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高考生物 复习与学科能力课后活页作业8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2140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一号高考生物 复习与学科能力课后活页作业8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名师一号高考生物 复习与学科能力课后活页作业8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名师一号高考生物 复习与学科能力课后活页作业8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名师一号高考生物 复习与学科能力课后活页作业8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名师一号高考生物 复习与学科能力课后活页作业8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名师一号高考生物 复习与学科能力课后活页作业8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名师一号高考生物 复习与学科能力课后活页作业8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名师一号高考生物 复习与学科能力课后活页作业8 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名师一号高考生物 复习与学科能力课后活页作业8 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名师一号高考生物 复习与学科能力课后活页作业8 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名师一号高考生物 复习与学科能力课后活页作业8 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名师一号高考生物 复习与学科能力课后活页作业8 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一号高考生物 复习与学科能力课后活页作业8 新人教版.docx

《名师一号高考生物 复习与学科能力课后活页作业8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一号高考生物 复习与学科能力课后活页作业8 新人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师一号高考生物 复习与学科能力课后活页作业8 新人教版.docx

名师一号高考生物复习与学科能力课后活页作业8新人教版

课后活页作业

1.(2010·全国Ⅰ理综)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B.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C.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D.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膜的功能及免疫调节、基因的表达、细胞工程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理解能力。激素的分泌方式是胞吐;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是胞吞;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的融合首先需要细胞膜的融合。以上三项均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是在细胞内完成的,没有涉及细胞膜。

答案:

C

2.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CO2的运输方式为b

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D.线粒体内膜的化学组成与细胞膜相同

解析:

该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生物膜、细胞膜的流动性,属于识记水平,试题中等难度。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如图中b。细胞识别与糖蛋白有关。适当提高温度会加快细胞膜上蛋白质和磷脂的流动速度。线粒体内膜不包括糖类。

答案:

D

3.为探究植物A能不能移植到甲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测定了植物A细胞液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为保证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甲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

浓度(mol/L)

0.15

0.2

0.25

0.3

质壁分离状态

不分离

刚分离

显著分离

显著分离

A.≤0.15mol/LB.≤0.2mol/L

C.≥0.2mol/LD.≥0.3mol/L

解析:

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会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植物将不能正常生存。因此,为保证植物移植后能正常生存,甲地土壤溶液浓度应≤0.15mol/L。

答案:

A

4.在水池中沉水生活的丽藻,其细胞里的K+浓度比池水里的K+浓度高1065倍,据此判断下列哪项正确()

A.随着池水中富营养化程度的提高,K+进入丽藻加快

B.池水中好氧细菌大量繁殖时,K+难以进入丽藻

C.池水中厌氧细菌大量繁殖时,K+难以进入丽藻

D.池水中鱼虾较多时,K+难以进入丽藻

解析:

由题中提供的信息“细胞里的K+浓度比池水里的K+浓度高1065倍”可知,K+进入丽藻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能量。池水中富营养化可导致水体中缺氧,引起丽藻细胞呼吸困难,从而影响K+进入丽藻;池水中的好氧细菌大量繁殖时,说明此时的氧气较为充足,K+较易进入丽藻;而池水中的厌氧细菌大量繁殖时,说明此时的氧气不足,K+较难进入丽藻;池水中鱼虾较多时,说明此时的水中溶解氧较多,K+进入丽藻较易。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相对较大。

答案:

C

5.下图所示真核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B.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完成图中①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D.完成图中②、③、⑤、⑥的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

解析:

该题考查真核细胞生物膜系统,属于识记水平,试题中等难度。功能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一般比较多。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完成光反应的部位是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②是线粒体,③是内质网,⑤是液泡,⑥是核糖体,线粒体是双层膜结构,核糖体是非膜结构,其他都是单层膜结构。

答案:

D

6.如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是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疏水性

B.c指磷脂分子的头部,具有亲水性

C.糖蛋白在细胞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解析:

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磷酸“头”部(c)是亲水端,脂肪酸“尾”部(a)是疏水端。细胞膜为细胞的边界,在细胞膜的外侧分布着具有识别作用的糖蛋白,而在细胞膜的内侧没有糖蛋白的分布,因此,依据糖蛋白的分布可判断细胞膜的内外侧。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细胞膜上蛋白质(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答案:

C

7.(2010·广东理综)如图是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D.被动运输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分析图示可知,矿质离子的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协助,还消耗能量,故为主动运输。

答案:

C

8.Na+-K+泵由4个亚基(多肽)组成,其中一个亚基向着细胞质的一面有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三个Na+结合位点,外表面有两个K+结合位点。这一过程利用ATP供能,将Na+从细胞内逆浓度梯度排出,将K+从细胞外逆浓度梯度运入。对此过程的不正确说法是()

A.Na+和K+出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

B.Na+—K+泵是一个可同时反向转运两种离子的载体蛋白,该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无关

C.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这一过程可能会造成细胞膜内外产生电位差

解析:

由题干可知,Na+、K+的运输需消耗ATP,是主动运输过程;载体蛋白具有相对专一性,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也说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由于Na+、K+进出细胞的数量不均衡,故可导致细胞膜内外产生电位差。

答案:

B

9.用磷脂双分子层将某种不容易进入细胞的药物包裹成小球,通过小球膜与细胞膜的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A.固醇,自由扩散B.性激素,协助扩散

C.蛋白质,主动运输D.蛋白质,胞吞

解析:

性激素和固醇都是脂质物质,可优先通过细胞膜;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进入细胞。

答案:

D

10.(2010·天津理综)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

B.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D.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解析:

本题考查与物质运输相关的生理过程及各自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运输能力。主动运输消耗能量且需要载体,故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供能;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内仍进行新陈代谢,需要吸收葡萄糖将其分解供能;质壁分离时,细胞失水,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内渗透压升高;抗体的本质为蛋白质,通过胞吐方式运输到细胞外,该过程中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将抗体释放到细胞外。

答案:

B

11.实验表明,对离体的蛙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心肌细胞对K+、C6H12O6的吸收量却不受影响,但对Ca2+吸收量却明显减少。试分析,这种毒素可能的作用机理是()

A.改变了心肌细胞膜的结构,使膜的流动性加快,对物质的吸收加快

B.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Ca2+载体蛋白的活动,使细胞吸收Ca2+的速率减慢

C.抑制了心肌细胞内呼吸酶的活性,细胞的有氧呼吸降低,为主动运输提供的能量减少

D.改变了心肌细胞膜两侧的Ca2+浓度,使细胞主动吸收Ca2+的速率降低

解析:

心肌细胞吸收K+、C6H12O6、Ca2+是主动运输的过程,主动运输的条件是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该毒素处理后,不影响K+、C6H12O6的吸收量,说明该毒素不是抑制细胞呼吸来抑制主动运输的;从载体蛋白专一性考虑,该毒素能选择性抑制Ca2+载体蛋白的活动,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对Ca2+的吸收,而其他离子或分子的运输并不受影响。

答案:

B

12.(2010·山东理综)如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跨(穿)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对物质跨(穿)膜运输方式的理解、运用和识图分析能力。由图可知,曲线a表示物质的转运速率与被转运分子的浓度成正比,因此曲线a表示的是自由扩散;曲线b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物质的转运速率与被转运分子的浓度成正比,而超过一定的范围,物质的转运速率不再增高,这时候转运速率主要受细胞膜上载体数量的限制,因此曲线b表示的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故A错误;方式a表示的是自由扩散,如果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那么与之有关的载体蛋白应贯穿于细胞膜中构成蛋白质通道,故B错误;抑制细胞呼吸可能对方式b的转运速率有影响,而对方式a的转运速率无影响,故D错误。

答案:

C

13.下列不能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的是()

A.萎蔫的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B.细胞膜上糖蛋白的识别过程

C.浆细胞分泌抗体

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解析:

萎蔫的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细胞膜的外形发生变化;浆细胞分泌抗体,细胞膜与分泌小泡进行了膜的融合,白细胞的吞噬作用都体现了细胞膜流动性的特点。糖蛋白的识别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作用。

答案:

B

14.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由突触前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进入细胞质中要穿过2层生物膜

C.水稻叶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被同一个细胞利用要穿过2层磷脂双分子层

D.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解析:

分泌蛋白的分泌方式为胞吐,故A错误。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从核孔进入细胞质,跨过0层生物膜,故B错误。叶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O2被同一个细胞利用,从细胞质基质到叶绿体,要跨过2层生物膜,即2层磷脂双分子层,故C正确。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故D错误。

答案:

C

15.用呼吸抑制酶处理红细胞,下列物质吸收量显著减少的一组是()

解析:

O2、H2O、甘油等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红细胞,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红细胞,这些过程都不需要消耗能量。氨基酸、K+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需要消耗能量,呼吸抑制酶处理红细胞后,红细胞产生ATP量减少,所以氨基酸、K+的吸收量也显著减少。

答案:

B

16.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中形成稳定的磷脂双层膜的原理而制备的人工膜。单层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亲水端与疏水端排列是不同的,搅拌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

(1)将脂质体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没有变化,这一事实说明脂质体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脂质体的形成是由于磷脂分子结构同时具有________的特点,脂质体中裹入DNA,就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一种工具——运载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脂质体的形成原因及特点分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同时也可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________成分有关。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试图从人血红细胞、肾小管壁细胞膜上寻找这种蛋白质——CHIP28,他以这两种细胞为实验材料的最可能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水中脂质体形成的原理是磷脂分子具有疏水端和亲水端,在水中时磷脂分子朝向水面的一定为亲水端,这样很可能就形成双层稳定的脂质体。脂质体应用广泛,例如:

脂质体裹入目的基因导入细胞内(由于它与膜结构类似,易融合)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裹入抗癌药物和配备制导系统,即单克隆抗体(由细胞工程产生),就可以专一性地杀灭肿瘤细胞。由脂质体的结构可推测出细胞膜应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其疏水端相连在中间,也可推测水分子跨膜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而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选择吸水能力强、膜成分单一的材料进行验证最理想。

答案:

(1)稳定性

(2)亲水和疏水脂质体的结构类似细胞膜,易与受体细胞发生融合,从而导入目的基因

(3)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成熟的红细胞除细胞膜外无其他的膜结构,便于获得纯净的细胞膜;而肾小管壁细胞对水分子的重吸收能力强

17.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

(1)若图甲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膜上含量较正常细胞减少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甲是线粒体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________。b、c运输方式符合图________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

(3)若图甲表示人体红细胞膜,则表示Na+、K+运输的分别是图中________。Na+、K+的运输方式符合图________所示曲线。

(4)已知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而有人认为小肠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请设计实验加以确定。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

取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肠上皮细胞,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葡萄糖的培养液中。

第二步:

甲组细胞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a.若甲、乙两组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速率基本相同,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图甲中A是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D是糖蛋白,a、b、c、d分别表示主动运输、自由扩散、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其中a、b由膜外运向膜内,c、d则由膜内运向膜外。图乙表示自由扩散,图丙表示主动运输。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线粒体吸收O2,放出CO2。红细胞吸收K+,排出Na+。要确定小肠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还是主动运输,可设置能量(ATP)为自变量,葡萄糖的吸收速率为因变量。

答案:

(1)[D]糖蛋白

(2)O2、CO2乙

(3)d、a丙

(4)①第二步:

乙组细胞抑制细胞呼吸,其他条件都相同

第三步:

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速率

②a.说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不是主动运输

b.若乙组细胞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或者完全不吸收,说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单元体系构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