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表武汉大学最新提交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1990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1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表武汉大学最新提交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1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表武汉大学最新提交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1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表武汉大学最新提交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1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表武汉大学最新提交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1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表武汉大学最新提交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1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表武汉大学最新提交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1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表武汉大学最新提交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1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表武汉大学最新提交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1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表武汉大学最新提交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1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表武汉大学最新提交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1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表武汉大学最新提交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1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表武汉大学最新提交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1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表武汉大学最新提交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1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表武汉大学最新提交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1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表武汉大学最新提交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1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表武汉大学最新提交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1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表武汉大学最新提交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1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表武汉大学最新提交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1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表武汉大学最新提交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1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表武汉大学最新提交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表武汉大学最新提交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表武汉大学最新提交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表武汉大学最新提交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表武汉大学最新提交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本标准体系起草单位:

武汉大学

本标准体系主要起草人:

杜道生、陈晓玲、孙业超

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

1范围

本体系表规定了中国石油GIS标准的层次结构,提出了适用于GIS项目建设的系列标准和相关标准,为研究和制订其标准提供技术指南。

本体系表适用于中国石油GIS项目的建设和推广使用。

在数字油田建设中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3016-91《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GB/T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GB/T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3术语和定义

3.1

标准体系standardsystem

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3.2

标准体系表diagramofstandardsystem

一定范围的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

3.3

行业trade

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经济活动基本单位的总和

注:

本“行业”的定义引自GB475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

归口单位和技术委员会仍称专业归口单位和专业技术委员会。

3.4

专业specifictrade

本标准所指的专业,小于行业,实际是GB4754中所指的“中、小行业”。

考虑到习惯用法,仍称专业

3.5

相关标准relativestandard

属其他体系(行业、专业)而被本体系直接采用并关系密切的标准为本体系的相关标准

3.6

个性标准individualcharacterstandard

直接表达一种标准化对象(产品或系列产品、过程、服务或管理)的个性特征的标准称个性标准

3.7

共性标准generalcharacterstandard

同时表达存在于若干种标准化对象间所共有的共性特征的标准称为共性标准

3.8

基础标准basicstandard

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

3.9

方法标准methodsstandard

以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计算、测定、作业等各种方法为对象制订的标准

3.10

产品标准productstandard

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所制订的标准。

其范围包括:

品种规格、技术性能、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贮存、运输等

4缩写词和符号

IDT-Identification(等同采用国际和国内标准,即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文本结构和措辞方面完全相同或技术内容完全相同但可包含小的编辑修改;

MOD-Modification(修改采用国际和国内标准,即允许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技术性差异但应清楚地予以说明;

NEQ-NotEqual(非等效采用国际和国内标准,即允许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上不同且不必说明,或者国家标准中只保留少量的或不重要的与国际标准条款。

GB国家标准

Q企业标准

WMS-WebMapService(网络地图服务)

WFS-WebFeatureService(网络要素服务)

WCS-WebCoverageService(网络覆盖服务)

5编制原则和工作方法

5.1编制原则

5.1.1全面成套

应充分研究当前预计到的经济、科学、技术及其管理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各种事物和概念力求在一定范围内的应有标准全面成套。

5.1.2层次恰当

根据标准的适用范围,恰当地将标准安排在不同的层次上。

一般应尽量扩大标准的适用范围、或尽量安排在高层次上,即应在大范围内协调统一的标准不应在数个小范围内各自制订,达到体系组成尽量合理简化当然,不应在大范围内协调统一的也不强求安排在高层次上。

有时、为了简化图表起见,某些标准只是某层次的部分标准或部分分支所共性,也可与全部标准或全部分支所共性的标准同列在高一层的层次下。

5.1.3划分明确

体系表内不同的行业、专业、门类间或不同的分系统间的划分,主要应按社会经济活动性质的同一性,而不是按行政系统进行划分。

应注意同一标准不要同时列入两个或两个以上体系或分体系内,避免同一标准由二个以上单位同时重复制订。

为了表示出与其他体系标准间的协调配套关系,可将引用的其他体系的标准列为本体系的相关标准。

应按标准的特点,而不是按产品、过程、服务或管理的特点进行划分,即不应将标准体系表编成产品、过程、服务或管理分类表。

GB/T13016提出的“全面配套、层次恰当、划分明确”三项原则,结合实际情况,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应遵守以下四项原则:

5.1.3.1.实用原则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从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实际情况出发,把企业需要的,不管是现在还是今后的,都应按照实用原则,把标准纳入体系中。

5.1.3.2合理原则

根据不同标准的适用范围、对象特性、合理安排的标准层次。

5.1.3.3统一原则

正确认识和处理标准化管理、质量管理、企业管理三者的关系.保持标准体系、质量体系、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的协调统一;

注意合理划分和界定标准体系层次、类别,保持标准层次之间、标准类别之间、标准之间相互统一。

5.1.3.4发展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市场需求、企业经营目标和管理机制的发展变化而调整、更新、发展,应具有预测性和可扩充性,使标准体系成为一个动态、开发的体系。

5.2编制方法

5.2.1调查研究

深入调查研究各油田的经济、科学、技术及其管理的发展动态,以及在地理信息领域内现行标准和发展情况,对国际和国外主要国家的标准和有关资料进行分析,作为编制标准体系表的基础。

5.2.2集思广益

广泛收集标准化专业人员和生产、使用、科研、教学及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

此外,尤其要收集掌握全局或总体情况的有关人员的意见。

5.2.3分类合理

全面了解和收集中国石油的地理信息标准,进行合理的分类组合。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组成单元是单个标准。

因此编制中国石油地理信息系统标准体系表,首先就要了解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下属企业范围内使用的各级各类标准,包括企业采用的上级各类标准和本企业制定的各类标准,包括企业现行标准和将要发展的标准,必要时还包括企业采用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从石油企业的实际出发,对中国石油地理信息系统采用和拟制定的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和组合。

6结构

6.1组成单元

标准体系表的组成单元是标准,不是产品、过程、服务或管理项目。

6.2层次

从一定范围内的若干个标准中,提取其共性特征并确定为共性标准。

然后,将此共性标准安排在标准体系表内被提取的若干个标准之上。

这种提取出来的共性标准构成标准体系表中的一个层次。

一般,全国标准体系表可分成五个层次:

个性标准居最底层,即第五层。

从第五层提取出来的标准居第四层,称为门类通用标准。

有时因门类繁多,也可将门类通用标准分为二层,此时,个性标准变为第六层。

也有时专业下不分门类,即从底层提取出来的标准直接成为专业通用标准,这时,个性标准成为第四层。

从第四层(指门类通用标准)提取出来的标准居第三层,称为专业通用标准。

有时因专业繁多,也可将专业通用标准分为二层,此时应相应改变以下各层序号。

从第三层提取出来的居第一层,称为行业通用标准。

从第二层提取出来的居第一层,称全国通用标准。

6.3层次结构图

根据6.2所述,全国行业、专业标准体系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图1标准体系表的层次

本体系表属于专业标准体系表,故采用三层结构,如图2所示。

第一层包括5大类,其中数据资源类、应用服务类和管理类相互关联,并依赖于通用类;

专业类依赖于通用类、数据资源类、应用服务类和管理类。

第二层列入25个小类,按其共性分别与相应的大类关联。

第三层是产品、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列标准和相关标准,即个性标准。

它们按其共性分别与相应的小类关联。

本体系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调整。

其中,专业类包含石油行业各专业应用部门与地理信息相关的标准。

图2中国石油GIS标准体系表结构

7系列标准和相关标准明细表

7.1通用(基础)标准(100)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和代号

宜订级别

采用国际、国内标准的程度(用符号表示)

采用国际、国内标准的编号

标准内容的简要说明

备注

100.1

参考模型

1

GB

MOD

ISO19101

描述地理信息标准化发生的环境、所适用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化的结构框架。

确定地理空间信息标准化的总体目标、系列标准的体系结构、标准制订即应用的基本原则。

在信息技术标准中构造的参考模型应独立于任何应用、方法和技术。

100.2

空间基准和参照系

基于坐标的空间参照系

IDT

ISO19111

定义基于坐标的空间参照的概念模式,说明定义1-维、2-维、3-维坐标参照系所需要的最少数据,确定描述坐标参照系的统一要求。

同时也要说明坐标变换所需要的信息。

2

基于标识符的空间参照系

ISO19112

定义基于地理标识符的空间参照系的概念模式,建立其通用模型,说明其基本组成部分和地名录的基本组成部分。

3

线性参照系

定义基于线性地理要素的空间参照系的概念模式,建立其通用模型,定义空间参照系的组成部分。

4

地理格网

GB12409

规定地理格网系统划分的规则与代码,用以标识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资源与环境信息,保证其存储、统计、分析与交换的一致性。

需修订

100.3

名词术语

Q

ISO19104

规定术语记录的结构和定义书写的原则,以及术语和解释,为术语库的维护制定了指南。

适用于地理信息领域的信息通信。

测绘基本术语

GB/T14911

相关标准

信息分类与编码原则和方法

GB7027

标准化基本术语

GB3935

5

地理信息技术基本术语

GB/T17694-1999

6

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

GB/T18317-2001

100.4

空间模式

地理信息-空间模式

ISO19107

定义用于描述地理要素的空间特征的概念模式,和基于这些模式的一套空间操作。

地理信息-矢量数据模式

定义地理空间对象的几何要素、特征及相互关系,是其他多种地理信息标准制订的基础。

地理信息-影像及栅格数据模式

定义影像和栅格数据的应用模式规则和质量评价过程、空间参照系、可视化和分发服务。

地理点位置的纬度、经度和高程的标准表示法

GB/T16831

定义一种可变长的格式,用于数据交换中表示纬度、经度和高程。

其中高程的表示是可选的,有无高程项隐含在格式中

100.5

时间模式

地理信息-时间模式

ISO19108

定义目标类型的时间特性的概念模式。

100.6

概念模式语言

地理信息-概念模式语言

ISO19103

定义用于描述地理信息时间特性的概念。

它提供用于定义时间要素属性、要素操作、要素关系和定义地理信息的时间特征的元数据的基础。

由于本标准所关心的是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来的地理信息的时间特性,它强调有效时间,而不是事务处理(transaction)时间。

7.2数据资源类(200)

备注

200.1

数据内容

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编码

GB/T

规定基础地理(含工程地质)实体的分类原则、分类和编码方法,以及规定代码结构和代码表。

专业数据分类与编码

规定专业数据(含油田数据、管道数据、土地利用)实体的分类原则、分类和编码方法,以及规定代码结构和代码表。

全国河流名称与等级代码

相关标准(制订中)

全国湖泊、水库名称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车站站名代码

GB10302

国家干线公路名称和编码

GB917

7

公路等级代码

GB919

8

公路路线命名编号和编码规则

9

公路路面等级与面层类型代码

GB920

200.2

数据字典

地理数据库数据字典

定义地理信息要素具体实例的描述模式、描述内容、字典结构和字典数据格式,并对每个地理信息要素实例做出具体描述。

专业数据库数据字典

定义专业要素具体实例的描述模式、描述内容、字典结构和字典数据格式,并对每个地理信息要素实例做出具体描述。

200.3

元数据

地理信息-元数据

GB/T19710

定义描述地理信息和地理服务所需的模式。

提供与制定有关数据标识、覆盖范围、质量特征、时间模式和分发服务等方面的描述信息。

地理信息-元数据执行规范

ISO19139

基于《地理信息-元数据》定义其XML(gmd)编码。

描述如何提供关于地理数据定义、质量、空间参照及分发等信息。

200.4

数据获取

地形数据采集规范

规定地理信息系统地形数据采集的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

适用于油气田建设工程设计阶段的测绘和数据采集工作。

图像数据采集规范

规定地理信息系统影像数据采集的工作方法、数据处理流程和技术要求。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采集规范

规定地理信息系统数字高程数据采集的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

200.5

数据处理

图形数据存储格式

规定矢量数据的存储格式。

适用于多种矢量、影像和格网地理信息数据交换。

图像数据存储格式

规定栅格数据的存储格式。

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存储格式

规定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存储格式。

地理空间数据编辑规范

Q`

规定地理空间数据的矢量化处理、栅格地图纠正归化处理、矢量数据库数据编辑、数字地图制图编辑、地图数据库更新等编辑处理的性能指标和技术要求。

200.6

数据库

地理信息数据库建库规范

定义地理数据库的概念模式、基本框架和分类。

规定建库工作的基本准则、建库目标、建库内容、数据格式、概念模型、逻辑结构和物理实现方法等。

数据库文件命名规则

规定地理数据库数据分层的原则、层名和层号。

数据库维护规范

定义数据库维护的基本框架和机制。

规定数据库和系统维护的内容、程序,包括日常维护机制、问题发现和反映机制、数据备份机制。

数据库测试和评价

定义数据库测试内容、工作流程。

规定数据库测试纲要和评价指标。

以符合需求分析的功能要求的实现程度和保证数据库可靠运行为目标,确定测试方法、测试过程、测试数据的来源和种类和评价报告的内容和格式。

数据库测试和评价报告

规定地理数据库质量测试和评价报告的内容和格式。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程

CH/T1005-2000

数据更新与维护

数据库更新周期及内容

定义数据库数据更新的概念模式、更新类型和更新的基本原则。

规定数据库数据更新的周期、更新的主要内容、更新的原始数据类型、地理要素变化率的测算方法和更新判定准则、与数据生产不同的技术方法要点和质量评价。

7.3应用服务类(300)

300.1

信息交换

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17798-1999

本标准规定矢量和栅格两种空间数据的交换格式。

适用于多种矢量数据、影像数据和格网GIS数据以及数字高程模型(DEM)等的数据交换。

本标准不包括元数据的交换格式

已修订

中国地理标记语言

(CGML)

ISO19136

中国地理标记语言(CGML)是一种用于地理信息,包括地理要素的空间与非空间特性信息的建模、传输和存储的XML编码。

它定义CGML和GML的XML模式(Schema)语法、机制和约定。

CGML是GML的应用模式,用来描述空间信息交换格式。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和CGML具有相同的空间数据模型,不同之处在于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采用Backus-Naur格式(BNF)描述,CGML采用XML描述。

CGML建立在GML3之上。

300.2

产品

地理数据产品规范

ISO19131

为地理数据产品的规范化提出要求,包括应用模式、空间和时间参考系、质量和数据采集以及维护过程。

专题图制作规范

定义专题图的类型、名称。

规定专题图制作的工艺流程、技术方法和质量要求。

图形图式规范

规定专题图上标识的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图式符号和注记的等级、规格和颜色标准、图幅整饰规格,以及使用这些符号的原则、要求和基本方法。

国家基本地图图式符号

300.3

分发服务

地理数据使用许可证

根据数据分级和用户等级,规定地理数据的许可使用的模式。

数据申请和分发审批规定

规定数据用户在获得和使用地理数据之前,向具有数据管理和分发权利的单位提交申请、审批和接收数据的工作程序做出规定。

地理科学与钻井系统接口规范

明确规定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科学与钻井系统(A1)进行集成时,所采取的技术实现方法、通讯协议、应用接口的具体内容和开发标准等。

上游生产管理系统接口规范

明确规定地理信息系统与上游生产管理系统(A2)进行集成时,所采取的技术实现方法、通讯协议、应用接口的具体内容和开发标准等。

网络地图服务(WMS)接口

ISO19128

对网络地图服务器(或地图服务器)进行描述。

一个地图服务器可以产生一幅地图(作为一幅图片、或者作为一系列的图形元素、或者作为一套地理特征数据包);

能够对地图内容的基本查询进行回答;

能够告诉其它程序它能产生什么样的地图和能在哪些地图中进行更进一步的查询。

网络要素服务(WFS)接口

允许客户机叠置并显示因特网上多种WMS提供的地图图像。

以类似的形式,还允许客户机检索按CGML编码的来自多种WFS的地理空间数据。

该规范用XML定义接口;

用CGML表示接口中的要素;

谓词或滤波器将按XML定义且源自CQL;

用于存储地理要素的数据库对客户机应用来说应是不透明的,他们只能通过WFS接口观看数据;

为了参考特性,使用的Xpath表达式中的一个子集。

网络覆盖服务(WCS)接口

阐述网络覆盖服务如何实现在万维网上描述、请求和传输多尺度覆盖数据。

本版本着重于“简单的”覆盖(定义为一些规则的、直角坐标网或棋盘形镶嵌的空间),它还预期了其它覆盖类型。

地理信息定位服务规范

ISO19116

规定定位系统的标准接口协议,即定义接口的数据结构和内容。

位置地理信息的标准接口允许将由各种定位技术获得的位置信息集成到各种地理信息应用中(如测量,导航和智能交通系统)。

坐标转换服务规范

规定不同坐标系之间的坐标变换和坐标转换的原理、实现方法和精度要求。

10

网络共享服务规范

定义和规定基于网络的数据共享的体系结构、服务模式和功能扩展的方法。

300.4

共享平台

地理信息系统互操作规范

定义地理信息系统互操作模式和框架。

规定网络协议互操作、文件系统互操作、远程过程调用、数据库查询和访问互操作、语义互操作等模式。

地理信息系统网络设计规范

规定地理信息系统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