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推断经典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2299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3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机推断经典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无机推断经典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无机推断经典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无机推断经典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无机推断经典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无机推断经典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无机推断经典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无机推断经典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无机推断经典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无机推断经典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无机推断经典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无机推断经典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无机推断经典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无机推断经典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无机推断经典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无机推断经典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无机推断经典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无机推断经典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无机推断经典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无机推断经典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机推断经典解析.docx

《无机推断经典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推断经典解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机推断经典解析.docx

无机推断经典解析

无机推断经典题型(解析)

1.A、B、C、X均为中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已略去):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是NH3,则C可能是氧化物

B.若A是非金属单质,则C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强酸

C.若X是金属单质,则B、C中X的化合价可能是B>C

D.若X是强碱,则B可能是两性物质

2.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X、Y、Z是三种常见的单质。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3.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可以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X

Y

Z

箭头上所标数字的反应条件

A

CaO

Ca(OH)2

CaCO3

①常温遇水

B

AlCl3

NaAlO2

Al(OH)3

②通入CO2

C

Fe2O3

FeCl3

Fe(OH)3

④加入盐酸

D

Cl2

Ca(ClO)2

HClO

③加浓盐酸

4.如右图所示,6个编号分别表示六种物质:

Al、Fe2O3、NaOH溶液、氢碘酸、NH3、O2.凡是直线相连的两种物质均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高温时氨气能还原Fe2O3).图中①表示的物质是

A.AlB.NaOH溶液C.氢碘酸D.O2或Fe2O3

5.甲、乙、丙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转化:

甲+强酸→乙十丙十H2O,其中乙为盐,丙为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金属单质B.甲与乙一定含有同种元素

C.丙一定是氧化物D.该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7.某ⅡA族元素是自然界存在最广泛的元素,常以化合物F存在,从其单质A起始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③中H2O均是还原剂

B.工业上常用C的悬浊液与Cl2反应制取漂白粉

C.D与H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有三种可能

D.电解F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以制取单质A

8.若E、M、G、Q四种物质中,其中两种为单质,两种为化合物,通过E+M→G+Q反应,Q不可能是

A.Fe304B.F2C.A1203D.C

9.a、b、c是三种都含同一金属元素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直接转化关系,则a、b、c是

A.Na、Na2O、NaCl

B.Fe、FeCl3、FeCl2

C.Al、AlCl3、Al(OH)3

D.Cu、CuO、CuSO4

10.A、B、C、D、E五种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A、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水溶液呈碱性,且碱性B>A;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水溶液呈酸性,且酸性C>D;五种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

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CDEABB.ECDABC.BAEDCD.BADCE

11.已知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

室温下,A为固体,B和C均为气体。

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如图进行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C中三种元素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可能是氧化物

B.A、B、C中有一种金属且为B

C.如果E溶液是一种强酸,则E溶液为硫酸

D.A、B、C中三种元素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碱

12.A、B、C、x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且A、B、C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变化。

则x不可能是

A.AlB.CC.O2D.Fe

13.X、Y、Z是三种常见元素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Y、Z一定是非金属单质

B.X、Y、Z中至少有一种是金属单质

C.若X、Y都为金属单质,则Z必为非金属单质

D.若X、Y都为非金属单质,则Z必为金属单质

14.X、Y、Z是中学化学中三种常见元素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相互间有如图转化关系(未注明反应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X为金属单质,Y为非金属固体单质,则Z为O2

B.若X、Y均为金属单质,则甲不可能为黑色固体

C.若X为金属单质,Y为非金属气体单质,则乙可能为黑色固体

D.若X、Y均为非金属固体单质,则Z可能为O2

15.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无机物A、B、C、D、E、X存在如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若A的单质,B和D的反应是OH-+HCO3-==H2O+CO32-,则E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B.若D为CO,C能和E反应,则A一定为Na2O2,其电子式是

C.若D为白色沉淀,与A摩尔质量相等,则X一定是铝盐

D.若X是Na2CO3,C为含极性键的分子,则A一定是氯气,且D和E能发生反应

16.下列关于置换反应A+X→B+Y(其中A、B为单质,X和Y为化合物,反应条件已略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若A为金属单质,则B一定为一种金属单质

B.若A为非金属单质,则B一定为一种非金属单质

C.若X为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则Y一定是一种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D.若X为不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则B一定是一种非金属

17.已知X、Y、Z、M均为中学常见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产物略去).上述转化中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S单质

AlCl3

NaOHNH3.

A.1种B.2种C.3种D.4种

18.(8分)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将D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可得到F的红褐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

E、F、H的化学式:

AB__

_________、D___________、E。

(2)写出C的酸性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鉴定E中阳离子的离子方程式:

19.I.(11分)A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并能进行如图所示的多种反应。

(1)写出A的化学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③:

                           

反应④:

                           

(3)比较反应①与钠和水反应的现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

                           

不同点:

                           

20.(14分)已知蓝铜矿的主要成分是2CuCO3·Cu(OH)2,受热易分解。

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Fe2O3、SiO2。

已知NaAlO2+CO2+H2O=Al(OH)3↓+NaHCO3,根据下列框图转化回答问题:

(1)写出②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淀a、c化学成分分别是:

 ______、______。

  

(3)请写出检验沉淀b中所含有阳离子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洗涤沉淀c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沉淀c应放在___________容器中进行。

(5)经过④、⑤步反应得到铜和金属铝,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4分)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Z左右相邻,Z、W位于同主族。

(1)W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写出Y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2)由X、Z两元素可以组成A、B两种化合物,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成B,A的分子属于(填“极性”、“非极性”)分子。

(3)一定条件下,Y的单质气体与X的单质气体充分反应生成6.8gC气体(已知n(X):

n(Y)=3:

1)可放出18.44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D

①已知1molD能与足量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44.8L气体。

写出加热条件下D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又知D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氯水反应,写出D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X的单质与Z的单质在KOH的浓溶液中可以形成原电池,如果以金属M和金属N为惰性电极,在电池的M极通入X的单质气体,N极通入Z的单质气体,则M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2.A、B、C、D四种化合物,其中A、C、D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而B的焰色反应为紫色,A、C和盐酸反应均得到D,将固体C加热可得到A,若在A的溶液中通入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又可制得C,若B的溶液滴加到硫酸亚铁溶液会先后出现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E。

试推断

A:

________、B:

________、C:

_________、D:

_________、E:

23.(9分)现有A、B、C、D、E、F六种物质的溶液,分别为NH3·H2O、NaHSO4、AlCl3、AgNO3、NaAlO2、NaOH中的一种,已知:

①将A溶液逐滴滴加到B溶液中至过量,先出现沉淀,后沉淀溶解;

②将C溶液逐滴滴加到D溶液中至过量,先出现沉淀,后沉淀溶解;

③将E溶液逐滴滴加到F溶液中至过量,先出现沉淀,后沉淀溶解;

④在①和③的反应中出现的沉淀是同一种物质;

⑤A、D、F三种溶液呈酸性。

请回答:

(1

)写出下列化学式:

A;D;E。

(2)过量A溶液与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将C溶液逐滴滴加到F溶液中至过量,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若A、C的混合溶液呈中性,则该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的

大小关系为

24.在下列物质转化关系中,反应的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乙是两种常见金属,反应Ⅰ是工业制盐酸的反应。

①反应I中,甲在通常条件下和水剧烈反应,除丙外,还生成一种焰色反应为黄色的物质,

则工业上生产甲的一般方法是_       。

A.热分解法B.热还原法C.电解法

②反应Ⅱ中,乙与H2O在高温下反应,除丙外,还生成一种有磁性的物质,则反应a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通过比较反应I、II的反应条件,可得出甲的金属性比乙的金属性_(填“强”或“弱”)。

(2)若甲、乙是化合物,且反应Ⅲ是工业制漂白粉的反应。

①反应II是化合反应。

目前常用乙作为燃煤的脱硫剂,则乙脱硫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

②在饱和氯水中加块状石灰石,能制得较浓HClO溶液,同时放出一种气体。

其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是

25.(14分)利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初步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等不溶性的杂质,但仍含有CaCl2,CaCl2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物质,无法用过滤的方式将其和NaCl分离,经过分析讨论,某小组同学在此基础上继续设计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同学的实验目的是;(3分)

(2)上图括号内的操作步骤

为①②;(4分)

(3)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NaCl固体中肯定含有(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加入适量的(填名称)。

(4分)

(4)写出上述实验中加入过量Na2CO3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分)

26.A.B.C.D.E为含同一种元素的常见物质。

C物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在1个C分子中形成共价键的电子数与分子中所含电子数之比为3∶7。

C和E均可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常温下将气体B通入水中发生反应,生成A和D,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写出E与氧气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

(3)D和E生成的化合物在某温度下加热分解,同时生成两种氧化物。

且在此过程中,若有0.5mol该化合物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mol。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下图所示是进行木炭与D浓溶液反应,并检验生成的气体和反应的热效应的实验装置,它具有无污染.现象明显等特点。

具支试管A中所盛固体下层是无水CaCl2(作载体不参加反应),上层是红热的木炭。

实验时慢慢将D浓溶液滴到木炭上,反应即开始进行且能长时间剧烈反应。

①写出木炭与D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该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③试管B内出现的现象为。

④在实验临近结束时,发现滴管中的D浓溶液难以滴下。

若想再滴入几滴D浓溶液使木炭反应完全,最简单的办法是。

27.A~K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省略。

已知C、D是由元素X、Y、Z中的两种组成的化合物,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X的原子半径最小,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

D为无色气体且不能燃烧,G为黄绿色单质气体,J、M为金属,I有漂白作用,反应①常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2)比较Y与Z的原子半径大小:

________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3)检验L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F溶于稀硝酸,溶液变成蓝色,放出无色气体。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仔细阅读下图,已知B、D、E、F、G是氧化物,其中D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F、K是氢化物,且F在常温下为液态;C、H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金属单质,J是气态非金属单质,O是白色沉淀,且B、H、L、M、N、O中含有同种元素(图中部分反应物或产物已略去)。

请按要求回答:

(1)反应①既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产物B、D、E、F的物质的量之比1:

1:

1:

14。

A强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写出反应②在工业生产上的一种用途:

▲。

(3)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29.已知B是常见金属单质,E为常见非金属单质,H常温下为无色液体,C的浓溶液在加热时才与D反应。

根据下列框图所示,试回答:

(1)写出化学式:

A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工业上采取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工业上采取的操作不是K直接与H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每生成1molK,反应放出98.3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Cl-、SO42-、和NO3-的相互分离。

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试剂X:

_______________沉淀A:

_______________沉淀B:

______________

⑵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杂质。

31.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炭黑及金属铜、锌、硫.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从管道烟泥中回收金属铜并利用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制备硫酸的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

(1)步骤①中,过滤操作使用了玻璃棒,其作用是;如何确定硫酸已经过量。

(2)步骤④中,所加入的金属X与Zn的活动性顺序是Zn>X,金属X具有广泛用途,X是,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除去不纯铜中的杂质金属X,可选用的试剂或用品有(填标号)。

a.磁铁   b.稀盐酸  c.蒸馏水   d.氯化铜溶液.

(4)将分离出的SO2通过下列碘循环工艺过程既能制H2SO4,又能制取H2,其流程如下:

试写出反应器、膜反应器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2.(12分)

用下列几个实验,可快速制取实验室所需的少量气体,并进行相关性质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B中是生石灰,C中盛有AlCl3溶液,将A中液体逐滴加入B内,实验中观察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则A中液体的是      (填名称),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若要制O2,B为黑色固体,A中的试剂是(填化学式),C中盛有FeCl2和KSCN的混合液,旋开分液漏斗的开关后,发现C中溶液变为血红色,写出C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已知氧化性强弱:

KMnO4>Cl2>KIO3>I2。

若A中装有浓盐酸,B中装有固体KMnO4,C中盛有KI淀粉溶液,C中的现象是          ,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后,发现C中溶液的颜色褪去,这是因为                     。

参考答案

1.B

【解析】A:

A为NH3,X为O2,B为NO,C为NO2;

B:

A为碳单质,X为O2,B为CO,C为CO2,与水反应生成弱酸碳酸;

C:

A为Cl2,X为Fe,B为FeCl3,C为FeCl2;

D:

A为Al3+,,B为Al(OH)3,C为AlO2-;

2.B

【解析】

试题分析:

A.C+H2O

CO+H2;2C+O2

2CO,O2+2H2

2H2O,正确;B.Zn+FeCl2=ZnCl2+Fe;Zn+Cl2=ZnCl2;2Fe+3Cl2=2FeCl3,不能反应变为FeCl2,错误;C.2Mg+CO2

C+2MgO;2Mg+O2

2MgO;C+O2

CO2,正确;D.SiCl4+2H2

Si+4HCl;Cl2+H2

2HCl;Si+2Cl2

SiCl4,正确。

考点:

考查物质的性质及相互转化的关系的知识。

3. A

【解析】 CaCO3不能一步反应生成Ca(OH)2。

4.A

【解析】

试题分析:

金属铝可以和Fe2O3、NaOH、氢碘酸、氧气发生化学反应;Fe2O3可以和铝、氢碘酸、NH3发生反应;NaOH溶液可以和铝、氢碘酸反应;NH3可以和氧气、氢碘酸、氧化铁发生反应;氧气可以和铝、氢碘酸、NH3发生反应;氢碘酸可以和铝、氧化铁、氢氧化钠、NH3、氧气发生反应,①能和4种物质发生反应,,所以①是金属铝,选项A正确。

考点:

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5.B

【解析】

试题分析:

甲+强酸→乙十丙十H2O,其中乙为盐,丙为气体,符合条件有,①Na2CO3+2HCl=2NaCl+CO2↑+H2O,②Cu+4HNO3=Cu(NO3)2+NO2↑+2H2O,③2Na2O2+4HCl=4NaCl+O2↑+2H2O等多种反应,由上述反应可以看出,甲可以是金属、盐和氧化物,丙可以是氧化物和单质等,第一个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选B。

考点:

考查常见无机物的推断。

6.

(1)H—O—H;原子晶体;4NA(每空1分)

催化剂

(2)①H2O>NH3>H2S;H2O(每空1分)

②4NH3+5O2====4NO+6H2O;③SO2+2H2S=3S+2H2O(每个方程式给2分)

【解析】本题以框图推断形式综合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熟练运用能力。

解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找突破口,进行验证。

(1)该推断题条件隐蔽的很,只在框图中隐含着两个置换反应,由A、C、E皆为氧化物,B、D、F皆为非金属单质,可知该置换反应为“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型的,中学阶段常见的符合此条件的反应有C+H2O

CO+H2↑,C+SiO2

Si+CO,由D为气体,E为有毒气体,可推断E为CO,D是H2,则A、B、C、F分别为H2O、C、SiO2 、Si。

(2)A、C、E皆为氢化物,三者皆为极性分子,常见的有H2O、NH3、H2S、HF、HCl等、结合D、E、F为氧化物,推断B可能为氧气,则此题可能考察气态氢化物在氧气中燃烧,排除H2O、HF、HCl等,又据D、F为有毒气体,常见的为CO、SO2、NO、NO2等,将已知条件综合在一起考虑,进行推理验证,则符合条件的A、B、C、D、E、F分别为H2S、O2、NH3、SO2、H2O、NO。

7. B

【解析】 ⅡA族元素有Be、Mg、Ca等,由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可知是Ca,则B为H2,E为NaH,H为NaOH,C为Ca(OH)2,由F在1000℃分解且是钙常见化合物,可知F为CaCO3。

在反应①、③中均有H2生成,H2O均作氧化剂,A错误;工业上制漂白粉是用Ca(OH)2悬浊液和Cl2反应制得,B项正确;NaOH与CO2反应溶液的组成可能为:

NaOH和Na2CO3、Na2CO3、Na2CO3和NaHCO3、NaHCO3四种可能,C错误;钙是活泼金属不能通过电解溶液获得,D错误。

8.B

【解析】

9.B

【解析】氯化钠不能直接反映生成氧化钠,A错误;氢氧化铝不能直接生成铝单质,C错误;硫酸铜不能直接生成氧化铜,D错误;所以答案选B。

10.A

【解析】电子层数相同即A、B、C、D、E五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水溶液呈碱性,且碱性B>A即金属性:

B>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原子序数为:

A>B;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水溶液呈酸性,且酸性C>D即非金属性C>D,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原子序数为:

C>D。

综上所述,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中大到小的顺序为:

CDEAB

注:

此题可以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分析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

AL3+<Mg2+<Na+<CL-<S2-

11.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可知A为活泼金属,B为氯气,C为氢气;则A、A、B、C中三种元素中一种为氧,另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是氧化物,A错误;B、A、B、C中有一种金属且为A,B错误;C、如果E溶液是一种强酸,E为两种单质形成的化合物,则E溶液不可能为硫酸,硫酸由三种元素构成,C错误;D、A、B、C中三种元素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碱,碱由三种元素构成,D正确;答案选D。

考点:

元素化合物知识应用

12.A

【解析】

试题分析:

A、若为铝,因为B中有铝元素,不可能再和铝单质反应,所以不能连续和同一物质反应,所以选A;B、若为碳,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正确,不选B;C、若为氧气,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再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