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204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文档格式.docx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文档格式.docx

第245条: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

汗出多者,为太过。

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

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夜,大便因硬也。

【释】脉象浮沉相对,浮为太过,属阳,沉为不足,属阴。

阳脉微,指脉浮而按之微,即太阳中风的脉浮弱(浮缓)。

阳脉实,指脉浮按之而不微,即太阳伤寒的脉浮紧。

太阳中风则自汗出,若汗出少者,津液无大损伤,故谓为自和。

若汗出多,致津液大量丧失,故谓之太过。

太阳伤寒当发汗,但发汗取微似汗,若大发其汗而使汗出多者,亦为太过。

无论自汗与发汗,汗出太过则津液亡失,必使阳绝于里,大便因而硬也。

【按】太阳中风自汗出,津液虚于表,故阳脉微;

太阳伤寒无汗,津液充于表,故阳脉实。

仲景于此不言脉浮缓、脉浮紧,而言阳微、阳实者,正是教人明白所谓阳绝于里者为津液绝于里也。

书中所论亡阳亦多指亡津液,一些注家执定阳即热,甚为不当。

【注】①阳,和阳脉实中的阳字,均指浮脉。

微是细而虚(无力)的兼象。

脉阳微即浮而微,乃太阳中风的浮弱脉。

阳脉实者,即太阳伤寒的浮紧脉。

②汗出太过,则大量亡失津液。

③阳,指津液,参考27条注可知。

绝,不能机械的理解为竭绝,当是津液亡失太过的意思。

【按】在脉学上,太过为阳,不及者微阴。

仲景著作中,脉的阴阳在部位、取法、机能、物质上各有所指,并无玄虚之弊。

兹举本书为例:

第六条,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其阴阳指尺部与寸部。

第十二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其阴阳指脉的内外,既有机能上的又有物质上的。

本条脉阳微、阳实是指浮脉而言。

所以读仲景书要琢磨文义的真正涵义,是要下苦功夫的。

本条屎硬不该以大承气汤攻之,自不待言。

第246条: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释】浮为太过,主表主热,芤为不及,主津血不足。

脉浮于外,芤于内,为热亢于外而津血不足于内。

浮芤相搏,即热与津虚互相影响,必使热者愈热,而虚者愈虚。

由津液外越,胃中干而生热,故使阳绝于里。

【按】此论津液自虚,非因他故亡失者,故专以脉论。

津虚本可致热,热盛更使津虚,二者相搏,必致胃气生热,阳绝于里,大便硬自在言外。

【注】①脉浮而芤,即轻取浮大,重按觉血行滞涩而无物。

芤脉乃浮大其外,空涩其内之象,故主血虚、虚劳。

亦有谓芤为应指两头有、中间无者,实非。

②浮为阳,芤为阴。

此处的阴阳系指脉的属性。

脉浮于外而芤于内,为阳亢于外,津血不足于内。

③此处的阳字指津液,当有别于本条中前一个阳字,不可不知。

【按】本条暗示,大便硬除阳明热盛里实,销铄津液,汗出伤津,亡血失液,还有病人体质津液自虚者,须知。

浮为阳者,谓卫气强于外,芤为阴,谓荣气虚于内也。

荣卫不和,当自汗出不已,以至胃中干生热,阳绝于里,大便因硬也。

可与53条注互参。

第247条: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难,其脾为约,麻人丸主之。

【释】趺阳脉为足动脉,古人用以候胃。

脉浮主热,胃有热则气盛脉浮,故谓浮则胃气强。

涩主津血虚,小便数则耗泄津液,故谓涩则小便数。

浮涩相搏必使阳绝于里,大便则硬。

古人谓脾为胃行其津液,今胃中干,已无津液可运,则脾的功能亦受到约束,故谓其脾为约,宜麻子仁丸主之。

【按】以上四条均为脾约证,其因虽各有不同,但津液绝于里而大便硬是一致的。

津液亡失致大便硬者,即前所述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与大承气汤证的热实燥结,潮热、谵语、烦乱者大不一样,故不可以大承气汤猛攻。

若就大便难一证取治,最易弄错,以是连续论述,或以证分,或以脉辨,处处示人以辩证之道,并名之为脾约,出麻子仁丸缓下方,以示与大承气汤的证治有别。

【注】①趺阳,古代三部九候便诊法的切脉部位之一,位于足背上踝关节前横纹的两筋间,候脾胃。

浮主热(胃热),涩是津血不足,此与寸口脉法相同。

②胃热则气强,其脉浮,小便数乃致津不足,其脉涩。

③约,穷也。

胃热和小便数相互影响,水分被夺而伤津,所以大便硬。

【按】前250、251、252三条屎硬之理同本条,未出方。

脾约证无大实满痛。

麻子仁丸,现在市售名麻仁滋脾丸或麻仁丸,润下药也。

第248条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释】太阳病三日,虽发汗而病不解,其人反蒸蒸发热者,此发自于里,不似太阳病的发热翕翕然于外,故谓属胃也,宜调胃承气汤主之。

【按】太阳病才三日,发汗不解,马上蒸蒸发热,传变可谓迅速。

不用大承气汤,以无大汗出而腹满痛故也。

【注】①太阳病,汗法为正治。

发汗后而病未解,预示着传变的可能。

②蒸蒸发热,言其热如蒸,即潮热。

从内达外,为里热已转属阳明,故曰属胃也。

③无大汗出、口舌干燥,不同于白虎汤证,无腹满硬痛,故不用小承气汤,虽有潮热,但无谵语、屎硬等证,故不用大承气汤,以胃热蒸腾发自于里,故以调胃承气汤主之,有芒硝之故也。

第249条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释】吐后,胃不和而腹胀满者,宜与调胃承气汤。

【按】吐后,胃不和腹胀满,不要误为大实满,而与大承气汤攻之。

吐后气逆,胃常不和,少于调胃承气汤和之则愈,乃常法。

【注】①腹胀满,乃吐后气逆而胃不和的表现。

吐后,胃中实满之病因已有所去,与大承气汤证得大实大满显然有别。

②阳明病胃家实,有热实(里热充斥)、容物毒实(如燥屎、宿食等容物毒变者)之不同,程度亦有很大差别,为证表现也不一样,所以三承气汤各有其特定的适应症。

大实、大满、大痛、大热者,大承气汤证;

胃不和,调胃承气汤或小承气汤证;

里实胃不和、以热为主者,调胃承气汤证(如上条);

实满腹胀为主者,小承气汤证(如下条)。

本条表现是腹胀满,按常理应予小承气汤,所以予调胃承气汤者,盖因吐后之腹满乃胃气不和也,和胃则愈。

此可与29、70、108、127诸条互参。

第250条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释】太阳病,吐、下、发汗后,由于津液亡失,胃中干而不和,故微烦。

若小便数,益使胃肠枯燥,大便硬结不通,可与小承气汤,和其胃气即愈。

【按】此太阳病误治而转属阳明病者。

里热不甚,故只微烦。

虽大便硬,不宜大承气汤猛攻。

虽有脾约证,但后者虽十日不大便无所苦,而此则微烦,故不用麻子仁丸而用小承气汤。

辩证必如此入细,用药方能恰到好处。

【注】①太阳病,吐下是非法治疗,发汗有当与不当,若发汗不当而病不解,邪乘虚入里,则转属为阳明病。

②微烦,尚未至大烦,乃邪热入里的反映。

热入于里,斥津外排,故小便数。

小便数,津液亡失,因而大便硬(亦可致烦)。

③大便硬,故宜小承气汤,以枳实、厚朴消胀去满有余而攻下不足。

调胃承气汤以芒硝去热,虽芒硝、大黄合用,但有甘草,下之并不峻猛。

第251条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

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

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释】无太阳柴胡证,指无太阳表证和少阳柴胡证。

今既烦且燥,心下又硬,已四五日不大便,里实显然可见。

能食为胃热,据理当可议下矣,但以脉虚,而且只限于心下硬,因稍稍于小承气汤微和其胃,稍安其烦躁,再行观察。

至六日,还不大便,可增与小承气汤一升。

延至六七日仍不大便,虽不能食,有似结实已甚,但若小便少者,屎未定成硬,大便初硬而后溏,则仍不可以大承气汤攻之。

若不慎而攻之,必使溏泄不止,须待其小便利,则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按】本条脉弱与前之脉迟均属不及的脉(参见240条按)。

阳明病见此类脉必须精心观察,慎重用药,尤其脉弱而心下硬,更当虑其虚,即有一二实候,亦不可妄试(大承气汤)攻下。

先以小承气汤少少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再增与一升,用药何等慎重。

四五日、六日、六七日、观察何等周详。

治大病难,治疑似病更难,病家急躁,医者粗心,未有不败事者。

四五日至六日,虽无不大便的明文,然据不大便六七日一语,则四五日至六日未大便自在言外,古文简练,读者应仔细玩味。

【注】①得病二三日,指始得病二三日也。

刻下既无太阳证,又无少阳证,唯有烦躁和心下硬,而且已四五日不大便,可见里实已逐渐形成。

胃有热当能食,今能食亦有里热,判断病属阳明当不为错。

治之之法不可孟浪,一是因为脉弱与阳明脉大矛盾,这是一个主要着眼点,二是心下硬有虚的可能,即使不为虚,因只限于心下,结实还不为甚。

因此,在遣方上着眼于四五日不大便而用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刻下证小安矣。

②过一天还不大便,仍以小承气汤增加点量,再观察之。

③若迁延至六七天仍不大便,而且已不能食,里实肯定已很重,是否就可与大承气汤攻之呢?

不行,得看屎是否确实已硬再作定夺。

若小便少者,大便未定成硬,或初硬后溏,此时与大承气汤攻之为时尚早,强攻之则溏泄不止也。

④小便利者,屎定硬也,乃可以大承气汤攻之。

【按】烦躁一证,从里热能食来看,当为热烦,而非虚烦。

此躁亦因实也。

本条可作为仲景治病周详观察、谨慎用药。

辨证施治的一个很好的范例。

着眼于辨屎硬而以大承气汤攻之者,即使无潮热谵语,亦必有或满、或胀、或痛之苦,这是需认真体味者。

第252条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

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释】目中不了了,谓视物模糊不清也,睛不和,谓眼仁暗无光泽也。

伤寒六七日,其人突然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发热恶寒的表证和大实大满的里证,虽只大便难而身微热,此热实于里,为候殊恶,虽外迫尚微,但上攻甚烈,病势凶猛,是需急下,宜大承气汤。

【按】热实极于里,迫于外而为身大热、汗出等,亢于上,波及头脑,而为烦躁、谵语等。

本条所述系后者。

伤寒表证突然罢,里实诸候不待形成,竟出现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的险恶症候,其来势凶猛,传亦迅急大有不可终日之势,哪得以大便难、身微热再行观望之理。

急制其变,唯有釜底抽薪,以大承气汤急下之。

【注】①伤寒六七日,当是传里之期。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皆血液、津液不足以荣养目系,是热亢于上至极,为证凶险。

②无表里证,既无表证,亦无大实大满的里证。

外迫表现虽微(身微热),但里亢上攻之势重而急,且大便难,故曰此为实也。

③不管大便硬与不硬,均当急下之,不可顾虑。

【按】这是急下存阴的大承气汤证之一。

看来不像重病,但确是不得了的症状。

第253条

发热,阳明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释】阳明病,蒸蒸发热,大汗如流为热盛由里蒸腾于外,津液欲竭之象,应急下其热以救津液,缓则无及,宜大承气汤。

【按】壮热内迫,津液外越,故发热、汗多如流。

如不急下,津液立克枯竭,恶证蜂起,必致不救。

【注】①发热,非一般的表证或里证,必为书中形容的大汗、潮热、蒸蒸发热也。

②汗出多,亦非一般的汗,乃异常的大汗如流、淋漓如雨者。

津液销铄,损失很快,此亡阳(津液)之汗也。

【按】阳明病里热之证,书中多条提到大热、潮热、蒸蒸发热。

阳明病法多汗,书中亦有多条为证。

是否一见发热、汗多,即和本条等视而论呢?

不是的。

其可为大承气汤的适应症,但未必如本条之危险。

“急下之”的急字,深含寓意也。

本条乃急下存阴的大承气汤证之二。

第254条

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释】发汗不解,指太阳病发汗后不解,竟直传于里。

腹满且痛,可见结实已甚,传变迅急,不可等闲视之。

须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按】以上三条均为病猛剧,传变迫急,看似不重,稍有延误,祸变立至,故须急下之,读者宜玩而记之。

【注】①发汗不解,指太阳病发汗后而病不解。

这里要特别注意,是表证不解还是里证不解?

是里不解,而且还向严重的程度发展。

如果是表未解,则正邪仍恋战于表,传里必不致如此急剧也。

②腹满痛,为大实、大满、大痛,不但面积大而且痛重,是表证急剧传里的表现。

【按】此急下存阴的大承气汤证之三。

第255条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民,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释】此条承上条腹满痛而言,虽以大承气汤急下,但腹满不减,即有所减亦微不足道。

此为实,还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按】《金贵》曰“腹满不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与本条所述正成对子,宜互参。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若属一般的实满,用厚朴三物汤足矣,当无需大承气汤猛攻。

本条盖病毒重剧,结实至极,非一击而能收功。

除恶务尽,故须再下。

【注】①腹满有虚实之别。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为实满,腹满时减,复如故,为虚满。

临床见上午腹不满而下午满,或醒时胀满而寐时较好者,皆属虚满。

②腹满不减虽属实,但不定必用大承气汤攻之,临证还当参照余证而用适方。

本条用大承气汤在于腹满不减,胀的厉害,且有增无减。

【按】读本条,当明其两条含义:

①服大承气汤后病去甚微,有是证在,仍可服大承气汤。

②腹满胀的虚实辩证之法。

本条不用急下之,而用当下之,提示辩证要细微,当求其本质也。

第256条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

其脉不负者,顺也;

负者,失也。

互相克贼,名为负也。

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释】本条应读为“下利,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脉滑而数,为里实有热,下利见此脉,为有宿食的缘故,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按】阳明病本不下利,由于木来克土,故反下利,因以阳明少阳合病冠之。

此句和“其脉不负……名为负也”一段文字均为附会五行家言,不足为法,亦可能是后人所附,宜去之。

本条所述下利,即指今之肠炎、痢疾而言。

中医治病重在辩证,其以太阳病证出现者,即依汗法解之,以阳明病出现者,即依法下以解之,其以少阳证出现者,即依法和解之。

本是活泼泼的,不存任何成见。

治痢如是,治它病亦无不如是也。

开头的这句话不是本条辩证的依据。

【注】①阳明少阳合病,指既有阳明病的不恶寒、但热等,又有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等。

必下利的必字,一定是也。

②这段文字是以五行理念来解释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

阳明属土,脉大;

少阳属木,脉弦。

若大盛于弦,即木未克土,此为顺(不负)也,不致下利;

若弦盛于大,即木来克土,此为负,土被木克,则必下利。

古人论病是先由经验掌握治病规律,后求解释。

在这个长期的探索中,当时兴什么学说,就尝试用什么学说来解释。

本条用五行学说解释,显然是十分牵强的。

照仲景书惯例,第一句应为“少阳阳明合病”才是,凡此者,疑为后人所附。

下利是本条为证,须知。

③以脉来辨里有宿食,《伤寒论》中有本条,《金贵腹满》中有“脉数而滑者,实也,有宿食”,“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

阳明病里有热,开始本应能食(参见197条),但随着里热的伤津烁液,食反不得消化而逐渐成为宿食。

如果还没有结滞而影响气血运行,则其脉滑数,若影响到气血运行,则必不滑而涩也。

若大便硬,腹气不通,已大实满,脉不当滑矣。

本条虽有下利,但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

【注】阳明少阳合病句非本条的本质,在治疗上亦不足为据。

下利,脉滑而数者,实也,以其为宿食,故治从阳明,宜大承气汤。

若其人果有少阳证者,当选大柴胡汤矣。

第257条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

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而便脓血也。

【释】病人无明显的表里证而延续发热七八天不解,显为里热,虽脉浮数者,亦可以适方下之。

假设已下而脉数不解,热仍未除,其人消谷善肌,下后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淤血也,宜抵挡汤。

假设已下,即脉数不解,且下利不止者,此协热利,必便脓血也。

【按】流感或重感冒,发汗解表后,仍高烧不退,脉浮数而大便偏干者,多宜下之,尤以小柴胡汤加大黄、石膏和大柴胡汤加石膏汤为宜。

此证颇多,下之即愈,读者试之。

形似伤寒,发热,脉浮数,亦有由于淤血所致者,若以它药下之则热不解。

条文之脉数不解即热不解得互词,脉浮数和发热俱未解也。

与前130条互参自明。

成无己释为脉浮解而数未解,后之诸家多信而从之,实非。

又,由本条合热则消谷善饥,说明嗜食证有淤血所致者,亦注意。

邪热内盛,虽依法下之,亦有转变为便脓血的协热利者,当于热利中求之。

【注】①病人无表里证,主要是没有表证,故后一句言“可下之”。

②脉数主热,脉浮主表,亦主热,今有脉浮而没有表证,可见此脉浮主热而不主表也。

以无表证,故发热已七八日为里热。

“虽”字传神,示人不可以脉浮有所畏缩也。

临床上高烧多日不退,虽脉浮数,若不大便,黄白苔,常与大柴胡加石膏汤。

若其人发烧、呕吐、恶心、乏力,可用小柴胡汤加生石膏和大黄,供参考。

③下之后脉数不解,至七八日不大便,并且消谷善饥,这是其人有淤血,热与血结的缘故,宜抵挡汤下之。

如不是久瘀,亦可用桃核承气汤。

④若下之后,脉数不解(热不解),乃少阳阳明合热之故。

下利不止者(与下之后七八日不大便正好相反),因热伤血分而便脓血也。

黄芩汤、白头翁汤等方加减均可。

【按】里热有瘀血者,下之不愈,与表热有蓄水汗之不愈恰可相对。

少阴病篇缺失条文

291条: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此条不释。

292条: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

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释】:

少阴病转属太阴,呕吐、下利、手足不逆冷而反发热者,为胃气不衰,故不死。

假设脉不至者,可灸少阴太溪穴七至。

【注】:

①吐利,是少阴病并于太阴的重要标志(见太阴病提纲)。

病人太阴可关系生死,但不是说必死,其预后还得看邪正交争的结果。

太阴在里,是人体御病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治疗中不可不预先考虑,给予足够重视,争取防患于未然也。

②手足不厥冷,即无四肢厥逆。

反发热者(参见294条)胃气不衰,当有治愈之机。

③脉不至者,即脉不出。

在太溪穴用灸法可亢奋阳气,促其脉至。

【按】在汉代时,针灸比汤液运用普遍而兴盛,一提灸少阴,一般都能知道,故不注明穴位。

本注选太溪穴系后人经验,故从之,其后世汤液盛行,针灸反衰也。

293条: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释】少阴病八九日传里而发阳明病,故一身手足热。

由于其人便血,知为热入血室,故谓热在膀胱也。

【注】①少阴病,八九日常为表证传里之期,表示病已传里。

少阴病,其人必虚,虚寒较重之人病在表的时间甚短,一般用不了这么多天才传里。

②一身手足尽热,知此传阳明也,为热盛于里。

少阴病本虚,虚热相搏,扰动下焦的血脉,因而便血。

热在膀胱,指在膀胱的部位,不是膀胱之内。

【按】热入血室,有少阳证,有阳明证。

109条《金贵妇人产后》的第7条属阳明证,150、151条属少阳证,热入血室还有自愈证,读者可前后互参。

294条: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释】血不充于四末则厥,故少阴病厥者必无汗,谓但厥。

若强发其汗,必动其血,致口鼻出血,目出血等,其道不一。

肢厥者,血本需,上出血更使之竭,因名之为下厥上竭,为难治。

【注】①厥者,四肢逆冷,是津虚血少,血液阳热不达于四末的缘故。

少阴病多虚,若虚的厉害则可致厥,真寒而厥者定无汗。

②因厥而无汗,若强发其汗,或发汗不当而使大汗出,必动血而发血证,夺汗者亡血也。

③血出于口鼻或目,即血竭于上。

本厥于下,今又血厥于上,故名曰下厥上竭。

此证温之碍于血,凉之碍于厥,故为难治,但不等于不治,当知。

【按】少阴病表证亦可发汗,但四肢厥冷属真寒证者绝不可发汗,切记。

本条述少阴病而肢厥者,是少阴不可发汗证之一。

自本条以下论转属太阴的死症。

295条: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释】少阴病,恶寒身蜷,虚寒已甚。

若复转属太阴而下利,是为重虚。

手足逆冷者,胃气已败,故不治。

【注】①开始为虚寒在表的少阴病,后转属为太阴病。

身蜷,即蜷着手足,团身而卧。

愿屈不愿伸,是恶寒相当严重的表现。

②下利,又手足逆冷,此少阴转属太阴,一派阴寒之象。

胃气已败,故曰不治。

【按】少阴病维持在表的时间甚短,常二三日并于里而发太阴证,若治不及时,就有死亡的可能,这也是在太阴篇不论死证而放在少阴来讲的原因。

296条:

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释】少阴病不解,并于太阴则上吐下利。

若其人烦躁不宁,四肢逆冷者,为胃气已败,生机欲息之象,故死。

【注】吐利,少阴转属太阴的特征。

曰躁烦而不曰烦躁,因躁而烦,躁多烦少,主精气欲尽。

四肢厥逆,为中气沉衰,阴寒极盛,残阳欲息之象,故死。

【按】手足逆冷是看胃气有无的关键,若于其他阴寒证病并见,则危矣。

另外,手足逆冷还应辨寒热的真假。

297条: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释】少阴病,并于太阴而下利,胃气不复,精气泄尽而利止,头眩时时昏冒者,为血虚上竭之证,必死。

【按】头眩,时时昏冒者,有似于今所谓脑贫血证。

本条所述为精气虚竭所致也。

【注】此少阴病并于太阴。

下利止,要辨佳恶。

胃气复,利止为佳;

里虚已极,无利可下而利止为恶。

本条属后者。

眩为头晕、头眩者,由于吐利而津液丧失太过所致。

冒为头发沉,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