计流量,可按

下式计算

=,,2(3.1.3)0

3.1.4管道系统、各级管道及给水柱(或出水口)的实际流量,应通过水泵工作点计算确定。

3.2设计水头

3.2.1管道系统最大和最小工作水头,应分别按式(3.2.1,1)和式(3.2.1-2)计算

,,—,,?

,Σ,,Σ,(3.2.1-1)max202f2j2

,Σ,,Σ,(3.2.1-2)min101f1j1

式中,——管道系统最大工作水头,m;

max

——管道系统最小工作水头,m;

min

——管道系统进口高程,m;

——参考点1地面高程;

在平原井区,参考点1一般为距水源最近的出水口,m;

——参考点2地面高程;

在平原井区,参考点2一般为距水源最远的出水口,m;

?

、?

——分别为参考点1与参考点2处出水口中心线与地面的高差,m,出水口中12

线高程应为所控制的田间最高地面高程加0.15m;

Σ,、Σ,——分别为管道系统进口至参考点1的管路沿程水头损失与局部水头损失,m;

f1j1

Σ,、Σ,——分别为管道系统进口至参考点2的管路沿程水头损失与局部水头损失,m。

f2j2

3.2.2管道系统设计工作水头,宜按最大和最小工作水头的平均值近似取用

(3.2.2)

式中,——管道系统设计工作水头,m。

3.2.3灌溉系统设计扬程,应按下式计算

=,,,,,,Σ,,Σ,(3.2.3)p00df0j0式中,——灌溉系统设计扬程,m;

p

——机井动水位,m;

d

Σ,f0、Σ,——分别为水泵吸水管进口至管道系统进口之间的管道沿程水头损失与局部j0

水头损失,m。

3.2.4水泵运行的扬程(流量)范围,应通过水泵工作点计算确定。

3.3水头损失

3.3.1

管道沿程水头损失,应按下式计算

(3.3.1)

式中,——沿程水头损失,m;

f

——管材摩阻系数;

——管长,m;

——管道内径,mm;

——流量指数;

——管径指数。

各种管材的f、m、b值,可按表3.3.1取用。

表3.3.1f、m、b值表

管材类别fmb

5硬塑料管0.948×

101.774.77

5石棉水泥管1.455×

101.854.89

5旧钢管、旧铸铁管6.25×

101.95.1

25当地材料管7.76n×

1025.33

注?

地埋薄壁塑料管的f值,宜用表列硬塑料管f值的1.05倍;

n为糙率,水泥沙土管n=0.0143。

3.3.2管道局部水头损失,应按下式计算

(3.3.2)

式中,——局部水头损失,m;

j

δ——局部损失系数;

υ——管内流速,m,s;

2g——重力加速度,为9.81m,s。

3.3.3给水栓(或出水口)的局部水头损失,应按试验或厂家提供的资料确定;

无资料时可按0.3,0.5m选用。

3.4管径与管道工作压力

3.4.1管道系统各管段的直径,应通过技术经济计算确定;

在初估管径时,可按表3.4.1选择管内流速。

表3.4.1管道流速表

管材混凝土管石棉水泥管水泥沙土管硬塑料管移动软管流速(m,s)0.5,1.00.7,1.30.4,0.81.0,1.50.5,1.23.4.2管道系统各管段的设计工作压力,应为正常运行情况下最大工作压力(不含冲击压力)的1.4倍;

最大工作压力应根据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比较确定。

3.4.3正常运行情况下(不含冲击压力),管道的工作压力不得为负值。

3.5水锤压力

3.5.1管道系统设置单向阀时,应验算突然停泵时的水锤压力。

3.5.2遇到下列情况时,应采取水锤防护措施:

(1)水锤情况下,管道内压力超过管材公称压力;

(2)水锤情况下,管内可能出现负压。

3.6镇墩

3.6.1遇到下列情况时,管路应设置镇墩:

(1)管内压力水头大于等于6m,且管轴线转角大于等于15?

;

(2)管内压力水头大于等于3m,且管轴线转角大于等于30?

(3)管轴线转角大于等于45?

3.6.2镇墩应设在坚实的地基上,并按受力要求确定尺寸。

3.7出水口防冲设施

3.7.1出水口处应设置防冲池;

地面移动管道出口,宜有防冲措施。

3.7.2防冲池宜就地取材,优先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

23.7.3防冲池池底,应至少低于地面15cm;

防冲池占地宜为0.1,0.25m3.8其他设施

3.8.1在管道轴线起伏段的高处和向下弯处,应设置进排气设施;

在管轴线起伏段的低处和

管道系统的最低处,宜设置泄水阀和渗水井。

坡管道节制阀下游侧、逆坡管道节制阀上游侧,以及可能出现负压的管段,应设3.8.2在顺

置负压消除设施。

3.8.3埋于冻层以下,且埋深不少于70cm的管道,可不计算温度应力;

必要时可设伸缩节

或柔性接头。

3.9设计成果

3.9.1应提交工程设计说明书。

3.9.2说明书附图应包括下列主要图件:

(1)1,1000或1,2000的管道系统平面布置图;

(2)典型管线纵剖面图;

(3)必要的连接安装图;

(4)附属建筑物设计图;

(5)管槽断面图;

(6)典型田间工程布置图。

4水泵选型与配套

4.1新配水泵的选型与配套

4.1.1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新配水泵,宜选用国家公布的节能型产品,严禁选用国家公布的淘汰产品。

4.1.2选用水泵的流量应满足灌溉系统设计流量的要求,且不大于根据抽水试验确定的机井出水量;

扬程应根据灌溉系统设计扬程合理选定;

在灌溉系统设计流量下,水泵应工作在高效区。

4.1.3应分别校核在管道系统最大工作水头和最小工作水头下,水泵的工作点是否在高效区内,如偏离过大应重新选择水泵或调整管道系统的设计。

4.1.4井用潜水泵的配套泵管,在经济上合理的情况下可增大一级管径,但不应影响水泵的安装和检修。

4.1.5水泵的选型和配套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农用机井技术规范》(SD188)的要求。

4.2现有机井装置的利用和改造

4.2.1利用现有机井装置建设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应收集有关技术资料,测试水泵扬程、流量、转速及动力机能耗等性能参数,根据水泵及配套装置的技术指标、目前技术状况、设计要求等,通过技术论证和经济分析确定其利用、改造的可行性。

4.2.2应制定现有机井装置的具体技术改造方案,并据此进行改造、检修和验收。

4.2.3经检修或技术改造的水泵应符合4.1.2条和4.1.3条的规定。

4.3机井装置效率

4.3.1机井装置效率按下式计算

(4(3

(1)

式中ε——机井装置效率;

ω

3γ——水的容重,N,m;

3,——灌溉系统实测流量,m/s;

t

——管道系统实测工作水头,m;

——动力机输入功率,kW。

i

4.3.2新配机井装置的装置效率应符合《农用机井技术规范》(SD188)规定的指标;

现有机井装置的装置效率,电动机配套应不低于35,,柴油机配套应不低于30,。

5管材与连接件

5.1一般规定

5.1.1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所用管材与连接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非现场制作的管材与连接件,应为定型产品,或经过技术鉴定并严格按技术要求生产的非定型产品;

(2)现场制作的管材与连接件,应进行技术鉴定,并有相应措施保证其质量不低于鉴定时的指标。

5.1.2管材的公称压力应大于或等于管道设计工作压力。

5.1.3连接件的公称压力应大于或等于管材的公称压力;

其规格尺寸及偏差应满足连接密封要求。

5.1.4水泥预制管和现场浇筑混凝土管不应埋设在硫酸盐浓度超过1,的土壤中。

在硫酸盐浓度大于0.1,、小于1,的土壤中埋管,应选用铝酸三钙含量小于5.5,的水泥。

5.2塑料管与连接件

5.2.1低压输水塑料管宜选用薄壁或双壁塑料管;

其性能指标及检测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5.2.2地埋塑料管由静荷载和动荷载引起的总径向变形率(即径向变形量与外径比值)不得大于5,;

当埋深大于70cm时动荷载可忽略。

管道径向变形量计算方法见附录B。

5.2.3塑料连接件材质宜与管材相同。

5.2.4焊接成型的硬聚氯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连接件应符合下列力学性能要求:

(1)1m高度自由坠落不破裂;

(2)4.2倍公称压力保压lh不渗漏。

5.2.5当管道采用粘接剂连接时,粘接剂的性能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固化时间应与施工条件相适应;

(2)粘附力强,易于涂在接合面上;

(3)粘接强度应满足管道使用要求。

5.2.6当管道采用橡胶圈作接口密封材料时,所用橡胶圈不应有气孔、裂缝或接缝。

其性能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拉断强度大于等于16MPa;

(2)伸长率大于等于500,;

(3)邵氏硬度为45,55度;

(4)永久变形小于20,;

(5)老化系数大于0.8(在70?

温度下,历时144h)。

5.3水泥预制管与连接件

2。

5.3.1管材及连接件的工作压力应不大于抗渗试验压力的1,5.3.2用三点荷载试验数据确定管上的允许填土荷载时,安全系数应不小于1.25。

5.3.3管材内壁应光滑、内外壁无裂缝,壁厚允许偏差为?

2mm,内径允许偏差为?

3mm。

5.3.4在不均匀沉降地段应采用柔性连接。

5.4现场浇筑混凝土管

5.4.1管体混凝土抗压强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径小于等于200mm时,不低于15.0MPa;

(2)管径大于200mm时,不低于20.0MPa。

5.4.2管道外压强度安全系数应不小于1.25。

5.4.3管道最小壁厚应为内径的1,10加15mm。

5.4.4管道内径允许偏差为?

7mm。

6附属设备

6.1一般规定

6.1.1在管道系统中,根据运行的实际需要,应配置分水、给水、泄水、安全保护、量水等设备。

6.1.2承压附属设备的公称压力应不小于所接管材的公称压力,与管道连接必须密封、坚固。

6.1.3附属设备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并便于管理、养护和维修。

6.1.4附属设备应为定型产品或经技术鉴定的非定型产品,并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

6.2给水栓(或出水口)

6.2.1给水栓(或出水口)应结构合理、坚固耐用、密封性好、操作方便且水流阻力小,有足够的过流能力。

6.2.2给水栓(或出水口)应有密封水压值和局部水头损失资料。

6.3安全保护装置

6.3.1安全保护装置应结构合理、运转灵活,牢固耐用。

6.3.2限压通气管应设置在管道系统进口或可能发生危害性水击压力的位置,其内径应不小于管道内径,管顶高出设置点设计水位应不小于30cm。

6.3.3进排气阀应铅垂安装,通气孔直径应按下式计算确定

(6.3.3)

式中d——进排气阀通气孔直径,mm;

c

υ——排出空气流速,m,s,可取υ=45m,s。

aa

6.3.4安全阀的排放能力,在管道压力上升但未超过管材公称压力1.5倍时,应达到管道的设计流量。

6.4量水设备

6.4.1管道系统应设量水设备,并应按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安装。

6.4.2量水设备规格应与管道流量相适应。

6.4.3量水设备应水头损失小、牢固耐用、维修方便;

田间量水计量精度应不低于5%。

7工程施工与设备安装

7.1一般规定

7.1.1工程施工与设备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

不得自行修改设计或更换材料设备。

7.1.2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

隐蔽工程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

7.1.3施工中应成立质量检查组,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价,确保施工质量。

7.1.4施工中应执行机械、电器设备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

7.2施工准备

7.2.1物料准备要求:

(1)应根据设计备足工程物料;

(2)管材、连接件及附属设备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扔或剧烈碰撞;

(3)塑料管材和连接件在贮存时应避免阳光曝晒。

7.2.2施工前应编制施工计划,施工人员应通过技术培训。

7.2.3应根据设计核对工程物料的数量、规格,并检查质量。

7.2.4施工环境要求:

(1)施工宜避开雨季;

(2)在地下水位较高地段,应备好排水设备;

(3)物料场地应开阔,便于运输和操作。

7.3管槽开挖

7.3.1施工现场应设置测量控制网点。

宜在管道中心线上每隔30,50m打一木桩,并在管线的转折点、出水口、闸阀等处或地形变化较大的地方加桩,桩上应标注开挖深度。

7.3.2管槽开挖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1)根据当地土质、管材、地下水位、冻土层深度及施工方法等确定断面开挖型式;

(2)根据管材规格、施工机具、操作要求确定管槽开挖宽度。

槽底宜挖弧型管床,管床对薄壁塑料管的包角应不小于120?

(3)管槽开挖深度,宜使管道工作在冻层以下,且埋深不小于70cm,如在冻层中埋设应经技术经济论证,并有相应措施;

(4)管材与管件连接处,管槽开挖尺寸可适当加大。

7.3.3管槽弃土应堆放在管槽一侧0.3m以外处。

7.3.4槽底应平直、密实,并清除石块与杂物,排除积水。

如超挖则应回填夯实至设计高程;

遇软弱地基应采取加固措施。

7.3.5管槽开挖完毕经检查合格方可敷设管道。

7.4管道系统安装

7.4.1管道安装前,应对管材、管件进行外观检查,清除管内杂物,不合格者不得就位。

7.4.2管道安装,宜先干管后支管。

承插口管材,插口在上游,承口在下游,依次施工。

7.4.3管道中心线应平直,管底与槽底应贴合良好。

7.4.4塑料管应按下列要求连接:

(1)热扩口承插,应将插口处挫成坡口,承口内壁和插口外壁均应涂粘接剂,其搭接长度应大于1倍外径;

(2)带有承插口的塑料管应按厂家要求连接;

(3)塑料管连接后,除接头外均应覆土20,30cm。

7.4.5水泥预制管应按下列要求连接:

(1)平口(包括企口)式接头宜采用纱布包裹水泥砂浆法连接,要求砂浆饱满,纱布和砂浆结合严密,严禁管道内残留砂浆;

(2)承插式接头,承口内应抹1:

1水泥砂浆,插管后再用1:

3水泥砂浆抹带封口,接管时应固定管身;

(3)预制管连接后,接头部位应立即覆20,30cm厚湿土。

7.5现场浇筑混凝土管施工

7.5.1施工应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

7.5.2管内壁必须灰浆饱满、均匀、光滑。

7.5.3初凝后应立即回填湿土至管顶以上20,30cm。

7.5.4施工暂时中断时,应安排在连接件处。

7.6建筑物施工

7.6.1管道系统的所有建筑物,都必须按设计要求施工。

7.6.2建筑物的地基应坚实,必要时应进行夯实或铺设垫层。

7.6.3出地竖管的底部和顶部应采取加固措施。

7.6.4管道穿越道路或其他建筑物时,应增设套管等加固措施。

7.7试水回填

7.7.1管道系统和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