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重点高中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2330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襄阳市重点高中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北省襄阳市重点高中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北省襄阳市重点高中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北省襄阳市重点高中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北省襄阳市重点高中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湖北省襄阳市重点高中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湖北省襄阳市重点高中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湖北省襄阳市重点高中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湖北省襄阳市重点高中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湖北省襄阳市重点高中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湖北省襄阳市重点高中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湖北省襄阳市重点高中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湖北省襄阳市重点高中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湖北省襄阳市重点高中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湖北省襄阳市重点高中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湖北省襄阳市重点高中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湖北省襄阳市重点高中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湖北省襄阳市重点高中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襄阳市重点高中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湖北省襄阳市重点高中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襄阳市重点高中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襄阳市重点高中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D.以上都不正确

5.将CO2通入滴有酚酞的BaCl2、NaOH混合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或变为无色

B.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C.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NaCl

D.反应过程中,溶液里的

、NaOH的质量分数均减小

6.表中酸性的强弱情况揭示出复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即较强酸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较弱酸。

下列反应均能发生,其中不符合该规律的是()

溶质

H2SO4

HCl

H2S

H2CO3

HClO

酸性

大→小

 

A.H2SO4+2NaHCO3=2NaCl+2H2O+2CO2↑B.2HCl+CaS=CaCl2+H2S↑

C.CO2+H2O+Ca(ClO)2=CaCO3↓+2HClOD.H2S+CuSO4=H2SO4+CuS↓

7.将一定量铝粉和氧化铜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Al

3Cu+A12O3.反应结束后,为了检验氧化铜是否完全反应,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将铁片插入溶液中。

下列叙述的现象中,能说明氧化铜没有完全反应的是(  )

A.加入稀硫酸后,有气泡生成

B.加入稀硫酸后,没有气泡生成

C.加入稀硫酸后,溶液中有红色不溶物质

D.插入溶液中的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8.对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分析错误的是()

A.黑色粉末:

FeO、Fe、CuO、C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

B.无色溶液:

KOH、H2SO4、BaCl2、NaNO3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

C.无色溶液:

Na2CO3、AgNO3、BaCl2、HCl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

D.无色溶液:

Ba(OH)2、Na2CO3、BaCl2、HNO3不用其他试剂就无法鉴别

9.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的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气体所含分子个数之比。

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N2、CO、HCl,将其依次通过NaHCO3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体积无变化,但有红色物质生成(设各步反应均充分),再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气体体积明显减少,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剩余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

则可推断该混合气体中()

A.一定有N2和CO,肯定无HClB.一定有N2和CO,可能有HCl

C.一定有CO,HCl和N2D.一定有CO,可能有HCl和N2

10.工业用CaO和硝酸反应制Ca(NO3)2·

4H2O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既不补充水分,又无水剩余,则应选用的硝酸质量分数

A.30%B.63%C.70%D.84%

11.高温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下列有关物质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2.水是生命之源,与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填编号).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同时还必须进行消毒.ClO2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用Cl2与NaClO2制取ClO2,另外得到一种常见的盐.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下列对上述过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______

A.氧元素发生了改变B.微粒的组成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D.与水分子比水合离子的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4)医药上可用石膏来固定骨折部位.石膏有熟石膏(2CaSO4•H2O)和生石膏(CaSO4•2H2O)两种,骨折固定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检验硬水需要用到肥皂水。

肥皂的主要成分为硬脂酸钠(C17H35COONa),它是一种有机酸的钠盐,在肥皂水中滴入盐酸会发生复分解反应出现白色沉淀,这沉淀物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若在肥皂水中加入硬水(含Ca2+、Mg2+)也会出现白色沉淀,此沉淀主要是__________(写名称)。

三、推断题

13.甲、乙、丙是三种单质,A、B、C是三种化合物,它们之间有下列转化关系:

(1)若甲与A溶液反应后的溶液呈浅绿色,则甲为______。

A可能是______;

(2)B物质与单质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C溶液与甲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

14.一包固体,可能含有镁粉、碳粉、氧化铜、氢氧化钠、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滤渣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下同),证据是____________;

(3)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该兴趣小组将滤液C和滤液D都倒入废液缸,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E为蓝色,经检验,E中不含氯离子,则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四、实验题

15.在焊接两根铁轨时,为确保施工质量,工程技术人员常用到一种叫做“引火铁”的反应活性材料。

实验室的制备过程如下:

(1)在高温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得到粉末状的四氧化三铁;

(2)将四氧化三铁粉末在高温条件下经过与上述过程相反的反应生成“引火铁”粉末。

请分别用以下两套装置,制取四氧化三铁和“引火铁”。

实验中必须使用普通铁粉和稀硫酸,其他试剂和用品自选。

(注:

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过程中第

(1)、

(2)两个相反步骤的反应方程式是:

①______;

②______。

(2)在实验装置中,烧瓶B的作用是______。

(3)实验时试管A中加入的固体是______,试管D处可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

(4)实验时分液漏斗E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在F中加入的固体是______,在U型管G中常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其作用是______。

(5)实验过程中,两套装置里所有需要加热的仪器是______(填字母)。

五、综合应用题

16.某同学用一定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做“Na2CO3+CaCl2===CaCO3↓+2NaCl”实验。

其五次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氯化钙的质量/g

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

碳酸钙的质量/g

1

5.55

200

5

2

11.1

10

3

22.2

20

4

33.3

250

25

55.5

400

X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第______(填序号)次反应碳酸钠有剩余;

(2)表中X的值是_____;

(3)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化学变化过程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故选C。

2.B

A、b-a为X原子的中子数,d-c为Y原子的中子数,由题意无法判断二者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B、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二者的核外电子数分别为a-n和c+m,符合题意;

C、a为X原子的质子数,n为X原子失去的电子数,c为Y原子的质子数,m为Y原子得到的电子数,a+n与c-m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D、b为X原子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n为X原子失去的电子数,d为Y原子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m为Y原子得到的电子,b-n与d+m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3.D

A、氯化钾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钾离子、氯离子、水分子,可以与氯化铁溶液中的离子分析比较,得出显色的是铁离子,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将铁离子转化成了沉淀,只有氯离子和水分子留下来了,得出显色的是铁离子,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加入硝酸银后将氯离子转化为沉淀,但溶液的黄色未消失,可以得出显色的不是氯离子而是铁离子,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加水后改变了氯化铁溶液的浓度,而对离子不会造成消除,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C

A、气球①不胀大,②-④都能迅速胀大,故A说法错误;

B、气球②逐渐胀大,气球④迅速胀大,说法不全面,故B说法不符合题意;

C、气球②逐渐胀大,气球③缓缓膨胀后停止,气球④迅速胀大,故C说法正确;

D、以上都不正确,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5.B

【解析】

A、因为氢氧化钠属于碱,能使酚酞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再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碱性会减弱或消失,所以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或变为无色,故A说法正确;

B、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l2+Na2CO3=BaCO3↓+2NaCl,故B错;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再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最后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故C说法正确;

D、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再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可知BaCl2、NaOH都是反应物,在不断减少,所以质量分数在不断减小。

故D说法正确。

故选:

B。

6.D

由题意,较强酸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较弱酸。

A、H2SO4的酸性比H2CO3强,符合较强酸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较弱酸的反应规律,故选项错误。

B、HCl的酸性比H2S强,符合较强酸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较弱酸的反应规律,故选项错误。

C、H2CO3的酸性比HClO强,符合较强酸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较弱酸的反应规律,故选项错误。

D、H2S的酸性比H2SO4的弱,不符合较强酸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较弱酸的反应规律,故选项正确。

D。

7.D

A、如果氧化铜有剩余,加热反应充分反应后固体剩余物中不会含铝粉,加入稀硫酸时不会观察到有气泡放出;

若有气泡生成,只能说明氧化铜不足,铝粉没有完全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如果氧化铜有剩余,加热反应充分反应后固体剩余物中不会含铝粉,加入稀硫酸时不会观察到有气泡放出;

但加入足量稀硫酸没有气泡也不能一定说明氧化铜有剩余,也可能是铝粉与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铝粉与氧化铜混合加热后会能生成铜和氧化铝。

反应后的固体中一定有铜和氧化铝,也可能含有氧化铜或者是铝。

往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溶液中一定会有红色不溶物质,不能说明是否含有氧化铜,故不符合题意;

D、如果氧化铜有剩余,取反应后固体加硫酸时,可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插入的铁片表面会有红色物质生成,符合题意;

故选D。

8.D

A、向四种物质中分别加入稀硫酸,黑色粉末溶解,产生气泡的是铁粉;

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的是氧化铜;

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浅绿色的是氧化亚铁;

无明显变化的是碳;

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B、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H2SO4、BaCl2溶液反应能产生白色沉淀,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鉴别KOH、NaNO3,H2SO4、BaCl2溶液,用硫酸铜溶液可以鉴别KOH、NaNO3与H2SO4、BaCl2溶,只用一种试剂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两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

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能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为AgNO3;

与盐酸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BaCl2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两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

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HNO3;

鉴别氢氧化钡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可以通过先分别滴加少量碳酸钠,均生成白色沉淀,然后再滴加硝酸,稀硝酸先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再与碳酸钡沉淀反应,故马上能产生气泡的试管中原来是氯化钡,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错误。

9.B

(1)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碳酸氢钾溶液和灼热的CuO后,由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有还原性的气体,混合气体中有还原性只有CO,CO将氧化铜还原成红色的铜,同时生成了CO2;

(2)由方程式:

KHCO3+HCl═KCl+CO2↑+H2O可知HCl和CO2分子的个数比为1:

1,因为气体体积无变化,HCl是否存在不会影响气体体积,HCl是可能存在的;

(3)再将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气体体积明显减小,NaOH溶液主要吸收了CO2,即使有HCl气体也被吸收了,剩余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这种气体为N2。

综上所述,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N2和CO,可能有HCl。

10.C

根据化学方程式:

CaO+2HNO3+3H2O=Ca(NO3)2•4H2O

12654

根据题意,硝酸溶液中的水和硝酸要全部参与化学反应,即当有126份质量的硝酸参与反应时,硝酸溶液中的水应是54份质量,因此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100%=70%。

11.C

在高温的条件下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

A、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可以知道随着氧化铜的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是不断增加的,所以直至氧化铜被消耗完全,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而图象中质量变化不同步,故A错误;

B、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可以知道,反应中消耗的碳的质量要小于氧化铜的质量,故B错误;

C、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可以知道随着氧化铜的消耗,铜的质量是不断增加的,所以直至氧化铜被消耗完全,铜的质量不再增加,故C正确;

D、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可以知道随着碳的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是不断增加的,所以直至碳被消耗完全,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而图象中质量变化不同步,故D错误。

12.②④Cl2+2NaClO2═2NaCl+2ClO2AD[2CaSO4•H2O]+3H2O====2[CaSO4•2H2O]C17H35COOH硬脂酸钙

(1)有些动植物对水有净化功能,故①错误;

随意排放工业废水可能造成合金污染,故正②确;

大量的使用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故③错误;

生活污水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故生活污水也要处理合格后再排放,故④正确,故选②④;

(2)Cl2与NaClO2反应生成ClO2和氯化钠,反应方程式为Cl2+2NaClO2═2NaCl+2ClO2;

(3)在任何变化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

该过程中微粒由分子和离子结合成为离子而发生变化,故B正确;

该变化的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横线选择发生了变化,故正确;

在形成水和离子的过程中,与水分子比较水和离子的电子数没有变化,故D错误,故选AD;

(4)固定时熟石膏与水反应生成生石膏,反应方程式为[2CaSO4•H2O]+3H2O====2[CaSO4•2H2O];

(5)硬脂酸钠与有机酸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是C17H35COOH;

若在肥皂水中加入硬水(含Ca2+、Mg2+)会与硬脂酸钠反应生成硬脂酸钙表示沉淀。

13.铁稀盐酸2CuO+C

2Cu+CO2↑置换

甲与A溶液反应后的溶液呈浅绿色,则可能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甲是铁,A是盐酸,盐酸与B反应生成的C溶液能与铁反应生成铜,故C可能是氯化铜,B是氧化铜,氧化铜能与碳高温反应生成铜,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甲为铁,A可能是稀盐酸,故填:

铁;

稀盐酸;

(2)B物质与单质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C

2Cu+CO2↑;

故填:

(3)C溶液与甲的反应是铁与氯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填:

置换。

完成此类题目,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框图,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直接得出物质的化学式,然后顺推或逆推或由两边向中间推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14.KCl+AgNO3=AgCl↓+KNO3氢氧化钠滤液A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铜溶液,无明显现象氯化钾、氧化铜、镁硝酸、硝酸铜、硝酸钾

【分析】

氧氧化铜、镁粉、碳粉都不溶于水,碳粉不溶于酸,氢氧化钠和硝酸铜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氯化钾和硝酸银会生成氯化银沉淀;

(1)生成白色沉淀滤渣乙的反应是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化学方程式为:

KCl+AgNO3=AgCl↓+KNO3;

(2)通过推导可知,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原因是:

滤液A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铜溶液,无明显现象;

(3)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生成的滤渣丙在空气中灼烧,有固体残留,所以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氯化钾、氧化铜、镁;

(4)实验结束后,该兴趣小组将滤液C和滤液D都倒入废液缸,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E为蓝色,经检验,E中不含氯离子,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钾,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则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铜、硝酸钾。

15.3Fe+4H2O

4H2+Fe3O4Fe3O4+4H2

3Fe+4H2O产生水蒸气铁粉H2稀硫酸锌粒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

A、B、H

(1)根据题干中所提供的物质可以推断出第一步实验中除了生成四氧化三铁外还会生成氢气,故本题的答案为:

3Fe+4H2O

4H2+Fe3O4;

Fe3O4+4H2

(2)烧瓶的作用就是加热液体或者对液体进行蒸馏,所以这里蒸馏瓶所起的作用就是产生水蒸气,为了防止向试管中通入水蒸气使试管骤冷,引起水的倒流从而在试管和收集气体的试管中间加上了广口瓶,以保证实验安全。

(3)试管A是铁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故在A中装的应该是普通铁粉,在反应过程中要生成氢气,所以D是用来收集氢气的。

(4)装置F是用来制取氢气的装置,所以装置E是用来添加稀硫酸的,由于使用的是稀硫酸来制取氢气,所以在产生氢气的同时可能带出部分水蒸气,故在U型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来干燥气体。

(5)反应是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的,所以A和H装置要加热,同时反应需要水蒸气的参加,故B也需要加热。

故答案为:

(1)3Fe+4H2O

Fe3O4+4H2;

Fe+4H2O

(2)产生水蒸气(3)铁粉;

H2(4)稀硫酸;

锌粒;

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

(5)A、B、H

16.1、24010.6%

(1)通过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可看出:

随着氯化钙质量的倍数增加,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也在成倍数增加,可以得出前3次氯化钙全部参加了反应,氯化钙质量与碳酸钙的质量比为5.55:

5.当在第4次氯化钙的质量增加到第一次6倍时,这时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只是第一次的5倍,说明了250克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质全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是25克,可得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钙的质量比为250:

25=50:

5,由此可以得出氯化钙、碳酸钠溶液、碳酸钙的质量比为:

5.55:

50:

5,有这个质量比带入到上述表中分析有关数据,很容易看出:

前两次碳酸钠溶液有剩余,第3次氯化钙和碳酸钠溶液是恰好反应,X的值是40克。

(2)通过上述分析,已经知道在第3次试验中,22.2克的氯化钙与200克的碳酸钠溶液是恰好反应,生成了20克地碳酸钙沉淀,利用这些数据就可以计算出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设200克的碳酸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x=21.2g

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0.6%

答:

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6%。

(1)1、2;

( 

2)40;

(3)1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