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2257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docx

《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docx

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

2010年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人机系统按照人在系统中的作用特点可以区分为 B 类。

11

A2    B3    C4    D5 手控式,机控式,自动化

2          是指人体在单位时间那承受的工作量,是评价人机系统的一项重要指标。

A

A工作负荷  B心理负荷  C劳动强度  D应激

3视错觉主要是由人的    所决定。

C是指观察注意对象所得到的印象与实际注意对象出现差异的现象。

视错觉由人的生理心理现象决定,但有些作用机理目前仍没有搞清楚。

A心理  B生理  C生理心理  D  文化心理

4        是操作者将控制信息传递给机器的装置。

D

A按钮  B操作杆  C开关  D控制器

5作为一般使用,选择分辨率为    的CRT就可以。

C

A640X350  B640X480  C1024X768  D1280X1024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属于感觉器官的包括ABCDE

A眼睛  B耳朵  C鼻子  D舌头  E皮肤

2一个完整的信息加工系统包括:

ABCD信息加工系统的一般结构包括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和加工器。

A感受器  B记忆  C加工器  D效应器  E存储器

3下列哪些属于模拟显示器162CD

A机械式手器  B电子手表  C电压表  D电流表  E机械计数器

4模拟的逼真度包括ABD

A环境逼真度  B心理逼真度  C生理逼真度  D设备逼真度  E物理逼真度

5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主要包括ACD

A健康  B嗓声  C工作质量  D舒适感  E温度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减少事故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是减低(   减低环境的危险性       )危险性,二是控制( 控制人的因素)的因素。

2生理学模式认为影响事故的两个重要因素是( 生理节律             )和(    药物            )。

3按照控制器所传递信息的连续性,可以把控制器分为(     连续       )控制器和(    离散    )控制器。

4紧张状态的发展可以分为警戒反应器、(      抵抗期        )、以及(  衰竭期              )。

104

5心理负荷的评定方法有(   主任务分析     )分析、(   辅助任务分析     )分析、生理测量和(   主观评定       )。

351

6感受性可以分为(  绝对      )感受性和(  差别        )感受性两种。

7(   西蒙             )认为人们在决策的时候并不是追求最佳,而是追求(“   足够好(满意)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效应器官:

运动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包括操作器官(手脚)、行走器官(腿)、和语言器官(口)等。

2预测效度:

用测验的结果去预测被试今后实际绩效的程度,预测效度越高越准确。

3暗适应:

人由明亮转入暗环境,视觉感受性逐步提高的过程是(暗适应       )。

4心理不应期:

当两个刺激在时间上十分接近时,即使接收刺激的感觉通道和作出反应的效应器官都不同,大脑信息加工机制也将暂时对第二个刺激不起反应,这段时间称为心理不应期。

5运动兼容性:

指控制器与显示器的运动关系,以及控制器或显示器的运动与系统输出的关系,与人们对这些关系的预测的一致性。

五简单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工程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和作用有哪些?

基本目的是实现人机环境的合理配合,使整个系统能够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的和作用可作如下概括:

1.提高效率:

人机系统的效率不仅取决于人或机各自的效率,同时也依赖于人、机、环境三者的配合和协调。

2.防止事故保障安全。

制订工效学标准、安全标准、劳动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工效学标准通常规定的是最低要求,制定和实现标准,只是为了保障安全和健康。

3.创造健康和舒适的工作条件:

一个好的系统,不仅要求效率高、事故少,而且还要无害于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2简述PSI周期节律。

体力(Physical)强弱周期为23天,情绪(Sensitive)好坏周期为28天,智力(Intellectual)高低周期为33天。

这三种生理节律合称为PST周期。

3简述控制器排列的一般原则。

控制器排列的一般原则:

重要性原则:

按照每个控制器对实现系统目标的重要程度,决定其位置安排的优先权。

使用频次原则:

按照每个控制器在系统操作中的使用频次多少,决定位置安排的优先权。

功能原则:

按照功能关系安排控制器的位置,将功能相近或相关的控制器组装在一起。

使用顺序原则:

对系统操作中使用顺序固定的控制器,按照他们的使用顺序安排其位置。

4事故产生中人的因素包括哪些?

影响事故发生的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视觉与视知觉。

没有达到视觉标准的个体,就会有更高的事故发生率。

②经验。

经验与事故的发生有很高的相关关系,经验总是能把事故控制在最小的可能发生率上。

③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某些能力会下降,比如视力。

同时,年龄增加,经验增长。

④人格特质。

一般工人有20%的时间陷于情绪低潮,有一半的事故是发生在这20%的情绪低潮期。

⑤疲劳。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疲劳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六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什么是准实验研究?

工程心理学中的准实验设计有哪几种?

准实验研究:

也叫现场实验,它是在实际情境中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方法。

16.工程心理学的准实验设计有以下三种:

①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设计

②等时间取样设计

③时间系列设计:

是在作业过程中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一系列的测定,在时间系列的中间对被试组进行某种实验处理,然后从整个时间系列结果中,分析实验处理前后结果的变化,以判定实验处理的效果。

与实验研究相比,准实验研究由于具有情境真实和被试反应自然的特点,所以具有较高的外部效度。

2试述提高系统可用性的7个原则。

可用性是指一个系统易学、易用、有效、较少出错、容许修复错误。

提高软件可用性有八大原则:

①将系统和现实世界进行匹配大家都很熟悉,这也是软件界面必须应用用户所熟悉的概念、思想和比喻的原因。

②使界面保持一致,包括与系统内部和任何现存的外部标准保持一致;

内部一致性:

是指,设计的内容在整个界面上都以相同的方式进行显示。

③系统状态的可视性也是大家较为熟悉的;

④用户控制和容错性的原则;主要是说用户能够在界面上自由移动。

他们需要在进行错误操作时能够撤销此次操作,能够从不小心而“错误闯入”的地方退出来。

⑤错误和错误的修复;生活中每个计算机用户都会犯错误,最小的错误如按错了键盘。

软件必须设计能将用户的错误减到最小。

⑥记忆;人类的记忆并不是总可以依赖的。

工作记忆中不能放置太多的信息。

⑦灵活性和使用的高效性;

⑧简洁性和一致性的设计目标:

将会使用户觉得该系统易学易用,这反过来又会使他们更深刻认识软件的独特功能,并乐于使用它。

 

工程心理学试题(2003年4月北京)

一. 单选

1. 下列属于效应器官的是 ①皮肤  ②口  ③舌  ④耳     ②

2. 根据PSI周期节律,体力的强弱周期为  天。

①20  ②25  ③23  ④28  ③

3.      是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的测量量表。

①比例测量②等距测量③顺序测量④类别测量P42  ①

4.      是指用户在熟悉系统后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其工作效率。

①易学性②有效性③易记性④低失误性P259     ②

5. 在Card和Moran等人提出的GOMS模型中,G代表①操作②方法③选择④目标P265            ④

二. 多选

1. 属于感觉器官的有①眼睛  ②耳朵  ③鼻子  ④舌头  ⑤皮肤P48     12345

2. 工程心理学中人─机─环境系统中的环境指①物理环境②劳动组织③住房结构④工作制度⑤社会环境P1     1245

3. 常用的人机交互方式包括①问答式对话②存盘③菜单界面④查询⑤功能健P243     135

4. 心理学研究中的信度常常包括①重测信度②结构信度③复本信度④分半信度⑤预测信度P31  134

5. 杨树春发现可能导致反应堆事故的原因有①规程原因②情绪原因③通讯原因④人格原因⑤培训原因P315  135

三. 填空

1.工程心理学以人─机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的  工作效能     ,人在系统中的  行为特点     ,以及人机间的合理配合等。

1

2.心理负荷的评定方法有主任务分析、辅助任务分析、生理测量        和 主观评定        。

351

3.许多研究者认为决策过程是一个从直觉      到 分析      的认知连续体,加工可能就是在直觉和分析之间快速振荡的过程

4.工程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寻找事物之间的      ,并进而对事物的发展加以    和(   )

5.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在所有的生活事件中,丧偶     和 离婚    对人的情绪影响最大。

317

6.反应时是指从刺激呈现至反应动作完成的时间,它包括 潜伏反应时    和   运动时间   时间两部分75

7.人体的皮肤上分布着三种感受器,分别是触觉感受器、温度     感受器和 痛觉     感受器

四.名词解释

1.人机界面:

控制器、加工器或运算器、显示器是机器系统的三个环节。

机器和人通过控制器、显示器进行信息交换,人们把它们叫做人机接口或人机界面。

2.构想效度:

测验结果与某种理论构思或者概念的符合程度。

3.掩蔽效应:

在听觉中,由于干扰声的存在,致这件事声信号的听觉清晰度阈限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掩蔽效应)61

4.心理负荷:

可以简单解释为,单位时间内人体承受的心理活动工作量。

心理负荷的主要成分有个体加工的信息和情绪上负荷。

心理负荷的概念中包括个体加工信息的速率,即决策的速率和决策的难度,也包括个体所体验到的应激和紧张的主观感觉。

5.空间兼容性:

是指显示器与控制器的空间关系,与人们对这种关系预测的一致性。

控制器与显示器的使用往往是一一对应的,它们的位置关系是否合适,将影响到控制器或显示器的使用效果。

五.简述

1.简述信息加工模型的6个阶段?

①感觉储存。

又叫感觉登记或感觉记忆。

它是人的信息加工的第一阶段。

②知觉译码。

在知觉时,人把当前感觉登记中的信息与以前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有关信息进行匹配,从而赋予刺激一定的意义。

③记忆与决策。

一旦某个知觉的对象被归入一定范畴后,个体需要决定对它作出什么行动。

④执行。

如果作出的一个决定,是对外界刺激采取某种反应活动。

⑤反馈。

人借助于感觉器官获得关于自己活动结果的信息,人能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自我调节。

⑥注意。

在感觉登记之后的各阶段的信息加工,几乎都离不开注意。

2.工作中对人造成压力的原因有哪些?

⑴工作的负荷。

过重,超过了能力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过轻,缺乏有意义的刺激,如不需动脑,重复单调,无法施展才华和能力的工作,也会造成消极压力。

⑵工作的变动。

机构改组,职务变迁等,会破坏人的行为、心理和认识的功能模式。

⑶工作中的挫折。

任务不明确,官僚主义,指导不明确等挫折,会阻碍人达到预定的目标。

⑷不良的环境。

照明,噪声,温度,人际关系都是不良环境因素。

3.生理学模式是怎样看待事故原因的?

309

.关于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从两个方面:

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来进行分析。

许多科学家在研究事故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的因素为中心的两大事故分析模式。

一是行为模式,二是生理学模式。

生理学模式提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职工的身体不能适应任务的要求。

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是生理节律和药物的使用。

生理节律:

每个人都具有节律调节功能的系统。

许多事故发生在生理低落期。

药物的使用:

比如酒精的使用。

4.简述Wickens 提出的多资源理论?

根据单资源理论,同时进行的两个工作之间互相干扰的程度,取决于工作的难度,威尔肯斯发现,除了难度外,工作的结构,比如加工阶段,加工编码和加工的感觉通道,也对干扰产生影响。

双任务作业时,其中一个任务的结构或者加工机制发生变化,也会出现干扰现象。

单资源理论无法圆满解释这些事实,威尔肯斯提出了多资源理论。

认为,人类拥有不同的资源,资源之间出现分配的情况是多样的,资源可用三种相当简单的维度来分类,加工阶段,加工码,加工通道。

加工阶段分为知觉加工,中枢加工或者运动输出。

加工码分为空间加工和言语加工。

感觉通道分为视觉和听觉。

根据多资源理论,同时进行多项工作时,依据工作性质的差异,这些工作可能利用相同的资源或不同的资源。

在利用不同资源的情况下,各工作相互独立,互不干扰,而在前一种情况下,工作间将出现资源竞争,发生干扰。

六.论述

1.在工程心理学研究中,采用哪些方法可以满足“最小原则”?

①消除法:

就是指将干扰变量排除在实验之外。

②限定法:

通过使某种干扰因素保持恒定状态,从而控制那些无法消除的干扰因素。

③纳入法:

是指把某些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也当作自变量来处理,使其按研究者的要求发生变化。

④配对法:

配对法常常被用来控制与被试有关的干扰因素。

⑤随机法:

就是把参加实验的被试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分配到控制组和实验组中,这种方法也被用来控制由于被试原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影响荧光屏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影响荧光屏显示效率的主要因素(CRT设计中应考虑哪些人的因素):

①目标亮度。

在一定的亮度范围内,视觉作业的绩效随目标亮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其提高率随目标亮度增加而下降。

场合,目标背景亮度的设定,应特别考虑显示器的分辨率、刷新频率、目标背景亮度比和目标在屏上的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②目标与背景的亮度比。

目标与背景的亮度比取决于目标亮度、屏面亮度和周围环境照明三因素。

决定CRT目标与背景对比度的主要参数有:

栅偏压、余辉、屏面噪声和聚焦状况。

③分辨率。

CRT的分辨率是指可视图像中最小可辨或可测的细节。

其指标常以电视限定法测得的屏幕线数,或以压缩光栅法测定的屏幕每厘米的扫描线数表示。

要使显示效果更加清晰、真切,应选择高分辨率的显示器。

④颜色。

CRT彩色显示器的合理设计,应以颜色编码和显示工效的心理学研究为依据。

在单色显示屏上,白色、绿色、黄色对深灰色或黑色形成的颜色对比,最适于图形和字符的识别。

通常将白色、绿色等明快颜色用作目标色,而将深色或黑色作为背景色。

⑤目标位置指示物。

目标位置指示物是雷达屏的常用辅助部分。

它包括坐标格线、光电笔、电子十字丝等多种形式

⑥屏幕大小及位置。

CRT屏幕大小与视距是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

对最佳屏面尺寸的确定,还应综合考虑显示目标的大小、观察精度、显示器的分辨率等因素的影响。

屏面最好处于正对视线的位置。

如果要为站立的观察者使用时,屏面处于屏面中心与眼的连线以下、偏离水平视线5度为宜;如果要为坐姿观察者使用,则以下偏15-20度为宜。

视距的范围应为50-70厘米。

 

2004年工程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工程心理学的核心内容是(B)3

A.工程学B.心理学C.认知科学D.计算机科学

2、多资源理论的提出者是(D)359

A.凯纳曼B.吉尔布瑞斯C.泰勒D.威肯斯

3、“活动的七阶段”模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C)263

A.执行该活动B.形成意象C.根据目标和意象评价系统状态D.觉察系统状态

4、荧光屏显示器设计中,屏幕视距的范围应为(B)

A.40-60厘米B.50-70厘米C.60-80厘米D.70-90厘米

5、当要求对不常出现的不确定性目标保持注意时,保持注意的能力就会随时间的持续而下降,这个现象叫做(A)

A.警戒下降B.警戒解除C.注意疲劳D.注意松弛

6、最简单的人机交互方式是(C)P243

A.功能键B.菜单界面C.问答式对话D.命令语言界面

7、尽管计算机最初是被设计成用来进行传统计算的工具,但最大的应用潜能可能是(D)291

A.系统控制B.模糊控制C.界面开发D.信息处理

8、在研究中对自变量的控制要遵循(D)35

A.平行原则B.排除原则C.随机原则D.最大原则

9、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影响了注意的分配效率,一个是“难度”,另一个是(A)96

A.结构相似性B.时间长度C.疲劳程度D.警戒强度

10、认知连续体理论认为,加工可能就是直觉和分析之间的(B)

A.选择B.振荡C.比较D.计算

二、多项选择题

11、工程心理学的基础是(BD)

A.社会心理学B.实验心理学C.管理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

12、德国心理学家闵斯特伯格的著作包括(AC)21

A.《心理技术原理》B.《开关与表盘》C.《心理学与工业效率》D.《工程心理学》

13、效度包括(ABD)31

A.内容效度B.构思效度C.副本效度D.预测效度

14、人格测量的工具有(ABD)

A.MMPIB.卡特尔的16PFC.TAT主题统觉投射D.艾森克人格问卷

15、模拟的逼真度包括(BCD)39

A.情绪逼真度B.心理逼真度C.环境逼真度D.设备逼真度

三、填空题

16、GOMS模型中,G代表目标、O代表操作、M代表方法、S代表选择性原则。

265

17、心理负荷状况评价最直接的方法是主任务分析。

351

18、仪表显示器按显示功能分类可分为读数用仪表、检查用仪表、警戒用仪表、追踪用仪表、调节用仪表。

162

19、体力(Physical)强弱周期为23天,情绪(Sensitive)好坏周期为28天,智力(Intellectual)33高低周期为天。

118

20、人体皮肤上分布着三种感受器,分别是触觉感受器、温度感受器、痛觉感受器。

61

21、人格测量通常采用的三种方式是量表法、投射法、情景测验。

22、人的信息传递率变化范围大约为每秒3-10比特。

70

23、知觉的基本特性包括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51

24、踏板可分为旋转式、往复式、直动式。

204

25、个性特征理论认为,人们存在着某种个性倾向,容易造成事故的称之为“事故倾向个性”。

四、名词解释

26、运动兼容性:

指控制器与显示器的运动关系,以及控制器或显示器的运动与系统输出的关系,与人们对这些关系的预测的一致性。

27、感觉储存:

又叫感觉登记或感觉记忆。

它是人的信息加工的第一阶段。

28、顺序测量:

顺序测量是指使用顺序量表或者等级量表进行的测量,这种测量要求被试对评价的事物排出顺序或者排出等级,通常采用等级排列法或者对偶比较法。

29、人机界面:

控制器、加工器或运算器、显示器是机器系统的三个环节。

机器和人通过控制器、显示器进行信息交换,人们把它们叫做人机接口或人机界面。

五、简答题

30、宏观工效学和组织系统理论的观点认为,企业是一个由多种子系统构成的完整体系。

其中包括的子系统主要有哪些?

企业是一个由各种子系统构成的完整体系。

其中包括各种价值系统、组织结构系统、_心理社会_____系统、__技术任务_____系统及管理系统等等。

304

31、软件的可用性的标准有哪些?

软件的一系列可用性的标准:

易学性、有效性、易于记忆、低错误率、用户满意感等。

①易学性是指一个新的用户能学会使用系统的速度。

易学性实际上就是可用性的代名词。

②有效性是指在用户熟悉系统后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用户的工作绩效。

③易记性是非常重要的,相对来讲较易测量。

④错误率通常是低可用性的主要标识;

⑤满意感是一个主观性较强但同样也很重要的指标。

可用性是指一个系统易学、易用、有效、较少出错、容许修复错误。

32、简述听觉显示器的设计原则。

1.听觉刺激所代表的意义,应该与人们已经学到的或者自然的联系相一致。

避免信号之间相互矛盾。

2.采用声音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等维度做信息代码,应该避免使用极端值。

代码数目不能超过使用者的绝对辨别能力。

3.信号强度应高于背噪,保持足够信噪比,防止声音掩蔽。

4.尽量用间歇的或者可变的声音信号,避免使用稳定的信号,减弱对信号的听觉适应。

5.不同信号分时呈现,间隔不短于1秒。

必须同时呈现的信号,音源空间位置要分离,或进行优先注意指示。

6.不同场合使用的听觉信号要标准化。

33、工程心理学的作用是什么?

1.提高效率:

人机系统的效率不仅取决于人或机各自的效率,同时也依赖于人、机、环境三者的配合和协调。

2.防止事故保障安全。

制订工效学标准、安全标准、劳动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工效学标准通常规定的是最低要求,制定和实现标准,只是为了保障安全和健康。

3.创造健康和舒适的工作条件:

一个好的系统,不仅要求效率高、事故少,而且还要无害于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六、论述题

34、学者山松林对发生事故前的心理状态进行了研究,指出有几种有害的心理因素量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试述这些因素的内容。

324

.较为有害的心理因素包括8种:

①习惯心理

②麻痹心理

③侥幸心理

④紧张心理

⑤自负心理

⑥求快心理

⑦厌倦心理

⑧逆反心理

35、试从功能的角度,讨论人和机器各自的特点以及人机匹配的原则

人机配合包括两方面的涵义:

一是人机功能分配,二是人机在构形与性能特点上的匹配。

⑴机器具有许多人所不及的功能特点:

①强度大;

②速度快;

③精度高;

④具有某些人所缺少的感受和反应能力;

⑤具有独特的记忆功能;

⑥能够长时间地连续工作;

⑦能在人无法耐受的环境中工作。

⑵人也有一些机器所不及的功能:

①某些感受能力比较高;

②具有补偿的能力;

③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④具有多种潜能;

⑤具有总结经验,除旧创新的能力;

⑥具有主观能动性,因而能成为机器的支配者。

一般来说,强度大的、快速的、高精度的、持续久的、单调的或操作环境恶劣的工作,要安排机器去干;设计方案、编制程序、应付不测、排障维修等工作应由人去做。

人机匹配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是通过选拔与训练,使操作人员能够与机器要求相适应。

另一方面,人与机器相比,机器在构造和性能特点上,可以有很大的变化,而人的身体结构和功能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受生物遗传因素制约,具有较大的不变性。

因此,人机匹配不能仅依靠人对机器的适应,应主要依靠把机器设计成符合人的特点来实现。

人机匹配应符合的原则:

①要选用最有利于发挥人的能力和提高人的操作可靠性的匹配方式。

②匹配方式要有利于使整个系统能够达到最大的效率。

③要使人操作起来方便、省力。

④要采用信息流程和信息加工过程自然的、使人容易学习的、差错少的匹配方式。

⑤不要采用需要人做高度精密的、频繁的、简单重复或过于单调的、连续不停的、作长时间精确计算的匹配方式。

⑥匹配方式要使人认识到或感到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或很重要,不可把人安排作机器的辅助物。

2005年4月工程心理学试卷

一、单选(1*10=10)

1。

人操作机器后,机器状态发生变化的信息通过反馈回路作用于人,人又根据反馈信息对机器的状态作出进一步控制或调整,这种人机系统是B

A开环人机系统B闭环人机系统C串联人机系统D并联人机系统

2。

以电能、化学能等作动力的人机系统是B

A手控式人机系统B机控式人机系统C自动化人机系统D并联式人机系统

3。

研究中所使用的工具(比如一个量表或一个问卷)的可靠性,我们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